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秀社团建设促进优秀企业文化践行 实现新时代企业凝聚力、战斗力的提升
——以广州地铁运营通讯社为例
杨浩玉
(广州地铁集团 广州 510000)
摘 要: 当今社会,人们思想意识复杂多样,相互交织。在企业里,如何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是长期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广州地铁运营通讯社(以下简称“通讯社”)为例,探讨社团对新时代企业文化践行的价值与意义,更多从关爱员工角度,以社团建设带动员工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并不断提升自我技能,实现与企业共成长。
关键词: 社团;文化;以人为本
一、充分认识新时代员工特点,密切关注员工需求
新时期,80、90后员工逐渐成为企业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意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一)思想意识多元化
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使意识形态领域局部多元、多样、多变,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显著增强。这一变化在80、90后员工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随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员工接受各种思想的渠道也越来越方便多样,主流意识形态与多样化社会思潮长期并存。如何把员工的思想统一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优秀企业文化上,共同为新时代发展贡献力量,是新时代企业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二)思想意识人本化
由于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及实现共同富裕的生活理念,使人们能更加关注自我需求及个人价值的实现。体现在80、90后员工身上,他们更加关注工作的舒适度及获得感。舒适度包括工作的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团队的氛围等。获得感则体现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的收获。80、90后员工除了希望得到较好的物质回报,还希望工作能展现个人才华、个人价值,能带来较好的个人成就感。
基于单据结构化进行集中结算,能够完全取代纸质单据,由集中结算平台汇集移动端数据、结构化单据数据、合同结算单据数据,并实现付款申请与支付单据过程数据的自动化验审,变人工审核为系统审核,在保证单据准确性的基础上,有效缩短审核时间,并可节约审核人力资源。另一方面,电子化的单据能够做到随时查阅,并且可以省去归档流程,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三)思想意识便利化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及高新技术运用,人们的思想意识越来越趋于“便利化”生活,即越简单方便的生活越受喜欢。具体体现在:上班能坐交通工具就不走路;和朋友聊天,能用网络,就少见面;购物能上淘宝、京东,就尽量不逛实体店……这种便利化的生活,的确节约了时间,但也容易使我们忽视身体锻炼、人际交往等。
二、积极挖掘社团价值,助推企业文化建设
一提到企业社团,大家最容易联想到就是学校的社团。如,学生会、文学社、艺术团、舞蹈协会等各式各样的社团。广州地铁运营总部于2010年成立运营通讯社,当时正是广州地铁万名员工全力保障亚运会时期。成立通讯社的原因是吸纳企业内各类文学爱好者、摄影爱好者,希望通过他们的力量一起创新宣传手段、提升宣传品质,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摇旗呐喊。随着近十年的发展,通讯社由当时的30多人发展到现在近500人,得到了越来越多员工的喜爱。这是因为社团具有自己无比独特的优势,具体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兴趣相近相同,方便增进交流
来到社团的员工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通讯社有12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相关专业特长员工。如,写作、漫画、唱歌等。一方面,结合企业生产需要,开展宣传发动、鼓舞士气、传播资讯、关心慰问等活动,给他们搭建展现才华的平台;另一方面,通过他们的才华也服务了更多其他的员工,为员工营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二)没有太多约束,交往轻松自在
通讯社成立的目的是给员工搭建一个沟通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也一直致力营造“兄弟姐妹”般的亲情氛围,没有行政组织命令,人与人之间交往也没有利益冲突,这种感觉在行政组织中很难得到。这给他们交朋识友、互学互助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目前,已有8名员工因通讯社结缘,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
(三)打破组织壁垒,拓展视野格局
大多数情况下,根据聚类中心距(即各样本数据与其聚类中心的距离)来判定是否为疑点,选取几个聚类中心距最大的几个点,则可视为疑点数据。
新员工,特别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要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人、职场的转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尽管新员工入职都会接受公司的各种培训,但自我感知及感知的系统性、多样性,还需要实践进行强化。在社团中,新员工可以接受来自不同部门、专业员工的信息,甚至可以了解公司各个层面的信息。这对新员工快速融入企业,特别是增强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加强工作经验交流等有较大帮助。
集团在行政组织中,员工是因为本职岗位或者专业,而聚集在一起,个人思维往往会受到部门局限。而社团组织中,员工是因为兴趣而聚集在一起,突破了各自岗位、部门局限,员工可以通过社团了解本岗位、本部门以外的工作,大大拓展了自己的视野格局,也为自己的职业增添了其它可能的发展渠道。通讯社成立近10年,已有40多人脱离所学专业,而转入其他专业发展。
(四)新员工适应企业的“港湾”
由此可见,社团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在构建企业文化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为企业文化建设助力,让社团能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先锋、企业文化传播的阵地。让官方组织、民间组织完美契合,更好地促进员工管理、促进企业发展。主要能发挥以下作用:
安全体系的一道重要保障就是管理机制,管理机制的建立应该严格按照涉密数据网络安全保密的要求,测绘行业涉密计算机安全管理机制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般根据主题命中结果集中的关键词(含原文关键词与服务商标引的关键词,进行过滤,去掉一些意义不够明确的词)进行词频、共现词、词距分析,按其区域、年度、资源类型分布的特点,形成一定的分析报告。
(五)员工与企业沟通的“桥梁”
大多参加社团的员工具备这样的特点:一是思想积极向上,有一颗热忱的心;二是生活健康,并有情趣;三是渴望改变自己,并能无私奉献。因此,通讯社倡导社员做“积极向上的追梦者、快乐工作的示范者、健康生活的引领者、企业形象的代言者”。这种倡导是鼓励社团员工做弘扬企业文化、践行企业文化的“旗帜”。大多数企业在工作领域中的先进典型很多,但着力突出个人品德、文化修养的典范却不多。让来自社团的优秀员工扛起企业文化大旗,可亲可信。
(六)弘扬企业文化的“旗帜”
传统的行政渠道由于行政约束等原因,导致员工沟通交流时会有顾忌,不敢畅所欲言。但在社团,人与人之间没有上下级之分,大家沟通交流能发自肺腑。这为企业及时掌握员工思想脉搏、有效收集员工思想动态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同时,还要认识到能参加社团的员工都是思想积极、热忱的,不少还是意见领袖,可以通过他们做好上情下达,更容易得到普通员工的认可。
(七)服务生产发展的“先锋”
广州地铁来运营通讯社荟萃写作、摄影、漫画、新媒体编辑等各类型人才,来自22 000多名员工队伍、上百个班组中。通讯社让有共同兴趣的员工走在一起,更方便他们切磋技能、展现才华、提升自我。目前,通讯社近500名员工,他们分散在运营各部门,积极展现自己的正能量。
三、加大社团支持力度,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社团是企业非正式沟通的重要渠道,随着更多、更年轻员工的涌入,社团将成为地铁运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流形态。特别是社团管理中平等、包容及浓郁的友情氛围,被员工接受,激发员工的创造意识和团结意识。因此,企业要进一步加大对社团的支持力度,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建立长效机制,没有正常的运转机制,社团容易形同虚设
社团因为具有松散性的特点,如果不加强管理,可能变成一盘散沙,对企业产生的积极效能也会大打折扣。通讯社成立之初,便有章程对社员的权利、义务进行规范。然后,又创新成立社团监察部,出台社团监察管理办法和考核细则,对社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要求。但这些制度又区别于行政制度,是一种倡导性规则,指引社员社团的行为。社团监察部更重要的功能是担任“谏言官”或者“诤友”,起到督促和提醒的作用。
(二)建立社团文化,形成人人喜欢的文化氛围,引领社员相亲相爱
通讯社最大的亮点不是“硬”性制度,而是“柔”性文化。例如,“我们是一家人”的“家”文化;“我选择、我奉献”的“主人翁”文化。这些文化理念让通讯社整个团队充满温情,也充满了动力。当然,光靠理念支撑远远不够,还需要活动践行。通讯社以线上活动、线下活动为载体,每年开展春游、秋游、读书会、春晚、文体比赛等活动。同时,与高校文学社、交大读书会等组织共建共享,让大家通过活动相识相知、拓展视野。常态化的活动聚人气,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现在地铁各大舞台上,都有通讯社社员活跃的身影,成为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三)服务员工为本,提升员工综合素养,实现员工与企业共成长
通讯社极力在企业生产和员工兴趣之间找到平衡点,让服务企业中心工作能成为员工展现个人才华、提升个人技能的有效方式。同时,给参与社团的员工在平衡本职与兼职关系、如何做好指引规划等给予指引,让员工在社团中能以放松、愉快的心态成长。通过打造系列品牌活动,让员工工作素养能得到全方位提升,有助于他们做好本职工作或者在更高、更合适的平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发挥个人最大的价值,为企业做出最大贡献。
目前,庐山景区内民宿主要集中于庐山牯岭镇胜利村、大林沟、庐山清真寺、街心公园以及庐山疗养院一带,其中又以庐山清真寺、街心公园的民宿最为密集。在旅游在线预订网站上,以“庐山风景区”为区域名,以“家庭旅馆、客栈”为关键词搜索,显示结果为240条左右。民宿经营者多是当地居民,在了解到民宿市场的商机后,对自有房屋进行改造改建,将闲置房源改造成可提供游客住宿的场所,而经营者年龄相对较大,较缺乏年轻业主。同时淡旺季经营状况差距大,在旅游旺季以及节假日期间,庐山上民宿的入住率很高,甚至会出现爆满、预订不到的情况;但是到了庐山旅游的淡季,民宿的经营状况又略显惨淡,与庐山整体旅游情况呈正比。
综上所述,一个社团就是一个文化的堡垒。广州地铁运营总部要以员工需求为导向,充分了解员工特点。包括:员工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以人为本,以情感构建和谐文化氛围,发挥社团引领员工思想、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员工技能发展等作用,对促进优秀企业文化践行,丰富员工思想建设手段,提升新时代企业凝聚力、战斗力发挥更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