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当前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暖通系统的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这种暖通系统方面的扩展也就必然会对于相应的建筑物运行能耗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促使其能够在发挥相应功效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能源消耗和浪费,也就成为了今后暖通系统优化改进的一个重要难题。结合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来看,可以在暖通系统设计中有效应用的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多,进而也就有助于人们进行合理选用,促使这些绿色节能技术能够较好作用于暖通系统,发挥应有价值。
关键词:暖通工程;节能技术;有效应用
引言
建立能源节约型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是我国一直都在倡导的发展方式,在此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成为了各行各业都在讨论的问题。一直以来,建筑业在我国社会总耗能中所占的能耗比例较大,且逐年增长,其发展模式不符合国家倡导的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作为建筑工程中能耗比重比较大的暖通空调,迫切需要运用节能新技术来改变当前较大耗能现状。
1暖通系统应用现状
1.1能耗增加
无论是对于暖通系统应用数量的增加,还是对于暖通系统应用规模的扩大,其都会导致能耗增加,这种能耗增加主要就是随着暖通系统的运行而产生的,而从暖通系统能耗的构成上来看,虽然说确实有大部分的能源消耗是用来改善室内环境,促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基本要求,但是同时也必然存在大量的能源消耗是做了无用功,这也就必然会造成能源的浪费,该方面的问题需要在今后暖通系统的优化改进中进行不断完善。
1.2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暖通系统的不断普及和推广,其必然也会对于周围环境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和威胁,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从热岛效应方面来看,其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所在,需要针对暖通设计系统进行不断改进,促使其能够逐步降低对于周围环境的压力,尽可能减少对于周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进而也就能够在满足相应运行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保障其暖通系统得以高效环保运行。
2暖通工程中节能技术有效应用
2.1重视绿色材料的利用
在暖通设计中要注重绿色材料的使用,尽量选择可重复使用的环保材料。在满足建筑需要的同时减少材料对居住者带来的不良影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避免采用对人体有害的材料。在材料选择方面进行严格把控,尽量不适用哈龙(halons)或HCFCs制冷剂,需要制冷时尽量少用氟利昂(CFCS)。对绿色环保材料进行综合利用,是绿色建筑技术的重要内容,在考虑到施工成本的情况下,建筑单位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减少材料运输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节省运输费用。这样的做法不仅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且还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业主的经济负担。
2.2可再生能源的替代
要想实现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除了采用节能技术,投入节能设备之外,还可以加大可再生能源的运用。本文主要提出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指的是太阳能。运用太阳能进行制冷和供暖,运用太阳能实现自然通风。
(1)运用太阳能制冷和供暖实践分析
太阳能供暖也是暖通空调常常使用的方式,主要包括主动式太阳能供暖系统,以及被动式太阳能供暖系统两种类型。其中主要提出的是太阳能制冷方式。太阳能制冷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种是运用太阳能的工作,为机械装置提供必备的驱动能量,然后由机械装置提供制冷功能;另一种不需要驱动机械装置,直接运用太阳能提供的热量,为吸收式制冷机提供驱动能量,从而降低房间内的温度。无论采用何种制冷方式,都没有运用到氟利昂,不会对大气层造成不利影响。为此,太阳能的使用也逐渐被大面积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自然通风的实践分析
从本质上来看,自然通风就是对自然空气流动的运用,实现对周围热环境的利用。在使用自然通风方式时,可以大大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实现对建筑房间内部气温的有效调节。还能有效驱散潮湿气体,降低周围环境对人体的负面影响。自然通风技术的使用,是以人体舒适感为基础的。如果建筑室外的空气温度,超出了人体舒适度的标准,就要采用别的技术方式,来对周围环境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处理,以达到人体舒适度。
(3)地热能的实践分析
地热能的使用是当前进行暖通空调节能的重要方式。除了地热能的直接使用办法之外,由地热能衍生的地热水间接供热,以及地热供暖加调峰锅炉等新的节能方式也在不断推广。从目前我国建筑设计的实际情况来看,地热功能的使用十分广泛,不仅可以实现高效的供暖、制冷,还能够在较少的经济投入下,实现较好的节能效果。
2.3环境监测技术的实践分析
在当前的条件下,绿色节能技术除了多被运用于建筑暖通设计当中之外,还对别的行业产生重要的启发作用。这主要得益于变频技术,以及冷热泵技术的实际使用。除此之外,环境监测技术的使用也体现出了重要的绿色节能价值。从本质上来讲,环境监测技术主要借助的是辐射制冷等相关技术手段及原理。环境监测技术以人体的舒适度为根本标准,对室内环境空气的湿度、温度,以及含氧量等进行相应的检测。简单来说,环境监测技术就是一种自控系统,在监测之后,按照人体舒适度标准,对周围环境进行除湿、温度调节等。这种技术除了能够实现较强的环境调节作用,还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功能。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环境监测技术已经成为当前暖通设计中使用十分普遍的绿色节能技术。
2.4从建筑物角度进行有效设计优化
针对暖通系统运行中存在的较高能耗问题来看,其不仅仅和暖通系统自身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同样也和建筑物存在着较为直接的关联性,因此,重点加强对于建筑物方面的设计改进也就显得较为必要。这种建筑物角度的设计处理主要就是从室内空间布局以及外墙保温两个方面进行操作,室内空间的有效布局主要就是为了较好协调建筑物室内环境对于暖通系统运行的需求,进而也就能够保障其能够有效降低暖通系统的运行负荷,降低暖通系统的能耗损失,当然,这种室内布局也需要考虑到人们的居住应用需求,避免影响其使用功效;而对于外墙保温结构的有效设计处理而言,其同样能够较好避免建筑物因为散热较多带来的一些能耗损失问题,促使其墙体结构能够具备较为理想的保温性能,进而同样也能够较好降低暖通系统的工作负荷。
2.5合理选用供暖系统
在供暖系统的设计上也要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对于一些高大空间的建筑,应该选择以散热器为主空调为辅的复合供暖配置。因为,如果只采用散热器供暖的话由于室内空间高度较高无法很好的保障室内的温度,但是只采用空调供暖的话,为了保证室内温度就要花费很高的运行费用,而且对能源消耗也特别大。所以,就必须采用散热器与空调相结合的复合式供暖,这样在保证人们的舒适度的同时,也节约了能源。针对那些人们活动区域不均匀的建筑,可以采用南北环路设计,这样可以把供热系统按照南、北两个不同环路,分别控制供暖。在人们活动较频繁的地区调整为大流量的高温状态,在那些活动不频繁的地区则可以在保证舒适度的情况下,适当的减少流量供暖。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系统的节能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暖通空调系统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对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多。所以做好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很重要。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环保设计需要空调设计者和能源保护者的共同努力。随着国家对能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的增加,我相信我国在暖通空调节能环保方面的设计一定能飞跃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华.西北地区空调节能技术探讨[J].科技资讯,2013(18).
[2]韩志财.中央空调节能技术探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8).
[3]张学聪.公共场所建筑空调节能技术探讨[J].福建建材,2011(03).
[4]汤永标.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方向[J].科技风,2010(09).
论文作者:凡世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2
标签:暖通论文; 系统论文; 太阳能论文; 节能技术论文; 节能论文; 技术论文; 也就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