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归雁工程”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源头活水
文/余翔
蓬安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在外务工经商人员超过22万人次,“空心化”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发展。蓬安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展机遇,深入实施“归雁工程”,狠抓“聚、育、用”三个方面,吸引了一大批优秀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发展、回村任职。
“三大举措”聚贤能,壮大乡村振兴生力军。 坚持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围绕“真情、政策、服务”原则,全力回引优秀外出人员。一是用乡愁感召。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向在外乡友发出公开信,利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重要节点,邀请在外乡友参加推介会、招商会。乡村干部主动登门拜访,真心邀请他们回乡发展、建设家乡。二是用政策吸引。全力推行“最多跑一次”工作法,在县人社局、行政审批局等部门和各乡镇开设返乡人员政策咨询服务窗口,简化办事流程。建立一站式融资平台,提供融资担保金近6000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8亿元,培育经济实体2000余个。三是用服务留心。建立外出乡友联络站点,实时推送信息、收集意见诉求、解决实际困难。以县农业巡回小组、就业指导组等为依托,开展创业巡诊活动,提供“一条龙”服务指导。
“三个聚焦”育贤能,蓄积乡村振兴新动能。 坚持以实施“千名村级后备力量培养计划”为载体,围绕“实际、实效、实用”原则,全力提升村级后备力量的综合素质。一是聚焦村情实际精准培育。紧扣“万千百十”产业振兴工程,将300余名能致富、能带富的返乡能人纳入村级后备力量管理。全覆盖选派村级后备力量到县乡两级信访、司法等相关部门跟班学习,提升依法治理能力。二是聚焦能力提升精细培植。建立村级干部人才递进培养机制,依托党校开展政策理论、法律法规等示范培训,不断优化后备干部知识结构。抽调县级23个部门业务骨干组建送学服务队,围绕产业规划、种养技术、农村电商等,分片区送学下乡。三是聚焦实践锻炼精心培养。建立“一对一”帮带制度,帮助熟悉社情民意、掌握工作方法。灵活设置党支部副书记、村主任助理、农民夜校管理员等实践锻炼岗位,让后备干部在磨砺中积累工作经验。
“三大机制”用贤能,配强乡村振兴领头雁。 坚持以选好用活为目标,围绕“选任、监管、激励”原则,全力发挥优秀返乡村干部带动作用。一是完善选任机制。对拟选拔进入村“两委”班子的,组织开展任职能力测试,对测评合格人选设置6个月的“试用期”,经考核合格后按程序正式推选任职。对确无合适人选的村党支部,统筹选派优秀返乡后备力量“跨村任职”。二是完善监管机制。对新进入村“两委”的,安排乡镇联系领导实时跟踪监测。对13项村级班子运行制度进行完善,让“微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设置产业发展、就业带动、民风改善等差异化考核目标,半年一考评、一年一述职。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乡镇党委书记谈心谈话和“家访”制度,用组织关怀保障工作积极性。对能力强、素质高的返乡村干部,直接安排参加外出学习考察,帮助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对敢担当、有作为的优秀返乡村干部,在党内表彰、组织推荐中优先考虑。近年来已有3名优秀返乡村干部被选拔进入乡镇班子,19名被招录为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干部,57人当选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相如镇清水铺村党支部书记喻义文被评为“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并当选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
(作者系中共蓬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编/范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