摘要:早在1958年,城市更新一词第一次正式出现在荷兰的一次研讨会上,意在不断改善和更新城市建筑、空间布局及环境功能,使城市环境重归繁荣。最初在城市更新一词出现之前,西方在城市更新和改造过程中过分强调对物质空间环境的改造,中心城区不断衰退。直到上世纪末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才开始得到重视。我国的城市更新经历了自建国时期到改革开放后期的多种阶段,期间很多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出现。
关键词:城市更新;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分析;策略探讨
1导言
城市更新的说法第一次正式出现在1958年荷兰召开的研讨会上,具体意思是指为了恢复城市环境繁荣,对旧城市的建筑、环境、空间及布局等功能进行不断改善和更新。在未出现城市更新理念之前,西方国家在旧城改造过程中由于过于重视城市物质空间的改造,导致中心城区出现不断衰退的情况。直到20世纪末期,才逐渐开始注意旧城改造更新中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城市经济得到持续发展。在我国,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后期,城市更新经历了多种阶段,过程中也不断涌现出各种危害城市生态环境的问题。
2城市更新中主要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2.1原城市规划遭到“建设性”破坏
在旧城区的更新改造过程中,很多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文化价值区域、生态用地空间等经过一系列工程建设改造活动后,与旧城区相比,建设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指标严重超标,直接占用了原规划的生态用地空间,对旧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带来诸多的不良影响和干扰,对旧城区的改造是对原城市规划不可逆转的“建设性”破坏。
2.2城市生态系统不健全
目前,很多旧城区普遍呈现出“脏乱差”的现象:城市极度缺乏开敞空间,生态用地数量变得更少,绿化覆盖率变得更低,并破坏了生态系统中的温湿度、物种生产和繁衍等,也破坏了不同系统之间的连接性,导致无法形成环境的自我调控。
2.3环境难题未解决
由于很多老城区都是从工业区发展起来的,在早期的城市更新建设中,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没有同步更新与环境治理相关的设备和技术等,也未能及时治理工业区给城市带来的污染。同时,在早期的城市更新建设中,由于缺乏环保意识,未能很好地规划城市的不同功能区,工业区与居住区混杂在一起,导致居民受到噪音、粉尘、污水、工业垃圾、生活垃圾等多种污染因素的影响,城市生态环境恶劣。
2.4城市环境设施不完善
在旧城区的环境治理过程中,有些地区受到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影响,对于城市中显而易见的环境问题往往治理得比较好,而对一些属于城市环境系统的内部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度。例如,经过城市更新后,旧城中已经存在的生活垃圾处理不完善的问题依然存在,处理和转运生活垃圾的能力依然欠缺。未能改善城市的排污排涝处理系统,还是采用落后的污水处理方式,生活用水的渠道被雨污河流严重影响,部分污水根本没有处理就直接下渗或流入河流。没有对城市中的各种污染设立完善的治理系统,收集、储运和处理城市污染物的方式单一,相关城市环境设施和人员配置严重不足。
3城市更新中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成因分析
3.1生态环境建设意识薄弱
在早期城市更新中,主要任务是对现有环境问题进行治理,并对居民的居住条件进行改善。改造、修复和保护的范围仅限于旧城区的物质空间环境,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关注度严重不足。部分地区为了政绩,仅仅做一些形象工程,并未对城市规划产生实质性的改善,而是停留在表面。从决策到规划,再到公众层面,忽视了生态环境建设,将重点集中在物质空间环境建设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城市更新模式不合理
拆迁是我国当前在进行旧城改造时采用的主要方式,此时旧城的土地资源便成为开发商眼中的利益纷争之地,在经济利益面前很多城市失去了原有的生态建设用地。城市开发逐渐进入高密度、高强度的开发模式,居住质量也因为楼层过高、密度过大等因素直线下降。改造强度空前,很多城市原有的绿地生态系统也被破坏和侵占。甚至个别城市的开发规模之大可谓排山倒海,不少景点和生态廊道也遭到破坏,变为开发商改造楼宇的场地,在这种更新模式面前,城市的生态环境遭到无法逆转的破坏。
3.3城市更新工作缺乏宏观统筹
很多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并未步入合理规划阶段,原本规划中便忽视了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土地利用不合理、经济结构不合理等因素都制约着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市政管网建设、污染治理、城市设计及环境监测等问题都与生态环境建设息息相关,这些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协调联动,而非某一个部门便能完成的。但是在城市更新工作中,很难从整体上协调多个部门参与更新工作,加之不同职能部门在开展更新工作中会从个人利益角度出发,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无法顺利推进,久而久之,会严重影响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进度及效果。
4城市更新中生态环境建设的策略探讨
城市更新中,资源、能源等的合理运用,不断使人与自然的相处模式进入和谐的生态城市发展中,我们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分析探讨。
4.1加速工业结构的生态化建设
对于城市中的工业系统,可以根据结构不同划分成“资源、加工、还原”等三大部门的工业链条,采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资源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使城市中的工业系统能够做到“无污染”的生产方式,废弃物得到再利用、再循环的无浪费目标,做到无害化处理,从中推出新的产品。
4.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要想在城市更新中实现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生态经济,首推的方式便是循环经济,这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重要载体。应当在我国众多城市中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是解决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这对矛盾的重要方式,可以实现有限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城市发展走新型工业化建设道路,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过去的城市发展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如今在城市更新中应当将损害的生态环境复原,尽力使产业结构实现调整、优化,推动整个城市的环境发展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增长、资源利用水平及环境改善同步提高的目标。
4.3重视解决旧城区的遗留环境问题
在城市更新中,加强对旧城区遗留问题的关注,特别是旧城区存在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受损等问题,应当及时进行整治和修复,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运用现代化的环境工程修复技术,改造景观,不断改善旧城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居住环境的整体质量。鼓励地方多部门统筹协调,多方合作,兼顾社会利益及个人利益,实现经济成本与效益的双赢,以实现对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成效。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城市的旧城改造工程中,城市更新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同时,也要重视并大力推广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建设成效,使旧城成为新型的生态环保之城,实现城市整体经济的平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益华.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问题分析[J].南方农业,2019,13(20):68-69.
[2]李芬.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共治共享机制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
[3]张俊.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及整治对策[J].农家参谋,2018(14):298.
[4]种颖.城市更新中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和策略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3(12):84-88.
论文作者:潘琳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
标签:城市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城区论文; 生态论文; 旧城论文; 环境论文; 更新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