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胶体敷料预防CHOP方案所致静脉炎效果观察论文_刘瑾,吴莹,朱娓(通讯作者),朱静,钱红,付路易

刘瑾 吴莹 朱娓(通讯作者) 朱静 钱红 付路易 程棣群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摘 要】目的 探讨采用两种不同方法预防CHOP方案所致化学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130例首次并预计连续2次应用CHOP方案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在化疗前30 min至静推结束后给予25%硫酸镁注射液于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2~12 cm处局部湿敷,时长约3 h,每日湿敷,连续4日;观察组69例在化疗前30 min至第4日的96h内应用水胶体敷料于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2~12cm处贴敷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结果 130例患者全部接受第一疗程化疗,其中115例患者接受第二疗程化疗。第一疗程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在第1~3天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2组静脉炎发生率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疗程观察组疼痛发生率在第1天低于对照组(4.3% : 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4天2组疼痛发生率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疗程第1~4天对照组与观察组静脉炎、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胶体敷料预防CHOP联合化疗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效果明显,值得借鉴。

【关键词】水胶体敷料;化学性静脉炎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3-414-01

淋巴瘤是目前发病率增长最快的肿瘤之一,每年增长率为7.5%,联合化疗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的主要治疗手段[1],目前常采用CHOP(CTX+THP或ADM+VCR或VDS+PDN)或以CHOP为主的综合治疗,而方案中的阿霉素(ADM)或吡柔比星(THP)和长春新碱(VCR)或长春地辛(VDS)等化疗药物对静脉刺激性大,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静脉炎[2]。新疆是我国西北的多民族聚居区,我院NHL患者大多来自偏远的南北疆,经济不富裕,由于中心静脉费用相对较高、维护困难等原因,一部分病人选择了经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给药。为避免发生药物外漏导致局部组织坏死,给患者带来痛苦,我科自2013年6月以来,运用水胶体敷料预防化学性静脉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住院的首次应用CHOP或类CHOP方案化疗的NHL患者130例,患者自愿选择经外周浅静脉留置针途径输注药物。其中年龄最大者80岁,最小者23岁,平均年龄43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按照首次应用化疗药物的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硫酸镁湿敷组)61例和观察组(水胶体敷料组)69例。

1.2方法

1.2.1 治疗方法 ⑴两组患者的穿刺均由化疗专科护士进行,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进行穿刺;使用BD公司24号浅静脉留置针,要求不得反复推送导丝和导管,一次穿刺成功;⑵对照组:将25%硫酸镁注射液浸湿纱布,以不滴液体为宜,在穿刺点上方2~12cm处沿静脉走向湿敷,纱布大小10×10cm,湿敷时间为化疗药物给药前30分钟开始直至静推完毕2小时后可去除,时长大约为3h,湿敷纱布应用保鲜膜包裹两圈固定[2];每日湿敷,连续4日;⑶观察组:将水胶体敷料在穿刺点上方2~ 12cm处沿静脉走向贴敷,水胶体敷料大小10×10 cm,贴敷前先用生理盐水擦洗贴敷局部,无张力贴敷,避免产生气泡,贴敷时间为化疗药物给药前30 min开始,直至给药后96 h。⑷化疗前由两名护士共同观察静脉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回血是否通畅,确保无误后以120ml/h匀速微量泵入化疗药物;⑸化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穿刺点局部皮肤,询问患者感受,如发现异常或患者主诉疼痛,立即更换穿刺部位;2组患者化疗当日液体输注结束后均拔除浅静脉留置针。

1.2.2静脉炎及疼痛判定标准 (1)静脉炎判定标准 参照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2011版《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静脉炎诊断标准判定是否发生静脉炎及级别[2]:0级:没有症状;Ⅰ级: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有疼痛;Ⅱ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Ⅲ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Ⅳ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大于2.5cm,有浓液渗出;(2)疼痛评分标准 按0~10数字疼痛强度评估量表(NRS)法评估疼痛:0无痛,1~3轻度疼痛,4~6中度疼痛,9 重度疼痛,10 极度疼痛。

1.2.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在第1、2疗程的第1~4天的静脉炎、疼痛发生例数比较采用c2检验,检验水准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第一疗程静脉炎发生率及疼痛发生率的比较 见表1、2。

表1 2组患者第一疗程静脉炎发生率比较(n=130)

2.2 115例患者完整接受第2个疗程化疗。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在第二疗程第1~4天略高于观察组为(12.7% vs 5.0%)、(9.1% vs 3.3%)、(5.5% vs 3.3%)、(3.6% vs 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疗程中对照组疼痛的发生率在第1、2天略高于观察组(7.3% vs 3.3%)、(3.6% vs 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3、4天对照组和观察组疼痛发生率均为0(P>0.05)。

3讨论

化学性静脉炎是由于刺激性和毒性药物、PH值和渗透压超过正常值、稀释不充分、微粒和导管尖端位置所致。表现为在穿刺局部组织出现发红、水肿、疼痛、沿穿刺血管走向皮肤色素沉着,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水胶体敷料是由亲水性颗粒和疏水性聚合物组成,可促进上皮细胞胶原蛋白的合成,加速微血管的增生,保持局部组织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同时保持局部低氧张力,促进毛细血管形成,改善缺血缺氧的症状,加快渗液的吸收、加速局部炎症、毒性物质的代谢和吸收,减轻疼痛和水肿。

本研究应用硫酸镁湿敷与水胶体敷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观察组预防CHOP联合化疗方案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护士在第一、二疗程中对2组患者均进行预防静脉炎宣教,尤其在第二疗程前护士应用患者已有的亲身体验,再次强调静脉炎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患者对静脉炎重视,更加关注并依从护理措施:输液过程中不随意移动肢体、第一时间告知护士输液部位的异常感觉等,这也可能是本研究第二疗程对照组静脉炎和疼痛发生例数下降、2组之间症状差异不明显的原因;此外,本研究发现,在第一疗程中第2、3天的静脉炎例数有上升趋势,提示迟发性静脉炎应得到足够的关注。

总之,应用水胶体敷料预防CHOP联合方案所致静脉炎,效果显著,操作简便,安全实用,患者感觉舒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护士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侯芸,王华庆,付凯,等.CTVP与CTOP方案治疗28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0,37:1065-1067.

[2]朱娓,杜新香,徐怡,等.药物湿敷预防CHOP方案所致化学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36(8):1166-1168.

基金项目: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科研启动基金(肿2013-02)

论文作者:刘瑾,吴莹,朱娓(通讯作者),朱静,钱红,付路易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2

标签:;  ;  ;  ;  ;  ;  ;  ;  

水胶体敷料预防CHOP方案所致静脉炎效果观察论文_刘瑾,吴莹,朱娓(通讯作者),朱静,钱红,付路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