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分析论文_刘有宝

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分析论文_刘有宝

武汉市黄陂区中医院放射科 湖北武汉 430300

【摘 要】近年来,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其确诊时已多为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时机,因而早期诊断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有报道指出,在今后肺癌将成为我国居民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我们日常工作需解决的主要问题,而影像学检查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其影像学特点分析如下。

【关键词】周围型肺癌;早期;影像诊断

Diagnosis and analysis of peripheral lung cancer.

Liu You bao

(wuhan huangpi district hospital radiology department,wuhan 43030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the incidence of lung cancer in China has been increasing significantly,and the diagnosis of lung cancer has been mostly in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and the time of radical treatment has been lost. Therefore,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s very important. Reports have pointed out that lung cancer in the future will become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 for residents in our country,also is our daily work to solve the main problems,and imaging examin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eripheral lung cancer diagnosis,this paper analysis on the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are as follows.

[keywords] peripheral lung cancer;Early;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1 X线诊断

早期肺癌:早期肺癌的X线表现为肺内2cm以下的结节阴影。未发生转移。主要的X线征象为分叶征,边缘毛糙、模糊,胸膜凹陷征,结节阴影内可有小的透光区,称为空泡征或小泡征。

进展期肺癌;进展期肺癌肿块较大,多在3cm以上。①肿瘤的密度。肿瘤密度一般比较均匀。较大的肿瘤内部可发生坏死液化而形成空洞。肿瘤内的空洞可为多发小空洞或单发较大的空洞。肺癌空洞的特点为空洞壁多为厚壁,但常厚薄不均,内缘凹凸不平,有的形成结节,空洞内可有液平,但较少见,空洞外缘呈分叶状,少数为薄壁空洞。具有空洞的肺癌以鳞癌多见。X线上显示有钙化的肿瘤发生率约为1%,一般为密度较高的结节或点状钙化;②肿瘤的边缘。多数肺癌的边缘呈凹凸不平的分叶状轮廓,称为分叶征。肿瘤的肺门侧的凹陷称为脐凹征或脐样切迹,也有的肿瘤边缘无分叶及切迹。多数肿瘤的边缘毛糙,具有毛刺,或模糊,此征象以腺癌多见,有些肺癌的边缘清楚而无毛刺;⑧肿瘤的外围。肿瘸侵犯支气管引起阻塞性肺炎,表现为在肿瘤周围的斑片状阴影。较大的支气管受侵时合并较大范围的肺炎及肺不张。周围型肺癌累及较大的支气管,以鳞癌多见。周围型肺癌瘤体内的瘢痕组织牵拉邻近的脏层胸膜引起胸膜凹陷征。表现为肿瘤与胸膜间的线形或幕状阴影,也可为星状阴影。胸膜凹陷征以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多见。肿瘤侵犯邻近的胸膜引起局部胸膜增厚;④转移表现。常表现为肺内多发结节阴影。或弥漫粟粒结节阴影。癌性淋巴管炎为局部的网状及小结节状阴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他X线所见为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胸膜结节及心包积液等。骨转移可引起胸椎及肋骨破坏,肺尖癌较常引起第1-3胸椎及肋骨的破坏。

2 CT诊断

早期周围型肺癌:需要HRCT或薄层CT检查。①肿瘤的密度。肺癌的空泡征是指结节内的小的透光区,约2mm左右。含气支气管像或细支气管像是结节内的纤细的条状含气影像。这两种征象多见于细支气管肺泡癌和腺癌。直径2cm左右的肺癌很少有钙化,若有钙化则多呈斑点状,位于病灶中心或偏心性,这种肺癌一般认为是在肉芽肿基础上发生的瘢痕癌;②肿瘤的边缘。肺癌边缘毛糙为常见征象,表现为病变边缘有细小的毛刺。分叶征较多见;③肿瘤的周围征象。胸膜凹陷征是肿瘤与胸膜之间的线形或三角形影,以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多见。有的肿瘤周围的肺动脉或肺静脉分支向肿瘤集中,可到达肿瘤边缘或与肿瘤相连;④肺癌的增强扫描特征。增强扫描用于早期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肺癌增强后的CT值比平扫增加20-80Hu以上,最大达100Hu以上,但一般不小于20Hu。在CT强化的形态上,肺癌多见为完全强化。在动态CT增强扫描检查中,肺癌的时间一密度曲线呈逐渐上升的形态。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便于膈上、纵隔旁及肺尖部肿瘤的定位。例如膈上病变在横轴位上难以判定是肺内、膈或膈下病变,螺旋CT的冠状及矢状面成像显示肺内肿块与膈成锐角,有助于正确定位。螺旋CT的三维立体成像可显示胸膜凹陷征、分叶征及肿瘤与周围结构的立体关系,如与血管及支气管、胸膜的关系。

进展期肺癌:①瘤体的密度。肿瘤的密度为软组织的CT值,多数肿瘤的密度均匀。肿瘤空洞的洞壁厚薄不均,内壁可有结节,外缘清楚,有分叶。CT检查时肿瘤钙化的发生率约为6%~7%,明显高于平片的钙化显示率。这是由于CT的密度分辨能力较高,平片上不易发现的钙化在CT检查能够显示。钙化的形态为斑片及结节状,斑片状钙化位于瘤体的中心部位,是肿瘤内部坏死后而发生,瘤体多较大。结节状钙化多位于肿瘤边缘部位,是肿瘤生长增大过程中将邻近肺内原有钙化包裹到瘤体内。结节状钙化比斑片状钙化的密度高,故在X线片上也可发现;②瘤体边缘。肿瘤分叶征较常见,少数肿瘤边缘光滑或呈多个浅弧形。分叶征与肿瘤各部位生长速度不同有关,并可在支气管、血管进出肿瘤及胸膜陷入的部位形成明显的凹陷。多数肿瘤边缘毛糙、有毛刺或模糊,但也可边缘清楚;③转移征象。肿瘤在肺内血行转移形成多发结节。结节边缘光滑,或呈粟粒状。肿瘤经淋巴结转移形成癌性淋巴管炎,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有小结节及细线、网状影。肿瘤转移到胸内淋巴结引起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肿瘤直接侵及胸膜引起胸膜增厚。胸膜转移的CT表现为胸膜结节和胸腔积液,胸膜结节为多发性,可发生于胸膜各个部位。胸腔积液以中等及大量积液多见。肺上沟瘤引起胸椎及肋骨破坏。CT显示胸壁转移的软组织肿块及骨破坏较X线平片清楚。

3 MRI诊断

MRI的三维成像有助予肺内结节的准确定位。如对肺上沟瘤的定位,冠状及矢状面用于判定臂丛受侵,横断面用于检查脊椎受侵及肿瘤向椎间孔扩散的形态。使用MRI对比增强检查与CT增强的作用相似,恶性肿瘤强化较迅速,信号均匀,良性病变一般不强化或边缘强化。MRI有助于判断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和肺血管受侵。

4 鉴别诊断

周围型肺癌:CT对于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肺癌与其他肺内≤2cm的孤立结节的鉴别。肺癌的特点是有空泡征,边缘毛糙、有分叶征。周围血管集中和胸膜凹陷等。结核球的特点为边缘光滑清楚,无分叶或分叶较浅,可有点状或斑片状钙化及卫星灶;错构瘤边缘光滑清楚,有浅分叶或无分叶,病变内有脂肪及钙化。根据病灶的CT特点,多数结节可作出正确诊断,正确率可达86. 0%以上。然而肺癌所具备的绝大多数征象不是特异的,虽然有些征象在肺癌较常见,但也可见于良性病变,因而在肺癌诊断中不能仅凭某一种征象作为依据,要仔细发现病灶所具有的征象,对其综合分析。根据CT--病理对照观察,分叶征是周围型肺癌的基本征象,在此征象基础上再出现其他征象诊断意义较大。在诊断中应注意病人的年龄、临床症状及以往的影像资料,这对鉴别诊断十分重要。对于中老年病人,如果以往胸片正常,肺内有新出现的孤立结节,应首先考虑肺癌的诊断。增强扫描用于CT平扫难以确诊的病例。根据CT所见诊断为良性病变的病人如不手术,必须密切观察2年以上。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对于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可高达93%--96%,此种方法安全,是周围型肺癌定性诊断的可靠方法。

参考文献:

[1]陈为军,陈书林,张辉,孙永青,王勇,马跃斌;周围型小肺癌CT诊断—附36例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6年08期

[2]张振斌;周围结节型肺癌的CT诊断与病理观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年06期

[3]英傲;潘德君;27例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论文作者:刘有宝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  ;  ;  ;  ;  ;  ;  ;  

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分析论文_刘有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