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 应用渐近

Ipv6 应用渐近

一、Ipv6应用渐近(论文文献综述)

谢军[1](2020)在《国泰君安证券IPv6项目改造经验分享》文中提出国泰君安IPv6部署方案介绍IPv6的应用是关系到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事项,根据人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布的《关于金融行业贯彻<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的实施意见要求》,作为行业示范工程企业,我司制定了详细的IPv6改造部署方案,以确保IPv6改造工程顺利落地,方案主要内容如下。成立IPv6工作小组,由公司首席信息官担任组长,成员部门包括信息技术部、数据中心、网络金融部、零售业务部等多个部门。由信息技术部负责制定总体方案、应用系统改造;由数据中心负责网络规划、IPv6基础环境建设、系统部署;由网络金融部负责应用系统推广,收集用户反馈;由零售业务部负责分支机构协调支持。

杨巍[2](2012)在《P2P蠕虫的传播建模及抑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蠕虫对计算机系统安全和网络安全的威胁日益严重。P2P蠕虫是以P2P网络为生存环境的新型网络蠕虫,能够利用P2P网络特性实现漏洞主机定位、自我复制和传播。P2P节点中保存的邻居节点信息,以及节点间具有的同构性、动态性等特点,使P2P蠕虫比传统网络蠕虫具有更准确的定位能力、更隐蔽的传播方式和更强的传播能力,因而影响范围更大、危害程度更高。P2P蠕虫的研究已经成为网络安全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如何有效抑制P2P蠕虫的传播成为非常迫切的问题。通过分析蠕虫自身传播机制和实际网络环境对蠕虫传播造成的影响,建立准确描述P2P蠕虫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型,能够深入揭示P2P蠕虫传播的客观规律,从而提出有效的抑制策略。本文首先分析了P2P蠕虫的攻击行为,结合复杂网络理论、流行病学等相关理论提出了P2P蠕虫传播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P2P蠕虫传播模型的分析与研究,预测蠕虫传播趋势,识别P2P蠕虫传播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有效的防御策略,并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对防御策略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很好地揭示P2P蠕虫的传播规律,为制定有效的P2P蠕虫抑制策略,控制并最终彻底清除P2P蠕虫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围绕不同种类的P2P蠕虫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的传播建模和抑制策略展开了深入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结合复杂网络、流行病学等相关理论,提出了一种主动式P2P蠕虫传播的数学模型,在模型中考虑了P2P网络中节点的扰动性(Churn)等动态因素对蠕虫传播的影响。通过对模型的理论分析,推导了主动式P2P蠕虫不会流行的充分条件,获得了P2P蠕虫的清除阈值:基本再生数。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主动式P2P蠕虫传播模型的有效性和基本再生数的正确性。通过研究不同参数对主动式P2P蠕虫传播的影响,提出了对主动式P2P蠕虫的抑制策略,并给出了动态隔离DQP协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动式P2P蠕虫的动态隔离数学模型:PWPDQ模型。在模型中引入了检测、动态隔离和免疫策略的相关参数,推导了基本再生数,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抑制策略的有效性。深入分析了被动式P2P蠕虫攻击机制和感染方式,结合P2P网络、平均场强和流行病学等相关理论,考虑用户对文件的操作行为和P2P文件共享网络的动态特性,分别建立了被动式P2P蠕虫的静态传播模型和动态传播模型,推导了基本再生数,通过仿真验证了被动式P2P蠕虫传播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和基本再生数的正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控制的被动式P2P蠕虫抑制策略,研究了免疫策略和蠕虫文件删除策略对被动式P2P蠕虫的抑制效果,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脉冲抑制策略的有效性。目前,针对IPv6网络中P2P蠕虫的研究较少,还没有研究者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本文分析了IPv6网络中P2P蠕虫的两阶段攻击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IPv6网络中P2P蠕虫基于种群的离散传播模型,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数学传播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IPv6网络中P2P蠕虫的协同抑制策略,设计了协同抑制协议,并引入相关的动态参数建立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蠕虫传播过程中相关参数的变化对于蠕虫抑制策略运行效果的影响,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胡尊美[3](2011)在《Ipv4向Ipv6过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已经难以满足和支持大规模的网络应用。IPv4地址不足一成现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展了IPv6协议本版,为了能够适应现有的网络实施,本文总结了IPv4向IPv6过渡的技术,为企事业单位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邱翔鸥[4](2004)在《中国IPv6渐行渐近》文中研究指明从 2002年 至 今 ,全 球 IPv6 高 峰 论 坛 已 连 续 三 年 在 中 国 北 京 举 办。对三 届高峰 会的 内容进 行了 回顾 和 对 比, 对 IPv6应 用和 商 业 运 营 模式的 讨论 成为 本 届高 峰会 的 新特 征,而 移 动 IPv6始终 是 热 点 之一 , 并 由此 勾 勒 出 中 国 IPv6发 展 的 脉 络 ,认为 中 国 IPv6的发 展 正 一 步步 趋 于 务实并 走向 纵 深。 最后 ,结 合近 几年 国内 外 IPv6的 发 展 动向 , 对中 国 IPv6 的未 来发 展轨迹 进行了 预测 。

李瑞江[5](2008)在《地址翻译协议NAT-PT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IPv6是IETF制定的新一代网际协议,以取代目前地址日渐短缺的IPv4协议。尽管IPv6能够解决地址匮乏的问题,但是从IPv4过渡到IPv6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所有新增的IPv6网络都需要与现存的IPv4网络通信,而NAT-PT就是一种解决纯IPv6网络与纯IPv4网络相互通信的过渡机制。NAT-PT过渡机制具有地址翻译和协议翻译功能。NAT-PT的配置都是在NAT-PT网关上进行。使用NAT-PT,无需对现有网络进行任何改变就可以实现Ipv4与Ipv6之间相互通信。本文介绍了几种IPv6的过渡技术,并对各自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对比,详细分析了NAT-PT技术的原理和通信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NAT-PT网关设计方案。包括地址翻译、协议翻译和DNS-ALG,并在实现的过程中,对基于SIIT的协议翻译算法中的疏漏进行了完善,同时,对NAT-PT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文章介绍了协议翻译模块的实现,其中包括Ipv4/IPv6报文的翻译、ICMPv4/ICMPv6报文的翻译以及对上层协议报文头部的修改。最后,对所设计的NAT-PT网关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网关能进行动态地址分配,协议翻译,能够实现Ipv4与IPv6的通信。

陈志亮[6](2007)在《IPv6访问IPv4的过渡技术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的发展,IPv4已经逐渐不能适应这种高速发展的要求,IPv6呼之欲出。对比IPv4, IPv6有如下的特点:简化的报头和灵活的扩展;足够大的地址范围和层次化的地址结构:即插即用的连网方式;网络层的认证与加密;服务质量的满足;对移动通讯更好的支持。经过一个较长的IPv4和IPv6共存的时期,Ipv6最终会完全取代IPv4在互连网上占据统治地位。从现阶段来看,我们还处在从IPv4到IPv6的过渡阶段,大部分的IPv6网络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在以IPv4为基础的Internet海洋中,这些IPv6网络只是其中的一些小小岛屿。但是随着Ipv6的发展,可以预见,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得到IPv6的服务,越来越多的Ipv6网络将加入Internet,而对于过渡阶段的初期,IPv6小岛必然和IPv4海洋共存,这就是说,在现阶段,IPv6小岛必然要访问IPv4海洋,所以,对于过渡期间的这些访问技术研究和完善则成为必需。文章对现存IPv4网络协议的不足进行讨论。分析了新的互联网络协议IPv6出现的必然。然后对IPv6的基本原理和新的特性作了介绍,讨论了在过渡阶段IPv6访问IPv4采用的多种过渡技术,并对各种技术做了比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最后,还对IPv6的配置和NAT-PT技术的实现进行了实践测试。

吴贤国[7](2006)在《面向NAT用户的IPv6隧道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IPv4由于地址不足等固有缺陷,越来越不能满足网络发展的需要。新的互联网协议IPv6在继承IPv4优点的基础上解决了IPv4存在的问题。在广泛力量的推动下,IPv6即将取代IPv4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从IPv4到IPv6的过渡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两者将相互共存。研究如何实现从IPv4到IPv6的平滑过渡,对加快整个过渡进程、推动IPv6的部署和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NAT是用来解决地址不足或保护内网的一种有效技术,在企业、学校、政府部门等机构的网络建设中被广泛地采用。特别是在我国,由于IP地址严重短缺,NAT的应用非常普遍。因此,过渡时期实现NAT用户和IPv6网络的互连,显得格外的重要。隧道是一种主流的过渡技术,然而,现有的隧道机制或者不支持NAT用户,或者支持却并不十分有效。本论文围绕隧道技术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NAT用户的IPv6隧道技术,称之为Silkroad。目前已有的隧道机制中,只有微软公司提出的Teredo协议在一定程度上支持NAT。然而,Teredo实际上不能为NAT用户提供双向的端到端IPv6连接,不支持对称类型的NAT,并且存在安全隐患。Silkroad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的系统结构,利用隧道服务器的有状态特性,解决了Teredo存在的问题。Silkroad可以为所有类型的NAT用户提供双向的端到端IPv6连接,同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是过渡时期一种简捷有效的IPv6接入方法。2.针对客户端-服务器隧道模式下NAT用户之间的通信存在三角路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通信优化方法。该方法根据用户之间的会话长度来确定优化策略。如果会话长度大于预先定义的一个阈值,用户选择通信优化,在正式通信之前启动交互过程来获得对方的隧道参数,然后直接建立隧道进行通信;不然,用户之间通过隧道服务器来完成通信。建立时间开销模型用于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尽可能的减少NAT用户之间的通信开销,使不同类型的网络应用都能获得较好的服务质量。3.多服务器结构的隧道接入系统中,需要对用户的接入请求进行调度,以实现服务器负载均衡。论文在分析隧道服务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

赵桂新[8](2006)在《IPv6万兆以太网在校园网中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以及各个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园网拥有越来越多的用户,承载着越来越多的业务,校园网简单的建设模式已不能满足学校对网络的需求了。为了缓解以上压力,现有校园网络需改造成新型的校园网络——下一代校园网。下一代校园网(NGeN)是现有校园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核心是“业务驱动”,并且拥有高带宽和高存储量(需要应用万兆以太网)、全设备应用、IPv6协议的应用、更多地关注运营管理、支持多业务的运行。 本文通过分析下一代校园网络所具有的特征和现有校园网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下一代校园网络中应用的新技术。并将千兆以太网与万兆以太网、IPv4协议与IPv6协议作了详细比较,对下一代校园网络中应用到的万兆以太网技术和IPv6协议作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分析了适应万兆以太网发展的万兆交换机应该具备的新技术和使用IPv6协议路由器应具备的功能。重点结合万兆以太网在校园网络中发展的现状,给出了千兆校园网升万兆校园网的改造案例,详细分析了IPv4协议到IPv6协议过渡的多种策略,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以此来研究校园网升级万兆以太网的改造问题。并对当前常用的6to4技术作了深入的研究。 文中给出的IPv4协议到IPv6协议过渡的策略及案例已初步应用到校园网中,为当前校园网络的改造升级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方法,但真正实现还需要一个漫长地实验摸索过程,相信在不久的将在会在各个校园中应用。

杨焱[9](2005)在《IPv6包过滤转发ASIC》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IPv4向IPv6的过渡成为一个必然。支持IPv6的路由转发系统的研究也因此提上了日程,这为实现IPv4 向IPv6 的平稳过渡和IPv6 最后的全面应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因此,研发应用于高速的IPv6路由器基础平台的IPv6 包过滤转发ASIC 对于IPv6 应用的发展和IPv6 核心技术的国产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依据当前的IPv6 技术研究现状,确立了以FPGA 作为载体,应用“隧道技术+ NAT-PT”为主要过渡实现方式的思想。根据课题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在FPGA 中实现了IPv6 包的过滤转发处理;依据对应的过滤、转发和调度策略,实现了报文头处理、寻径、转发和队列调度设计。最后通过系统的路由器测试以及对测试结果的分析,经过现场调试和试验,证明本系统已实现了设计要求。本系统与传统设计相比,在性能上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实现了IPv6包的2.5G 线速转发,特别是克服了软件路由中大路由表与大的路由抖动对转发性能的影响。完全实现了电信级IPv6 核心路由器的功能及性能要求。

朱雪东[10](2005)在《隧道技术实现IPv6协议下网络监控》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名中国普通网民,你是否正感受到IP地址短缺所带来的压力?十几台甚至更多计算机共用一个公网IP地址利用NAT(网络地址翻译)技术共享上网,为了启用FTP服务器需要端口映射;为了提高下载速度,需要启用VNN(虚拟本地网);为了ⅡS服务需要进行地址映射等等。诸多的网络弊端都将随着互联网协议的升级而消失,IPv6正是网络升级的新网络协议版本,并且IPv6还将带来更多的优势。 随着PDA(掌上电脑)、无线设备、3G电话、智能汽车、智能家电的数量激增,对这些设备的控制和相互通信都会要求一个独立的IP地址,并且这个地址最好能自动配置的。对这些网络要求目前的IPv4网络根本无能为力,只有把网络升级为IPv6版本,利用ND(Neighbor Discovery)(邻居发现机制)技术才可方便地解决移动节点的IP配置问题。 但新协议IPv6与IPv4并不完全兼容,IPv4与IPv6的共存将是未来互联网的特点。因此如何升级也将是今后互联网改造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本文阐述并比较了网络协议升级过程中各种升级换代技术的优劣。目前IPv6网络才刚刚起步,IPv6硬件设备稀缺,抛弃旧的硬件设备而大量推广IPv6网络是不明智的,但是构建IPv6实验网络条件十分复杂和昂贵,不利于IPv6网络的普及探索。本文利用路由网络Server来实现IPv6隧道转发,实现IPv6网络节点与IPv4网络主机的隧道通信。监控部分利用摄像头来实现网络视频图像的采集,利用DirectX SDK 9.0的DirectShow来捕获和显示视频图像信号,通过创建新的视频类实现视频的各个操作,利用Socket来提供网络IP组播传送。为了保证控制信息能准确无误的发送出去,控制通道采用可靠性高的TCP协议,而数据包通道用于视频图像的通信,IP组播数据包使用的是基于无连接的UDP协议。 本文首创利用软路由Server实现IPv6隧道机制转发数据包,并在普通实验条件下实现对下一代互联网的探索,成功地在网络监控应用系统中实现隧道模式下IP协议升级过渡实验,利用微软的SDK Direct Show来开发应用程序,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这为即将到来的IPv6网络作了一次极好的尝试,也为以后对数量众多的智能IP家电,移动网络手机,各种小型电器的网络开发和远程控制提供了一次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并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二、Ipv6应用渐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pv6应用渐近(论文提纲范文)

(1)国泰君安证券IPv6项目改造经验分享(论文提纲范文)

国泰君安IPv6部署方案介绍
国泰君安IPv6部署实施情况
    1.IPv6工作开展进度情况
    2.资源投入
    3.技术路线
    4.安全保障
成效与经验总结
系统改造后面临的风险与问题
    1.应用及运维风险
    2.遗留问题
IPv6

(2)P2P蠕虫的传播建模及抑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蠕虫的威胁
        1.1.2 P2P蠕虫的出现
        1.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 网络蠕虫研究方法
        1.2.1 蠕虫传播模型研究方法
        1.2.2 蠕虫防御策略研究方法
        1.2.3 P2P蠕虫研究方法
    1.3 P2P蠕虫研究现状
        1.3.1 P2P蠕虫传播模型的研究
        1.3.2 P2P蠕虫防御策略的研究
        1.3.3 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研究工作
    2.1 蠕虫简介
        2.1.1 蠕虫的定义
        2.1.2 蠕虫的攻击机制
        2.1.3 蠕虫的扫描策略
    2.2 P2P网络
        2.2.1 P2P网络的特点
        2.2.2 P2P覆盖网络
        2.2.3 P2P网络分类
    2.3 P2P蠕虫简介
        2.3.1 P2P蠕虫的定义
        2.3.2 P2P蠕虫的分类
        2.3.3 P2P蠕虫的扫描策略
    2.4 蠕虫传播建模
        2.4.1 网络蠕虫的传播模型
        2.4.2 P2P蠕虫传播模型的分析方法
    2.5 小结
第3章 主动式P2P蠕虫的传播建模
    3.1 主动式P2P蠕虫
    3.2 主动式P2P蠕虫传播模型
        3.2.1 模型与假设
        3.2.2 SIRW模型的状态
        3.2.3 SIRW模型的状态转换
        3.2.4 P2P蠕虫感染率
        3.2.5 SIRW模型建立
    3.3 主动式P2P蠕虫传播模型分析
        3.3.1 无蠕虫的平衡状态
        3.3.2 SIRW模型稳定性分析
    3.4 实验与分析
        3.4.1 P2P蠕虫消亡的数值模拟
        3.4.2 参数对系统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主动式P2P蠕虫的抑制策略
    4.1 概述
    4.2 主动式P2P蠕虫的抑制策略
        4.2.1 P2P蠕虫自动抑制体系
        4.2.2 P2P蠕虫检测
        4.2.3 动态隔离
        4.2.4 免疫
    4.3 动态隔离DQP协议
    4.4 主动式P2P蠕虫的动态隔离数学模型
        4.4.1 模型与假设
        4.4.2 PWPDQ模型的状态
        4.4.3 PWPDQ模型的状态转换
        4.4.4 有效隔离率
        4.4.5 PWPDQ模型建立
    4.5 PWPDQ模型的分析
        4.5.1 无蠕虫的平衡状态
        4.5.2 PWPDQ模型稳定性分析
    4.6 数值模拟及性能分析
        4.6.1 P2P蠕虫消亡的数值模拟
        4.6.2 参数对系统的影响
    4.7 小结
第5章 被动式P2P蠕虫的传播建模
    5.1 被动式P2P蠕虫
    5.2 P2P网络中共享文件特点
        5.2.1 共享文件流行程度分布
        5.2.2 共享文件大小分布
    5.3 被动式P2P蠕虫静态传播模型
        5.3.1 模型与假设
        5.3.2 SEIS模型的状态
        5.3.3 静态P2P网络中建模
        5.3.4 静态传播模型的数值模拟及性能分析
    5.4 动态P2P网络中建模
        5.4.1 DSEIS动态模型状态转换
        5.4.2 DSEIS动态模型的建立
        5.4.3 DSEIS动态模型的分析
        5.4.4 DSEIS动态模型的数值模拟及性能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被动式P2P蠕虫的抑制策略
    6.1 概述
    6.2 被动式P2P蠕虫的免疫策略数学模型
        6.2.1 DSEISR模型的建立
        6.2.2 DSEISR模型的分析
        6.2.3 DSEISR模型的数值模拟及性能分析
    6.3 蠕虫文件的删除策略
    6.4 基于脉冲控制的被动式P2P蠕虫数学模型
    6.5 数值模拟及性能分析
    6.6 小结
第7章 IPv6网络中P2P蠕虫传播建模
    7.1 概述
    7.2 IPv6网络中的蠕虫
        7.2.1 IPv6网络地址结构
        7.2.2 无状态地址配置过程
        7.2.3 IPv6网络信息源
        7.2.4 IPv6网络中蠕虫扫描策略
    7.3 IPv6网络中P2P蠕虫
        7.3.1 网络模型
        7.3.2 IPv6网络中P2P蠕虫攻击行为
    7.4 IPv6网络中P2P蠕虫传播模型
        7.4.1 模型与假设
        7.4.2 OPSv6模型的状态及状态转换
        7.4.3 OPSv6蠕虫传播模型
    7.5 OPSv6模型的分析
    7.6 数值模型与性能分析
        7.6.1 OPSv6蠕虫传播模型数值模拟
        7.6.2 各种参数对P2P蠕虫传播的影响
    7.7 小结
第8章 IPv6网络中P2P蠕虫抑制策略研究
    8.1 概述
    8.2 IPv6网络中P2P蠕虫的协同抑制策略
        8.2.1 协同抑制策略
        8.2.2 信任度的管理与确定
        8.2.3 协同抑制协议
    8.3 IPv6网络中P2P蠕虫抑制策略数学模型
        8.3.1 模型与假设
        8.3.2 TNAC模型的状态转换
        8.3.3 TNAC模型的建立
    8.4 数值模拟及性能分析
        8.4.1 TNAC模型的数值模拟
        8.4.2 各参数对抑制策略的影响
    8.5 小结
第9章 结束语
    9.1 论文的工作总结
    9.2 创新点
    9.3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作者简历

(3)Ipv4向Ipv6过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IPv4向IPv6过渡技术
    1.1 过渡目标
        1.1.1 渐近地、无伤害地、由基于IPv4的网络过渡到基于IPv6的网络;
        1.1.2 尽可能减少过渡的成本;
        1.1.3 过渡初期要解决的是小规模IPv6网络之间的通信,
    1.2 过渡的基本要求
        1.2.1 渐进地无伤害地过渡
        1.2.2 最小的升级倚赖性
        1.2.3 方便地地址管理
        1.2.4 最低升级成本
    1.3 过渡技术
        1.3.1 双协议栈技术 (Dual Stack Model)
        1.3.2 隧道技术
        1.3.3 协议转换
        1.3.4 匹配机制
        1.3.5 转换策略
2 总结

(5)地址翻译协议NAT-PT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题研究目的
        1.1.2 IPv6技术发展的国内外现状
    1.2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IPV6向IPV4过渡机制
    2.1 IPV6与IPV4的比较
    2.2 IPv6的域名系统
    2.3 IPv6-IPv4的通信机制
        2.3.1 双协议栈技术
        2.3.2 隧道机制
        2.3.3 基于MPLS VPN的IPv6过渡机制
        2.3.4 IPv6-Ipv4过渡机制的比较
    2.4 IPv4-IPv6的通信机制——协议翻译器
        2.4.1 网络层翻译器
        2.4.2 传送层翻译器
        2.4.3 应用层翻译器
        2.4.4 几种协议翻译技术的比较
    2.5 小结
第三章 NAT-PT技术原理及实现方案
    3.1 NAT-PT技术原理
        3.1.1 网络地址翻译技术NAT
        3.1.2 协议翻译技术PT
        3.1.3 应用级网关ALG
    3.2 NAT-PT翻译网关实现方案
        3.2.1 NAT-PT在Linux中的位置
        3.2.2 NAT-PT的功能结构
        3.2.3 NAT-PT的通信过程
    3.3 小结
第四章 协议翻译模块的实现
    4.1 协议翻译的实现环境
        4.1.1 Linux中的网络子系统
        4.1.2 Linux中的IPv4协议栈实现
        4.1.3 Linux中的IPv6协议栈实现
    4.2 协议翻译的实现方式
        4.2.1 Linux内核可加载模块编程
        4.2.2 Linux中的Netfilter机制
    4.3 PT算法及在LINUX下面的实现
        4.3.1 与NAT模块的接口
        4.3.2 从IPv4到IPv6的翻译
        4.3.3 从IPv6到IPv4的翻译
    4.4 PT模块的日志文件
    4.5 NAT-PT的安全性能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实验结果
    5.1 实验目的
    5.2 实验平台的搭建与配置
        5.2.1 IPv4网络的配置
        5.2.2 NAT-PT网关的配置
        5.2.3 IPv6网络的配置
    5.3 测试内容与结果
        5.3.1 简单Ping测试
        5.3.2 UDP通信测试
        5.3.3 TCP 通信测试
    5.4 结论
第六章 结束语
    6.1 总结
    6.2 今后的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6)IPv6访问IPv4的过渡技术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
    1.3 课题研究过程
第二章 IPv4 协议
    2.1 IPv4 协议及其局限性
第三章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IPv6
    3.1 IPv6 的诞生
    3.2 IPv6 的主要技术特点
    3.3 IPv6 地址扩展与类型
第四章 IPv4/IPv6 过渡技术
    4.1 过渡内容及要求
    4.2 IPv6 小岛访问IPv4 海洋的过渡技术
    4.3 各种过渡技术的总结及对比分析
第五章 NAT-PT的实现
    5.1 IPv6 基本配置实验
    5.2 NAT-PT测试
    5.3 测试内容与结果
    5.4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面向NAT用户的IPv6隧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动机和意义
        1.1.1 研究动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2.1 穿透NAT
        1.2.2 隧道服务器负载均衡
        1.2.3 提高隧道传输效率
    1.3 本文贡献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背景知识与研究现状
    2.1 IPv6 简介
        2.1.1 IPv6 的诞生背景
        2.1.2 IPv6 的主要特征
        2.1.3 IPv6 现状及发展趋势
    2.2 过渡技术概述
        2.2.1 双协议栈
        2.2.2 协议翻译
        2.2.3 隧道
        2.2.4 应用前景分析
    2.3 IPv6-in-IPv4 隧道
        2.3.1 6to4 隧道
        2.3.2 ISATAP隧道
        2.3.3 6over4 隧道
        2.3.4 隧道代理
        2.3.5 兼容地址自动隧道
    2.4 NAT及其对IPv6-in-IPv4 隧道的影响
        2.4.1 NAT工作流程
        2.4.2 NAT类型
        2.4.3 NAT对IPv6-in-IPv4 隧道的影响
    2.5 Teredo协议
        2.5.1 Teredo体系结构
        2.5.2 Teredo地址
        2.5.3 Teredo路由
        2.5.4 Teredo通信过程
    2.6 Teredo协议的不足
    2.7 小结
第三章 Silkroad协议
    3.1 介绍
    3.2 Teredo问题的解决思路
        3.2.1 客户端-服务器模式
        3.2.2 服务器的有状态特性
    3.3 协议设计
        3.3.1 术语定义
        3.3.2 网络模型
        3.3.3 Silkroad报文格式
        3.3.4 客户端地址配置和身份认证
        3.3.5 服务器状态信息维护
        3.3.6 数据传输过程
    3.4 安全性分析
        3.4.1 中间人攻击
        3.4.2 拒绝服务攻击
    3.5 Silkroad的特点和不足
    3.6 小结
第四章 Silkroad通信优化
    4.1 介绍
    4.2 通信优化方法
        4.2.1 基本原理
        4.2.2 通信优化对NAT类型的要求
        4.2.3 交互过程
        4.2.4 获取NAT类型
        4.2.5 相同链路上的客户端通信
    4.3 自适应通信优化方法
        4.3.1 通信优化的代价
        4.3.2 自适应优化原理
    4.4 建模和评估
        4.4.1 时间开销模型
        4.4.2 数值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隧道服务器负载均衡
    5.1 介绍
    5.2 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概况
        5.2.1 调度器的选择
        5.2.2 调度算法
    5.3 Silkroad负载均衡方案
        5.3.1 导航器调度程序
        5.3.2 隧道服务器负载指示
        5.3.3 加权最少隧道调度
    5.4 调度算法性能评估
        5.4.1 仿真实验参数
        5.4.2 评估方法
        5.4.3 仿真结果
    5.5 小结
第六章 一种鲁棒的IPv6 头部压缩方法
    6.1 介绍
        6.1.1 采用头部压缩机制的必要性
        6.1.2 采用头部压缩机制的可行性
    6.2 已有压缩方法及不足
        6.2.1 头部压缩基本概念
        6.2.2 差分编码压缩原理
        6.2.3 性能分析
    6.3 SBHC压缩方法
        6.3.1 SBHC压缩原理
        6.3.2 可行性分析
        6.3.3 压缩端/解压缩端行为描述
        6.3.4 映射表管理
    6.4 SBHC实现和性能评估
        6.4.1 在Linux平台上的实现
        6.4.2 SBHC和VJ的性能比较
    6.5 小结
第七章 Silkroad实现
    7.1 介绍
    7.2 系统实现框架
        7.2.1 隧道实现方式
        7.2.2 总体结构
    7.3 隧道的实现
        7.3.1 数据结构
        7.3.2 设备初始化
        7.3.3 数据包发送
        7.3.4 数据包接收
        7.3.5 出错处理
        7.3.6 I/O控制
    7.4 应用程序的实现
        7.4.1 接口标识符的生成
        7.4.2 身份认证
        7.4.3 数据库操作
    7.5 性能测试
        7.5.1 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
        7.5.2 测试结果
    7.6 系统演示
    7.7 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下一步工作
    8.1 总结
    8.2 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IPv6万兆以太网在校园网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的意义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校园网络的发展
    2.1 校园网现状
    2.2 下一代校园网(NGeN)概述
    2.3 小结
第三章 网络新技术
    3.1 网络技术分析
        3.1.1 千兆以太网(GB Ethernat)
        3.1.2 万兆以太网(10GB Ethernet)
        3.1.3 万兆以太网与千兆以太网的比较
        3.1.4 万兆交换机中的新技术
    3.2 IPv4协议和IPv6协议
        3.2.1 IPv4协议概述
        3.2.2 IPv6协议
        3.2.3 IPv4协议和IPv6协议的比较
    3.3 小结
第四章 IPv6万兆以太网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4.1 千兆校园网升级到万兆校园网络案例
        4.1.1 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4.1.2 校园网络升级改造的原则
        4.1.3 校园网络升级改造方案
        4.1.4 升级改造后的校园网络达到的实际效果
        4.1.5 小结
    4.2 IPv6协议在校园网络中的应用
        4.2.1 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
        4.2.2 IPv4/IPv6过渡对路由器的要求
        4.2.3 6to4技术
        4.2.4 小结
    4.3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IPv6包过滤转发ASIC(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IPV6 发展现状、研究意义及存在问题
        1.2.1 IPv6 发展背景
        1.2.2 IPv6 研究意义
        1.2.2 IPv6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路由转发系统中NP 技术与ASIC 技术的比较
        1.3.1 网络处理器的优势和劣势
        1.3.2 ASIC 的优势和劣势
        1.3.3 NP 和ASIC 技术的综合选择
    1.4 IPV4 向IPV6 过渡技术研究
        1.4.1 双栈技术
        1.4.2 隧道技术
        1.4.3 协议转换技术
        1.4.4 过渡技术的综合选择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IPV6 包过滤转发ASIC
    2.1 IPV6 高性能路由器基础平台及实验系统
        2.1.1 路由系统设计原理与总体结构
        2.1.2 IPv6 包过滤转发处理板的设计
        2.1.3 IPv6 包过滤转发ASIC
    2.2 IPV6 包过滤转发ASIC 基本设计原理
        2.2.1 总体框架
        2.2.2 IPv6 地址分配
        2.2.3 IPv6 报文头格式
        2.2.4 包合法性检验
        2.2.5 软件处理判别
        2.2.6 IPv6 包头分析与过滤转发表控制
        2.2.7 IPv6 包调度处理
        2.2.8 IPv6 包上下行输出处理
        2.2.9 缓冲区控制器
        2.2.10 PCI 接口与主控逻辑
        2.2.11 IPv4 协议支持
    2.3 IPV6 包过滤转发ASIC 总体模块设计和接口时序
        2.3.1 上行FPGA 总体设计
        2.3.2 下行FPGA 总体设计
        2.3.3 POS-PHY leve13 (SPI-3)接口设计
        2.3.4 CAM 接口设计
    2.4 子模块设计
        2.4.1 上行输入包处理模块(IPP)
        2.4.2 路由查找控制与CPU 接口模块(RSC)
        2.4.3 包路由分析模块(PRA)
        2.4.4 队列调度管理模块(QSM)
        2.4.5 输出包处理模块(OPP)
        2.4.6 二层处理模块(Link Processing)
第3章 包路由分析模块(PRA)设计
    3.1 基本原理与功能
        3.1.1 模块在系统中的位置
        3.1.2 基本功能
    3.2 系统设计与实现
        3.2.1 总体框架
        3.2.2 子模块划分
    3.3 子模块设计
        3.3.1 Pra_Frd:结果FIFO 读控制模块
        3.3.2 Pra_Ramc:循环Buffer 控制模块
        3.3.3 Pra_Ana:报文分析与控制模块
        3.3.4 Pra_Qsmt:QSM 包数据传输模块
        3.3.5 Pra_Qsmp:QSM 包FIFO
        3.3.6 Pra_Uct:CPU 包数据传输模块
        3.3.7 Pra_Ucp:CPU 包DPRAM
        3.3.8 Pra_Preg:内部寄存器模块
第4章 二层处理模块
    4.1 上行以太帧解析模块(ULPM)的设计
        4.1.1 基本原理与功能
        4.1.2 模块在系统中的位置
        4.1.3 系统结构
        4.1.4 子模块划分
        4.1.6 子模块设计
    4.2 上行PPP 帧解析模块(ULPP)的设计
        4.2.1 基本原理与功能
        4.2.2 系统结构设计
        4.2.3 子模块设计
    4.3 下行成帧模块(DLPM、DLPP)的设计
        4.3.1 下行以太帧成帧模块(DLPM)的设计
        4.3.2 系统结构设计
        4.3.3 下行PPP 帧成帧模块(DLPP)的设计
第5章 路由器测试规范与系统测试
    5.1 路由器标准
    5.2 路由器测试规范
        5.2.1 路由器测试的目的与内容
        5.2.2 路由器测试的方法
        5.2.3 本路由系统的测试研究
    5.3 IPV6 包过滤转发ASIC 的测试
    5.4 测试结果分析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致谢
导师及作者简介

(10)隧道技术实现IPv6协议下网络监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IPv6网络协议产生的背景
    1.2 IPv4协议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2.1 IP地址严重短缺
        1.2.2 安全性
        1.2.3 QoS(服务质量)
    1.3 IPv6的发展历程
    1.4 VPN简介
    1.5 监控系统发展历程
    1.6 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及发展趋势
    1.7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1.7.1 课题意义
        1.7.2 课题内容
第二章 从IPv4升级到IPv6
    2.1 IPv6相对于IPv4的优点
        2.1.1 新的报文格式
        2.1.2 巨大的地址空间
        2.1.3 对服务质量(QoS)的更好支持
        2.1.4 全新的地址配置方式
        2.1.5 内置安全性
        2.1.6 邻居探索协议(Neighbor Discovery)
        2.1.7 可扩展性
        2.1.8 内置的移动性
    2.2 IPv6基础
        2.2.1 IPv6报文结构
        2.2.1.1 IPv6基本报头
        2.2.1.2 IPv6扩展报头
        2.2.1.3 路由报头
        2.2.2 IPv6上层协议相关问题
        2.2.3 ICMPv6
        2.2.3.1 ICMPv6差错报文
        2.2.3.2 ICMPv6信息报文
        2.2.4 多播侦听器探索MLD
        2.2.5 Neighbor Discovery邻居发现机制
    2.3 IPv6地址概述
        2.3.1 IPv6地址表达方式
        2.3.2 IPv6前缀
        2.3.3 IPv6地址分配
        2.3.4 地址类型
        2.3.4.1 Unicast单播地址
        2.3.4.2 Multicast组播地址
        2.3.4.3 Anycast任播地址
    2.4 IPv6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方向
        2.4.1 从IPv4升级到IPv6的障碍——兼容性
        2.4.2 IPv4升级到IPv6所还来的经济效益
        2.4.3 何时IPv6占据网络主导
第三章 升级的各种方法介绍
    3.1 IPv6发展阶段
    3.2 IPv4过渡到IPv6的基本策略
        3.2.1 隧道方式Tunnel
        3.2.2 双协议栈方式(Dual Stack)
        3.2.3 NAT-PT
    3.3 IPv4网络与IPv6网络的通信
        3.3.1 双协议栈模式
        3.3.2 SIIT(Stateless IP/ICMP Translation)
        3.3.2.1 SIIT的工作原理
        3.3.3 NAT-PT
        3.3.3.1 静态NAT-PT
        3.3.3.2 动态NAT-PT
        3.3.4 DSTM
        3.3.5 SOCKs64
        3.3.6 传输层中继
        3.3.7 BIS
        3.3.8 BIA
    3.4 IPv6(跨IPv4)网络之间的通信
        3.4.1 GRE隧道
        3.4.2 手动隧道
        3.4.3 IPv4兼容IPv6自动隧道
        3.4.4 6t04隧道
        3.4.4.1 6to4隧道的配置
        3.4.4.2 6to4隧道工作原理分析
        3.4.4.3 自动遂道特点
        3.4.4.4 6t04中继
        3.4.5 ISATAP隧道
        3.4.6 6PE
        3.4.7 6over4
        3.4.8 Teredo
        3.4.9 隧道代理
    3.5 IPv6升级过渡技术总结
第四章 路由与VPN服务
    4.1 VPN
    4.2 路由与远程访问服务
    4.3 VPN与路由服务实验
        4.3.1 VPN路由实验网络拓扑结构
        4.3.2 VPN计算机设置
    4.4 IPv6路由功能的实现
        4.4.1 IPv6路由
        4.4.2 IPv6路由器
        4.4.3 路由表
        4.4.4 IPv6路由实验
第五章 Tunnel与VPN路由实验IPv6的孤岛通信
    5.1 ISATAP
    5.2 ISATAP隧道实验
    5.3 双栈主机PC1和IPv6主机PC2的设置
    5.4 软路由器的设置
    5.5 软路由隧道的工作过程
第六章 视频监控系统实现
    6.1 IPv6在VC下的编程
        6.1.1 地址表示
        6.1.2 IPV4/IPV6专用函数
        6.1.3 VC在IPv6下编程的关键代码
    6.2 视频监控系统
        6.2.1 视频监控数据流流程
        6.2.2 视频数据采集流程图
        6.2.3 图像显示和播放
        6.2.4 数据发送和接收
        6.2.5 监控系统界面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独创性声明
致谢

四、Ipv6应用渐近(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泰君安证券IPv6项目改造经验分享[J]. 谢军. 金融电子化, 2020(02)
  • [2]P2P蠕虫的传播建模及抑制策略研究[D]. 杨巍. 东北大学, 2012(07)
  • [3]Ipv4向Ipv6过渡技术研究[J]. 胡尊美. 科技信息, 2011(27)
  • [4]中国IPv6渐行渐近[J]. 邱翔鸥. 现代电信科技, 2004(05)
  • [5]地址翻译协议NAT-PT的研究[D]. 李瑞江. 合肥工业大学, 2008(11)
  • [6]IPv6访问IPv4的过渡技术研究与实践[D]. 陈志亮. 天津大学, 2007(04)
  • [7]面向NAT用户的IPv6隧道技术研究[D]. 吴贤国.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006(11)
  • [8]IPv6万兆以太网在校园网中应用的研究[D]. 赵桂新. 曲阜师范大学, 2006(09)
  • [9]IPv6包过滤转发ASIC[D]. 杨焱. 吉林大学, 2005(06)
  • [10]隧道技术实现IPv6协议下网络监控[D]. 朱雪东. 广东工业大学, 2005(06)

标签:;  ;  ;  ;  ;  

Ipv6 应用渐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