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市 100037
摘要:在当前的建筑工程领域内,施工安全问题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保证施工顺利,就必须了解导致事故的原因,并一一去解决,从而确保施工的安全,以确保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本文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努力方向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1.1具有流动性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流动性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流动性、施工团体的流动性和施工过程的流动性三个方面。在建筑完工之前唯一可以确定并始终不变的只有该建筑工程项目,因此建筑工程项目是具有固定性的,而施工人员因施工阶段等的不同会发生较大的人员变动,也即施工人员具有极大的流动性,进而使施工团体及施工的具体过程也随之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当建筑施工项目固定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需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变动性。
1.2具有复杂性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复杂性主要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且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比较大,同时尽管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数量众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再加之建筑施工完成过程中会有多个参与者,多个管理层,这就使得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变得更为复杂。
1.3具有密集性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密集性主要表现在建筑行业由于技术发展尚未成熟,工业化程度有限,仍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的投入,因此建筑行业仍是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且投入到建筑行业的人力多是缺乏专业技能和先进思想观念的农民工,因此建筑施工的完美完成则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2.1法律法规不健全
工程建设相关的体系标准和法律法规都还有待完善,相应的硬件和软件也需配套设置。据统计自建国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近300项,但与建筑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却为数不多,尽管现有的法律法规对建筑安全生产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实际的操作性却有待加强。
2.2管理责任不明晰
对于工程建设方而言,在安全风险规划中以安全生产费用的较小代价,合理将安全责任转移到了施工方,在两者间的关系上施工方相对弱势,因此在风险关系的权衡上处于劣势状态,对于施工方而言,需要建设安全监督部门及管理部门,在施工现场配备安全员,对特殊工种展开岗前培训等。上述操作均安排专人管理与评定,在经济效益最大化思想下,不少施工企业并未自觉遵循安全管理条例,在出现安全事故后也未及时上报,存在着侥幸心理,在处罚力度不足、安全责任不明确情况下客观上助长了安全隐患的存在。
2.3人员素质较低
由于建筑行业人员流动性大,且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得企业为降低成本多会雇佣农民工,使得整个行业人员整体素质有限,这一做法虽兼具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人员缺乏一定的认识是客观存在的,亟待我们去解决。
2.4安全管理水平落后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各项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建筑行业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现在的技术却无法满足建筑生产方面的要求,因此,我国在建筑安全生产方面缺乏相应的技术加持导致管理上难度的加大,进而使我国建筑行业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落后。
2.5安全意识薄弱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安全问题种类较多,不少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在未经过岗前培训下直接上岗,导致在技术的操作专业性不足、对各项机械设备的操作不熟练,而出现安全问题。或由于嫌麻烦的心理状态,在施工现场并未严格佩戴安全帽和安全绳导致安全隐患。安全意识不足会造成一线施工人员存在着违规施工及违规操作情况,管理者也可能一味的追求工期而将工程进度放在首位,忽视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6施工环境较恶劣
受到建筑工程施工场地的限制,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往往存在着随意堆放现象,施工现场混乱,导致可能对现场交通产生影响。多数情况下建筑工程属于露天工程,参与到建设的分包方较多,在交叉作业的状态下难以有效利用自身的空间,导致建筑施工现场场地随意占用,不利于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施工环境的恶劣性会直接影响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对材料的妥善保管。
2.7经费投入限制
一项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投入要求配备数量足够且质量达标的各项安全技术仪表、器材、装备等。施工方必须划分专用资金用于对安全设施的改善,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由于资金上的限制性以及施工方在经济收益方面的期望,部分施工场地并未明确落实安全生产要求,在经费的投入上层层剥离,到达最终项目部时经费已经明显缩减,导致无法为现场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设施。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努力方向分析
3.1制度方面
政府作为我国各项事业的领导者和监管者需要制定更为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各项事业的有序发展,同时为了保证各项制度的有效运行,需要政府一方面强化责任机制,明确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各方的责任,并对相应的硬件基础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同时对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的培训。
3.2思想方面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前提是要有安全生产的意识,因此无论作为建筑施工的管理者还是实施者都应该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和生产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要树立:“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理念。
3.3科技方面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一方面受管理者的主观因素影响,但另一方面更与建筑施工相关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在加强人员思想的培训和完善制度的同时需要不断的研究和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
3.4经济方面
经济发展是一切社会事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唯有解决了经济发展的问题才有可能解决后续发展中的各项问题,如配套设施的完善、科学技术的研发等,因此,在各项工作尚未明确之时,可大力发展经济以促进后续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工作。
3.5安全意识方面
安全意识能够促使每位管理者及一线施工人员在主观能动性上有所提升,并反映在行为层面,促使其在日常管理及施工过程中重视对自身的安全防护以及在操作各项机械设备时的规范化。管理者应成立安全责任体系并落实直接领导人,通过各级责任的落实制定详细化的安全考核机制,给予一定的管理标准约束。在施工现场定期举办各类活动来强化安全二字的重要性,向施工人员讲解典型安全事故,安排管理者实地参观学习,让安全管理并非流于形式,而是达到精细化、细节化状态。
3.6施工现场环境方面
施工现场环境的整顿目的在于让各类材料能够合理规划摆放位置,并让施工现场井井有条,确保各项工程的有序展开。施工现场应由现场管理者负责安排现场垃圾的清理、材料的归类、道路的安排、脚手架的搭建等工作,改善现场环境、端正管理态度。对于施工现场的基坑支护模板工程、搭设脚手架之类的问题,必须保障质量,高空作业辐射危险范围内必须设置隔离栏。
3.7安全监督部门方面
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部门必须有着足够的专业水平以及较强的安全意识,才能够对施工现场每位员工展开合理的教育、培训、配置、考核等工作,完善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及系统性。监督管理团队必须生活作风优良、各项业务熟练,对于常见的安全隐患可立即发现并排查责任。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各位工作人员必须落实自身的责任意识并明确自身职能的发挥方向,切不可在考虑到施工成本控制的前提下而在安全生产方面有所忽视。除此之外,应审核施工方在安全方面的资金安排落实情况。
4结束语
建筑行业的发展是事关民生的发展,也是事关和谐社会发展的关键,因此作为建筑行业的参与者要主动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并能够长期坚持以减少各项施工事故的发生。我们坚信在政府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必将取得一个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波.浅谈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安全控制[J].西部论丛,2019,(10)
论文作者:张磊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建筑施工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施工方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建筑行业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