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改中的数学课堂语言——运用语言艺术,促有效课堂教学论文_梅旭嫦

聚焦课改中的数学课堂语言——运用语言艺术,促有效课堂教学论文_梅旭嫦

(浙江省温州市蒲鞋市小学,325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教学的高标准要求,课堂教学的语言愈来愈被广大教师所重视。语言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情感的载体。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生动的语言能使枯燥乏味的知识鲜活化;幽默的语言能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简洁的语言能使复杂的步骤精炼化;激励的语言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在课堂中关注表达方式,把握语言艺术,从而使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语言艺术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数学)》中指出“教师的教学用语和数学语言要精练、规范,要适时进行解题方法和思路的提炼与总结。”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准确”要求教师用词科学无误;“规范”要求教师发音正确具有严密的逻辑;“严谨”要求吐词清晰、语句分明;“简约”要求干净利落、简捷概括。只有规范准确、言简意赅的教学语言才具有美感,才能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有效的课堂学习中来。因此教师要剔除课堂教学中不着边际的空洞话、模棱两可的含糊话、无关紧要的题外话、颠三倒四的啰嗦话。另外,要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在课堂上教学语言应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艺术性:

一、生动的语言 使枯燥的知识鲜活化

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枯燥,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要使学生对数学感兴趣,首先要使他们对你的语言举止感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下番苦功、动足脑筋。我们要善于用生活中的实例、简明扼要的口诀,以及充满童趣的语言把内容讲的生动、通俗。

二、幽默的语言 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幽默是一种用俏皮、含蓄、机智的方法,使人感到有趣可笑、意味深长、,它能够引发喜悦,带来欢乐。风趣幽默的教师数学语言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刻的道理通俗化。在教学中巧妙的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具有艺术的魅力,有助于学生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比如讲个故事、打个比方、说个笑话,都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复杂抽象的新知。

如在教学234-66-34的简便计算时,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记忆“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也可以减去这几个数的和”这一概念,我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打了个比方:“每个同学都有一个书包,书包里有许多书,我可以在书包里把语文书和数学书分开一本一本地拿出来,也可以把两本书一起从书包里拿出来。”学生马上就意会到234相当于“书包”,66、34相当于“不同的书”,通过打比方学生明白了它们之间是关系,学会了234-66-34=234-(66+34)的简算方法,而且还能举一反三的理解234-66-34=234-34-66就是从书包里拿两本书可以有不同的顺序而结果相同。数学课上运用打比方可以使抽象的减法性质渗透进形象的方法,让学生与数学之间进行柔性接触,为他们学好数学提供一些帮助。

三、简洁的语言 使复杂的步骤精炼化

数学是一门高度概括性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务必准确、精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要严谨简约,用最少的语言分析、概括最丰富的内容,它不是单纯地削减语言的数量,而是提高语言的质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简介概括,有的放矢,使学生清楚明白的理解,扎实有效的掌握,简明扼要的说理表达。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除法竖式,可以说是从零开始。通常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如何列竖式,而且也会要求学生能口述计算的算理,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鉴于除法竖式的特殊性,学生在刚开始写竖式的时候经常会顾此失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我在教学除法竖式时我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列除法竖式的步骤归纳了四个字“商、乘、减、比”,以此作为口诀帮助学生进行除法竖式的计算,并要求学生一步一回头,边做边检查每一个步骤是否都已落实到家。这样学生很快就能熟练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和计算,并能较为简洁的口述算理,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激励的语言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课堂中教师及时的评价语言可以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自信心。适当的激励性语言能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是教学更加水到渠成。

(一)、点拨激励

在激励的评价中教师巧用点拨,在问题的关键点上加以“点化”,用语言的燧石去敲击出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的思路,则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如:在教学“整数除以分数”一课时,在学生推导9÷ =?的过程中,一位学生回答说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寻找算式的答案,可他汇报的线段图是有差错的。这时,教师并没有否定他的画法,而是高兴地对他说:“你竟然能想到用线段图来解决计算题,真是了不起!请你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把线段图修改好!”如此一来,这位学生不仅没有沮丧,而且还美滋滋地坐回原位,快速地修改好线段图。更意外的是我对他做法的肯定,还引来了另一位学生在此基础上的另一种解法。

教学实践证明,评价中的巧用点拨激励,不但不会使学生因一时的思路顿塞而产生挫折感和自卑感,取而代之的是开启知识大门后的愉快和大胆探索知识的热情,是自尊心受到维护、尊重后而产生的对老师的尊重、爱戴。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强烈,每一节课都处于期待成功,获得表现自我的机会,得到中肯评价和积极的参与状态之中。

(二)、巧问巧评

歌德曾说:“要想得到聪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将知识性、启发性、趣味性和思路的广阔性融为一体,多提富有思维广度与深度的发散式问题,使学生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愉快。

如:我在教学“连除应用题”时出示“学校把买来的900本图书分给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3个班。平均每班分得图书多少本?”后,让学生先独立思考:你有几种解题方法?不一会儿,大部分学生都能迅速列出算式:900÷6÷3或900÷(6×3),并讲清了每步算的是什么。在讲评结束时,突然一位学生小手举得高高,嘴里不停地喊着:“还有一种方法!”他的算式是900÷3÷6。备课时我也考虑过这种算法,觉得似乎没有道理,便愣了一下,其他学生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900本图书与3个班没有直接联系,所以用900÷3肯定错。这时,我也不急着对他的做法的对错做出评价,而是对这位学生说:“你能将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吗?”他想了想说:“如果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900÷3就得到6个年级共分得的本数,再除以6也就得平均每个班分得的本数。”我听懂了他的意思后随即表扬了他的思路及独特的想法:“你采用假设法来思考这道题,真是与众不同的想法,谢谢你为我们大家提供了这么独特的方法。”总之,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课堂教学语言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影响很大。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不仅展示了教师渊博的知识,高超的学识水平,更使课堂有效教学焕发光彩,从而使学生快乐轻松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陈小倩 中小学课堂教学语言的逻辑性研究 2013.4

[2]杨晓萍 注重教师课堂上的语言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现代教学 2013.9

[3]郭俊清 多元真诚的评价让学生爱上数学 小学数学教育 2005.10

[4]斯苗儿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3

论文作者:梅旭嫦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5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3

标签:;  ;  ;  ;  ;  ;  ;  ;  

聚焦课改中的数学课堂语言——运用语言艺术,促有效课堂教学论文_梅旭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