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的应用是不能缺少的,为了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利用需求,就应通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来截留更多的自然降雨,满足农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因此,在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就应保证建设质量,对于常出现的水利渠道渗漏问题,则应进行细化分析,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问题,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
关键词:农田水利;渠道;渗漏;技术
引言: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目前农业生产重点发展的项目,在现阶段的农田水利渠道中,着重考虑的便是渠道的防渗性,因为防渗效果的强化,可以有效减小水资源浪费的情况,从而实现资源节约和效益提升的目的。本文针对水利渠道的渗漏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原因分析,并探讨了集中较为有效的防渗技术,目的就是要帮助农田水利渠道实现防渗效果,从而提升资源利用率。
1 小型农田水利渠道渗漏问题的诱发原因分析
1.1 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是造成水利渠道渗漏的一个主要原因。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生物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植物生长造成了渠道的渗漏。在农田水利渠道周边,或多或少的会存在生长的植物,某些植物的根系较为发达,所以在生长过程中会对渠道表面产生破坏,由此形成渠道渗漏的加重。第二是动物活动造成了渠道的破坏。老鼠、蚂蚁等穴居性动物因为生存的原因,会使得渠道产生破损,从而造成了渠道渗漏。
1.2 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也是影响水利渠道渗漏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实践活动来看,部分区域的地质活动较为频繁,而在频繁的地质活动中,渠道很容易受到破坏从而形成渗漏的加剧。另外,部分农田水利渠道所处的区域气候较为干旱,而土壤的沙质也较显著,众所周知沙性土壤具有较强的渗水性,所以在这样的地质环境中,水流的渗漏表现的比较显著。我国西部丘陵地区,水利渠道多为傍山而建,或建于半山腰,一遇大雨,山体容易产生滑坡,从而引起渠道周边地形变化,使渠道发生渗漏。
1.3 施工质量不达标容易导致渠道渗漏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是十分复杂的,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投入,缩短施工工期,在施工过程中一味的赶工,对于施工质量并不是十分重视。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工程建设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在工程应用一段时间之后质量问题就逐渐地突显出来。在进行渠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能在渠道接头施工中没有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施工,或者是施工中对接头部位的清理不干净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着渠道部位的施工质量,从而导致了渠道容易出现渗漏情况。
1.4 人为因素的影响
小型农田水利渠道建设过程中,工程质量会因人为意识的干扰,因人为疏忽、工作责任意识不强,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使用建设方式不合理等因素给工程带来的影响难可避免。施工中未将渠道基础碾压实,渠道内的存积物未彻底清除,相关技术人员对渠道建筑材料的检测力度不到为,造成新建渠道连续性不强,抗压能力降低,容易出现渗漏问题。作为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以及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渠道一旦出现微小的问题,必须在第一时间得到最好的解决,杜绝工程带病运行,防止各种功能性质量问题发生。
2 小型农田水利渠道防渗技术分析
2.1 土料防渗技术
为了避免小型农田水利渠道出现渗漏问题,在进行水利渠道建设过程中,就应采用土料防渗技术。所谓的土料防渗技术,顾名思义就是指将基础土层夯实又或者在基床表面铺上涂料防渗层以此来实现防渗目标的技术。在使用土料进行防渗施工中,这一技术具有施工成本低廉,施工简单的等优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利用土料进行防渗,土料在寒冷的冬季是会出现冰冻情况的,在此种情况下,土料的防渗、防滑坡等性能明显下降,所以说,在使用土料防渗技术过程中,应将这一问题考虑在内,及时解决此技术的应用弊端,这样土料防渗技术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2.2 水泥土防渗技术
在小型农田水利渠道防渗过程中,可以采用水泥土防渗技术。水泥土防渗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塑性水泥土,另一种是干硬性水泥土。两种水泥土在适用地域方面不同,塑性水泥土适合在南方应用,而干硬性水泥土则适合在北方应用。水泥土防渗技术的应用造价比较少,而且这一技术的应用操作十分简单,但是其抗冻性比较差。所以说,在小型农田水利渠道防渗过程中,对水泥土防渗技术进行应用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在水泥土防渗技术应用中,施工人员在施工中需要注意土料的粉碎,水泥的搅拌,这样均匀的搅拌水泥土,水泥土的应用效果才能更好。
2.3 膜料防渗技术
在小型农田水利渠道防渗过程中,膜料防渗技术的应用效果较为突出。所谓的膜料防渗技术,就是指用沥青玻璃纤维布油毡或者塑料薄膜作为防渗层,再在上面设置保护层的一种防渗方法。这一防渗方法的防渗效果较为突出,所以其应用范围更加的广泛。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施工工序较多,施工较为复杂。在实际应用这一防渗方法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先进行基槽的挖掘施工,在此施工中,需要保证基槽的平整度,在进行膜料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其保护层进行夯实,这样可以保证膜料层的完整性。同时在铺膜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采用合适的方式,结合实际情况从台阶形、锯齿形、梯形和五边形中选择最合适的来进行施工。
2.4 沥青混凝土防渗技术
在众多的小型农田水利渠道防渗技术中,沥青混凝土防渗技术的抗寒效果是最好的,所以这一技术在北方的应用较为广泛。在沥青混凝土防渗技术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先将沥青融化,然后将液态的沥青灌注到渠道中出现渗漏的地方,这样沥青混凝土在凝固之后,就可以将渗漏的部位堵住,以此来避免渠道的渗漏情况恶化。
3 防渗材料的改良以及新材料的研究分析
3.1 土壤固化剂
土壤固化剂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引进的新技术。迄今为止,在我国已经得到充分的肯定以及广泛的使用。土壤固化剂具有良好的防渗效果,来源渠道多,使用范围广等优势。其缺点是抗冻效果比较差,并且使用寿命时间较短。在这一点上,应尽早改良土壤固化剂的特性,早日研究出抗冻能力强,并且使用持久的土壤固化剂。
3.2 改善膜料的特性
土壤膜料具有较好的防渗能力。其缺点是在施工以及运输过程中比较易破裂。针对这一缺陷,研究出了一种复合性膜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容易破损的缺点,但是在成本上由于造价比较高而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建议参照一些外国所使用的膜料,开发研制出使用寿命时间长并且造价低廉,施工简便快捷的膜料,这也是我国土壤防渗技术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3.3 机械化的水利工程
通过调查和了解,一些国家已经运用机械化建筑水利渠道,这样不但可以保证水利渠道的工程质量,也可以减少人工成本,节约人力物力,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针对这一点,我国也逐渐在完善水利工程的施工模式,由传统的人工人力施工,逐渐发展到机械化的施工环境,并且已经在研制过程中得到阶段性的成果和肯定。
结束语:
小型农田水利渠道的防渗技术还要注意的问题还有许多,想要做好小型农田水利渠道的防渗工程必须要提高防渗技术,认识到防渗的重要性。总而言之,小型水利渠道的防渗技术够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小型农田水利渠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山.小型农田水利渠道的设计与施工[J].吉林农业.2015(11)
[2]林锦忠.小型农田水利渠道防渗技术的运用[J].科技展望.2014(23)
[3]李峥.研究小型农田水利渠道的设计与施工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6(49)
论文作者:谢银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渠道论文; 防渗论文; 农田水利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固化剂论文; 这一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