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儿童互动体验区设计研究-以中国农业博物馆为例论文

博物馆儿童互动体验区设计研究
——以中国农业博物馆为例

朱一鸣

(中国农业博物馆社教部,北京 100026)

[摘要] 博物馆儿童互动体验区是以儿童作为主要受众群体的科普场所,如何在有限的展览空间中做到有效地传播知识是研究与实践的重点。儿童互动体验区是儿童认知和交流的区域,其项目选择、空间规划、互动形式等都是场馆区域设计中的关键环节。本文探讨了农业博物馆设计儿童互动体验区的必要性以及设计原则,同时对互动体验的多种方式进行研究,以期为农业博物馆儿童互动体验区的展陈设计及更新换代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 博物馆;儿童;互动体验区;设计

随着社会对儿童教育的逐步重视,博物馆在儿童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很多博物馆都提出了建立青少年科普活动基地的口号。博物馆儿童互动体验区是儿童认知和交流博物馆主题内容的主要区域,要求设计者们在设计方面不断研究,在项目选择、互动形式、空间规划等关键环节上不断优化,充分吸引儿童沉浸其中,培养儿童主动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探索的精神,让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其面向儿童的社会教育功能。

中国农业博物馆的专题馆之一“青少年科普馆”建馆运营近10年来,在儿童农业类互动体验区的设计方面不断研究探索,总结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本文探讨了农业博物馆设计儿童互动体验区的必要性,对受众群体现状、儿童不同阶段的身心特点以及博物馆互动方式进行研究,为农业博物馆儿童互动体验取的展陈设计及更新换代提供研究基础。

积差相关系数.这种方法是Pearson提出来的,其适用条件为:①两个变量都是连续型随机变量;②两个变量的总体都呈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分布;③两个变量的取值是一一对应数据;④两个变量之间呈线性关系.

一、农业博物馆设计儿童互动体验区的必要性

(一)实现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根本要求

博物馆的首要功能是教育,互动体验活动在博物馆发挥教育功能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观众能记住他们读到的10%、听到的20%、看到的30%、看到并听到的50%、说过的70%、说过并做过的90%[1]。一个品质优良的现代博物馆不仅带给观众生动有趣的知识和艺术的熏陶,还应该为观众提供独特的互动体验,才能对观众保持巨大的吸引力和永久的魅力。作为专业性的农业博物馆,在规划设计中,需要根据农耕活动的自身特点,设计各类互动体验项目,为观众提供尽量多的直接参与、实践体验的机会,使观众获取知识,加深记忆,启迪智慧,激发兴趣,享受沉浸式学习。

拓展实验实施阶段,从仪器的使用、试剂的配制、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对学生严格要求,使其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规范、熟练的操作能力。对于一些新的实验方法和仪器装置的使用,要提前做演示和讲解操作规范。

(二)激发兴趣、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中国自古是农业大国,农业文明存续几千年。然而现如今在城市久居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农业的兴趣不高,接触渠道主要来自于书本、电视、网络等,许多孩子不辨菽麦、五谷不分,更别提如何耕耘稼穑、种瓜点豆。儿童互动体验区的设置可以让观众在参观博物馆的同时,近距离了解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强化农业文化知识,通过亲身体验,提高对农业的兴趣,引导民众珍惜、保护、利用珍贵的农业资源,对于培养青少年热爱农业、献身农业具有长远的意义。

(三)展现农业特色科普的客观要求

静态媒体互动体验方式主要包括场景复原、幻影成像、数字沙盘和电子翻书等形式。在儿童互动体验区的设计中,由于面积、空间、展示内容等因素的限制,幻影成像和电子翻书的形式使用较多。幻影成像适用于展示一些简单有趣的小视频,可以与其他展示方式结合运用,如“转基因的奥秘”科普短片等。电子翻书在科普场馆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这种方式是运用计算机感应技术使用手指左右滑动完成翻书动作,适合设计一些知识补充性的科普图文或系统性的知识梳理,如“新中国农业科技成就大事记”,或与其他互动体验方式联合运用。

(四)保持博物馆的创造力和积极性的有力支撑

国外大型的博物馆或商场均设置儿童馆或者青少年区域。在我国二胎政策放开后,青少年儿童成为了数量庞大的观众群体。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利用好博物馆自身的优势资源,优化青少年农业科普馆,设计更为合理的儿童互动体验区,可以为博物馆开发相关的科普课堂、讲座报告、亲子活动、拓展实践等提供实体教材和活动场地,更好地激发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二、农业博物馆儿童互动体验区设计原则

(一)结合儿童身心特点

博物馆儿童互动体验区以正确引导儿童价值取向为目的。联合国1989年通过并正式生效的国际《儿童权利公约》界定: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2]。心理学家根据人的成长发展情况,将儿童又细分为婴幼儿期(0—3) 岁、学前期( 4—6) 岁、童年期(7—12)岁、少年期( 13—15) 、青年期(16—18岁)岁几个阶段。其中 4—18 岁作为儿童的学龄前期和学龄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受教育时期,这一阶段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对人一生的生活方式及学习、劳动能力有重要意义。根据《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妇字[2010]6号),不同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所不同(图1)。博物馆儿童互动体验区的设计需要对此加以考虑,设计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颜色、光照、布局、项目内容和展示形式等[3]

尔雅通识课程最大限度的提供多种多样的课程内容从而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可以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尔雅通识课程是公共选修课程的一种补充,它对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影像媒体互动体验方式主要指影像视频或影像小剧场。前者在计算机软件程序的基础上,在平面电子屏幕上通过触屏、按键等操作进行人机互动,适合于一些小视频和电子游戏,如“农业历史知多少”、“害虫消消乐”、“农作物拼图”等;后者则打破平面规则图形的局限,将屏幕立体环绕观众,投影机将图像投射到整个屏幕上,为观众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空间浸入感,需要专门设计相应的立体影片,如“二十四节气”、“农业机械化生产”等题材可以考虑。

(二)结合农业主题特色

不同的展陈内容可以呈现出不同的互动体验方式。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与现代的各项技术的磨合也创新了更多互动体验方式。在博物馆儿童互动体验区的设计中,互动体验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即:以视觉效果为主、以多媒体技术为主、以动手实践为主[7]。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儿童互动体验区的设计中,并不需要兼顾所有的互动方式,可以选择某一种互动体验方式,也可以同时融合运用几种方式,又或是以一种方式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结合运用。

不同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整理)

(三)灵活运用现代科技展示方式

在现代博物馆发展和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新形势下,新媒体、信息、数字技术等的应用为展览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形式,改变了以实物为主、辅以图片及模型进行说明的传统展示形式,为参观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生动、人性化的展示服务。因此在农博馆儿童互动体验区的设计中,要以农业展示内容为基础,精心设计和构建表达形式,通过静态展示、动态演示、互动参与等方式,综合应用声光电、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AR、VR技术等现代手段,增加参与性、互动性、趣味性,表现科学传播的表现力和震撼感。

对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时,要结合实际,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对仪器的合理利用,这样才能够保证最终的实验结果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对该实验进行具体操作时,主要利用WFZ UV-2000自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来进行。除此之外,还会涉及很多其他各种不同类型的实验仪器,如DS-1高速组织捣碎机、HJ-3恒温磁力搅拌器等。

(四) 充分考虑儿童的安全性

多面式互动体验是指展示多个面的展示方式,展品位于中心或半中心中心区域,儿童可围绕展示内容多角度全方位地参观体验。对于需要呈现立体状态的展示内容,如“耧车”、“曲辕犁”、“织布机”等实物展品,采用这种方式具有极好的体验效果。

三、农业博物馆儿童互动体验区的互动方式分析

农业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的地域文化,从生产结构看,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副业等,同时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经济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渗透融合。因此需要结合儿童的兴趣点和接受能力,在这一庞大的知识体系内进行挑选,通过不同主题体验区的有机结合和精心选择的内容展项,从内容上、互动形式上形成对基本陈列的补充,同时注意趣味性、可行性、可持续性等问题,利用农业元素,展现农业特色,打造农业博物馆特有的儿童互动体验区的独特氛围和气质。

(一)以视觉效果为主的互动体验方式

以视觉为主的互动体验方式即指观众使用直观感觉即参观来体验展示设计的内容,是所有展览最基础也最不可脱离的互动展示方式,应用最为广泛。博物馆所展示的信息内容不同,视觉效果也不同,从维度上看有单面式、多面式等,从角度上看,有仰视、俯瞰等。

单面式互动体验指将博物馆的一面展墙作为信息媒介,把内容信息集中进行图文或视频多媒体展示。这是最主要的展示方式,适用于大多数展品,同时对于农业方面一些结构系统复杂庞大、不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也可以以这种直观的方式呈现,如“现代育种技术”,尤其是偏向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方面的一些技术,可以制作成简单的图表或纪录短片。

展厅安全是儿童互动体验的最基本保障,要在最初设计时最大限度地避免隐患。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身体仍处于发展阶段,平衡力差,互动体验区的地面、互动设施、墙壁等材料选择和设计上都应谨慎。地面可以选用有缓冲[5]、减震、防滑功能的材料,降低儿童相互碰撞或滑到的危险,即使摔倒造成的磕碰伤害也相对较小;墙面应选择含有害气体少的材料,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同时注意通风设置;在含有剧烈运动的互动设施外围设置缓冲区,从缓冲区的地面到设施的顶部尽量减少障碍;互动区设施的设计要避免尖锐棱角处对儿童的伤害,多使用圆滑边角,减少对儿童的意外伤害[6]

虚拟现实互动体验方式是通过近年来较为流行的虚拟现实技术(VR),利用计算机建模、追踪技术等多种技术结合应用来实现。这种方式可以在多维空间里创造虚拟环境,让观众借助数据头盔、眼镜、手套和穿搭服饰等媒介,与计算机互动,来完成虚拟场景的体验。这种方式可以用于虚拟体验“乡村旅游”或游览“美丽乡村”,体验者不必真实到乡村去,即可在虚拟视角中置身乡村,欣赏美景,甚至通过手势变化等操作,体验传统农事操作。

(二)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互动体验方式

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互动体验方式是指利用电视、电脑、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显示等传统和现代的技术手段,通过静态媒体、影像媒体和虚拟现实等来进行展示的方式[8]。这种互动体验方式通过电子装置、网络和感应器等设备,使得儿童与展品产生互动关系,进而获取信息。

农业本身源于自然,农业教育对学习者在观察、动手、实践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中国农业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博物馆,承担着收藏、研究、传播中国农业文化,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普及农业科学知识的重任,需要突出农业特色,打造农业特色鲜明的青少年科普场馆,注重亲身体验,鼓励观众通过观察、操作、参与、交流,对农业生产生活有所领悟。

另外,儿童观众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互动体验区的空间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儿童的感官体验。视距理论研究表明:在长宽高为4.5m的空间中,儿童可看全的高度为2.4m,视觉兴奋点在高度为1.0—1.2m的位置[4]。另外还需关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视觉高度,将相应年龄可以接触到的互动体验项目布置在相应的位置。

仰视和俯瞰的互动体验在视觉效果上是相反的。仰视式体验需要比较高的视觉角度,可以设计在序厅,宏观展示本馆的内容,给来到互动体验区的观众一种浸入感,也可以运用在本身具有一定空间高度的农业技术中,如表达现代农业技术中的“无土栽培技术”,或“设施农业技术”。俯瞰式体验则是比较低的视觉角度,适用于如“农业土壤”等可以随着观众移步换景地展示内容。

(三)以动手实践为主的互动体验方式

以动手实践为主的互动体验方式是指人与物直接接触,通过动手操作或手工制作来领会博物馆想表达的内容。对于儿童而言,动手实践是最容易带入学习的方式,它不仅增强了受众与展品之间的交流、沟通,让原本深奥的知识以“友好的面貌”展现在面前[9],而且将展示变为双向互动的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儿童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趣味性,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尽管,中国古代社会管理与“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管理不可相提并论,但在中国历史上至少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社会管理模式。至今,对于现代人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探寻新的社会管理模式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启迪意义。

3.财务报表分析报告难读。上面提到,财务报表分析是财务人员的工作,是对财务数据的对比分析。财务是相对专业的知识,专业名词、术语较多,非财务人员对这些财务专业名词、术语比较陌生,不易理解,需要财务人员在撰写财务报表分析报告上,进行表述转述,将一些会计专业术语,转变为一些日常用语,这样有利于报告阅读者更好理解、使用财务报表分析报告。但在实际操作中,财务人员习惯于其专业表述方式,撰写的财务报表分析报告过于“专业”,影响了财务报表分析报告阅读、使用。

动手操作型互动体验方式包括传统型和现代型两种。前者是指单纯的现场动手项目,如操作一些传统农具“石磨”、“脱粒机”等;后者是指应用设定好的计算机软件程序,观众可以对设施进行推拉、按键、手摇等操作,同时配合声光电等效果,如可以将“太空育种技术”设计成小型互动场景“种子的太空旅行”,观众通过操作,体验“将种子装进卫星—卫星搭载火箭飞上太空—卫星脱离火箭在太空漂浮遨游数圈—返回舱着陆—种子回收”等过程。动手操作型互动体验方式在博物馆儿童互动体验区中受到大部分儿童的喜爱和欢迎,在结合农业元素精心设计的同时要注意可持续性和后期维护,防止损坏之后无法使用。

手工制作型互动体验方式是指观众使用展厅提供的材料包,在一定的指导下进行手工制作,最终完成作品。如果空间足够,博物馆儿童互动体验区应该设计专门的手工制作区,以及作品展示墙等[10],让观众在制作过程中,增加对农业的兴趣,方便家长和孩子的亲子互动,同时也能够为博物馆科普教育提供场地。在农业博物馆中,手工制作型互动体验可以进行“五谷作画”、“彩陶制作”、“农具拼插”等活动。

参考文献:

[1]汤善雯.互动设计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应用[D]. 南京艺术学院, 2012.

[2]2012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城市化进程中的儿童https://www.unicef.org/ chinese/sowc/17496_61804.html.

[3]吴敏洁.基于儿童心理学的儿童博物馆空间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 2018.

[4]疏梅.基于儿童用户体验的地质博物馆数字化展示设计——以安徽地质博物馆为例[J].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16, 23(1):87—91.

[5]Keenes. Fragments of the world: uses of museum collections [M]. Amsterdam, Boston.Elsevier Butterworth Heinemann, 2005: 141—143.

[6]毕澎浩.科技馆儿童体验区互动空间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 2015.

[7]田佳敏.儿童博物馆互动区设计研究与实践[D].河北科技大学, 2018.

[8]伍亚婕.试论博物馆陈列中的互动体验展示[D].复旦大学, 2008.

[9] 张文英.设计方法论[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13—15.

[10] 周婧景.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3

Study of Design for Museum Interactive Experience Area for Children: Taking China Agriculture Museum as an Example

Zhu Yiming

(China Agriculture Museum, Beijing 100125)

Abstract :Museum interactive experience area for children is a popular science place with children as the main audience. How to effectively disseminate knowledge in limited exhibition space is the focu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Children’s interactive experience area is the

area where children gain cognition and communicate. Its project selection, spatial planning, interactive form and so on are the key elements in the desig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design principles of the interactive experience area for children in agricultural museums, and studies various ways of interactive experience, which aims to provide a research basis for the exhibition design and renewal of the interactive experience area for children in agricultural museums.

我姨妈和同学们扮成染了传染病的男孩,在金陵医学院的病号房藏了两天,又被偷偷地送到南京附近的乡下,再从那里乘船到芜湖,而后转船去了汉口。法比·阿多那多一路护送,身份从神甫变成了监护“医生”。谁也没想到,那次临时的职业伪装永久地改变了法比的身份。半年后他回到南京,辞去了教堂的职务,在威尔逊教会学校教世界历史和宗教史,在其他大学零散兼课,那十三个被秦淮河女人顶替下来的女孩中,唯有我姨妈孟书娟一直和他通信,因为她和他都存在一份侥幸,万一能找到十三个女人中的某一个,或两个,即便都找不到,得到个下落也好,别让他们的牵记成为永远的悬疑。

Key words: Museum, Children, Interactive experience area, Design

[作者简介] 朱一鸣(1988—),硕士,中国农业博物馆社教部馆员,主要从事农业社会科普教育研究。

标签:;  ;  ;  ;  ;  

博物馆儿童互动体验区设计研究-以中国农业博物馆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