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特尔公司重教育培养未来科技精英(论文文献综述)
姜雪[1](2021)在《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印度理工学院作为印度政府创建的国家重点学院典型代表,是印度高等教育系统重要创新和改革的产物。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教育在印度国内首屈一指,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培养出一大批享誉世界的高级计算机人才,成为众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竞相招揽的对象。计算机人才从诞生、成长再到壮大的培养过程与其计算机学科从创立、发展再到崛起并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学科的历史进程保持一致。中国和印度两国在国情和历史发展背景方面较为相似,与欧美发达国家名列前茅的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相比,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长路径对我国高等教育创建一流学科,成功进行计算机教育,有效发挥计算机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文献研究法,由点到面,从纵向到横向尝试对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历程进行立体化、系统化的梳理与剖析。从学科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出发,以时间为线索,探寻其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管理体制及社会服务等学科建设必要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建设经验,指出学科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明确对我国建设一流学科的历史价值。以1963年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计算机中心的成立为主要标志,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正式创立。1963年至1982年是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早期发展阶段,计算机中心、电气工程系和数学系开展了一系列的计算机教育与研究活动。1983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正式成立,由此,计算机学科拥有了规范化的学术平台,学术项目更加丰富。同时,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的确立也推动了学科的蓬勃发展与快速崛起。从计算机学科创立伊始,印度政府就在国家财政支出和国家政策方面对其给予了大力支持。20世纪80年代,在财政及政策的双重保障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在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社会服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建设举措,迅速成长为印度国内一流的计算机学科。1992年,“创新与技术转移基金会”在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正式成立,标志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进入产教融合、产学研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考查,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积极承担国家级政府资助及企业咨询项目的举措不但与国家科技政策及国家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还促进了企业与高校协同发展、校企协同育人的学科发展新模式的产生。在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及印度政府制定的建设信息技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不断发展完善稳步提升,培养的尖端计算机人才在国际知名计算机企业崭露头角。从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十分必要的。学科的快速发展无外乎是内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外部因素而言,国际环境中有世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革命浪潮的推动,国内环境有印度政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科技战略,特别是建设计算机超级大国目标的指引;就内部因素而言,印度理工学院从学科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学科制度以及社会服务等若干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本文最后总结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促进以计算机学科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学科可持续发展;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近年来,学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如下问题: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学术自治权;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然而,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王长在[2](2020)在《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文中指出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重要指示,广东省以美丽乡村建设、旅游、体育、文化等资源融合开发的方式,开展了“南粤古驿道活化行动计划”。在“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地域古村落文化传承与文化强省建设以及定向运动赛事市场竞争力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具有强化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理论、促进全民健身和服务健康中国、传承地域特色文化、建设文化强省、树立赛事品牌以及提升体育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专家调查法、专家会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2016年至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所举办的36站赛事情况为事实依据,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旨为审视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现状、解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问题、剖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原因,进而结合域外赛事品牌建设经验提出实现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现实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品牌构建理论(Aaker品牌资产五星概念模型)、利益相关者理论、战略理论是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构建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的重要理论框架;Aaker品牌资产的“五星”概念模型用于建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指标体系;利益相关者理论协助剖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利益相关主体;战略理论指导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战略实施。(2)梳理南粤古驿道发展历程和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发展历程的脉络,明确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角色定位,即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者”、定向运动赛事品牌的“领跑者”、南粤古驿道文化的“开掘者”、古驿道体旅资源融合的“推动者”;认为南粤古驿道品牌建设具有创新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引领价值、“体育+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的榜样价值、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示范价值以及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模仿价值。(3)审视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包括赛事品牌知名度逐步提升(品牌定位逐趋清晰、品牌建设定位准确、发展使命聚焦)、赛事品牌打造稳步推进(建设思路清晰、政府在赛事建设中的角色明确、重视赛事市场的培育与开发、非政府组织参与活跃)、赛事品牌认知度逐渐全面(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赛事运营管理水平逐渐提升)、赛事品牌联想度逐渐深刻(大赛渐入人心、赛事组织获得认同)、赛事品牌忠诚度逐渐提高以及大赛美誉度逐渐改善(与赛人员对赛事具有较高满意度、赛事级别逐渐提升)。(4)解析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即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推广与传播有待加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文化挖掘与建设有待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标识与联想程度还应加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过于依赖政府,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政企合作模式未形成;究其原因主要包括政府、社会、市场、文化、个体五个方面的限制因素,即品牌建设专业化管理人员不足、赛事管理过于依赖政府、社会化运作模式没有形成、产业发展渠道过于单一、部门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文化传播需要加强。(5)以Aaker品牌资产的“五星”概念模型为基础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包含品牌知名度(0.25)、品牌认知度(0.26)、品牌联想度(0.20)、品牌忠诚度(0.13)与品牌美誉度(0.15)5个一级指标,品牌定位、品牌打造、品牌推广、品牌传播、赛事基础设施建设、赛事运营管理、赛事文化价值挖掘、比赛过程、赛事组织、赛事标识、态度忠诚、行为忠诚、赛事质量评价、对项目发展的促进作为14个二级指标,明确定位赛事发展使命、准确定位赛事价值主张、对赛事发展环境的准确判断等84个三级指标;并且以2019年第五站为例对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进行综合评价研究,以期将理论层面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付诸实践应用。由此,提出以下现实提升路径:(1)借鉴瑞典定向五日赛(O-Ringen)和芬兰尤科拉(JUKOLA)定向越野接力赛建设经验,分析瑞典定向赛事品牌建设的理念、营销、信息技术应用、赞助商的选择和芬兰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品牌建设的理念、赛道设计、急救体系、参赛模式等,得到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启示。即: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建设理念,注重挖掘定向运动对人心智发展的价值,高度统一的赛事组织管理,较为充分的赛事市场化开发以及注重对赛事文化的建设与传播。(2)从宏观层面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从可用资源分析、战略规划环境分析、战略方向确定、具体战略规划四个方面制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顶层设计,确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与关键问题,并基于基本原则、具体步骤、主要方法三个维度确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的战略定位和战略导向。(3)从中观层面制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具体内容,理解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深层内涵,明确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原则,建立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思路。(4)从微观层面确立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发展对策,即完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利益诉求,提升品牌质量;优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管理方式,规范建设流程;推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多元融合,统筹有利资源;强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形象塑造,提升自身实力;挖掘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价值内涵,重视宣传推广。
杜文彬[3](2020)在《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文中认为作为应对21世纪人才需求挑战的战略举措,我国STEM教育的政策要求与实践探索方兴未艾,急需系统的基础研究和理论成果支持。与此相对照,美国作为最早开展STEM教育的发达国家,其推动STEM教育的历史脉络和经验教训,对于深化我国STEM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尤其是本土化的课程理论建构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美国STEM教育以20世纪80年代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提出“科学素养”作为开端。短短三十几年间,其已完成从科学教育改革思潮到实体课程的进化,并依托STEM学校,以“必修课”形式嵌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的生长空间构筑于学校教育人才供给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之间的差异。学校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手段、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机制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数量、类型、规格之间存在多重矛盾,这些矛盾构成了STEM教育的发展动因。以STEM教育发展多重矛盾的结构变化与矛盾解决主体在不同“行动者”间的转换为依据,可将美国STEM教育发展划分为STEM教育思想萌芽、课程体系初建、制度化推进以及标准化课程建设四个阶段。这背后既体现着学校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大潮的回应,也凝结着科教精英、民间团体以及政府等不同利益团体以教育改革回应社会矛盾的斗争与妥协。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是STEM教育的思想萌芽时期。美国政治经济发展新格局带来大量高素质劳动力需求,面向少数精英的结构主义教育已经难以满足新的人才结构需要。为解决上述矛盾,科教精英发起了以STS运动、2061计划为代表的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以破除科学教育精英化的弊端。这次改革使科学教育呈现出大众化、素养化、跨学科整合以及标准化等有别于传统科学教育的新特征。STEM教育理念内核,包括面向国家劳动力需求的培养目标、跨学科整合的课程内容、秉承建构主义理念的教学方法、以及具有标准化评价烙印的课程评价,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构筑起来。尽管“STEM”这一专用术语尚未出现,其思想萌芽已经孕育在科学教育改革之中。但由于工程教育在STEM整合中缺乏实质性的地位,STEM教育尚未形成正式概念,也难以脱离于传统科学教育框架而获得自主发展。以“STEM教育”专门术语在2001年的出现为标志,2001年至2005年STEM教育处于课程体系初建阶段。随着美国不断向第三产业转化升级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海外精英对STEM工作岗位的占领,硬科学在美国学校教育中不断式微。为保证市场中STEM专业人才储备,以工商业主利益为代表的民间组织纷纷要求学校加强硬科学教育。这一诉求为工程教育进入基础教育体系开辟了通道,使STEM教育获得“工程”拼图,实现了其概念的完整建构。完成概念建构的STEM教育在大型学术团体主导下实现了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长足进步,课程体系建设初见形态。但由于发展主体各自为政,STEM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呈现出各课程要素发展不均衡、发展动力受限等缺点。要应对伴随再工业化战略而来的STEM人才需求大潮,就必须在课程管理体系中做出调整,在更强力量的主导下实现整体推进。伴随着2006年《崛起于聚集的风暴之上》报告的发布,STEM教育正式进入联邦视野。2006年至2011年是STEM教育制度化推进阶段。为配套促进制造业回岸的再工业化战略,美国政府通过财政支援、整体规划、项目引导以及法令保障手段,强势主导着STEM教育发展。同时,联邦政府还统合各利益主体形成发展合力,实现了STEM教育国家战略式推进。该阶段STEM教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各种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层出不穷,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也由于财政的突然倾斜,该时期STEM教育呈现一种聚焦价值讨论而轻视实践质量的状态,功利主义与形式主义危机接踵而至。以201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对全美STEM教育项目的质量审查为开端,STEM教育进入标准化课程建设时期。为应对美国STEM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形式主义与功利主义危机,曾一度缺位的课程专家重新主持STEM课程改革。以课程专家为主导,各发展力量通过构建横纵衔接的一贯制课程体系、开发聚焦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以及制定州级STEM课程实施标准,实现STEM教育的标准化课程建设,并构筑起“联邦主导——地方规范——学校自主开设”的课程实施体系。至此,STEM教育依托STEM学校,以必修课身份在学校课程体系中获得一席之地。纵观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可发现STEM教育各个阶段都和特定的社会与经济发展背景紧密相连,有其独特的发展机制,包括从外力推进与内部自觉的发展动因机制,以工程为基点的跨学科内容整合机制,以及由多元走向统一规范的课程实施机制。我国STEM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呈现着发展力量自发性、课程开发多元化与课程实践零散化等特点。从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梳理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中的相关经验、教训与发展机制,对接我国STEM教育本土化发展现状,本研究认为美国STEM教育发展对我国具有以下发展启示:首先,在与“结构”的关系上,应适度超前于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间的矛盾暴露;其次,需联合各方“行动者”发挥多元主体共同推进效用;最后,还要遵循科目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在内容开发机制与实践机制上要契合我国当前教育发展背景与育人要求,选择适配的发展方式。
柳蔚[4](2019)在《为机器立心 ——人工智能时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样化,特别是科技的日新月异,处处都在推动着教育变革。第四次科技革命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以人工智能、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等等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打造了一个以大数据为基础、以机器智能为特征的智能时代。教育处在新的发展周期,科技孕育着新的未来,教育需要变革,来适应时代的变化。在智能时代到来之际,高等学校应该未雨绸缪,肩负起为机器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发展运思的使命与责任,高校通过人才的培养来传递这种使命与责任,为机器立心不仅体现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观念层面,而且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实践层面。本文的研究重点探讨了以下问题并得出了相应观点。一、描述和概括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对社会各方面的认知与影响,从而唤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使命。技术发展并非意味着精神进步,甚至会导致人类道德堕落。历史早已将潘多拉的魔盒拧开,技术越发展,教育的人文使命越迫切。环顾现实,人工智能技术的侵略性、不可逆性、毁灭性以及极致单一性等特点日益突出,它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环境,也正在影响人类的精神——道德生活。二、人工智能时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观念层面需更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对于当代伦理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必须贯穿于智能时代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人类的命运日益取决于教育的方向性选择。智能时代教育的人文性不仅是社会发展的灯塔,而且是社会进步的基座。“为机器立心”是教育的时代使命,技术进步融入人文关怀,为未来教育预警;“为生民立道”是教育的社会责任,人的教育要实现真善美,为未来社会护航;“为发展运思”是教育的未来轨迹,人才培养需要新思维,为未来发展奠基。三、人工智能时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实践需转变。学科体系应遵从适应性、切实性、相关性、引导性的原则,根据社会需求、学科发展逻辑、国家政策导向、办学理念等因素的变化,将会呈现出横断学科普遍化、边缘学科中心化的发展态势。面对人工智能人才的明显缺口,高校的专业设置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新兴专业的设置、传统专业的革新以及落后专业的裁撤,同时也需遵循人才培养与发展的逻辑起点,市场需求以及专业结构的理性过程,坚持多元质量观的多元评价方法。高校课程应根据时代的特征,建立起开放性、灵活性、价值性、选择性与定制性的课程体系,利用通识课程来培养基本素质、利用德育课程来进行价值引领、利用综合课程来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元课程和非标准化的课程来进行知识结构的搭建和促进个性的发展。教学方式的转变主要有人机共存的教学环境、个性张扬的教学方式、多样灵活的教学形式,这些变化的基础在于,哲学层面的存在主义哲学、心理学层面的人本主义与多元智能、技术层面的智能机器参与教学以及大数据辅助教学。
徐华伟[5](2019)在《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人类演进的历史长河,可以发现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能力发挥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单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这既表明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前提,也说明人获得解放的过程同时是人能力得到发展,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作为“天生的政治动物”,人类所构造的政治生活是保障其生存所必须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条件,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就是人参与政治生活发展出来的能力,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命题的体现,是确立人在世界中主体地位的主要表征。在相当有限的时间内,互联网席卷全球,新技术的开放性与互动性为公民在政治生活方面增添了崭新的元素,信息的共享与快速流转无疑极大的降低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门槛,虚拟社区、网络社团、网络政治动员、网络民意征集、人肉搜索等展现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新面貌,再一次充分验证了“科学技术从来都是历史的有力杠杆”这一论断。基于网络,公民对于政治参与的态度、政治表达的热情以及采取集体行动的质量有了崭新的提升。在我国引入全功能互联网的20余年时间里,经过国家自上而下的全力推动和公民自下而上的积极应用的相互助力,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迅速,从纵向上看,公民关注政治生活的范围、理解政治生活的深度和处理政治生活问题的方式都有着巨大的突破,从横向上看,公民对于自身权利的维护和整体协作推动事件发展的能力显着增强。然而,在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如数字鸿沟、信息泛滥以及网络政治参与失序化与无效化的问题,究其原因,我国当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根本上决定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所要显现的问题,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应然”与现阶段的“实然”状态的对立统一关系;两千年传统政治文化的积淀,塑造了我国公民特有的心理习惯和行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与代表开放透明互动共享精神的互联网文化有着矛盾冲突,这是深层次原因;当前政治参与制度对于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保障的不足则构成了直接原因。有鉴于此,通过加强经济建设、推进民主建设、开展文化建设、完善制度建设以及推动技术建设的路径,奠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物质基础,搭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平台,开拓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空间,构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保障体系和增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动力,从而提升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有效维护公民政治权利,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王新燕[6](2017)在《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小学STEM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关注,STEM教育领域的跨学科整合已成为教育界讨论并实践的热点。而工程教育被视为整合的关键催化剂,在学科整合过程中是学界一直无法规避的课题。中小学工程教育以提升公众的工程素养为价值取向,跳脱了传统工程教育的范畴。反观我国,近年来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迅速,却仍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在此背景下,研究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的理论及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将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的相关报告、研究、案例作为研究素材,并对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形成了论文的基本框架和观点:首先,论文梳理了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的影响因素和历史演变。论文认为社会的变革对公众工程素养提出了要求;同时,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顺应了这种价值取向的变化;此外,美国基础教育课程中兴起的对于科学、技术、工程等课程的关注以及相关课程的整合趋势也对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的提出产生了影响。在三者的综合影响下,中小学工程教育得以正式提出并受到关注。论文尝试从科学、技术与工程三元论,学习科学中关于素养生成的观点以及教育学中关于核心素养的观点中寻求支撑中小学工程教育的理论基础。随后,论文阐释了公众工程素养的内涵,并通过与科学教育、技术教育、STEM教育等相近的概念的比较明确了中小学工程教育的内涵,以及这种价值取向的转变对于中小学工程教育的主要要求。论文从课程目标、标准、实施和评估四个维度来考量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的实践。并将中小学工程教育的目标分为三个维度:包括基础工程知识的获得、基础工程能力的发展以及公众工程素养的生成。围绕着目标,论文讨论了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的整合性标准。在实施方面,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课程内容多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工程问题,表现为整合与独立的课程形式,并强调工程设计的核心地位。以NEAP为例,论文讨论了美国展开的工程素养评估实践。论文还以PLTW项目引路为例,对中小学工程教育的案例进行剖析,说明了其成功的关键优势。论文归纳后对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进行了评析,认为它的主要经验在于:强调从真实情境出发,强调设计的反复修正,强调课程整合与融通,强调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等。通过反思与比较,论文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包括确立提升公众工程素养的价值取向、开展中小学工程教育试点实施、借鉴工程教育理论助课程改革,以工程教育实践促STEM整合等。
付艳萍[7](2016)在《美国高中资优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培养什么人才以及如何培养人才是教育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核心问题,并提出要建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主要是高中阶段)机制。如何推动高中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当下面临的紧迫问题。资优教育是面向资优生提供的适合其能力发展与学习需求的教育。鉴于其在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重视资优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美国高中资优教育经过多年的曲折发展,在理论、政策和实践层面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框架。这对于我国高中资优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将立足于我国高中资优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对美国高中资优教育的发展进行系统性研究。本研究发现,在理论层面,美国高中资优教育发展先后历经三大资优教育范式,包括资优儿童范式、才能发展范式与适才教育范式。三大范式在资优的认识、教育目的、教育对象以及教育策略上存在差异。资优教育范式的不断演进,推动着美国高中资优教育的发展。政策层面,通过纵向分析不同时期美国联邦政府的资优教育政策发现,按照政策价值取向的不同,这些政策经历关注期、摇摆期、稳定期与深化期四大发展阶段。横向来说,联邦及各州政府制定了全面的资优教育政策,其内容包括资优生识别、教育教学服务、财政资金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以及管理与服务等五个方面,这为高中资优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一系列教育政策的颁布体现美国政府对高中资优教育发展的重视。实践层面,美国高中资优教育实践充分体现了校内外机构的结合。其中,资优高中是美国高中资优教育的主要教育机构,包括传统的私立精英高中、作为老牌名校的考试高中以及方兴未艾的州长高中。此外,其他一般高中的AP课程、IB课程与双注册项目,以及社会机构实施的暑期学校、网络教育项目与校外竞赛等资优教育项目,是高中资优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具体实践而言,美国高中资优教育实践在教育目标、招生选拔、课程教学、教师资源、经费来源等方面具有一致性。总之,美国高中资优教育实践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培养目标,实施富有挑战性的教育,并且在教育过程中获得来自政府的全方位支持。然而,美国高中资优教育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在发展过程中主要面临两大方面的问题。首先,美国高中资优教育面临着社会范围内对于其合理性、教育形式、招生标准与教育效果的争议;其次,其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教育对象较为单一、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以及受标准化改革影响等问题。深入分析发现,美国高中资优教育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不同文化传统、教育思想、政治立场以及价值取向等。总之,美国高中资优教育在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实现了理论、政策与实践三大层面的协同并进,具有明确的国家利益导向,并获得强大的社会力量支持。特别是,尽管饱受国内社会舆论的争议,美国高中资优教育始终在包容中寻求发展,这对我国高中资优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我国高中资优教育的未来发展建议,具体包括:建构高中资优教育的合理性认知,肯定示范性高中的存在价值;政府承担主要职责,从政策支持、财政投入、建立与教育研究者的沟通联系入手,为推动高中资优教育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寻找改进高中资优教育实践的多方面路径,包括拓宽资优教育范围、采取多元化选拔标准、提供丰富的课程以及加强资优教师的能力建设;鼓励校内外教育力量的协同参与,构建四位一体的资优教育支持体系;高中资优教育应加强与普通教育的联系,利用自身优质教育资源带动普通教育发展,引领全民优质教育。
李朝辉[8](2015)在《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文中研究说明边疆是国家基于客观条件而主观构建的产物,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在前主权时代,边疆指国家疆域的边缘性部分;及至主权时代,边疆则指国家领土的边缘性部分;而到全球化时代,边疆则不仅指国家领土的边缘性部分,还包含超越主权管辖范围的超主权性边疆,如利益边疆、信息边疆。边疆架构是一个描述和分析国家关于边疆的认识、现状及实践的整体性概念,主要包括边疆观念、边疆理论、边疆现实、边疆治理、边疆战略等要素。边疆架构形成以后,会随着国家实力的变化及人类活动的范围而发生变化,并影响国家发展。而国家发展反过来又构成边疆架构调整与创新的基础和动力,推动边疆架构的调整,由此,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在一国历史中互动开来,相互影响,构成一幅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历史长卷。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的互动贯穿了其整个历史进程,具有“双螺旋上升”式的互动特点。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北美13个殖民地争取独立的战争打响。1783年《巴黎和约》的签订,标志着美国建立起来。美国自建立起就具备世界眼光,并确立了美国外交的“孤立主义”原则。任何国家都面临着国家发展问题,美国也不例外。解决当时面临的内部矛盾及危机,谋求经济发展及良好的地缘政治条件的需要,共同推动着美国的陆地边疆拓展及卓有成效的边疆治理。当特纳的“边疆假说”形成时,美国的陆地边疆架构也构建成功,并对美国的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倍扩大了美国的规模,促进了美国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助北方取得内战的胜利,美国迅速发展为北美陆权强国。陆地边疆架构构建中美国最大的污点就是驱赶、屠杀印第安人,此外还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1898年美西战争开始,吹响了美国构建海洋边疆架构的号角。海洋边疆架构的构建是基于美国所取得的国家发展成就之上,经历了内战的美国实现了统一,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这些都为美国的海洋边疆架构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以及地缘基础。不仅如此,美国谋求进一步的国家发展的需要,构成了海洋边疆架构构建的强劲动力。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以及原材料问题迫切需要美国开拓海外殖民地,构建海洋边疆架构。在“新天定命运说”及马汉的“海权论”影响下,美国积极增强海上力量,发动美西战争,并取得战争的胜利,开拓了海洋边疆,将菲律宾、波多黎各、关岛、古巴、夏威夷、巴拿马运河、海地、多米尼加等纳入美国的边疆架构中。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海洋边疆架构不断发展,美国以各种方式获取海军基地,积极开展海军扩建,增强了美国的海权力量。美国海洋边疆架构的构建及其发展,促进了美国的国家发展:扩大了美国的疆域规模,优化了美国的疆域结构;陆、海一体的疆域结构有利于美国保障其国土安全;促进美国的经济发展;推动美国的国家转型,使美国从北美陆地强国转型为海陆复合型强国;提升美国的国际地位,使美国从海权大国发展为海权强国,进而成为海权霸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不仅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政治强国,还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经济强国,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也荣登全世界第一。全面而超强的国家实力使得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这种前所未有且傲视群雄的国家发展成就给美国构建立体化边疆架构提供最坚实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以及人才技术基础。而美国已不满足于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称霸全球是其进一步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冷战中战胜苏联。美国的这一国家发展的诉求构成了立体化边疆架构构建的动力。在杜黑的“制空权论”以及米切尔的“空权”思想影响下,美国大力发展其空军来管控空中边疆,并开始建设早期预警系统,加强战略空军海外军事基地的部署,提高空军的国防预算。而高边疆的构建经历了艾森豪威尔、肯尼迪以及里根政府时期,终于构建成功,使得美国的立体化边疆架构成功构建起来。美国立体化边疆架构的构建及其发展,促进了美国的国家发展:影响了美国的疆域,为美国的国家安全提供了立体化的安全保障,助推美国赢得美苏争霸,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及科技的发展。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终于登上了全球霸主的宝座,其军事实力、科技实力都居世界第一,虽然由于和苏联争霸而使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德国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美国造成了压力,但美国经济实力还是居全球首位。独霸全球的国家发展成就给美国构建超主权化边疆架构提供最坚实的经济、政治、军事以及科技基础。而此时美国的国家发展的目标是维持全球霸主地位,变单极时刻为单极时代,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美国的这一国家发展诉求构成了超主权化边疆架构构建的动力。美国超主权化边疆包括利益边疆和信息边疆。利益边疆构建的逻辑起点是如何有效地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在此基础上,构建认知层面的利益边疆,即认定利益边疆的范围,再制定相应的战略,并采取合适的方式和手段加以实施,从而构建起现实层面的利益边疆,以实现美国的存在于全球范围的国家利益。就利益边疆的构建及其发展而言,经历了克林顿政府、小布什政府以及奥巴马政府时期。在各个时期,对利益边疆的构建都将全球分成三大块:欧亚大陆、美洲、非洲。由于三人的执政理念及所面临的内外情势不同,对国家利益的认知和界定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利益边疆的构建和调整存在显着的区别。总而言之,利益边疆的构建和调整有成功之处,亦有失败的地方。信息边疆的构建由政治精英、技术精英和企业精英合力完成。政治精英立法、出台政策、组建机构,技术精英提供技术支撑和制定技术标准,企业精英则将信息边疆及行业标准推向全球,并从中获取巨额的财富。美国超主权化边疆架构的构建及其发展,促进了美国的国家发展:影响了美国疆域的规模和结构,使得美国疆域软硬结合;影响了美国经济实力,克林顿政府对利益边疆和信息边疆的构建极大程度地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发展,而小布什政府对利益边疆的构建则极大程度地阻碍了美国的经济发展,甚至将美国的经济拖入衰退境地;影响了美国的科技实力,信息边疆的构建推动了美国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了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得到加强,而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得到削弱。综上所述,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紧密,环环相扣,形成了“双螺旋上升”式的互动模式。虽然存在二者的消极互动,但积极互动占主导。它推动了美国边疆架构和美国的国家发展,使美国从当初英国的殖民地一跃变成了当今世界全球霸主。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中国必须要重视边疆,重视前瞻性地调整边疆架构,以发挥其对国家发展的助推作用。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今天,中国必须构建并维护好自己的利益边疆和信息边疆,并将其与传统边疆有机结合起来。
米泓睿[9](2014)在《INTC(大连)芯片生产项目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文中研究表明2007年英特尔公司在我国大连首期投建25亿美元的芯片生产项目,这一项目因巨大的投入和信息行业龙头跨国公司的特殊背景,令许多媒体连续多年关注和赞扬。但笔者通过观察、分析和全面梳理英特尔潜藏的巨大项目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运用相关的项目管理理论进行了识别分析,认为英特尔在大连的芯片生产项目虽说有关项目计划或项目进展的负面报道极少,在肯定英特尔公司素有的“敢于冒险”经营理念的同时,认为大连芯片项目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项目风险,有必要进行研究探讨。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在对项目风险管理相关概念梳理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对文章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有清晰的了解。第二章选取项目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对大连芯片项目管理的背景和项目生产存大的五大问题进行分析。指出由于芯片生产属于高科技,会受限于“瓦森纳协议”出口中国的限制而产生与世界同步的换代风险,而美国跨国公司的管理模式又必然带来无论是管理人员或技术生产人员的本土化适应问题,加上芯片生产本身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明确了项目实际存在的风险内容。第三章运用具体的项目风险管理的定量和定性原理,对大连芯片项目管理可能造成的风险进行分析,特别理清了美国技术输出管制与摩尔定律不协同的困境,合理地对我国大连芯片厂先进性给予真实的定位,避免盲目乐观。第四章针对项目风险,依据项目风险管理流程提出了四大方面的化解风险对策,以提高防范风险能力。特别强调了要建立芯片生产项目的风险管理监控系统、环境保护问题、优化英特尔公司组织结构、避免人才流失等措施。最后对论文进行总结,希望论文用跨国公司英特尔在产业中的代表意义,提升所有企业提升防范风险意识和在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
牟衍霖[10](2014)在《美国艺术博物馆与企业合作研究 ——以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1970年代-1990年代)为例》文中认为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美国艺术博物馆与企业合作的发展概况,首先,了解对1970年代-1990年代美国社会大背景;然后从艺术博物馆角度,分析发展和需求;从企业角度,分析企业与艺术博物馆的合作阶段演变。论文第二部分以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1970年代——1990年代)为例,通过外文资料的阅读和翻译,选取惠特尼博物馆在不同阶段下与企业展开合作的典型案例,结合时代特点和博物馆定位及战略的调整,总结不同阶段下博物馆与企业合作的形式,二者的动机,合作效果。论文第三部分结合中外文资料和新闻报道,描述惠特尼博物馆与企业合作的现状,并总结对中国的艺术博物馆与企业合作的启示。
二、英特尔公司重教育培养未来科技精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特尔公司重教育培养未来科技精英(论文提纲范文)
(1)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发端奠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与早期发展(1963—1982 年)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的背景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逐步扩展与完善 |
二、汇集国内外优秀学者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
三、确立以计算机基础理论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为中心的人才培养 |
五、争取国际援助为学科发展提供硬件与资金支持 |
六、开展学科治理体制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
七、积极开展计算机社会咨询服务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国内一流: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崛起(1983—1991 年)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背景 |
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蓬勃开展 |
二、“计算机总理”拉吉夫·甘地带领印度迈向信息时代的决心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的专业化发展 |
二、构建以学术认同为基础的内聚性学术团队 |
三、确立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实践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
五、不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
六、完善五级管理体制确保管理自治与学术自由 |
七、实施学校计算机素养与学习提升计划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国际知名: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稳步提升(1992 年—至今)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背景 |
一、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 |
二、印度领导人建立信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及设施的现代化更新 |
二、构建以探索学科核心领域为目标的传承性学术团队 |
三、确立以计算机前沿领域研究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创新性复合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
五、积极提升计算机学科国际学术交流话语权 |
六、实施旨在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本科学术项目审查评估 |
七、承担国家级计算机系统和程序研发项目,不断深化国际合作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取得的成效 |
二、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的省思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 |
一、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 |
二、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科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
三、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计算机学科可持续发展 |
四、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五、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发展中的问题 |
一、学科发展后期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了学术自治权 |
二、学科发展后期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 |
三、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 |
附录1 专有名词简称、全称及中译表 |
附录2 信息技术领域印度理工学院知名校友代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双轮驱动 |
1.1.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的政策全面推动 |
1.1.3 地域古村落文化传承与文化强省建设的双重需要 |
1.1.4 提升定向运动赛事市场竞争力需要赛事品牌建设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整体思路、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整体思路 |
1.5.2 研究主要内容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定向大赛建设研究述评 |
2.1 关于定向运动赛事的相关研究 |
2.2 关于赛事品牌理论的研究 |
2.2.1 关于品牌理论的研究 |
2.2.2 关于体育品牌的相关研究 |
2.3 关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
2.3.1 国外对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
2.3.2 国内对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
2.3.3 关于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2.4.1 共识 |
2.4.2 不足 |
第3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理论基础 |
3.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相关概念释义 |
3.1.1 定向运动 |
3.1.2 定向大赛 |
3.1.3 赛事品牌 |
3.1.4 品牌建设 |
3.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基本理论 |
3.2.1 品牌构建理论 |
3.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3 战略理论 |
第4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价值意蕴 |
4.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发展历程 |
4.1.1 南粤古驿道历史溯源 |
4.1.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发展历程 |
4.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角色定位 |
4.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者” |
4.2.2 定向运动赛事品牌的“领跑者” |
4.2.3 南粤古驿道文化的“开拓者” |
4.2.4 驿道体-旅资源融合的“推动者” |
4.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价值 |
4.3.1 创新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引领价值 |
4.3.2 “体育+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的榜样价值 |
4.3.3 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示范价值 |
4.3.4 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模范价值 |
第5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现状概述 |
5.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分析 |
5.1.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调查问卷的发放 |
5.1.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调查结果分析 |
5.1.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 |
5.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5.2.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推广与传播有待加强 |
5.2.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文化挖掘与建设有待提升 |
5.2.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标识与联想程度还应加强 |
5.2.4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过于依赖政府 |
5.2.5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政企合作模式未形成 |
5.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 |
5.3.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条目的选取 |
5.3.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的可靠性分析 |
5.3.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 |
第6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 |
6.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初步拟定 |
6.1.1 构建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
6.1.2 拟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各层级指标条目 |
6.2 第一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2.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2.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2.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2.4 依据第一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
6.3 第二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3.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3.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3.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3.4 依据第二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
6.4 第三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4.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4.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4.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4.4 根据第三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
6.5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6.5.1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
6.5.2 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6.5.3 各级指标的权重计算 |
6.6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验证 |
6.6.1 问卷的信度分析 |
6.6.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6.6.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7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
6.7.1 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五站情况介绍 |
6.7.2 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五站品牌建设实证分析 |
第7章 定向运动赛事品牌建设的域外经验借鉴 |
7.1 域外定向运动赛事发展概况 |
7.1.1 域外定向运动项目的发展概况 |
7.1.2 芬兰、瑞典定向运动项目的发展 |
7.1.3 域外定向运动经典赛事概况 |
7.2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建设经验 |
7.2.1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建设的理念 |
7.2.2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的营销 |
7.2.3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信息技术应用 |
7.2.4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赞助商的选择 |
7.3 芬兰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的经验 |
7.3.1 尤科拉(JUKOLA)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理念 |
7.3.2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特色 |
7.3.3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体系 |
7.3.4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基础 |
7.4 域外定向运动赛事品牌建设的启示 |
7.4.1 打造具有特色的定向赛事品牌知名度 |
7.4.2 挖掘定向运动发展的价值提高认知度 |
7.4.3 定向赛事品牌建设要有一定的联想度 |
7.4.4 注重赛事文化影响赛事品牌的忠诚度 |
7.4.5 充分的赛事品牌市场开发保障美誉度 |
第8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现实提升路径 |
8.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赛事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 |
8.1.1 赛事品牌战略规划的价值意蕴 |
8.1.2 赛事品牌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
8.1.3 赛事品牌定位奠定战略规划导向 |
8.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具体内容 |
8.2.1 赛事品牌知名度建设 |
8.2.2 赛事品牌认知度建设 |
8.2.3 赛事品牌联想度建设 |
8.2.4 赛事品牌忠诚度建设 |
8.2.5 赛事品牌美誉度建设 |
8.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发展对策 |
8.3.1 完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利益诉求,提升品牌质量 |
8.3.2 优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管理方式,规范建设流程 |
8.3.3 推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多元融合,统筹有利资源 |
8.3.4 强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形象塑造,提升自身实力 |
8.3.5 挖掘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价值内涵,重视宣传推广 |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一轮) |
附录二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二轮) |
附录三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三轮) |
附录四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调查问卷 |
附录五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问题界定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STEM教育的一般研究 |
二、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相关研究 |
三、已有研究审视与思考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课程史研究的理论审视 |
二、学校科目社会史研究视角与研究思路 |
三、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的研究方法选择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深化STEM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
二、为我国STEM教育本土化实践提供参考经验 |
第二章 美国STEM教育发展的多重矛盾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STEM教育发展的多重矛盾 |
一、STEM教育发展矛盾的梳理 |
二、推动STEM教育发展多重矛盾的基本解释 |
第二节 STEM教育发展的矛盾结构变化与阶段划分 |
一、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孕育STEM教育思想萌芽 |
二、工程教育的加入带动STEM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建设 |
三、政府力量主导学校课程改革与STEM教育制度化建设 |
四、课程专家主导的STEM教育标准化课程体系构建 |
第三章 科学教育改革中的STEM教育思想萌芽 |
第一节 学校教育面临转型课题 |
一、精英化科学教育难以满足大量技术型人才需求 |
二、高等教育中的科学与工程教育式微 |
第二节 科学教育新特征的出现 |
一、不同团体的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试验 |
二、多重改革下科学教育呈现新特征 |
第三节 科工教育改革的实践火种 |
一、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下的科学课程整合实践 |
二、前瞻性却举步维艰的工程教育项目发展 |
第四节 思想萌芽期STEM教育的发展特征 |
一、STEM教育的理论基础大致形成 |
二、STEM教育的实践路径初见端倪 |
三、STEM概念发展尚未完善 |
第四章 工程教育推动的STEM课程体系初步建设 |
第一节 STEM人才预警与工程教育的纳入 |
一、硬科学专业选择持续遇冷引发STEM劳动力危机 |
二、STEM本土人才储备需从基础教育改革入手 |
三、基础教育中纳入工程教育实现STEM专业准备 |
第二节 依托工程教育实现STEM教育完整拼图 |
一、以工程教育作为STEM整合的“催化剂” |
二、“术语”出现与STEM教育步入系统化发展 |
第三节 民间大型学术团体主导的STEM课程研究 |
一、STEM课程改革全国示范项目出现——以“项目引路计划”为例 |
二、《学生如何学习科学》发布与对探究式教学手段的重新思考 |
三、教师教育学院协会引导的全国性STEM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研究 |
第四节 STEM课程体系的初建表现 |
一、STEM课程理念共识初步形成 |
二、STEM课程开发技术层面的经验累积 |
三、多方主体尚未形成发展合力 |
第五章 政府主导下的STEM教育制度化推进 |
第一节 STEM教育的国家战略式发展需求 |
一、联邦政府的“风险投资” |
二、标准化运动下STEM教学质量堪忧 |
三、STEM教育的国家战略上升进程 |
第二节 政府主导的STEM教育政策建设 |
一、大力度财政拨款为STEM教育改革提供保障 |
二、STEM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 |
三、以竞争性拨款项目调动各方STEM教育参与热情 |
四、立法以昭示发展STEM教育的国家意志 |
第三节 政府引领下STEM教育多主体发展合力形成 |
一、联邦主导下民间组织的STEM教育推动路径 |
二、“多元主体”STEM教育改革模式形成 |
第四节 制度化推进期STEM教育的发展特点 |
一、为满足国家劳动力需求而发展的STEM教育 |
二、STEM教育价值唤醒研究的热潮 |
三、趋向多元的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 |
第六章 STEM教育的标准化课程建设 |
第一节 STEM教育发展面临内外困境 |
一、再工业化战略持续升级带来STEM劳动力需求倍增 |
二、STEM教育实施出现形式主义危机 |
三、功利主义反噬STEM劳动力培养效率 |
第二节 迈向标准化的STEM课程建设 |
一、横纵衔接的STEM课程体系 |
二、聚焦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 |
三、内容性与表现性一致的STEM课程实施标准 |
第三节 标准化课程建设阶段STEM教育的发展特征 |
一、课程专家成为STEM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 |
二、纳入人文学科提升STEM教育育人价值 |
三、强化问责保障STEM教育发展质量 |
四、层次分明的课程实施体系实现STEM教育有效落地 |
第七章 STEM教育发展机制及其启示 |
第一节 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发展机制解析 |
一、从外力推进到内部自觉的发展动因机制 |
二、以工程为基点的跨学科内容整合机制 |
三、由多元走向统一的课程实施机制 |
第二节 美国STEM教育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一、我国STEM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需求 |
二、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与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为机器立心 ——人工智能时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缘起 |
1、实践背景 |
2、政策导向 |
(二)研究意义 |
二、现有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基本特点 |
(三)主要研究观点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一)人工智能 |
(二)人工智能时代 |
(三)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一章 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与转变 |
第一节 AI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
一、起起落落的曲折发展 |
二、几大领域的应用落地 |
第二节 AI时代若干新认知 |
一、AI时代的哲学探索 |
(一)如何定义机器智能 |
1、感知智能:能够看见世界听见世界 |
2、判断智能:超越人类智商 |
3、学习智能:轻松复制千万个阿尔法狗 |
(二)AI技术特征 |
1、AI技术的侵略性 |
2、AI技术的不可逆性 |
3、AI技术的毁灭性 |
4、AI的极致单一性 |
(三)人与机器的关系 |
1、促进与消退 |
2、竞争与合作 |
3、利用AI优势 |
4、发挥人类优势 |
(四)人的概念的颠覆 |
二、重塑社会拥抱未来 |
(一)未来的工作:蓝领、白领、金领,机器都会毫不留情 |
(二)未来的决策:交出你的掌控权 |
(三)未来的法律:谁来为机器的行为买单 |
第三节 AI时代的教育使命 |
第二章 人工智能时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观念的更新 |
第一节 为机器立心:技术进步融入人文关怀 |
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贯通 |
二、技术研发与心性培育的结合 |
三、传统人文与当代伦理的建构 |
第二节 为生民立道:人的教育实现真善美 |
一、教育回归真善美 |
二、教育唤醒人文精神 |
第三节 为发展运思:人才培养新思维 |
一、一专多能 |
二、贯通思维 |
(一)立体思维 |
(二)情境思维 |
(三)互动思维 |
(四)关联思维 |
第四节 案例分析:将人性置于人工智能的中心 |
第三章 人工智能时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实践的转变 |
第一节 学科体系的突破 |
一、AI时代学科体系特征 |
(一)横断学科普遍化 |
(二)边缘学科中心化 |
二、AI时代学科体系变化 |
(一)影响因素 |
1、社会需求变化 |
2、学科发展逻辑 |
3、国家政策导向 |
4、办学理念引导 |
(二)变化原则 |
1、适应性 |
2、切实性 |
3、相关性 |
4、引导性 |
三、案例分析——如雨后春笋的人工智能学院 |
第二节 专业设置的变化 |
一、AI时代专业设置应然标准 |
(一)逻辑起点:人才培养与人的发展 |
(二)理性过程:市场需求与专业结构 |
(三)多元评价:多元质量观 |
二、AI时代专业设置实然分析 |
(一)智能人才缺口明显 |
(二)专业设置与时俱进 |
1、新兴专业的设立 |
2、传统专业的革新 |
3、落后专业的裁撤 |
三、案例分析——2017 年新增智能相关专业 |
第三节 课程内容的革新 |
一、AI时代高等学校课程特征 |
(一)开放性 |
(二)灵活性 |
(三)价值性 |
(四)选择性 |
(五)定制性 |
二、AI时代高等学校课程应变 |
(一)通识课程:基本素质培养 |
(二)德育课程:正确价值引领 |
(三)综合课程:思维能力培养 |
(四)多元课程:知识结构搭建 |
(五)非标准化课程:促进个性发展 |
三、案例分析——“新”与“旧”的课程设置 |
第四节 教学方式的转变 |
一、AI时代教学方式的基础 |
(一)哲学基础 |
(二)心理学基础 |
1、人本主义 |
2、多元智能 |
(三)科技基础 |
1、智能机器参与教学 |
2、大数据辅助教学 |
二、AI时代教学方式的转变 |
(一)人机共存的教学环境 |
(二)个性张扬的教学方式 |
(三)多样灵活的教学形式 |
三、案例分析——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关于“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协同”访谈 |
附录二:关于“人工智能时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转变”访谈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学者关于此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研究 |
1.2.2 关于网络民主的研究 |
1.2.3 关于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公民政治参与能力 |
2.1 公民政治参与的理论阐释 |
2.1.1 国外主要政治参与理论概述 |
2.1.2 对国外政治参与理论的小结 |
2.1.3 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思想及其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 |
2.1.4 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
2.2 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基本内涵 |
2.2.1 能力的涵义 |
2.2.2 公民政治参与能力概念界定 |
2.2.3 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公民政治参与能力 |
2.2.4 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构成 |
2.3 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现实功能 |
2.3.1 政治作用 |
2.3.2 社会作用 |
第三章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 |
3.1 网络时代的公民与政治参与 |
3.1.1 网络时代的来临 |
3.1.2 网络时代人的存在方式 |
3.1.3 网络对公民的影响 |
3.1.4 网络对政治参与的影响 |
3.2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概念及内涵 |
3.2.1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概念 |
3.2.2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内涵 |
3.3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基本要素 |
3.3.1 基础技术资源是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先行保障 |
3.3.2 信息是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基石 |
3.3.3 公共性是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实施要求 |
3.4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特征 |
3.4.1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内生基础:基于网络的政治态度 |
3.4.2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外在表现:网络表达 |
3.4.3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展现场域:网络公共空间 |
3.4.4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展开逻辑:虚拟与现实的相互作用 |
3.4.5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拓展力量:网络集体行动 |
第四章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现状分析 |
4.1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与评价 |
4.1.1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发展历程 |
4.1.2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特征 |
4.2 历时性视角下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考察 |
4.2.1 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 |
4.2.2 能力准备期:1994年——2002年 |
4.2.3 公民网络表达诉求能力发展期:2003年至今 |
4.2.4 公民网络筛选整合信息能力发展期:2006年至今 |
4.2.5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协商能力发展期:2007年至今 |
4.2.6 公民移动互联集体行动能力发展期:2010年至今 |
4.2.7 小结 |
4.3 共时性视角下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考察 |
4.3.1 利益相关者:“吸引关注”逻辑下的能力呈现 |
4.3.2 网络意见领袖:“提出意见”逻辑下的能力呈现 |
4.3.3 普通网民:“围观”逻辑下的能力呈现 |
4.3.4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5.1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中的问题 |
5.1.1 数字鸿沟阻碍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共同发展 |
5.1.2 信息泛滥动摇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基石 |
5.1.3 泛娱乐化和群体极化破坏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公共性元素 |
5.1.4 政府整合信息功能不足制约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深入发展 |
5.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根本原因 |
5.2.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涵 |
5.2.2 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根本性影响 |
5.2.3 运动式治理的惯性依旧影响重大 |
5.2.4 处于发育期的公民社会制约能力的发展 |
5.2.5 政府应用信息技术的程度有待提升 |
5.3 公民文化的薄弱是深层次原因 |
5.3.1 公民文化的涵义 |
5.3.2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 |
5.3.3 公民网络素养有待提升 |
5.4 政治参与制度供给不足是直接原因 |
5.4.1 对公民知情权保障的不足 |
5.4.2 对公民参与权保障的不足 |
5.4.3 对公民表达权保障的不足 |
5.4.4 对公民监督权保障的不足 |
第六章 发展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对策 |
6.1 经济建设,奠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基础 |
6.1.1 大力发展经济,创造缩小数字鸿沟的物质条件 |
6.1.2 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培育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环境 |
6.2 民主成长,搭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平台 |
6.2.1 以网络民主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
6.2.2 强化网络民主互动平台建设 |
6.2.3 深化基层网络民主发展 |
6.3 文化塑造,开拓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空间 |
6.3.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参与型网络政治文化的建设 |
6.3.2 协同建设,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参政文化 |
6.3.3 开展网络公民教育 |
6.4 制度完善,构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保障体系 |
6.4.1 创新民主参与制度渠道 |
6.4.2 完善法律制度建设 |
6.4.3 加强软法建设 |
6.5 技术推进,增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动力 |
6.5.1 推进网络强国基础设施建设 |
6.5.2 加强信息开放平台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
二、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的标准与模式 |
三、美国中小学生的工程素养及其提升 |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思路 |
一、研究目标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的提出 |
第一节 社会变革对公众工程素养的要求 |
一、新世纪工程领域面临的挑战 |
二、就业机会变化对工程的影响 |
三、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工程教育 |
第二节 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
一、职业素养的培养:早期工程师与学徒制 |
二、专业素养的追求: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 |
三、一般素养的生成:工艺教育及其转型 |
第三节 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动向 |
一、科学类课程获得关注 |
二、课程实践中的整合取向 |
三、STEM教育与中小学工程教育 |
第二章中小学工程教育的理论基础及主要内涵 |
第一节 中小学工程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工程、科学与技术三元论 |
二、知识、素养及其生成 |
三、核心素养与工程素养 |
第二节 中小学工程教育的主要内涵 |
一、公众工程素养的内涵 |
二、中小学工程教育的内涵 |
三、中小学工程教育的要求 |
第三章 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的目标与标准 |
第一节 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的目标 |
一、理解基础工程知识 |
二、掌握基础工程能力 |
三、提升公众工程素养 |
第二节 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的标准 |
一、整合性工程教育标准提出 |
二、为工程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
第四章 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的实施与评估 |
第一节 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的实施 |
一、中小学工程课程的概念 |
二、中小学工程课程的内容 |
三、中小学工程课程的路径 |
四、中小学工程课程的核心 |
第二节 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的评估 |
一、技术与工程素养评估框架 |
二、设计与系统评估内容领域 |
三、评估目标分类与实践特点 |
第三节 工程教育实施案例研究——以项目引路为例 |
一、项目引路的发展背景 |
二、项目引路的实施效果 |
三、项目引路的关键优势 |
第五章 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的经验 |
一、强调从真实情境出发 |
二、强调设计的反复修正 |
三、强调课程整合与融通 |
四、强调自主合作相结合 |
第二节 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一、确立提升公众工程素养的取向 |
二、开展中小学工程教育试点实施 |
三、借鉴工程教育经验助课程改革 |
四、以工程教育实践促STEM整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美国高中资优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呼唤 |
(二) 我国高中资优教育发展的需求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一) 资优与资优生 |
(二) 资优教育 |
(三) 高中资优教育 |
三、高中资优教育研究的述评 |
(一) 关于资优教育理论的研究 |
(二) 关于资优教育政策的研究 |
(三) 关于资优教育实践的研究 |
(四) 对已有研究的评论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美国高中资优教育发展的范式演进 |
一、资优儿童范式 |
(一) 智力水平 |
(二) 分轨教学 |
二、才能发展范式 |
(一) 特殊才能 |
(二) 多元因素 |
(三) 资赋与才能 |
三、适才教育范式 |
(一) 学习需求 |
(二) 反应干预教学 |
四、不同范式差异比较 |
(一) 资优认识 |
(二) 教育目的 |
(三) 教育对象 |
(四) 教育策略 |
第三章 美国高中资优教育发展的政策变迁 |
一、资优教育政策的阶段性发展 |
(一) 关注期(1931-1964) |
(二) 摇摆期(1965-1982) |
(三) 稳定期(1983-2000) |
(四) 深化期(2001-至今) |
二、资优教育政策的内容 |
(一) 资优生的识别 |
(二) 教育教学服务 |
(三) 财政资金支持 |
(四) 教师专业发展 |
(五) 管理与服务 |
三、资优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一) 重视资优教育发展 |
(二) 政策内容较为全面 |
(三) 各州政策存在差异 |
(四) 积极回应理论研究 |
第四章 美国高中资优教育发展的实践现状 |
一、高中资优教育的实践机构 |
(一) 高中资优教育机构概述 |
(二) 资优教育的专门学校:资优高中 |
(三) 具有资优教育项目的教育机构 |
二、高中资优教育的实践内容 |
(一) 教育目标 |
(二) 招生选拔 |
(三) 课程教学 |
(四) 教师资源 |
(五) 经费保障 |
三、高中资优教育的实践特点 |
(一) 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
(二) 富有挑战性的教育 |
(三) 全方位的政府支持 |
(四) 校内外机构相结合 |
第五章 美国高中资优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一、高中资优教育的社会争议 |
(一) 合理性的争议 |
(二) 教育形式的争议 |
(三) 招生标准的争议 |
(四) 教育效果的争议 |
二、高中资优教育的内部问题 |
(一) 教育对象较为单一 |
(二) 教育质量存在差异 |
(三) 标准化改革的影响 |
第六章 美国高中资优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文化传统 |
(一) 精英主义与平等主义 |
(二) 个人主义与多元文化 |
(三) 文化传统与教育发展 |
二、教育思想 |
(一) 进步主义与资优教育 |
(二) 要素主义与资优教育 |
三、政治立场 |
(一) 两党执政理念的对立 |
(二) 教育政策取向的摇摆 |
(三) 教育政策实施的趋同 |
四、价值取向 |
(一) 公平与卓越的矛盾 |
(二) 公平与平均的误读 |
(三) 超越矛盾与误读 |
第七章 美国高中资优教育发展的经验启示 |
一、美国高中资优教育发展的经验 |
(一) 实现理论政策实践的并进 |
(二) 体现明确的国家利益导向 |
(三) 需要强大的社会力量支持 |
(四) 在争议与包容中寻求发展 |
二、我国高中资优教育的发展建议 |
(一) 树立高中资优教育的合理性认知 |
(二) 政府承担责任并提供全方位支持 |
(三) 改进资优教育实践的多方面路径 |
(四) 校内校外教育力量的协同参与 |
(五) 以资优教育引领全民优质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类 |
二、英文类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关于边疆架构和国家发展的研究 |
(二) 关于美国边疆研究 |
三、研究内容、思路及框架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历史分析法 |
(三) 精英分析法 |
(四) 利益分析法 |
(五) 层次分析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 |
(一) 研究重点及难点 |
(二) 研究创新 |
六、研究条件与可能存在的问题 |
(一) 研究的有利条件 |
(二) 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国家发展与边疆架构互动的逻辑 |
第一节 边疆架构的含义 |
一、边疆的含义 |
二、边疆架构及其基本要素 |
第二节 国家发展的含义 |
一、“国家发展”概念 |
二、相似概念的辨别 |
第三节 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存在逻辑互动关系 |
一、国家发展的需要促使边疆架构的初步构建 |
二、边疆架构影响国家发展 |
三、国家发展的状况促成边疆架构的调整 |
第四节 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进程 |
一、划分历史阶段的意义 |
二、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不同历史阶段 |
第二章 陆地边疆架构推动美国成为北美陆权强国(1776-1898) |
第一节 美国的建立 |
一、美国建立的标志 |
二、美国建立的动因 |
三、美国的四大要素 |
四、美国的三重属性 |
五、世界眼光和孤立主义 |
第二节 国家发展的需要催生美国陆地边疆架构 |
一、美国国家发展的需要促成其边疆拓展 |
二、美国陆地边疆架构的历史形成 |
第三节 陆地边疆架构对美国国家发展的影响 |
一、积极的作用 |
二、带来的问题 |
第三章 海洋边疆架构催生世界海权霸主(1898-1945) |
第一节 海洋边疆架构形成前的国家发展 |
一、实现了国家统一 |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
三、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
第二节 国家发展催生海洋边疆架构 |
一、国家发展是海洋边疆架构形成的基础和动力 |
二、海洋边疆架构的历史建构 |
三、美国海洋边疆架构的发展 |
第三节 海洋边疆架构促进国家发展 |
一、优化美国的疆域结构 |
二、保障美国的国土安全 |
三、促进美国的经济发展 |
四、推动美国的国家转型 |
五、提升美国的国际地位 |
第四章 立体化边疆架构助推美国称霸全球(1945-1991) |
第一节 美国立体化边疆架构构建前的国家发展 |
一、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政治强国 |
二、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经济强国 |
三、军事实力荣登全世界第一 |
四、科技实力迅猛发展 |
第二节 美国国家发展催生立体化边疆架构 |
一、国家发展是美国边疆架构立体化的基础和动力 |
二、美国边疆架构立体化构建 |
第三节 美国立体化的边疆架构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
一、影响美国的疆域 |
二、为美国提供立体化的安全保障 |
三、有助于美国赢得美苏争霸 |
四、促进美国的经济及科技的发展 |
第五章 超主权性边疆架构支撑美国单极时代(1991至今) |
第一节 美国超主权性边疆架构构建前的国家发展 |
一、发挥全球作用的军事实力 |
二、居世界首位的经济实力 |
三、居世界第一的科技实力 |
第二节 美国超主权性边疆架构的形成 |
一、国家发展是美国超主权性边疆架构构建的基础和动力 |
二、利益边疆的构建 |
三、信息边疆的构建及治理 |
第三节 美国超主权性边疆架构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
一、对美国疆域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 |
二、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
三、对美国科技的影响 |
四、对美国军事实力的影响 |
五、对美国全球霸权的影响 |
第六章 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回顾与启示 |
第一节 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进程 |
第二节 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INTC(大连)芯片生产项目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项目风险管理概念 |
1.2.1 项目管理的风险识别理论 |
1.2.2 项目管理风险识别的方法 |
1.2.3 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组织结构 |
2. 芯片生产项目管理的风险识别 |
2.1 一般项目管理中常见的风险源 |
2.1.2 项目计划风险 |
2.1.3 项目进度风险 |
2.1.4 项目保障性风险 |
2.1.5 风险间相互关系 |
2.2. 英特尔芯片生产项目特点 |
2.2.1 芯片生产项目入驻大连背景复杂 |
2.2.2 芯片生产项目引发异常投资热 |
2.2.3 芯片生产项目进展曲折 |
2.3. 芯片生产技术及管理特色 |
2.3.1 芯片生产核心技术精细复杂 |
2.3.2 英特尔管理存在尝试风险的特色 |
2.4. 芯片生产项目存在的风险因素 |
2.4.1. 计划风险:行业下滑使项目的生产计划受阻 |
2.4.2. 保障风险:“瓦森纳协议”阻碍项目技术的领先 |
2.4.3. 进度风险:生产全过程与企业管理本土化影响 |
2.4.4. 环境影响:项目对社区和生态环境有破坏 |
3. 影响芯片生产项目管理的主要风险及分析 |
3.1. 芯片生产项目的主要风险和理论分析依据 |
3.1.1 项目管理风险的定性分析 |
3.1.2 项目管理风险的定量分析 |
3.2. 芯片生产项目管理风险分析 |
3.2.1 计划风险分析:技术更新换代的风险 |
3.2.2 保障风险分析:人事调整及行业竞争风险 |
3.2.3 进度风险分析:项目生产多环节有风险 |
3.2.4 环境污染分析:波及周边社区和生态环境 |
4 芯片生产项目管理风险的应对措施 |
4.1 计划风险应对措施 |
4.1.1 项目风险应对计划的理论方法 |
4.1.2 制定应对项目风险的过程 |
4.2 进度风险应对措施 |
4.2.1. 疏通芯片生产风险反馈渠道 |
4.2.2. 建立芯片生产风险监控报告制度 |
4.2.3. 完善芯片生产风险监控技术手段 |
4.2.4 利用监控工具控制芯片生产风险 |
4.3. 保障风险应对措施 |
4.3.1 人才资源优化、产学合作培训 |
4.3.2 善待现有精英、避免人才流失 |
4.3.3 及时提拔才俊、赋予新人机会 |
4.4. 环境风险治理措施 |
4.4.1 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量 |
4.4.2 改良产品减少污染指标 |
4.4.3 制定配套环境健康管理措施 |
4.5. 综合提升企业文化水平 |
4.5.1 技术人员管理本土化 |
4.5.2 树立“包容失败”精神 |
4.5.3 培养职工乐观精神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美国艺术博物馆与企业合作研究 ——以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1970年代-1990年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美国艺术博物馆与企业合作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1970年代-1990年代美国社会时代背景 |
第二节 艺术博物馆的发展及新需求 |
第三节 美国企业与艺术博物馆合作阶段的演变 |
第二章 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1970-1990年代)与企业合作的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历史概况 |
第二节 1970年代、1980年代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与企业合作的案例研究 |
第三节 1990年代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与企业合作的案例研究 |
第三章 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与企业合作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与企业合作现状 |
第二节 对中国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英特尔公司重教育培养未来科技精英(论文参考文献)
- [1]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D]. 姜雪. 河北大学, 2021(09)
- [2]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D]. 王长在.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D]. 杜文彬.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为机器立心 ——人工智能时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研究[D]. 柳蔚. 深圳大学, 2019(09)
- [5]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研究[D]. 徐华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1)
- [6]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研究[D]. 王新燕.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7]美国高中资优教育发展研究[D]. 付艳萍.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9)
- [8]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D]. 李朝辉. 云南大学, 2015(04)
- [9]INTC(大连)芯片生产项目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D]. 米泓睿.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10]美国艺术博物馆与企业合作研究 ——以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1970年代-1990年代)为例[D]. 牟衍霖. 中央美术学院,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