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提高教学研究论文_王月爱

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提高教学研究论文_王月爱

江苏省丹阳市司徒中学 王月爱 212333

【摘要】:语文教师着力加强阅读学修养,切实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应是摆在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新课题。作者从“学会并善于探究文本能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等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语文教师 阅读学修养 途?方法

语文教师由于担负着“传道、受业、解惑”的重任,加上信息社会也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因此语文教师加强阅读学修养,是现实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赋予了“阅读学”崭新的内?,语文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修养,入门和基础性工作是学会并善于“探究文本”。

一、学会并善于“探究文本”能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研究型教师”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文本探究能力胜人一筹。在备课活动中,加强对文本的研究,是一条提升自身素养便捷、有效的途径。如《疱丁解牛》说的是“按自然规律办事”还是“养生之道”,弄清楚这一问题的来龙去脉并找到满意答案,你就不免要去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当代对庄子研究最富有成果的学者是?,比较几家说法的真伪的优劣。一来二去,你对这一领域就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获得许多新的知识。如此长期坚持,“雪球”越滚越大,何愁知识陈旧?

二、学会并善于“探究文本”有利于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假如教师唯“教参”是瞻,不敢越雷池半步,就很难想象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语文课上教师不能用简单的“对”或“错”来裁判学生的答案。比如,一篇文章的开头,一百个人来写,可能有一百种开头法,很难说?对?错,应是各有千秋,至多是有高下之分。因此,语文学科是一门最适合培养学生优良思维品质的学科。它能最大程度上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通过讨论,各种思想火花发生碰撞,从而使学生得到锻炼。

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是,当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再向学生奉送现成答案,而是重在展示获得答案的过程,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课前准备和课中应变可能变得异常艰难。假如有学生说《小橘灯》大团圆式的结尾是“美化了白色恐怖”,你除了首先肯定学生敢于争辩敢于求异之外,还应该说点什么? 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带着儿童走向学科,而不是带着学科走向儿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学会并善于“探究文本”能促进教学科研的开展

教学科研往往起步于教材教法研究。当教师从“教参”中解放出来,参与“文本”意义建构的时候,对教材的研究应该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由于许多文本充满了人文精神,为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广阔空间。一旦产生个人独到的认识,并寻求诉诸于人,或发言或写成文章,就有了研究成果。研究?验的积累很重要,一些有学术建树的老师,都是从做这样的“小块文章”开始的。

四、“探究文本”——提高阅读学修养的若干方法途径

一是质疑,就是对文本中的纰漏直接提出疑问。如:《曼哈顿的街头夜景》? “孤凄老人”能代表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吗?《恐龙》? “鱼龙”和“翼龙”属于恐龙吗?《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阶级弟兄”包括哪些人?“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暴风雨”是指“共产党领导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力量”吗?

二是考证,就是用文献资料证明某一说法、论断是否成立。如:“这一天天气很好。我一大早就起来,先在户外做了早操,然后回到屋子里,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来,正读到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时,两个朋友跑来找我??”《唐诗三百首》没这样的绝句。三是比较,就是比较几种观点的优劣,做出有倾向性的评论。如:《项链》的主题:①这篇小说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出乎意料的结尾加深了这种讽刺,又带有一死酸楚的感叹——其中对玛蒂尔德的同情。 ② 作者无意对人物做明确的价值判断:他感兴趣的,或者说发生在人物身上的这种戏剧性的变化引起心灵震撼与深思的,是人自身对于这种变化的无能为力。《班羚飞渡》是一篇争议很大的文章,有人说它好,有人说它坏,争论的内容真实性问题。 四是假说,假说是科学实验上常用的一种方法,援用到“文本探究”上,可以理解为:对文本意义作大胆的假定,然后进行推论。如:李商隐的诗是写爱情,还是写仕途,抑或是写别的什么?诗歌评论界对此莫衷一是、满腹狐疑。《两小儿辩日》写“孔子不能决也”,课本中有一题:“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可否印证他自己说过的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五、“探究文本”应该抱着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

《醉翁亭记》有学生要将“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改为“负者休于树,行者歌于途”,认为这样更合乎情理。对于这种有价值的探究,我们应该予以肯定。反之,为了追求所谓课堂气氛的活跃,满无边际、甚至荒唐的“探究”,我们要力戒之。因为它不能给学生能力发展带来任何好处,只能给语文课带来负面影响——混乱无序和效率低下。

语文教师除了学会并善于“探究文本”,来加强自己的阅读学修养以外,还应具备哪些素养来提高自己的阅读学修养呢?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语文教师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就必须更新观念,继续学习,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首先,应当做到搜寻信息、博览群书。

众所周知,语文新教材所选的课文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科学技术,风俗人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时驾驭自如,游刃有余,才能不被学生突如其来的“怪”问题所问倒,才能成为真正的好教师。

其次,应当做到情感交融、传播审美。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不少作品,塑造了具体而生动的感性形象,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审美属性,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审美评价。每个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这类文学作品 时,应该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使学生引起强烈的审美直觉,从而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论文作者:王月爱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5

标签:;  ;  ;  ;  ;  ;  ;  ;  

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提高教学研究论文_王月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