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配网工程施工管理探讨论文_陈臻栋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河源源城供电局 广东河源 517000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10kV 配网工程建设的内容,探讨10kV 配网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意义,提出可行性较高的科学管理手段,进行分析讨论,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配网工程;施工管理;时间优化

引言

近年来,电力配网工程管理不断改革变化,由原来粗放式管理变成现在精益化管理。但因配网工程点多面广、工程量少、工期短的特点,不能照搬电力主网施工管理的手段,要不断地摸索、探讨其可行性。一方面施工管理要达到管理的目的;另一方面施工管理不能成为施工的“累赘”,反作用造成施工现场安全、质量和进度的不良发展。因此,要用科学的眼光和科学的手段对待电力配网施工管理。

1 10kV 配网工程建设的内容

10kV 配网的建设为我国发电厂、高压配电网以及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用电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是确保这些部门有足够电能供应的基础。10kV 配网在建设过程中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个是电缆线路的构建,另一个是架空线路的构建,且这两种模式的构建有着其具体的要求,同时在选择构建方式的过程中,还要对其电力输送的容量以及输送的距离进行严格的管控,从而保证电能输送的质量。其中 10kV 配网的建设主要包括的内容有电缆、杆塔和架空线路、无功补偿电容、变电站以及一些附属设施的建设工作。由于其中涉及的配电网线路较为繁杂,对电能的消耗自然也会有所增加,因此在建设中,要对其能源耗损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一般情况下,相关人员会采用加装电容补偿设施的方式来提升线路的使用效率,以此来降低电能过度消耗的情况。

2 10kV 配网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意义

10kV 配网工程与用户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使得用户不仅对配网的质量和安全有着较高的要求,还对其经济方面有着一定的制约。用户对电能的质量、品质以及输送效率需求的不同,使得电能供应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 10kV 配网工程建设的困难,为了保证电能输送的质量,减少因线路故障而造成了停电、跳闸等情况的发生,就需要结合配网建设的需求以及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优化管理模式,以提升配网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保证电能的正常输送。另外,加强配工程建设质量的管理,还可以对工程建设的成本进行有效的管控,降低输送中能源的过度消耗,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3 施工管理的探索做法

配电网工程基本上都是高低压线路及台区建设改造工作,研究这些工程的基本工序流程,然后通过调整其顺序及逻辑关系,达到提高工程进度,缩短工期的目的。我们以一个常见的配电网改造工程为例,见图 1。

图 1 配网改造工程单项工程示意图

通常各个工序及流程为:施工准备→现场定位→杆塔基础施工→新电杆组立(旧电杆拆除)→更换导线→台架改造施工→附件安装。

各个工作项目的工作内容如表 1 所示。

表 1 配网工程常规项目列表

按照通常的施工进度安排,我们绘制出进度计划横道图(见图 2),通过横道图及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优化流程,最大程度的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效率,最终实现施工进度的最优。

图 2 配网改造工程施工管理横道图

通常我们习惯于按照上述的流程进行施工,这样进行工作安排时比较容易掌控,因为作业内容简单,同时作业面清晰,安全管控较为简单。但是这样做,明显地可以看出,用时较长。在实际探索中,我们尝试新电杆组立(旧电杆拆除)、更换导线、台架改造施工、附件安装在一个作业时段同时开展。具体做法就是(放线及收线布置如图 3)。在开始施工时,先拆除旧电杆上瓷瓶上扎线,安装放线滑轮在旧电杆上,将旧导线放入放线滑轮中,解开两端耐张线夹,利用旧导线牵引新导线;于此同时,组织吊车开始在导线牵引的间隙立新电杆,并将相近的旧电杆拆除,拆除后放线滑轮及导线及时转移到新组立的电杆上。此时,两端电杆上作业人员在等待导线更换端头到位的间隙,穿插进行拉线安装、台架安装等作业内容。待新导线的端头到达收线挂线端时,此耐张杆作业人员进行耐张制作和挂线工作,挂线完毕由紧线端耐张杆人员进行紧线和耐张制作;随后按照上述方法进行下一根导线的更换,电杆更换与此平行作业直至更换完毕。导线更换完毕,未完成耐张挂线的间隙,可进行新电杆校正工作,否则瓷瓶绑扎后电杆无法校正。在紧线制作耐张等过程中,可安排人员进行附件安装等工作。根据这一调整后的工序,绘制出进度计划横道图(见图 4)可见工程进度将大大提高。

图 3 施工改造实施示意图

图 4 施工改造计划进度图

同时,我们对工序流程调整前后的工作用工情况进行分析,调整前的用工情况见表 2。

表 2 用工及工时情况表

调整后的用工见表 3。

同时按照调整前的流程进行作业,存在停电次数较多,需要较多的工作负责人等缺点。虽然就某个工序而言,施工简单安全压力较小,但是拉长了作业时间,风险存在的时间增加了,实际风险降低与否还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就目前掌握的流程优化前后的有关变化进行了比较(表 4)。

表 3 优化后用工及工时情况表

表 4 优化前后用工及工时情况比较表

4 效益分析

通过流程优化前后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实施流程优化后,实现了工期缩短和节约用工的目的,在配电网大面积建设改造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应积累经验稳步进行,确保作业现场安全和电网运行安全。

5 利用现代化科学手段增强施工管理(互联网 +电力施工管理)

2015 年,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互联网 +”概念,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电力配网工程施工管理已经采用“互联网 + 电力施工管理”,充分利用视频、互联网、移动监控设备等技术手段,对施工作业现场进行有效监控,弥补安全监察人员不足、施工作业点多面广以致监督不到位的不足。通过建立可视化督查微信群、现场作业可视化监控使用进行管控,工作负责人在群上发布施工动态,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即时了解现场状况。

可视化管控是按照安全生产风险分层分级闭环管控原则,完善所和班组二级可视化督查网络,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督促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监督制度、标准、流程的刚性执行,强化问题整改的闭环管理。施工当天,现场工作负责人、现场监督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在“移动应用平台”上进行定位签到,并上传站班会照片、关键点工序照片、安全措施照片等。对发现的问题在各自的 “移动应用平台” 上发到对应的整改人,整改人根据整改要求进行整改,形成闭环管理。通过 “移动应用平台” 后台,可以委派监督人员和统计出每天各施工单位开工的情况,包括项目数、参与人数、违章数等。这对于一个每天要跑多个施工点的配网施工管理员而言,大大提高了工程管理的效率。只有运用好这些科学工具,才能使电力配网施工管理更加科学。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 10kV 配网工程建设时,要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安装的设备以及线路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并对其中使用的技术进行合理的管控,从而保证配网工程建设的安全性,提升电能输送的质量和效率,保证用户电能的正常供应,满足人们生活以生产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峰.浅议10kV 配网工程建设及质量管理措施 [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7):167-168.

[2] 陈鸿富.探讨10kV 配网工程建设及质量管理 [J].通讯世界,2015(23):174-175.

[3] 陈瓦记.电力配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33):69-70.

[4] 聂锦将.10kV 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有效管理探讨[J].低碳世界,2016(30):113-114.

[5] 程时良.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及管理[J].福建质量管理,2015(10):34-35.

论文作者:陈臻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关于电力配网工程施工管理探讨论文_陈臻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