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与建筑工程的整体管理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建筑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工作是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前提,所以需要重视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工作。预决算审核工作由于自身的专业性以及复杂性,需要专业的管理水平才能切实提升管理质量。通过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预决算审核,能够有效的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促进工程施工进度的提升,保障工程质量。纵观现阶段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是关键,本研究针对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应对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首先就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的含义以及具体内容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了如何做好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工作,对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问题;应对策略;管理质量
前言
做好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工作是保障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前提,所以建筑企业需要重视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工作的水平,这样才能促进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但是现阶段的建筑工程预决算审核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人员的综合素质继续提升,企业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等等,只有促进这些问题妥善的得以解决才能切实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1 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的含义和内容分析
1.1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的含义
造价预决算需要对工程投资资金进行审核,将财政部门给出的造价报表与实际情况核实。工程造价预决算的进展需要财政部门与管理部门相互沟通,严格核查各项资金走向是否合理,并对账目的真实性进行考察,若出现虚假现象需要及时上报至上级管理部门。预决算工作是否严谨直接关系到工程团队的利益,加强这一阶段的监管可有效节省建设成本。
1.2建筑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的内容
在建筑工程中,预决算审核工作涵盖范围广,根据实际情况将其做出如下分类。首先是对造价预估的审核。在建筑施工开展前出资方会对这一过程所需成本进行详细的预算,此时审核人员要重点注意建筑用料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避免出现预算与现实用量脱轨。各项目材料使用量需要一个准确的结果,并由审核人员结合市场价格分别计算,将缺失与错误项目标记后交给预算人员重新拟定。这阶段的审核管理关系到工程开展后资金流动情况,影响未来的投资决策。其次是对工程进展中各项花费报表进行审查核对。在建设前业主方会对各项目造价成本进行控制,在合同条款中详细标记,审核人员以此作为工作开展的依据,并结合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对比。
2 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中出现的问题
2.1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工作人员整体素养不高
目前参与造价预决算审核的相关人员大部分是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刚走出校门就从事审价工作,缺乏在施工现场锻炼的经历,对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等缺乏应有的了解和掌握,虽然企业会对审核工作的员工进行上岗培训,那也是从理论到理论,无法深入领会实际施工过程中造价的形成和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
2.2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
就目前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对部门沟通对于审核工作的重要性缺乏一个明确的认识,直接将其交由某一个职能部门完成,使得实际的审核工作开展得十分艰难。由于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使得相关的审计资料与管理模式无法第一时间进行优化,因此大部分的企业在进行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工作时依旧采用过去较为传统的参考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对审核工作成果的准确性带来不利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设计方案搜集材料不准确
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对于设计方案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现今企业在进行资料的收集时只采用单一的市场调查的手段,使得对材料价格的真实变动情况无法做到实时动态把握,也就做不到对材料的价格走向进行准确分析。与此同时,在实际的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时,由于没有做到现场勘查使得审核的数据真实度与准确度无法确定,一旦有争议情况的发生就使得理论的审查结果不具有权威性,也就无法客观表明工程的具体情况。
3 如何做好建筑工程预决算审核工作
3.1完善造价控制体系
审核工作人员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要勇敢面对体制上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工程开展情况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加强先进技术的学习,将其应用在预算审核中。在原有控制方案中加入投资决策审核,帮助分析工程的收益情况,并随着施工开展的不同阶段实施动态管理。若开展中某一部门的实际成本高于预算造价时要及时分析原因,并对后续方案进行调整,在满足质量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缩小造价成本,为工程团队带来更多的收益。控制体系中要将审核任务落实到个人,并通过引导教育增强从业人员责任感,为工程连续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3.2选择科学合理的审核方法
工程建设时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这些工人日常开销也是造价的一部分,因此需要计算工期对预算的影响。在审核阶段从业人员可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方法,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充分利用计算机设备开展工作,提高效率的同时可保证结果更加精准。要明确审核工作的生命周期,从项目成立直至竣工,这一期间的投入资金都要详细记载,审查资料时与合同中额定造价作对比,进展至某一阶段超出预算后要对后续建设加以控制。
3.3建立完善的审计管理机制
管理部门应制定全面的审核监管制度,一方面可对从业人员工作态度进行约束,另一方面也可作为审查开展时执行的标准。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的配合,并通过沟通与交流不断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一些审核工作必备的资料报表要长期保管,可作为后续投资计划开展的客观参照。在设定管理机制时要深入基层走访调查,从施工实际情况出发,保障审核结果与最终造价的一致性。
3.4采用综合复查的方法保证审核质量
要想确保审核的质量还可以采用综合复查的方法进行,即选用不同的审计单位和人员对工程造价预决算进行重复审计或者分段审计的方式进行,这样不同审计人员之间也会形成一种监督作用,而审计人员为了保证自己的名誉和信誉,就会更加专注的对预决算进行审核,这样就能较大程度的提高审计的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产生。
4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提升了建筑企业的发展水平,同时也使得建筑行业的竞争越发的激烈,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重视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升经济效益是关键。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工作就是做好工程造价管理的前提,所以面对新形势需要促进工程预决算审核工作的不断创新,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久清.浅析建设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的方法及措施[J].门窗,2013.
[2]席林生.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结算和决算审核的问题与解决措施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3]陈文杰.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3.
[4]王利伟.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常见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
[5]白兴锋.谈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工业,2016.
[6]郭新龙.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常见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
[7]李桂芳.分析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5.
论文作者:刘娴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预决算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工作论文; 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预算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