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已经初步确立,如何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含义,理论界的论述很多,但多从具体科学的不同视角给予回答,难以使人们全面而准确地理解这一问题,本文拟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我国的国情,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质的规定性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可以把市场经济区分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质,就需要对这两种社会制度下的市场经济进行对比,找出共性与个性,这样才能总结概括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定性和基本特征。
我们先考察一下市场经济的共性。市场和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动力源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可以把它们当作发展经济的手段。认清这一点,我们就不难推断出两种社会制度下的市场经济,都具有以下共性:
第一,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应当承认价值规律,遵循价值规律;
第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上,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第三,在物质利益原则和竞争原则的驱动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均为产值、利益和效益;
第四,商品货币关系充斥人们的经济生活之中,并成为最基本的经济关系;
第五,市场和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都有盲目性、微观性的特点,因而它一方面可以刺激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引起经济生活的波动乃至经济危机;
第六,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可以刺激生产力的发展,也可以引起经济生活中的两极分化;
第七,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开放的,任何地方保护、闭关锁国政策都违背市场经济这一客观要求;
第八,任何市场经济都需要有法制和规则,没有法制和规则,就会是物欲横流,经济将走向无序等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必须重视市场经济的共性,但一般不等于个别,更重要的则是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质的规定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根本区别在于生产关系的本质不同,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联系上层建筑来考察对比两种不同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我们可以有以下发现:
第一,市场经济属于体制、模式层次的问题,它决定于经济制度。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市场经济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无论市场取向的改革采取何种经营方式,承包制、股份制也好,现代企业制度也罢,均万变不离其宗——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看不到二者的这一根本区别,就难以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
第二,由生产资料公有制所决定,作为市场主体的社会主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固然应当追求利润、产值和效益,但这里的利润、产值和效益,必须与国家整体利益和宏观效益相一致,不能在一切经济活动中都唯利是图、见钱眼开,而资本主义企业则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可以说是唯利是图。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的劳动者的劳动从根本上讲是“为自己的劳动”,因此,劳务市场上的劳动力或人才市场上的“人才”,均以商品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又不是商品。而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者付出劳动,换回的是劳动力商品的价格,因而是不等价交换。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中,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而资本主义条件下则受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规律的支配,资本家在分配中居主导地位,工人获取的只是劳动力的价格。
第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要服从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其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与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规律根本不同。
第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民主经济,劳动人民作为国家主人,不仅参加劳动过程,还要参与各种决策和管理,经济体制改革说到底就是要确立劳动人民主人翁的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升到唯物史观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而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永远处于被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第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要消除野蛮和不正当竞争,市场经济需要法制和规则,社会主义法制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而资本主义立法的出发点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第八,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范围,至少不能介入以下领域:政府、公安、司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在我国,特别是不能把市场机制引入党的政治生活。也就是说,这些领域不能实行商品交换原则,不能以追求经济价值作为行为目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交换原则则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第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趋向上是走向共同富裕。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带动全国人民共同富裕。正如邓小平所言:“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第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的,要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这一内在要求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对外经济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均以平等互利为原则,这与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乃至炮舰政策有本质区别。
第十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选择参照系,我们的参照系应当是现代意义的市场经济的成功模式,具体说应当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成功模式,但参照不等于照搬,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应当是批判地吸收有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好东西,而不是全盘西化。
第十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应强调中国特色。邓小平设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是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如果舍弃中国的基本国情,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就会走到教条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老路上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丧失了自己的质,事物就不再是它自身而变成它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述的质的规定性一旦丧失,就会走向其对立面,即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都早已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必由之路,因而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质的规定性至关重要,它是我们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量的规定性
人们的认识活动从认识事物的质开始,由质进到量。认识事物的量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在认识事物的质的基础上,只有进一步认识事物的量,才能对事物获得清晰准确的认识,才能对事物进行准确的具体的指导。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也是如此,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量的规定性进行考察,才能获得准确的认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多方面的量的规定性的统一,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赖以存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来看,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份并存,最基本的经济成份有:全民、集体、私营、个体、三资企业等,是“一”和“多”的关系,“一”是指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公有制:全民和集体,“多”是指其它经济成份。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它们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以及发展速度等,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密切相关,一方面,各种经济成份都要进入市场经济的大舞台,参与竞争,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又是各种经济成分发展的动力源泉。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的产值、利润、效益均要通过量化指标反映出来,企业利润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都需要有合理的精确的量的规定性。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第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以及积累和消费各自内部诸要素的关系,都是通过一定的量的规定性表现出来,如果失去这些量的规定性,国民经济就会走向畸形发展的歧途。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本上是要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是要通过经济增长表现出来,问题是多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才合适?是否增长越快越好?
第五,市场趋向的改革,要求我们按价值规律办事,这就要进行价格改革,价格改革中最棘手的问题就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应当维持在多大程度?
第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塑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至关重要,问题是,企业进入市场以后,确立什么水平的税率、利率、贴现率、国债利率等,才最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拿不出这些量化指标,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而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需要精确化,如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布局;人口的素质、数量、分布、年龄结构;资源的总量及人均水平等,均需量化、精确化。
第八,如前所述,市场机制的适应范围不是社会生活的全部,某些特殊领域不能容许市场机制介入。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侧面,都离不开量的规定性,离开量的规定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寸步难行。
三、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度”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同时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特定的质和特定的量相统一就形成事物的度。在度的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上面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质与量的规定性的探讨,只是对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的分别考察,科学方法论还要求我们上升到“度”来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速度、比例和效益的关系问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问题。我们既要讲速度、讲规模、讲比例,同时更要讲效益、讲效率、讲质量,要实现数量指标和质量要求的统一。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来看,往往是速度很快,效益上不去,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应当引以为戒。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是一对矛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中已多次出现“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主要原因是没有认清和把握好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的“度”。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宏观调控,但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决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包揽一切;其次,微观搞活,就是要让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各种束缚,真正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再次,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目前,要解决的问题是,一提市场经济,就有人以为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拒斥宏观调控,一切向钱看;一提宏观调控就有人以为要集权统死。这是两种极端错误的认识。
第三,市场和市场机制固然有优化资源配置等若干特点,但也有其负面效应,如我国现阶段的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坑蒙拐骗行为猖獗,一些企业只顾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个别党政领导干部搞权钱交易,腐败变质等。如何克服市场机制的负面效应,党和政府已做了大量工作,我们认为,目前打假和惩治腐败的力度还不够,唯有把净化市场环境与健全市场机制同时并举,以严刑峻法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加大力度,才能扬长避短,彻底克服市场机制的负面效应。
第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还要注意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但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三位一体,光有经济发展还不行,还必须同时加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速度,否则就难免出现诸如“物质上的巨人,精神上的侏儒”;疯狂的追星族;一些大款的斗富比阔、一掷千金等现象。政治、经济、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相互依赖彼此制约,我们在大谈特谈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速度以及物质生活现代化的时候,也应当充分重视人自身的现代化问题。
第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要解放思想,破除旧框框,树立新观念,抓住机遇,迎头赶上,敢创敢干,另一方面又应力戒急于求成,贪图速成,把远大的目标、伟大的理想与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质和量有机统一起来,如此才能创造性地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机制论文; 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