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阅读已故的中文_文学论文

仔细阅读已故的中文_文学论文

细读误点味语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本细读法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手段,应用于阅读教学后广受语文界的关注,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文本细读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细读误点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误点可以是文本“误点”,比如语病和赘笔,也可以是学生的误读。

      一、探析语病见匠心

      优秀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是文质兼美的艺术品,选入课本的更是如此。如果文本的某处出现语病,并且这个语病还是作者有意为之,探析其意,定会有令人欣喜的发现。

      比如小说《祝福》两次引用祥林嫂讲阿毛的故事。第二处开头有这样一句话,“我单知道雪天是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这是一个明显的病句,作为语言大师的鲁迅先生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再看第一次的讲述,“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墺里没有食吃”,却是正确的。为什么会有如此表达?学生认为刚经历丧子之痛的祥林嫂还感受得到自己的痛,她对四婶讲阿毛的时候尚有意识,之后就渐渐失去知觉,她的倾诉不是在于他人的倾听,而是自己下意识或者说无意识的反复而已,所以祥林嫂对鲁镇人们的讲述就显得语无伦次了。读懂了这个语无伦次的句子,也就理解了什么人称得上“活物”,怎样的精神状态才算消尽“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祥林嫂是心死了,然后身才死的。作者对待人物语言的认真态度可见一斑。

      伯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文,也有这样的有意之“误”。“正对着楼梯口的地方,中央也竖立着一根大圆柱”,“也”表示同样的意思,可是前文根本没有提到大圆柱,“也”字岂不是误用?学生发现类似的句子还有,如“随后见到的,仿佛也似曾相识……墙壁也刷成黄色,墙上也顺序挂着一幅幅画像”,“担架颤悠着拐弯时,迎面而来的竟也是赫尔墨斯圆柱”。思考“也”字的来由,也就是思考此场景到底跟哪里是一样的,显而易见那个地方是“我”的母校。之所以此时“我”不知道此处就是母校,是因为“我”受了重伤,发着高烧,而且母校经炮火轰炸后有了很大的变化,更何况它是以战地医院的形象出现在“我”面前的。伯尔用这个看似错误的“也”字准确地写出了“我”此时的情状,为后文点出这里是母校埋下了伏笔,更加凸显了文章的主旨,使作品具有强大的震撼力。

      文学作品中的这些有意而为的病句,往往出现在人物语言、心理描写中,大家非常熟悉的《等待戈多》中也有许多这样的句子。这些病句是作家观察生活、尊重人物、锤炼语言的结果,让学生探析这些颇具匠心的病句,有助于他们准确把握人物形象,领略语言之妙,进而感受文本之美。

      二、赏鉴赘笔识魅力

      所谓赘笔,就是多余的笔墨。初读赘笔,总觉得它跟上下文不连贯,或突然生发,或旁逸斜出,或延展过多。但是如果这多出的一笔是作者的难舍之笔,这一笔的作用往往非同小可,它们或塑造人物,或推动情节,或表现主旨,尽显文本之魅力,因而也需要我们细读。

      汪曾祺的文章常被评论家认为多赘笔,选入课文的《金岳霖先生》亦遭遇这样的误读。比如文章写到金岳霖先生的衣着时,又写了西南联大其他教授的穿着情况,并列举了闻一多和朱自清先生的穿着。假如这是一篇回忆金岳霖先生的散文,此处已经有些多余了,但作者还没有停笔,继续写闻一多先生大骂蒋介石“那天穿的就是这件高领窄袖的旧夹袍”。让学生思考这段“离题万里”的文字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学生很容易明白,文本告诉我们,闻一多先生是在龙绳武家里开校友会的时候开骂的,而龙绳武的父亲是龙云——当时云南省(联大校址所在地)政府主席,干爹是蒋介石,媳妇是清华校友。进一步思考便会发现这实际是突出闻一多先生在国难当头时不畏强暴、不徇私情、敢作敢当的爱国勇士形象。那件亲戚送的式样过时、陈旧难看的夹袍,此时则更加衬托出了闻一多先生形象的伟大。如此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中的其他赘笔,最终让学生真正读懂本文的用意:作者是以金岳霖先生来折射联大的许多教授,再借这些教授的形象表现联大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无限敬仰与深切缅怀之情。

      多次教学《最后的常春藤叶》,我注意到文中有一处非常“啰唆”的文字,那就是琼珊有了生的念头后所说的那些话,尤其是这几句,“现在请你拿些汤来,再弄一点掺葡萄酒的牛奶,再——等一下,先拿一面小镜子给我,用枕头替我垫垫高,我要坐起来看你煮东西”。如此家长里短,就短篇小说来说真是不够简洁。我让学生仔细琢磨这段文字,学生恍然大悟,琼珊要汤和掺葡萄酒的牛奶,说明她对饮食感兴趣了,对饮食并且是对有点奢侈的饮食感兴趣则说明琼珊不仅渴望活着,而且是渴望有质量、有情趣地活着。拿镜子,那是因为她开始爱美,爱生活了。而要看苏艾煮东西,是因为她重新关心朋友,关心生活了。有了这些铺垫,她渴望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的愿望就显得自然而然了,而这个愿望就是她人生的梦想和追求啊!一个人有了寄托、梦想和信念,怎么会不好好地活下去呢?这些看似啰唆的话语实在比那些大谈生命理想的文字简洁有力得多。更为精彩的是这些赘笔在前文都能找到与之相呼应的细节,这使得此短篇小说的结构非常严谨,浑然一体,也让情节的发展和转换更合情理。一处赘笔让我们读出了作品的无穷魅力。

      优秀作品中的赘笔往往是作者的刻意之笔,得意之作,赘笔不赘。《雷雨》中鲁侍萍对“洋火”的无端提起就是一处非常精彩的赘笔。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赏鉴这些绝妙的赘笔,总能领略作品的别样风景。

      三、深究误读见真味

      解读文本时,我们常常会有误读的现象,对于文学欣赏水平较弱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抓住这些误读,往往会有美丽的生成。

      在教学《想北平》时,问学生文章写了北平的什么,他们脱口而出“什刹海和玉泉山”,实际上作者写的是什刹海的蜻蜓、玉泉山的塔影。为什么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呢?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深入思考,学生发现什刹海和玉泉山是游客眼中的北平,而蜻蜓和塔影则写满了作者童年的记忆,少年的情思,北平是老舍成长的摇篮呀!类似的地方还有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水中的小蝌蚪和苇叶上的嫩蜻蜓。抓住误解点深究,学生才明白北平首先是作为故乡的形象出现在老舍的记忆中的,这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这个地方的名字叫“家园”,叫“故乡”!

      同样在学习《祝福》时,学生很容易把“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一句中的“还是”误念作“还有”。抓住这个误读,我追问这两个词语是否可以替换。学生认为不能:“还有”表示骂的人除了“我”,还有康有为,与前一分句相矛盾;“还是”表示不应该是。为什么不应该是呢?鲁四老爷反对康有为,因为他反对变革维新,拒绝新思想、新潮流;可笑的是康有为领导的是戊戌变法,此时中国已经历了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由此可见一斑,鲁四老爷守旧到何种程度!细思这个极容易被忽略的误读点,学生深刻地意识到这样一位礼教观念深重、思想守旧、个性顽固的老监生自然对祥林嫂的改嫁深恶痛绝,也领悟到严格遵守礼教秩序甚至以死相抗的祥林嫂必然得不到周围人的同情,只能一步步地被推上绝路。文章的深意在细读误点的过程中得以展现。

      学生因惯性思维造成的误读常常看似合理,却不合文意。在合理和不合理间深思一番才能读懂文意。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小乔初嫁了”,为什么是“初嫁”,而不是“出嫁”呢?对作者选用“初”的用意想透了,诗歌也就差不多读透了。

      细读误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文本细读法,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阅读教学法,它让美文成为美文,它让语文课有语文味!

标签:;  ;  ;  ;  

仔细阅读已故的中文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