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防守技术战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理论研究_篮球战术论文

中国女篮防守技战术能力评定指标体系与评定方法的理论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女篮论文,理论研究论文,中国论文,技战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章编号:1009—783X(2006)01—0082—03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综观现代篮球比赛,攻守对抗激烈,攻守转换频繁,攻守双方围绕以争夺控制球权为焦点,以投篮得分为目标展开时间与空间、技术与战术、体能与智能等全方位的较量,展现了篮球运动的无穷魅力[1]。运动员为了在攻守对抗中争取时间和空间的主动,就必须具有良好的技战术素养、充沛的体能素质、突出的心理品质、卓越的实战能力。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强与弱,直接反映其篮球运动水平与运动实力。因此,致力提高篮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一直是篮球运动训练中的核心所在。如何解决篮球运动训练中的这一核心问题?必然会涉及到运动训练过程中提高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手段方法体系是否科学化;必然会涉及到运动训练过程中评定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方法与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化。鉴此,本课题提出中国女篮防守技战术能力评定指标体系与评定方法的理论研究,其目的旨在:构建中国女篮防守技战术能力评定的指标体系,确立中国女篮防守技战术能力的评定方法。显然,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提高中国女篮科学化的训练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中国女篮。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系统分析、层次分析法、数理统计等综合性研究方法。

3 讨论与分析

3.1 防守技战术能力的限定

运动员的能力是集多因素为一体的综合反映,涵盖技术、战术、体能、心理智能等要素。在结构上划分为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技术和战术在具体内容上均属于时间、空间结构中的范畴。从系统的空间结构上看,运动能力存在等级结构和并列结构,而技术水平和战术素养也具有等级结构和并列结构的特征。技术是战术的基础,队员和队员之间有目的、有意识地在一定区域、一定时机和条件下运用技术才能构成战术。技术愈全面、愈熟练、愈准确、愈实用,战术的实现愈有保证。战术是要素和结构的统一体,体现在比赛中就是各种配合方式,各种配合方式将运动员的技术联系在一起构成战术系统。在战术系统中,结构的优化是提高战术系统功能尤为关键的环节,主要体现在配合运用的次数和成功率两个方面。配合运用的次数是前提,没有配合次数的存在,便不可能有质量的存在。而配合运用的成功率则是配合运用质量的具体体现,配合的质量最终是和战术的效果相联系。同理,没有质量的保证,配合次数的存在也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两者的有机统一才能体现战术结构的实质意义。体能是技术与战术运用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证;心智是技术与战术运用的润滑剂和催化剂。诸因素相互关联程度大、逻辑联系紧、互补转化明显、整体效应突出。其中有序整合是前提,身体因素是保证,技术因素是基础,基本配合是桥梁,战术因素是关键,智能因素是核心[1]。

据此,本研究将运动员防守技战术能力限定为:防守技战术能力是集多因素为一体的综合反映,指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中表现出技术运用的决策能力、对抗能力与应变能力,战术运用的协同能力、配合能力与控制能力,体能运用的反应能力、移动速度与耐久能力,心智运用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与预测能力。

3.2 篮球防守技战术能力评定指标体系的确立

在限定防守技战术能力的基础上,本研究对其评定指标体系的确立按如下思路进行了探讨。

3.2.1 评定指标选择的原则

1)典型性原则:以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战争理论为指导, 精心筛选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能够集中反应篮球防守技战术本质因素的指标。

2)系统性原则:以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理论为指导,采用层次评价指标, 从不同的角度对篮球防守技战术能力进行评定,避免采用单一层次单一角度造成的误差,提高评定的科学性。

3)可度量性原则:以模糊数学理论为依据使篮球防守技战术能力评定的各种要素都可以通过客观、定量的形式得到正确反映,同时具有可操作性。

4)经济性原则:以运动训练学和篮球专项理论为依据, 评价指标的确立注意具有可比性,做到少而精,避免测评工作带来困难。

3.2.2 评定指标的确定

3.2.2.1 评价指标确立的流程

按照上述原则,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每一层次各因素进行分析,其基本思路是:首先,把要解决的问题分层次系列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预定达到的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隶属关系将其聚类组合,形成一个有序的层次结构模型。

其次,对层次结构模型中每一层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依据专家调查的意见给予定量表示,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重。

最后,通过综合计算各层次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重,以此作为评价和选择方案的依据。

3.2.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根据资料分析和通过征询专家意见,按照意见集中程度,确定60%为评价指标的入选值,舍弃了某些重复或次要的指标,最后确定出篮球防守技战术能力评定的指标体系如图所示:

3.2.3 确定综合评价的因素集

篮球防守技战术能力评定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模糊集。对防守技战术能力进行评定时,要把评定的诸因素看成一个集合体,组成集合体的内容很多,但在作为论域中的讨论对象时,可以选出N个重要指标进行研究,其他因素可以忽略不计[2]。根据专家意见结果,将评价指标分成Ⅰ级:4个;Ⅱ级:13个;Ⅲ级:45个; Ⅳ级:134个。综合评价集=Ⅰ级四个集{防守技术运用能力,防守战术协从配合能力、防守效果、防守对抗作风},其中防守技术运用能力集={u[,1],u[,2],u[,3],u[,4],u[,5],u[,6]};防守战术协从配合能力集={u[,7],u[,8]};防守效果集={u[,9],u[,10]};防守对抗作风集={u[11],u[,12],u[,13]}。同理,可再分解得到Ⅱ级指标的45个能力集。

为了使其能够客观、公正、合理,本研究设立了指标评价的内涵,划分出评价等级,V={V[,1],V[.2],V[,3],V[,4],V[,5]};分别代表评语因素的五级: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供评价时参考。

3.3 层次排序和权重的计算

在确立防守技战术能力评定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进行数理量化的深入,其思路如下:

3.3.1 引入判断矩阵计算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

权重是指某一个子系统在系统中的地位或者是它的重要性,同时又表示一个子系统对另一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权重的大小可以用一个量来表达,称为权重系数。在排序计算中,每一层次的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某一因素的单排序问题又可简化为一系列成对因素的判断比较。引入Saaty1—9比率标度量表,写成矩阵形式, 即构成所谓的判别矩阵[3]。

3.3.2 群组判断矩阵的综合

通过征求专家意见,对每一层次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判断,这些判断用数值表述出来,构成判断矩阵,即可计算判别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从而计算出某一层元素相对于上一层次某一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权值。在计算出某一层次相对于上一层次各个元素的单排序权值后,用上一层次因素本身的权值加权综合,即可计算出层次总排序权值。

构造判断矩阵并转化为综合判断矩阵仍然采用专家咨询方式构造判断矩阵。通过对专家咨询而收到的群组判断矩阵,利用几何平均法加以综合,最后可得出各层次的综合判断矩阵。

3.3.3 层次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在层次分析法中引用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的指标,即用检查判断思维的一致性[3]。

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公式为:

,当RI<0.10时,认为层次总排序具有满意的一致性[3]。

3.3.4 权重的分配集

为了表示评判集中要素的不同重要程度,需要给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将所有同类指标排列成对称矩阵,按Saaty1—9 级标度表请有关专家对每一指标关于其他指标两两判断打分,形成判别矩阵,然后计算其特征根、特征向量[3]。

公式为:

P为指标权重,M为指标指数,r为指标两两比较值。当各排序一致比率CR<0.1,排序一致性指标CI<0.1时才能说明表中各指标的排列及其权重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3.4 评定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评定就是对诸多因素所影响的事物或现象做出总的评判,即对评定对象的全体,根据所给的条件,给每一个对象赋予一个或几个评定指标,采用相应的数学方式进行处理,再据此排队择优。本研究就篮球运动员防守技战术能力的综合分析、评定采用以下方式进行。

3.4.1 客观评定

根据运动员临场表现,从临场统计的数据中选择反映运动员防守能力的指标包括抢防守篮板球、抢断球、防守犯规、防守失误等,进行统计学处理,以此客观评定运动员的防守技战术能力。

3.4.2 主观评定

运用本研究制定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式,采用调查表的形式请运动员进行自我评定和相互评定。用总人数去除各项统计好的数,即可得出单因素评价矩阵R。R是作为一个从u到v的Fuzzy变换器,每输入一组权重A,都可以得到相应的综合评判B。上述综合评判模型可以用下图表示[4]:

用最大最小合成法,则上式运算将A矩阵中的各元素与R矩阵中某列各元素按顺序逐一地两两对比取较最小值共得n个数,再从n个数中取最大值最后得一个数C,依次方法进行直到对每列计算过为止共得5个数,然后将其归一化处理, 得到对防守技战术能力的综合评定数列。

假如“较好”占比重最大,根据模糊数学中的“最大隶属原则”,该队员防守技战术能力属于“较好”一类[5]。将评语集中的诸要素:很好、较好、一般、差、很差分别赋予对应的值,则可以把综合评判换算成百分制,如果:很好(100~90),较好(89~80),一般(79~70),较差(69~60),很差(59以下),各分数段上限构成等级矩阵,则相对应的值为:很好100,较好89,一般79,较差69,很差59。

3.4.3 专家评定

专家评定赋有两层含义:一是聘请教练员对运动员现场表现和赛季表现,就运动员的防守技术运用能力、防守战术协从配合能力、防守效果、防守作风等做出评价,作为定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二是聘请专家运用本研究制定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式,对运动员现场表现和赛季表现进行评定,作为定量评价的重要内容。

4 结论

1)防守技战术能力是集多因素为一体的综合反映, 指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中表现出技术运用的决策能力、对抗能力与应变能力,战术运用的协同能力、配合能力与控制能力,体能运用的反应能力、移动速度与耐久能力,心智运用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与预测能力。

2)防守技战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立的原则为典型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可量度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

3)防守技战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成Ⅰ级:4个;Ⅱ级:13个;Ⅲ级:45个;Ⅳ级:134个。综合评价集=Ⅰ级四个集{防守技术运用能力,防守战术协从配合能力、防守效果、防守对抗作风},其中防守技术运用能力集={u[,1],u[,2],u[,3],u[,4],u[,5],u[,6]};防守战术协从配合能力集={u[,7],u[,8]};防守效果集={u[,9],u[,10]};防守对抗作风集={u[11],u[,12],u[,13]}。同理,可再分解得到Ⅱ级指标的45个能力集。

4)在确立防守技战术能力评定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进行数理量化的深入。

5)防守技战术能力评价方法为客观评定、主观评定和专家评定。

收稿日期:2005—12—13

标签:;  ;  

中国女篮防守技术战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理论研究_篮球战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