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波
巴彦县中医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1800
摘要:目的:探索研究血检通注射液辅治心纹痛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自 2013年 11 月 --2014 年 10 月收治的132 例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包含66例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对照组均等包含66例该类型病患。对照组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或者滴注稍酸醋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抗血小板剂与p一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两组同时进行治疗一个疗程,即一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中的患者在心绞痛疗效观察中显效42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患者中显效36例,有效2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6.36%。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9.39%,对照组的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80.30%,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血栓通注射液;心绞痛型冠心病;疗效
我国的社会经济日新月异,但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冠心病的发病率通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让患病群越来越年轻化。若这种高并发率的疾病不能及时地得到治疗,极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碎死等可怕的后果,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笔者于2012年 11 月 ~2014年 10月应用血栓通注射液对132例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自 2013 年 11 月 ~2014 年 10 月收治的 132 例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性 73例,女性 59 例;患者年龄 处于46~76 岁,平均年龄为(60.4±6.2)岁;患者中伴原发性高血压56 例,合并糖尿病患者 23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患者 38 例,女患者28 例;年龄在 46~ 74岁;对照组男患者40 例,女患26例;年龄 48 ~76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冠心病易患因素、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进行常规休息,均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片、阿司匹林口服及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 500mg +5% 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250ml 中静脉滴注,每天注射1 次,1 个疗程15天,两组进行治疗一个疗程。观察用药前后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的心率、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及血尿常规等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记录心绞痛的控制情况和心电图的改善情况,总有效率由显效和有效加和计算得出。
1、3观察项目
观察患者每周的心绞痛发作的程度,发作频率,患者心电图的ST段变化和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程度,同时,也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了过敏现象或者不良反应。
1、4疗效的评判
1、4、1心绞痛改善情况疗效评判标准
显效:患者原有的症状消失,心绞痛没有再次发作,或者在同等劳累的程度下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到80%以上。有效:患者原有的症状明显减轻,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且间期延长 >50%,或者心绞痛程度改善Ⅰ级~Ⅱ级。无效:患者原有的症状并无好转的情况,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减少且时间延长不到50%,或者心绞痛的程度没有得到改善或在Ⅰ级以内。
1、4、2心电图改善情况疗效评判标准
显效: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有效:S-T段下降,治疗后回升 >0.05 mv,但未达到正常或主要导联倒置,T 波变浅,达 25% 以上,或 T 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有所改善;无效:以上改善皆无,或病情加重。
2、结果
结果如下表1与表2所示。
由以上表2得知,在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个人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的情况下,治疗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检测中显效患者39例,有效患者20例,无效患者7例,总有效率显示为89.39%;对照组66例患者中,显效患者为36例,有效患者为17例,无效患者达到13例,总有效率达到80.30%。该组显示出治疗组的疗效比对比组更明显。治疗期间并未出现过敏反应及其他的不良反应。
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的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用药之后的心律、心率、血压均处于稳定状态。经注射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及血液系统功能均未发现异常情况。
3、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为胸闷、心悸、气短等等。这种疾病的诱发原因是心肌对氧和营养物质的需求与冠状动脉的供应发生矛盾引起心肌短促缺氧缺血,这种问题又进而诱发了血小板的聚集,血黏度的增加和血管的痉挛,形成了不稳定血栓[1]。不稳定血栓阻塞了管腔或使管腔变得狭窄,冠脉的血流量急剧减少造成供血不足,形成心功能的障碍,表现为心绞痛型冠心病。血栓通注射液为纯中药制剂,基础及临床研究证实其具有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改善微循环的作用[2]。血栓通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为三七总皂苷,主要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可以通过 通过抑制二磷酸腺苷、花生四烯酸、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凝血酶的作用来避免其诱导血小板聚集,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起到抗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血栓通能迅速溶解血栓,扩张周围冠状动脉血管,降低血压,有效降低血液的黏稠度,防止血小板聚集,加快红细胞在血液中的流速,改善缺血部位的供血的问题并有镇定,镇痛的作用[3]。可以明显缓解胸闷、心悸、气短等临床症状。这些对心肌的保护作用能提高心肌细胞的耐缺氧能力,达到治疗的效果。在本研究中,132例心绞痛型冠心病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和使用血栓通注射液对比用药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心绞痛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0.91%,用心电图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9.39%;而对照组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86.36%,心电图检查的总有效率为80.30%。由以上结果可以得知在P<0.05的情况下,心绞痛的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检查的总有效率均是治疗组的明显大于对照组。血栓通注射液在应用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对患者肝肾功能无损害,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未发现异常,无出血倾向。说明血栓通注射液辅治心绞痛型冠心病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4、结语
冠心病在近年来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常见疾病,深知这种疾病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所以医学研究者也在不停的进行探索与创新,希望可以为患者带去康复的福音。但创新的路上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了更多的摸索,更多的挫折,那么距离成功更进一步。类似血栓通注射液这种药物的出现会激励着医学领域更加进步。
参考文献:
[1]段立萍,卢英霞.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浙江临床,2012,14(8):972-973.
[2]赵忱,赵志强,王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机制概述[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5):588一589.
[3]关英,陶莹. 血栓通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J]. 中医药学报,2011,29(5):51.
论文作者:陈彦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6
标签:心绞痛论文; 患者论文; 血栓论文; 冠心病论文; 注射液论文; 疗效论文; 心电图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