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藏象学说渊源考证

《黄帝内经》藏象学说渊源考证

白建平[1]2001年在《《黄帝内经》藏象学说渊源考证》文中研究表明既往关于《黄帝内经》(后简称为《内经》)藏象学说渊源的考证较少,且简略,本文通过搜集先秦、汉代的有关史料,结合《内经》的有关内容,系统地探讨藏象学说的形成。 藏象学说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先秦至汉代文献中零散记载了有关人体解剖、生理的论述。《内经》的作者总结长期积累的解剖知识、生活观察和医疗实践中的医学经验,并吸收先秦哲学,尤其是汉初《淮南子》“气一元论”、董仲舒“阴阳五行天人同构”学说以提炼、归纳,使之成为系统的理论。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确定脏腑概念 《内经》之前存脏腑不分之论,虽其亦现,还有形脏、神脏之说,但总结定型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确立四时五脏阴阳观 五脏属性:《内经》引用《周易》“阴阳太少”理论,说明四时五脏之气、人体五脏部位。并认为脏为阴、腑为阳;五行与五脏的配属有古、今文说之异。《内经》以前的《管子》、《吕氏春秋》、《礼记》用古文说,《史记》有今文说之迹,《淮南子》有二说。医学文献《阴阳疗疾法》、《史记》仓公传用古文说。西汉今文说盛行,《内经》用今文说。 五脏功能系统:战国《管子》较混乱,西汉《淮南子》五脏与官窍配伍有二说。即便在《内经》,亦存在不同的观点。《内经》将脏腑与五体、五官、五志、五神、五华、五声等联系起来,体现了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五脏与自然界的联系:运用五行比类自然和社会,先秦有较多论述,反映了由少到多、由差异到统一的过程。《内经》吸收了《吕氏春秋》、《礼记》、《淮南子》等的多项比类;四时与五行相配在《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等有所反映,结合《内经》的有关内容,可发现时脏说引入五行学说的渐进过程,反映了学派之争;《内经》的五时五脏论成为藏象学说的主要时脏观,即受五行学说影响而用五行类比与外部世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显示了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的内外整体观。《黄帝内经》藏象学说渊源考证 毕业沦文 脏腑间的关系:脏腑之间存在着阴阳表里关系;并运用阴阳对立统一、五行生克制化关系来释说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 建立糟气神学说 春秋时有血气说,自《管于》倡精气说后,精气成为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生命活动有赖于气的正常运动。《淮南子》使“气一元论”系统化。《内经》结合医学实际加以发展:辨别气与道沤别精与气;区分气的种类;用气的升降出人运动来阐释脏腑生理功能特点。 先秦及汉初对神有散在的认识,在《内经》中,主耍为狭义之神,表现为魂魄、思维、情志等方面。 《管子》始叙精与神的关系,《苟子》释形神关系,《淮南子》在《苟子》论形神的基础上,系统论述形气神叁者间的关系。《内经》认为形为神之宅、神乃形之主,形神之间的这种相互依赖而不可分割的关系,称之为“形与神俱”。 总之,《内经》藏象学说是古代医家吸收当时进步的皙学思想归纳和总结长期积昆的解剖知识、生活观察和医疗实践中的医学经验而形成,反映了由零散到系统、不同学派争鸣融合的渐进过程。 由于受哲学的影响,藏象学说体现出鲜明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特点:即由表及里、取象比类而形成了整体、气化生理观及重功能、略于形质的学术特点。因具有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而显示出独特的科学内涵,并对其后的医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又因受西汉初期皙学的影响,《内经》以今文五行说、道家精气学说构建五脏内外整体观、精气神学说,从而形成中医基本学术,故亦证明《内经》可能由一人整理成编于西汉初(或中)期。

潘秋平, 段晓华, 梁吉春[2]2010年在《《黄帝内经》藏象学说渊源考证》文中认为《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的成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内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藏象学说。藏象学说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其中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梳理先秦及西汉早期诸子着作有关藏象学说的内容,可以从发生学的角度认识《内经》藏

王应[3]2015年在《《淮南子》对中医藏象学说构建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揭示《淮南子》对中医藏象学说构建的影响,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新思路,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医学精华,深化中医理论的文化内涵,在传统文化与中医学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以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的方法搜集相关资料。如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以“《淮南子》藏象”为关键词检索近30年的文献。继而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主要是阅读、对照、分析,以精练、详实为原则,总结、概括、提炼其学术观点,并做出客观详尽的评述,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材料支持。最终完成文献综述和论文写作。结果:《淮南子》一书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医学内容,对中医藏象学说的构建产生过深远影响。其天人合一、五脏一体、形神统一的整体观为藏象学说的构建提供方法论基础,精气理论为藏象学说的构建提供基本的思维模型,阴阳观指导脏腑精气阴阳理论体系的构建,五行观对五行藏象体系的构建具有促进作用。结论:运用文献研究法可以全面、系统地总结《淮南子》对中医藏象学说构建的影响。《淮南子》成书略早于《黄帝内经》,前者蕴含的整体观、精气理论、阴阳观、五行观等哲学思想集先秦诸子之大成,对后者藏象学说的构建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和推动作用。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启示我们拓宽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领域,以深化其学术内涵。

赵会华[4]2006年在《医易养生心理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养生学历史,医易文化是中国传统中医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两颗文化明珠的结合。通过医易养生思想的探讨,可以把握中国古代养生心理学学的思想轨迹及其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从心理学视角,利用现代心理学理论研究本土医易养生心理学思想,是一个崭新课题。本文力图以《周易》易理为源头;以《内经》医理为核心;以儒、释、道哲理为桥梁;以心理保健为重点;多种理论相结合为特色;提倡保全生命、健康长寿的生活方式为主旋律;构建健康的人格模式,为现代人化解生存悖论、克服人格异化以及为后物质社会人类的心灵解脱指明了明确、可借鉴的人生道路。

孙爱云[5]2008年在《《周易》对中医学理论建构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周易》的哲学思维方式对中医理论构建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周易”与“中医”近20年的相关研究文献,结合自己对《周易》和中医学的学习,深入挖掘《周易》对中医理论形成的作用,尤其是《周易》的哲学思维方法在中医理论建构中的作用。研究内容及结果:中医源于《周易》,医易密切相关,中医学是在汲取了《周易》的哲学思维的基础上建构的研究人体的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结论:医源于易,《周易》“精气为物”说是对宇宙万物产生以及人类生命起源的描述,《周易》的阴阳交感合和是中医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刘璐[6]2015年在《陈士铎脏腑理论特色及其临床运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别号朱华子,又号莲公,自号大雅堂主人。浙江绍兴人,为清初着名医学家,一生勤于着述。难能可贵的是,所流传下来的陈氏诸书中,医理阐释、临床诊治和方药都有专着,理法方药俱全,因此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他上承家学,并广泛访求名医和民间治病经验,通过长期的临证实践,形成了具有鲜明风格的学术思想。他的着作中的创新思想,最为后世学者称道。因此,整理研究陈士铎着作中的脏腑理论特色及其临证运用,可以更好地继承与发展中医药理论,并指导临床运用。本文对陈氏脏腑理论的特色,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整理、归纳、阐释,全面梳理陈氏着作中的相关论述及医案,对其临床运用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临床疗效。第一章,五行生克之变。五行学说的核心内容是天人相应的思想、五行性质与归类、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在中医发展过程中五行学说向中医提供了衡动的整体观的方法论,和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黄帝内经》中论述的是五行之常,而陈氏重点阐释了五行之变,包括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不全生、克不全克、生畏克而不敢生、克畏生而不敢克等六个方面的内容。陈氏对五行学说的理解,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基础理论,成为他认识疾病和辨证论治的指导思想。第二章,胞胎。陈氏在《黄帝内经》藏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六脏七腑”的学说,除肝、心、脾、肺、肾五脏外,以胞胎为一脏,并称六脏。胞胎为第六脏,但不称之为第六脏的原因是:胞胎处水火之歧,与五脏处五行之正不同。胞胎上系心,下连肾,作用是往来心肾,接续水火,通达上下。陈氏在辨证论治中重视胞胎与其他脏腑或经络的关系。第叁章,包络。陈氏在《黄帝内经》藏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六脏七腑”的学说,除大肠、小肠、胆、胃、叁焦、膀胱这六腑外,以包络为一腑,并称七腑。包络为六腑之外的第七腑,而不称其为腑的原因是尊心为君。包络的别称有:心包、心主、心包络、膻中。陈氏在辨证论治中重视包络与其他脏腑的关系。第四章,命门。明清众多医家中,能集前人之大成,真正从理、法、方、药等诸方面使命门学说趋于完善者,当首推明代医家孙一奎、赵献可及张景岳。陈氏受赵献可、张景岳等人的影响,宗赵献可命门真水真火之说,认为命门居水火中,藏先天阴阳。命门之火为先天之火,无形有气,居两肾之间,能生水亦藏于水,水与火两相生而两相藏,水火相济,则取之无穷。命门为十二经之主,六脏七腑十二经脉无不禀命门之火气而生生不息。命门之火宜补不宜泻,宜于水中以补火,尤其宜于火中以补水,使火生于水,而还藏于水。陈氏在辨证论治中重视命门与其他脏腑及部位的关系。第五章,心肾相交。心肾相交是五脏重要的生理机制,心火下降,肾水上济,二者的平衡协调是五脏气化的重要内容,亦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陈氏认为心肾虽相克,实为相须的关系,心得肾水以滋养,肾得心火而温暖。肾中真水养心火,肾中邪水才会克心火。心火畏肾水之克,乃假克;心火喜肾水之生,乃真生。心肾的交接,与肝胆、胞胎的关系最为密切。陈士铎在辨证论治中,用以交心肾的方法,分为治心为主、治肾为主、治肝胆、治心肾、治肝肾、治心肝肾和多脏兼治。最后一部分是陈士铎《辨证录》中的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中文文献系统评价,目的是对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以探讨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优势。通过本系统评价收集的中文文献来看,散偏汤治疗偏头痛有效,安全性较高,副作用较小,但还需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尚少,样本含量也较小,期待在将来将最新的研究结果纳入以更新结果和结论。本研究尝试利用循证的目光和思维,来面对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问题,探索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希望能为今后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提供一点思路和参考。

郭晶晶[7]2009年在《从心肾理论辨治慢性肾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在《黄帝内经》藏象理论的指导之下,运用心肾理论,结合临床对慢性肾病并发心血管疾病辨证论治的经验,提出“心肾同治”治疗法则。从临床典型有效的病例分析中,总结慢性肾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规律,以期能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方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讨论心、肾两脏的关系。从心,肾两脏功能失常的角度解析慢性肾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心肾理论在慢性肾病并发心血管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用以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中医文献心肾相关性的考证整理,近代中医对心肾两脏功能失调辨治的综述以及心肾两脏关系的现代医学认识。第二部分包括运用心肾理论对慢性肾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规律系统总结,全面分析导师提出心。肾同治的治疗大法,并整理分析导师在治疗慢性肾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验案。结语和展望:心肾理论对于解析慢性肾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辨证论治起着重要作用,有望为中医临床对于治疗慢性肾病并发心血管疾病提供辨证依据。

参考文献:

[1]. 《黄帝内经》藏象学说渊源考证[D]. 白建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1

[2]. 《黄帝内经》藏象学说渊源考证[J]. 潘秋平, 段晓华, 梁吉春.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3]. 《淮南子》对中医藏象学说构建的影响[D]. 王应. 河南中医学院. 2015

[4]. 医易养生心理学思想研究[D]. 赵会华. 吉林大学. 2006

[5]. 《周易》对中医学理论建构的影响[D]. 孙爱云.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8

[6]. 陈士铎脏腑理论特色及其临床运用的研究[D]. 刘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

[7]. 从心肾理论辨治慢性肾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D]. 郭晶晶.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黄帝内经》藏象学说渊源考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