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羊角山中学,545000)
摘要:为推动初中体育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完善的教学情境对体育教学进行变革,把学生带进某个特定的情境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加入到体育活动当中。主要分析了当前初中体育教学 中存在的问题,并着重探讨了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兴趣教学法的作用,运用兴趣教学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创建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推动体育教学不断进步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教学;兴趣教学;作用分析
引言:
对于学生来说,初中阶段是其身体素质提升的重要阶段,初中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都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这可以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学生带来了一种非常健康的兴趣教学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展各种体育教学活动,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及学习任务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问题
1、体育课程设计不当,缺乏趣味性
从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来看,体育教学并没有一套自己的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程的开展。很多体育教师也没有认真地设计体育课程,没有认真地考虑哪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锻炼学生的身体,大多情况下采用放羊式的教学方法,没有很好地引导和监督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另外,很多初中体育教师非常喜欢让学生在课堂上跑步,虽然跑步确实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但是难免过于单调,很难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
2、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都必须要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所以初中学校会更加重视理论课程的教学,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认真地探析过体育教学,也没有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所以对于体育教师,并不会精心设计体育教学环节,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开展教学工作。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会直接将体育课让给其他学科教师,乐得一身轻松,以这种态度开展体育教学自然无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二、兴趣教学法对初中体育教学的作用
1、有效调节课堂氛围
兴趣教学法具备高效性、可靠性和创新性,是一门新型的教学方法,主要原则是依据各个学生的迥异性格特点来进行课堂教学。兴趣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学生反感上课的现状,能够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渴望获得知识。比如,在进行足球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采取兴趣教学方法,第一步应当将喜欢踢足球的学生挑选出来,第二步组织喜欢足球的学生观看国内外的大型足球比赛视频,视频结束后教师应当集合学生们举办一场足球比赛。如此不但提升了体育教学的效率,还可以调节课堂氛围。
2、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只有学生对某门课程产生了相应的兴趣,他们才会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中。将兴趣教学法应用到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体育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这是由兴趣教学法的性质决定的,兴趣教学法最核心的内容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比如,在进行长跑课程时,需要先组织学生进行慢跑训练,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和兴趣来实行竞赛练习,通过利用中学生的比拼意识来提高他们对长跑课程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兴趣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合理规划每节体育课教学内容
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完整的课堂教学,因此课程的导入是十分关键的。一个规划完整、内容丰富又不失趣味的体育课堂能够大大调动学生们参加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反之如果体育课程死板乏味、教学任务又多,学生们的配合度就会大大降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在了解自己班上同学的体育需求基础上制定符合学生特征的教学任务,能够让学生们不再将体育课当作一堂“放风”的课。例如学生如果喜欢竞技类比赛,那就组织课堂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在比赛之前给学生们讲解球类运动专业知识。
2、创新体育教学模式
第一,贯彻终身体育理念。改革教材,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删除陈旧内容,增加选修课比例,兼具实用性与娱乐性。增加非竞技性项目、个人项目,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在毕业升学之后,依然能够坚持锻炼。第二,创新教学模式,将基础教学模式、专项选项模式、俱乐部模式相结合,针对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差异,进行针对性的分流,同时,有侧重点的分配体育教学资源。 对于身体素质好、运动技能强的学生,选入俱乐部,配备高水平的教师进行指导。其他在体育方面没有特长的学生,可以选取专项选项模式,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同时,也要保留传统的综合类基础教学模式,满足没有特别爱好的学生。
3、增加游戏教学环节,调动课堂气氛
一直以来学生,对体育课的模式都有着自己的意见与想法,然而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原因,学生的主观愿望并未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所以教师要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位置,关注关心学生的教学需求。并且将游戏教学法借鉴到体育教学中,通过游戏与体育活动的有机融合转变学生对体育及游戏的认识。例如在课堂中组织学生玩体育游戏,例如“三国杀”、“贴烧饼”这类将体育项目融合了游戏成分,让学生通过体育游戏来做课前热身活动,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在课程导入的过程中同样也可以使用游戏教学法,把每场游戏中淘汰的同学作为教学示范,让他们带头做体育项目,示范动作,争取让全员参与教学。
4、小组活动、增加学生竞争力
在开展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发现学生们的性格特点和习惯兴趣,并且依据该特征来对学生进行分组,以此结成体育学习兴趣小组。在每一个兴趣小组中,不同组的所有成员至少要有一项共同喜爱的运动项目,并在每一个小组中选出组长,带领小组做体育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设计不一样的体育教学方案,还可以把部分和体育有关的艺术内容加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例如,舞蹈与跑步可以一起进行,组织学生在一旁观看,从学生的注意力来分析哪种运动能够更好地吸引他们。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在场竞赛学生的体育激情,还能够满足学生的体育运动心理需求,使得有着同样兴趣爱好的学生找到组织。
5、重视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初中阶段毕业,学生们的体育任务还是非常重的,在初中的最后阶段会有一项体育达标测试,来检验学生们在初中教学阶段的体能,并记入分数。学生们由于体质和体育技能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很容易出现成绩不均衡的情况。有的同学天生体质好,所以做起运动项目得心应手,但有的同学体质相对较差一点,很多体育项目都很难及格。因此,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现有成绩,再有针对性地为学生们量身制定适合其自身的训练方案,使得优势更突出,劣势逐渐得到改善。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都是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初中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兴趣教学法,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从而使初中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侍汉军. 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J]. 求知导刊,2015(20):141.
[2]崔清国. 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J]. 华夏教师,2015(07):73.
[3]汪卫. 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5(29):161.
论文作者:戚倩倩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学生论文; 体育论文; 教学法论文; 初中论文; 兴趣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学生们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