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砌体施工技术交底探讨论文_刘同军

关于建筑工程砌体施工技术交底探讨论文_刘同军

刘同军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建筑工程砌体施工工艺比较成熟,技术也比较简单,不懂得的工人经过简单的培训,基本上可以学会,但是,就是因为工艺比较简单,在施工现场的施工中,常常被忽略,导致质量问题频发,质量通病无法预防,甚至出现豆腐渣墙体,墙体的稳定性、牢固性、美观性根本没法谈起。技术交底多是泛泛而谈,没有针对性,没有指导性,仅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为完成交工资料而凑资料。根据本人多年的施工经验,依据某一工程为载体,现对建筑工程砌体施工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构造柱

某工程为2万平方米的厂房,砼框架填充墙结构和钢结构,柱间跨度为10-15米,层高8-10米,共三层,砌体材料主要使用砼空心砌块、砼通风块、砼加气块,以砼实心砌块作辅作材料来组砌。

1砌体工程概况

厂房外墙采用MU7.5砼空心砌块,砼通风块,M7.5混合砂浆砌筑,内墙采用MU5.0砼加气块,M5.0混合砂浆砌筑。防火墙240厚,采用MU7.5规格为240×115×53的砼实心砌块,M7.5混合砂浆砌筑。内外墙体在地面至180高度范围均为实心砌体,采用砼小实心砌块,M10混合砂浆砌筑,墙体厚度无详细标注外,均为200厚。

2施工材料

2.1 水泥

为保证水泥质量的稳定性,选用大厂生产的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入现场时必须附有出厂检验报告和准用证,每次购进数量,应根据现场施工用量,必须在三个月内用完。现场设置水泥库,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批堆放,保持干燥。水泥经现场抽样复测合格后,才可开始使用,复测不合格产品,一律退回原厂,不得在水泥库中堆放或降级使用,以防用错水泥品种。

2.2 砂

采用河砂或洁净的中砂,不得含有草根、卵石,废弃杂物,过筛,含泥量不得大于5%,不得使用细砂、特细砂、粗砂配制砂浆。

2.3 石灰膏

购买优质,经熟化时间不小于7d的成品石灰膏。为保护环境,现场不得设置淋灰池自制石灰膏,也不得采用经脱水硬化的石灰膏,现场设置储灰池,便于防护覆盖和使用。

2.4 砼砌块

砼空心砌块采用规格为390×190×190,强度等级为MU7.5为主搭配。砼小型砌块和半砖砌块,砼通风块规格为390×190×190和190×190×190,强度等级为MU7.5。防火墙砼砌块规格为240×115×53,强度等级为MU7.5。砼加气块规格为600×300×200,强度等级为MU5.0。运至施工现场待使用的砼砌块产品龄期不得小于28d,分规格分等级堆放,并在堆垛上设立标志,标明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6m,堆放场地要平整,不低洼不积水,便于车辆通行,对砌块外观按现于规范标准进行验收,长度不得超标,不得有较多的缺棱掉角,易碎现象,检验出厂合格证,对符合验收标准的砌块抽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2.5 砂浆配合比

砌体工程砂浆强度等级有M10、M7.5、M5.0三种混合砂浆,按试验室要求送样,取得试验室配合比,现场试配后使用。

3 施工工艺及要求

3.1 施工准备

(1)根据平面图,放出墙位控制线,标出门窗洞口、砼通风块的砌筑位置。

(2)计算砌筑皮数位置,复核、检查、纠正QL、GZ、锚拉筋的预留位置

(3)砌块运输到位,准备好马凳、架板,砌筑用的脚手架材料,预制GL。

(4)清理墙位,浇水冲洗湿润,排砖摆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施工要求

(1)经准备充分,排砖摞底后,开始砌筑,从墙体两端头,四周转角,内外墙交接处,按砌筑要求,带线砌筑,每砌筑3~5皮砖,复核一下皮数层的砌筑标高,以便即早调整。

(2)不分内外墙,每面墙基处180高范围内,采用MU10砼实心砌块,M10混合砂浆砌筑,或者用C20砼浇灌第一层空心块的孔洞,也可采用现浇高180,宽200的C20素砼墙基,在其上砌筑砌块。小型实心砌块必须采用梅花钉或一顺一钉方式砌筑,空心砌块或加气块必须错缝砌筑,最小错缝长度不小于90mm,灰缝控制在10mm左右,均匀饱满,砂浆的饱满度不得低于80%。

(3)砌体马牙槎的留置,宜先退后进,每槎高度不大于300mm,空心砌块加气块每一皮留一槎,一进一退,留槎长为60mm。

(4)砌体锚拉筋,在马牙槎、墙体转角、墙柱结合处,每500mm高设置2根φ6锚拉筋,每边伸入墙内长度不小于1米,墙柱结合处锚拉筋设置方法为:①把锚拉筋制成L型,一头锚入柱内,一头固定在模板上,柱内砼浇筑完毕,拆模后,锚拉筋就自动留置出来。②在柱砼浇筑前,在模板上,沿墙位经过处钻孔,把锚拉筋插入柱内。③在墙柱结合处预埋2根50×5的通高钢板,浇完砼,拆模后,钢板露出柱面,焊接锚拉筋。④用后置方式设置锚拉筋,采用植筋,膨胀螺栓或化学螺栓固定的形成设置锚拉筋。

(5)构造柱的设置,在纵横墙交接、墙端、较大洞口或墙长大于4米的中部设备GZ,GZ底部钢筋锚固于梁板内,上端钢筋与锚固于梁内,在梁底预插GZ钢筋绑扎在一起,GZ的具体位置详见各层GZ平面部置图。墙体砌筑前,GZ钢筋应先绑扎完毕。当梁底GZ预留插筋与锚固于梁板内的GZ预留筋错位小于100mm时,沿墙体方向加大GZ截面,错位大于100mm时,采用化学锚栓或植筋方式平移GZ主筋。先砌墙后浇筑GZ砼,GZ砼为C20。

(6)圈梁的设置,沿墙高每3米或遇门窗洞口处设备QL,QL设置的位置详见各层QL设置图。QL遇柱的位置,在柱中预插QL主筋,外露长度不小于600mm,当QL遇门窗洞口时,按QL带GL或GL、QL相交,根据洞口的大小适当增加φ14或φ16主筋1~2根,当洞口标高与QL底标高相影响时,适当增加QL截面高度,把QL底标高降低或提高预定高度,做成加厚或折形梁型式。QL与GZ应同时浇筑,以便增加墙体的整体性。当柱中预插QL主筋高度与实际QL高度不稳合时,适当增大预插钢筋根部QL截面高度,QL砼标号为C20。

(7)因受结构限制,各层砌体填充高度高,为增加墙体整体性,本工程要求,墙体砌筑不得留置斜槎、直槎,更不能留阴槎,以GZ之间的墙体分段分块同时砌筑,窗台、洞口底部、QL底部、顶砖下部必须砌筑1~2皮丁砖,顶砖部分砌筑高度不大于180mm,砂浆必须饱满,填塞密实,7d后砌筑。门窗洞口周边200mm范围内必须采用小砌块,砌筑成实心墙体,L型、T型墙体接头无GZ处,必须设置芯柱,芯柱钢筋为1~3根φ12钢筋,底部采用植筋方式锚固于砼板内,每日砌筑高度亦控制在1.8米范围内,大小砌块均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本工程所有墙体部位均不得留置脚手眼,砌筑用脚手架必须搭设双排架,距墙200mm,GZ、QL部位不得留置穿木眼,模板的固定均采用螺杆加固。

(8)设计要求的管道洞口、窗口、沟槽、线管等,均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打凿墙体和在墙体上开洞。洞口宽度在300~900mm范围内设置钢筋砖GL,900~1200mm设置砼预制GL,大于1200mm设置现浇GL,GL在墙端搁置长度不小于240mm,钢筋砖GL底部放置3φ10钢筋,用M10混合砂浆砌筑7皮砖高。预制GL主筋为3φ10,厚100mm,宽190mm。现浇GL按设计要求施工。施工洞口留置宽度不大于1米,高不大于1.5米,设置预制GL,周边设锚拉筋,封堵时,采用比同等级砂浆强度高一等级的砂浆砌筑,砌筑砂浆必须保满填塞密实。窗台较大洞口处均设60mm厚配3φ6钢筋的现浇窗台板,外墙为100mm厚,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240mm。轴每层留一跨墙体待设备运输就位后再砌筑。

(9)工程需留置M10、M7.5、M5.0混合砂浆试块,留置方式是,不同强度等级每250m3砌体留置一组。砼空心砌块、加气块、通风块、小实心砌块每1万块送检复试一次,水泥每三个月每200T送检一次。

4 结语

限于篇幅问题,砌体施工中涉及的流水段划分、机械设备、文明施工、场地布局、场内材料运输、质量及检验标准等不能一一叙述,其中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施工技术交底要有针对性,能够实实在在指导施工,充分体现设计意图,预防和避免质量通病,从简单的工艺中探索出好的工法。

参考文献:

[1]《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汇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年

[2]《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

[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

论文作者:刘同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工程砌体施工技术交底探讨论文_刘同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