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完”的提出与文本阅读的要求论文_冀伟

谈“完”的提出与文本阅读的要求论文_冀伟

(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省 太原市 030000)

摘要:清代诗人龚自珍在《书汤海秋诗集后》中提出了“完”的概念,在当时是一个崭新的论诗标准,这一标准为后世的文本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书汤海秋诗集后》;完;文本阅读

“何以谓之’完’也?海秋心迹尽在是,所欲言者在是,所不欲言而卒不能不言在是,所不言而竟不言,于所不言求其言亦在是。”想要说的,不想要说的而最终不能不说的,不想说而终于没有说的,最终都能通过文本寻得,这就是“完”。他在《病梅馆记》当中对这一概念作了形象的说明:江浙之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对梅进行斫直、删密、锄正,以疏、曲为美。但是文人画家不能直接让天下种梅的人去这样做,于是“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实际上,这些经过人力干预的梅花“皆病者,无一完者”,他“誓疗之”,治疗的方法是“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龚自珍所说的“完”,实际上就是要保全梅花的天然状态,让它们顺着自己的本性自由的生长。在《书汤海秋诗集后》中所谓的“完”,主要强调的是“童心”、“真情”的自然流露,指的是作者的情志、个性在诗歌中得以充分展示。但另一方面,“完”不是的思想感情、个性特点在作品中一览无余、毫无余韵,而是指诗歌内容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但并非抛开诗歌艺术规律的简单直接的剖白,诗歌在有限的文字中须蕴含丰富的内容、深长的情致,可使人“于所不言求其言”,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韵味。 “完”这一论诗的标准告诉我们在文学批评的时候可以通过文本来探求作者之志和言外之意,在进行文学批评时,需要达到“知人论世”和文本阅读之间的协调统一。

“完”对诗人的创作有着一定的要求,需要作者在“言不尽意”的基础之上,尽可能把“志”投入在诗歌创作中,把想说的和不能说的隐藏在文本之中,乃至引伸出“不想说且未说”的内涵。《文心雕龙明诗》中“诗者,持也。持人情性。”孔颖达《诗大序正义》云:“诗者,人志意之所适也。虽有所适,犹未发口,蕴藏在心,谓之言志。发见于言,乃名为诗”这都说明了“志”在诗歌当中的体现,通过诗歌可以了解作者的内心。不过“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要想使充沛的情感、奇巧的构思落实到具体的文本语言当中,本身就不那么容易,而且还会受到诗人自身才学、经验的局限而无法完全表达出自己的“志”,这会给读者造成一定的阅读障碍,无法真正了解到作者之“志”,因此作者需要做到“完”。

作者达到“完”这一要求之后,读者在阅读的时候,首先要对文本本身阅读,其次要做到“知人论世”,最后“以意逆志”。文本阅读是读者阅读的基本阶段,这个时候要能够做到《孟子尽心下》说的“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这样才能更好的以意逆志。《文心雕龙知音》篇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坡讨源,虽幽必显”这是千古评文之大法,可以通过阅读找到文章的源头,进而了解读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说:“积文字而为篇章。积词而为辞。“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就是不要拘泥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因为个别词句而误解作者完整的意思,要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本意,不要因为个人的看法而妨碍了对文本本身的解读。“知人论世”是读者阅读的过渡阶段,《孟子万章下》中说:“诵其书,读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告诉我们在探求作者之意时要以尚友的态度去“知人论世”。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临文必敬,论古必恕”这告诉我们看到古人的文章要尊敬,要以尚友的精神接受古人的作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最后就是“以意逆志”。大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释“意”为说诗者自己的心意,如赵岐注云:“意,学者之心意也。”“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意也。”即读者或解说者以自己的心意去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后世的学者大多都同意这种解释。第二种释“意”为作者的意旨,如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云:“则志古人之志,而意古人之意,故选诗中每以古意命题也。汉、宋诸儒以一志字属古人,而意为自己之意。夫我非古人,而以己意说之,其贤于蒙之见也几何矣。不知志者古人之心事,以意为舆,载志而游,或有方,或无方,意之所到,即志之所在,故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犹之以人治人也。即以此诗论之,不得养父母,其志也;普天云云,文辞也。‘莫非王事,我独贤劳’,其意也。其辞有害,其意无害,故用此意以逆之,而得其志在养亲而已。” 意思是用古人作品中的意旨去推测古人的创作意图。但这种说法不是孟子的原意,因为这违背了《孟子》原文的逻辑,在“文”、“辞”、“志”的三重等级中硬塞进一个“意”的等级。

倘若不将后世的文学理论观点强加于原始文本上,应该承认还是赵岐代表的传统解说最接近《孟子》的原意。周裕锴在《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中指出从知识考古的角度来看,赵歧的注解仍有两点需要补正,其一,“以意逆志”之“意”字,似可据段玉裁的说法训为“测度” ,因为《孟子》一书“意”字仅二见,除了“以意逆志”之外,另一见于《离娄上》“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铺啜也” ,“意”正可训为“测度”。换言之,在《孟子》一书中,凡是有关主观意识的概念都使用“心”、“志”等字,而不使用“意”字。当然,由于测度是由说诗者发出的,所以“意”也可引申为说诗者的“己意”。其二,“逆”字,除了据《说文》训为“迎”外,还可从《玉篇》训为“度” ,或从《周礼》郑玄注训为“钩考” 。《论语·宪问》:“不逆诈,不不信。”“逆”和“镜”二字都是揣度猜测之义,“馆”就是“意”,孟子的“意逆”用法正与此相同。作此补正的理由在于,孟子是在谈《诗》的阐释方法问题,如果把“以意逆志”解为“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那么仅仅意味着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心灵接触,理解和解释还未开始,所以不能说“是为得之”。真正的理解和解释有待于“测度”和“钩考”。

结语:

总之,我们在进行阅读的时候,要充分阅读文本,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去理解作者的原意,另外还要以尚友的态度对作者进行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所处时代的政治、社会文化、文学等的背景,这样才能够以自己的心意去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不仅看到作者表面传达出来的意思,而且领悟到作者的内心深处真情的自然流露和作者想要表达的言外之意。只有这样我们的阅读才能够达到“完”的境界,对作者之“志”有更准确的把握。

参考文献

[1]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张少康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3]张少康主编,《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资料选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4]《孟子注疏》卷七下。

[5]《字典汇编》第11册,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版。

[6]《周礼注疏》卷一一,《十三经注疏本》。

[7]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作者简介:冀伟(1996年6月—),男,汉族,河南省驻马店市人,学历为本科,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论文作者:冀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谈“完”的提出与文本阅读的要求论文_冀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