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山西分局 山西 太原 030031
摘要
本文对空中交通管理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流程进行研究。在研究空管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过程中,按照空管安全风险指标体系的设计步骤和流程,建立综合评价空管安全风险指标体系,运用空管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对实际工作进行评估,以减少安全隐患,降低风险,减少差错。
关键词:空管安全; 指标体系; 设计流程
引言
安全是民航工作永远的主题,它不仅关系到重大生命财产问题,也会影响民航事业的长远发展。 随着近年来全国各地航线航路的不断开辟,飞行流量不断增大,飞行冲突也日益频繁。空中交通管理在民航安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年也有不少由于空管人为或非人为原因引起的事故或有事故征候的事件发生。做好空中交通安全风险管理是保证民航工作安全的重要环节。我国民航空管的安全管理必须从以前的经验管理转向系统安全风险管理,由此必须建立科学、合理和可行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实现过程中,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科学的综合评价方法对系统的整个安全状态作出评价和预测,是实现风险监测和预警预控的必经之路和重中之重,这也将成为保障我国民航安全、加速民航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有力支撑。
一 指标选取的基础
空管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选取是基于安全科学理论和引发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在对影响空管安全的风险因素进行归类、整理、分析和提炼的基础上构建的。评估指标是从那些零散的、局部的风险因素中提炼的,是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反映空管运行状态,因此指标体系来源于风险因素又高于风险因素。
二 风险指标体系的设计流程
空中交通管理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流程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
( l )风险因素分析
风险因素是评估指标的来源和基础,评估指标必须在找准影响空管安全的风险因素点上,通过分解、提炼、合并和综合后得到。因此,首先应该根据空管安全风险管理要达到的目标,从各个台站和部门去搜索、挖掘、排查影响安全的风险隐患,从而了解要监测的指标所应该达到的目标、监测的形式等,初步确定评估指标。目前,我国大部分空管单位都有自己业己形成的评估安全的检查表,这也基本可以列为评估指标的来源之一,这些检查表只是以描述、叙述的文字出现,没有经过提炼,也不形成体系,所以有待于进一步分析和加工。
(2)理论验证
根据指标设计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对所设计的评估指标进行论证,使其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3)确定指标体系
依据风险因素分析所初步确定的指标,在广泛征求管制员、管理者和专家的意见后,把那些不易操作和衡量的指标删除,把彼此有重叠和交叉的指标进一步分解,把反映同一个问题、不同维度的指标适度综合,最终能够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精炼的指标体系。
(4)修订
为使确定好的指标更趋合理,还应对其进行修订,修订分为两种:一是使用前修订,通过专家咨询法,将所确定的指标提交领导、学术权威或专家进行审议,征求意见,修改、补充、完善评估指标体系;二是使用后修订,根据空管系统使用之后的效果等情况进行修订,使评估指标的内容更加理想和完善。
三 指标体系的构成
结合影响空管安全的风险因素以及空管运行的实践,在各个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指导下按照空管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步骤和流程,将该指标体系按层次划分为总体层、因素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分别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四个方面,筛选得到了空管安全风险评估的二十四个指标[25]。
(l)人员评估指标
人员因素评估指标具体包括人员责任心的欠缺性、特情处置失当次数、台站或部门配合不力程度、人员的技术水平欠缺性、人员应变能力欠缺性、人员操作违章率、关键指令误用率共七个指标。
(2)设备评估指标
设备因素评估指标具体包括设备维修质检不合格率、设备故障率、技术标准失察率、关键部件无配件率共四个指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环境评估指标
环境因素评估指标具体包括漏水及消防失效发生频率、断电频率、温湿度导致设备工作异常频率、飞行期间天气恶劣程度、飞行期间天气突变频率共五个指标。
(4)管理评估指标
管理因素评估指标具体包括管理标准失察率、管理规范执行不力程度、备用应急系统应急演练失效率、组织结构不合理性、部门冲突频度和强度、信息沟通失真率、人员对组织目标不认同度、群体离心力共八个指标。
四 指标的测量以及权重
1)指标的测量及警戒值的确定
评估指标主要分定性和定量两种,其中定性的指标,根据调研的情况、空管的工作特征,通过专家审核测评、发放调查问卷等进行测量,风险等级按级别不同进行划分,同时给出报警的等级界限,指标监测周期主要根据指标所反映的监测对象的属性及空管当前的人力物力来确定。定量的指标据其含义的不同有特定的测量方法,按固定的公式进行计算和监测。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定性类指标的测量需要各部门依据自身的特殊需要,在进行测评之前制定出科学和易于划分的等级标准,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过多的主观臆断成分左右监测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使之能够更好地反应被监测指标的真实性。当然,这些风险等级及周期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局部的调整和适用性改进。定量指标的预警等级分为正常状态、一级超限、二级超限,个别包括三级超限,并给出报警的警戒值范围;定性指标的预警等级则按级别不同进行划分,同时给出报警的等级界限。
2)确定空管安全风险评估指标的权重
这里主要应用层次分析法把评价目标分解为不同层次的目标,对原始资料按不同层次建立目标树图,并根据经验对各层子目标的重要程度做两两对比打分,用计算得到的各层子目标的权重系数计算组合权重,最后用累加法等方法计算加权总分并进行综合评价。本文所建立的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目的都是提高空管的风险控制水平,加强安全管理能力。据此分析,本文设定总的目标层为空管安全风险综合值F,四大因素人为因素W1、设备因素W2、环境因素W3和管理因素W4作为准则层S,准则层相对于风险综合值F来说,各因素的具体风险评估指标相对于准则层的权重分别为W1、W2、W3……。以下以准则层S为例,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准则层中四个因素对于决策层F的权重。
对于准则层,n个被比较的要素构成了一个两两比较判断矩阵Z=(Zij)max。
征值与对应的特征向量为λmax=4.033 ,W0=(0.484,0.207,0.080,0.229)T,
在计算单一准则下指标权重时,由于权重向量的计算方法是一种近似算法,如果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过大,就可能出现违反常识的判断,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其步骤是:
①计算一致性指标 C.I (Consistency Index).
C.I = (λmax-n)/(n-1)
②查找相对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R.I (Random Index)。这些指标是1—15阶正互反矩阵,通过1000次计算得到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③最后,计算一致性比例 C.R(Consistency Rate)。
C.R=C.I/R.I
当C.R<0.1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当CR>0.1时,应当对判断矩阵做适当修正。可以检查上面的步骤是否有计算上的失误,如无计算上的失误,则应重新咨询专家。
在这里,C·I = (λmax -n)/(n-l)=(4.033—4)/3=0.011,通过表3.5得知,R.I=0.89,则一致性比例C.R=0.011/0.89=0.012<0.1,判断矩阵Z具有较满意的一致性。
同理可以得到二级子指标相对于准则层指标的权重W1、W2、W3……W24。
小结
文章的核心主要研究如何构建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指标选取的基础,构建指标体系的流程及具体的指标体系的构成,就空管安全而言,仅有一套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是不够的,空管系统只能借助这个平台和工具,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的研究,由改革后安全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新任务,进一步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制定措施,狠抓落实,才能加快与国际上先进的空管系统对接,提高我国空管系统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地位。
论文作者:李淑平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指标论文; 指标体系论文; 空管论文; 风险论文; 因素论文; 权重论文; 风险评估论文; 《科技中国》2016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