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中一种重要的保护设备,在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电力系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为了保障电力系统能够顺利稳定运行,必须综合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通过对故障发生的原因等进行详细分析,才能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处理措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文章主要分析电力系统运转过程中继电保护动作中的检测程序,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些自以为有效的应对相关的故障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
引言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故障问题,并且不能及时解决,则会造成电子机械设备瘫痪,甚至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而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尽快检测出故障问题,并发出警报,隔离和切除故障,保障电力系统运行效益。因此,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常见事故以及预防对策进行深入研究迫在眉睫。
1、继电保护系统多发故障
1.1、装置本身出现问题
继电保护系统的装置本身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在对继电保护器进行选择时,由于装置中的某些部分或某一部件存在质量问题,例如,在进行开关保护设备选择时,选择的保护器精度不达标造成继电保护整个系统无法运行。其次是由于选择的继电保护装置同电力系统出现冲突而造成的各种故障。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较为复杂,例如在进行装置选择过程中没有进行专门检查,导致购买的装置质量无法达到要求。或是由于装置长时间使用出现老化,没有及时进行更新导致。有些甚至是由于没有进行定期检修造成的。除了上述原因,继电保护装置由于需要较高的质量和精度,因此在对各种零部件进行选择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如果选择的零部件没有达到要求,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就会出现发热、电路不稳定等现象,使得继电保护装置极易发生各种故障。同时,除了要保证各个元器件的质量和精度以外还要保证选择的元器件同整个系统不会发生冲突,如果不能匹配,即使是元器件精度较高、质量较好也会无法正常使用,造成故障发生几率大大提升。
1.2、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故障分析
在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中,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做为二次回路,是继电保护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设备。但是,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在二次回路的运行过程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故障带来严重后果[3]。实际运行过程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故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二次回路中性点存在较多连接不当的情况(如图1所示),而连接不当多是因为接线施工工艺不合理;三角电压回路出现断线,一旦出现电压回路断线,就会导致零序保护发生故障;PT二次失压,是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运行过程中最常见的故障之一。
图1 中性点接地继电保护装置外形
1.3、继电器触点故障
在继电装置之中,继电器触点属于整个装置的最薄弱部位。继电器作为整个继电保护装置的核心装置发挥着对系统故障及时发现和排除的功能。一旦继电器发生故障的话必然会使整个继电保护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影响继电器触点安全性的因素相对较多,比如触点装置所选择的制造材料、继电器触点承受的电压值和电流值,所选继电装置适用的电力系统等。继电器触点故障发生还会受到继电器工作环境和频率以及配电的配置等方面的影响,任何一个条件与设计出的预定值不符的情况发生都可能造成继电器触点发生故障。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处理措施
2.1、详细记录故障发生的原因
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实际运行过程中,故障产生的形式各种各样。为了给维修人员提供更多便利,需要加强现场工作人员对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的形式、原因等进行详细、准确记录,并且通过对故障后的观察来提高记录故障的实质性作用,为维修人员提供更多的处理依据。在记录继电保护装置故障时,最重要的是详细、准确记录故障发生的原因,通过科学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从而为处理措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提高维修的高效性。此外,避免了在继电保护装置故障的维修过程中浪费不必要的人力、财力和时间,从根本上提高故障处理的质量和效率。
2.2、掌握数据信息
在继电保护装置的各类事故类型中,由微机所提供的故障信息比较多,对于微机故障问题,应该根据故障类型做好评估管理,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案,具体如下:①及时上报故障类型。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预设时,可能会出现信号查阅难度较大的问题,对此,应该加强继电保护装置整体管理。首先对故障类型进行分析,确定故障处理要求,对于人为事故,需及时上报和处理,降低故障所造成的经济损失。②充分利用故障记录。在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处理中,微机故障类型比较多,在故障检查过程中,需要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做好故障判断和处理指导。
2.3、故障检测方法
参照法:这种方法是现阶段进行故障排除过程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通过对设备运行的正常参数和异常参数进行比较即可做出判断,操作较为简单。这种方法在接线故障中使用最多,尤其是在对数值进行校正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实际值与标准值可以对故障原因进行一定的判断。通过这种方法找到的故障点可以通过对线路进行改造或对设备进行更换解决。如果经过处理以后故障依然没有被排除可参照其他设备上的接线方式进行重新接线。在对实际值进行校正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测量仪表进行测量,并同已经经过测量的相同机电设备进行比较,但是不能直接对继电器的刻度进行调整。
短接断开法:这种方法是将线路中的一部分或一段线路用一段导线实现该段电路的短接或断开。通过这种操作可以很好的实现对这段电路是否存在故障的判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闸刀闭合、电器闭锁、电路开路以及辅助开关等多种方式进行检测。对于应该闭合但是没有闭合的开关可以采取检测节点的方式进行检测,实现对故障的排除。
2.4、提高设备抗干扰性
在继电保护装置中,很多元件都有比较敏感的特点,一旦外界环境出现变化,就会使继电保护装置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同时也会对相关保护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为了减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过程中故障发生的概率,必须加强设备对外界的抗干扰性,确保电力系统内部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第一,加强硬件的抗干扰性能。第二,加强软件的抗干扰性能。通过这两个方面的高效结合,能够最大程度降低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的几率,从而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电力系统在进行继电保护方面的各项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近些年设备的更新换代更使得这项技术得到发展。通过进行一定的方法创新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故障检测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常见事故及如何预防[J].通讯世界,2018.
[2] 王莹华,高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故障检测方法的创新[J].山东工业技术,2018.
[3] 崔晓,林春景,熊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动作中的故障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
论文作者:刘青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故障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继电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过程中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继电器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