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视阈下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途径探析论文_郝淼

学生工作视阈下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途径探析论文_郝淼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是岗位调整和人才流动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生工作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必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生工作视阈下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工作

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指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同二十一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是岗位调整和人才流动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初是作为关注生态和环境的概念而提出来。“可持续发展”即意味着不仅仅看重眼前利益、近期效益,而是着眼于未来,永续发展。对教育而言,“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完成一定阶段的学校教育后,所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既满足当前就业的需要,又能满足今后继续发展需要的能力。

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是要求教育既要满足学生当前就业的近期需要,又要满足学生未来生存、发展的长远需要。其内涵核心是学生应具备的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技能扩展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

从职业生涯的角度来看,可持续发展是指作为个体的人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连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从身心健康发展角度来看,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职业化发展角度出发,“可持续发展能力”既包含学生找到合适的岗位,实现人职匹配的能力;同时也包含学生快速适应岗位能力以及开辟事业发展道路的创新能力。

二、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构成

1.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社会和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应有要求,是学生从业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2.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去独立地获取知识的一种能力。21世纪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只有不断地提高与更新自身的知识水平,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许多高职院校高度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较低。

3.专业技能的扩展能力

专业技能的扩展能力指在已具备的专业技能基础上,能较快熟练掌握新技能的能力。随着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水平不断发展,对实践技能进行培养是高职教育立身之本。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阶段,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高职学生在掌握已有技能的同时,同时也要具备专业技能的迁移及拓展能力以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

4.创新与创造能力

创新与创造能力是指利用已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创造出某种新颖、独特、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目标指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就应该培养出一群具有创新素质及能力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在这一方面,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5.适应社会的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逐渐转变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目的是为促进全民素质进一步提高,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出更多能满足实际发展需求的、具有高水平、高素质、专业性强的行业人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高职学生在学好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具有良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适应社会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包括相应的人际沟通能力、应对挫折的能力和应变等能力。

三、学生工作视阈下的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途径

1.加强思想教育,树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让学明白,职业教育虽然是一种“就业教育”,但“就业”并不是一种短期就业,而是一种长期的就业以及终身的就业。只有学生具有了培养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观念,才能不断帮助他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完善自我,尽可能的发挥出最大潜力。思想教育工作是学生工作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加强思想教育,逐渐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2.加强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

一个人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必须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当前,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学生普遍存在心理脆弱,面对挫折、承受失败的能力较差等特点。在校期间往往出现焦虑、抑郁等其他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因此,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学生身体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较好的身体条件。

3.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搭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平台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挖掘学生潜能、启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广阔平台。校园文化活动中体现出的团结协作、迎难而上、自信乐观等精神,以其特有的魅力与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起着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4.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

网络信息化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的标准化、同质化正逐渐被创新性和个性化所取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已成为当前时代发展的内在需要。个性是人的生理心理状况的总和,是教育的灵魂,没有个性就没有人才,就没有创造性。只有尊重和张扬学生个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

5.发挥社团优势,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这就要求,除课堂学习之外,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校中,学生社团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彩,是学生培养、提高能力的重要载体。

6.注重社会实践,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一个人要发展自我,奉献社会,首先要适应社会。只有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如何在日常的工作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学生“三自”的教育力度,不断提升学生独立生活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应对挫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周衍安,高职教育的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J],职业技术教育,2007,(6)

[2]孙萍等,论培养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理论课、实训课建设[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4)

[3]刘琴,高职生专业技能人文素养能否“兼得”[N],中国教育报,2007-4 -10,(2)

[4]刘增安等,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14)

[5]喻永均等,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要素与培养途径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03-20

论文作者:郝淼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  ;  ;  ;  ;  ;  ;  ;  

学生工作视阈下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途径探析论文_郝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