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居住小区作为城市居住区规划的一种基本结构单元,公共建筑已经成为居住小区中重要的建筑类型之一,在设计时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为前提,从而对公共建筑进行合理的设计,确保居住小区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本文在此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对如何做好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做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居住小区;市政公用建筑;教育公共建筑
前言:小区公共建筑分为四类:市政公用类、教育保育服务类、邻里交往类和市政公用类。对公建进行合理布置和设计,使其既满足居民的需求,又不过分加重开发负担,并能使公共服务设施在以后能自身良性循环。
一、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概述
居住小区公共建筑包括:教育保育服务类、商业服务类、邻里交往类与市政公用类。合理的规划设计居民公共建筑能够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同时有利于居住小区的合理规划,有利于实现城市建设的合理规划。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住小区的建设将实现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转变,人们对居住水平的要求不是仅仅局限在房屋面积的大小和房子里面所配置的功能,同时还非常的在乎居住地附近的环境的建设情况。比如:商业方面的建设、文化和健身方面的建设、植物美化的程度、物业方面的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要求。 现在的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由居住地就行了,还应该有好的生活环境。所以说居住区的各种各样的实施能否满足人们的要求,已成为新时代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需要我们给与更多的帮助。
二、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的几个关键点
1、建筑外部空间设计
(1)建筑与空间宜人的尺度和比例
尺度比例虽不具备强烈的视觉冲击,如爆炸性的颜色、怪异的形体,然而它的确存在于建筑的形态和空间的关系里。我们一进入某个空间里就能感觉到尺度的存在,不同的尺度将给我们带来截然不同的空间感受。
(2)布置视觉兴奋点景观
在一些旧居住小区是很难找到视觉兴奋点的,满眼都是排列整齐的一模一样的行列式住宅。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精神上的需求越来越重要,新的居住小区都或多或少对景观进行了考虑,效果怎样不一定。但这种意识给设计人员提出了新课题。小区入口越来越成为一个设计的重点,有特色的小区入口是小区可识别性的一个重要来源。
(3)营建特定场所
场所是真正供居民停留下来活动的地方,出色的场所设计必然能够提高居住小区空间的质量,增加小区空间形态的可识别性和归属感,也就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2、市政公共建筑设计
市政公共建筑包括:公共卫生间、垃圾站、自行车库等。公共卫生间的设计一般为辅助设计,不宜单独设置,可以附在小区活动中心或商业设施里面。垃圾站是每个小区内必不可少的设施,虽然它脏乱臭,惹人讨厌,历年来对于垃圾站的建设虽然都在改良当中,却总是不尽如人意。自行车库一直是公共建筑的难点所在,一般为分散、集中两种布置方式。对于高层住宅,可以利用底层作为自行车的存放地点,如若集中存放应布置在出入口附近,这样有利于存取车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公共厕所不宜单独设置,宜和其它类型的公建联合设置,如商业服务设施,小区活动中心。它应布置在容易找到又相对隐蔽的地方,所以将其布置在沿街又不正面对街,街上设置明显标志。自行车库可采用集中与分散布置方式, 可利用院落中的半地下室、 楼幢间的低层库、住宅底层以及高架平台下部等。
3、教育类公共建筑设计
小区内的建筑类型有托儿所、幼儿园和小学。在规划布置中,托儿所和幼儿园宜联合设置这样既可以节约小区用地也便于家长的接送。学校应与小区相协调统一。 这种协调反映了一系列关系的平衡。包括学校与住宅的关系,学校与绿地、道路的关系、学校与小区整体形态的关系。同时,在另一层面上丰富小区的形象。但是协调和丰富形象是一对矛盾,而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这一对矛盾的调解。可以从总平面布局和建筑单体的设计上来进行协调统一。
当幼托联合设置时也应相互隔开,避免互相影响小学在规划布置时,应考虑到其本身也是一个噪声源。 若单纯从服务半径考虑,将其置于小区中心,对居民干扰就比较大。 因此,许多居住小区将小学布置在小区翼侧,这样在合理的服务半径下,就能保证小学对居民生活最小的干扰 另外小学规划布置还应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学生上学不应穿越城市道路;第二,其服务半径应控制在五百米以内,有方便的道路连接和明显的出入口;第三,学校应有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第四,远离铁路 、城市干道和其他噪声源。
4、商业服务类公共建筑设计
相对于一些档次高、规模大的区域型商业和都市型商业,例如百货中心和大型超市而言,居住小区商业规模较小、布局较分散,往往处在从属地位,不被人们重视。但是居住小区商业在城市的商业分工中和居民的生活最为贴近,可以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最直接、便捷的服务。特别在城市的边缘地区,新开发的住区相对较密集,而相对应的配套商业设施还不够完善。因此,居住小区商业对居民生活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作为建筑设计的一个专门分类,居住小区商业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居住小区商业和其他商业相比有自身特殊的一面。首先,居住小区商业往往着包含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例如各种便利商店、音像店、药店、面包店、花店、书店、美容美发店、家居饰品店、餐饮店等,而这些商业所往往由于规模较小,所需的建筑面积也较小。其次,居住小区商业还要考虑其服务半径,通常情况下,服务半径最好不要超过500m。此外,作为整个房地产业的一部分,居住小区商业还应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即居住小区商业也要努力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要保证其商品能够顺利销售出去。因此,我们要做好居住小区商业,还必须要深入的了解其内在规律。
5、邻里交往类建筑设计
这类公共建筑宜和小区中央绿地结合布置,并和商业服务设施共同构成小区公共中心。 如果把居住小区看作城市的细胞,那么小区公共中心就是这个细胞的细胞核,为整个细胞提供养分。商业服务设施提供的是物质养分,而邻里交往类设施则提供精神养分。事实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类公建己显得越来越重要。其规模应该扩大,形式应该多样化。小区公共中心现在已形成一种模式:商业服务设施从小区主入口开始向小区内部纵深沿街展开直至小区公共活动中心,而且是连续布置,就如动脉和心脏相连。作为邻里交往类设施,这一类公建供居民交往所用,它们有许多名称:居民活动中心、俱乐部、会所、邻里中心等。其功能、性质差不多,具有人情味是其规划布置的重点。
三、加强居住小区公共建筑生态设计
1、挖掘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潜力
例如3R材料(节约资源-Reduce、可再生利用-Reuse、可循环-Recycle),雨水与中水的利用及节水器具的使用等。
2、合理空间布局
如建筑朝向选择坐北朝南,并将朝南的窗台降低,朝北的窗台适度提高高度,使室内空间更符合空气动力学的特征,促进了室内气流的合理流动,创造南北通风格局,增强室内通透感,减少对空调的依赖性,以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具体设计中应采用不同的公共建筑设计的设计方法,把公共建筑联合设置,结合绿地构成小区公共中心,丰富小区的整体形象,创造富有空间特色的小区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利明.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初探[J].轻工设计,2011(2).
【2】何立冰.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浅析[J].科技风,2010,(15).
论文作者:高雪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3
标签:居住小区论文; 小区论文; 商业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居民论文; 公共建筑论文; 设施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