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军 王军义(濮阳市人民医院 457000)
【摘要】目的 探讨各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案的优势与劣势。方法 对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治疗并随访6月—4年了解术后效果。结论 对有明确适应症的患者行椎体融合术可以良好的缓解症状及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融合术 复发率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249-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后大多能取得近期的满意效果,但术后复发日益引起重视,为降低复发率笔者对2008—2012年间5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术、单侧开窗髓核摘除弹性钉棒固定术、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棘突间固定术、全椎板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横突植骨椎间cage置入融合术,并对其进行跟踪,探讨其优劣势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年龄17—82岁,男性30例,女性20例,所有患者均是髓核突出伴有超过6个月或更长时间的腰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手术方法
22例行全椎板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横突植骨椎间cage置入融合术形成3600融合,12例行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术,4例行单侧开窗弹性固定术,1例单纯开窗棘突间固定术。
2 结果
疗效评价按Nakai分级。优: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恢复原有工作;良: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劳累后偶有腰痛及肢体酸痛,休息后症状消失,恢复工作;可: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有轻度腰痛或下肢不适,只能从事轻体力劳动;差:症状和体征无改善者。本组50例患者术后随访4月—4年,其中优21例,良21例,可7例,差2例。其中可1例为左侧腰5神经根严重受压变性,神经功能恢复不全,1例82岁高龄合并症较多,不能长时间俯卧,减压不彻底,余为病程较长且为多节段固定;差1例为存在着严重的骨质疏松,经应用密盖息治疗后改善。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法很多,需根据患者的年龄、椎间盘突出的程度、是否伴有骨性的椎管狭窄、是否有严重的合并症,来选择手术方法。最终目的是为了缓解症状及降低复发率,但近年术后复发率逐年上升,术后复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术后继发性椎管狭窄2.髓核摘除不彻底3.疤痕增生过度4.原骨性狭窄未解除5.术后腰椎失稳[1]。根据笔者临床观察及随访得出的结论是在把握好明确的适应症(髓核突出伴有6个月或更长时间的腰痛并经检查证实于椎间盘退变节段存在不稳[2])的情况下融合术可以明显的降低复发率,其优势存在以下几点:
3.1 增加脊柱稳定性
椎间融合术(椎间Cage 置入融合)减少了因椎体间的异常活动和滑移,避免了椎管内异常增生使神经根受压和牵引所引起的下肢神经症状。且患者行融合术后需卧床1月左右使椎间融合这样可以增加脊柱稳定性。卧床期间需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及直腿抬高锻炼,来弥补不能下床活动的弊端。弹性内固定手术同样可以增加脊柱的稳定性,但笔者认为脊柱稳定的持续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3.2 可以彻底解除骨性狭窄
非融合椎间盘手术为避免降低脊柱的稳定性,所以在手术时要尽可能保留小关节突及周围韧带组织,而这正是减压不彻底引起术后复发的原因之一。近几年流行的弹性非融合固定可以扩大减压范围并不降低脊柱的稳定性,但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多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也是明显的,如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棘突骨折等原因使笔者不能放心大胆的使用。而采用椎间融合术可以解除这种后顾之忧,在能够扩大腰椎管、侧隐窝,进而彻底的切除椎间盘的同时融合了椎体,从而不必担心术后椎体失稳,从而彻底的松解神经根,避免了术后复发。
3.3 避免继发性椎管狭窄的出现
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术后必然导致继发性椎管狭窄的出现,原因为术后椎间隙狭窄使腰椎前部的结构应力下降,加速小关节退变,导致腰椎承载后出现异常活动和不对称活动,从而引起继发性增生,导致继发性椎管狭窄出现。弹性固定椎间盘手术及棘突间固定手术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同时还保留了椎间的活动性,从理论上可以替代融合术,但内固定物的材质要求及中国人到老年时普遍出现的骨质疏松是笔者所考虑的。融合术可以增加脊柱的稳定性,同时椎间Cage置入融合可以防止椎间隙变窄从而预防椎间孔狭窄压迫神经根而引起复发症状的出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案的选择,在脊柱外科领域有很大的争议,但笔者认为脊柱融合术是缓解症状及降低复发率的常用方法。
参考文献
[1] 吴义龙、梁国伟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原因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7、21(7)108-109.
[2] 侯树勋.脊柱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772.
论文作者:刘明军,王军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4
标签:术后论文; 脊柱论文; 椎管论文; 狭窄论文; 症状论文; 手术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