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汉[1]2001年在《大约克夏猪繁殖与生长发育性状遗传参数的估测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衡阳某种猪场不同年度的大约克夏猪群为对象。采用父系半同胞相关法、全同胞相关法、混合家系法和单元内同胞相关法,对1994、1995、1996和1997年四个年度的大约克夏猪繁殖和生长发育性状遗传力进行估测,并且对这四种方法进行比较。还采用父系半同胞相关法估测了大约克夏猪繁殖性状间、生长发育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结果表明四种方法所估测的窝产仔数、活产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21日龄活仔数、21日龄窝重、21日龄个体重、35日龄活仔数、35日龄窝重和35日龄个体重的遗传力值大多数在0.1-0.3之间。35日龄窝重与其它各性状间呈强正遗传相关(p<0.05或p<0.01)。采用四种方法估测的180日龄体长、胸围、体高、腿臀围、腹围、背膘厚、体重以及60-180日龄间平均日增重的遗传力值大多在0.2-0.6之间。且180日龄体重与其它各性状间呈强正遗传相关(p<0.05或p<0.01)。根据相关分析结果,为提高大约克夏猪的繁殖性能和生长速度,把35日龄窝重和180日龄体重作为主选性状,预期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何俊[2]2004年在《瘦肉型猪选育群的遗传分析》文中指出应用GBS软件(动物模型BLUP)和MTDFREML法对湖南正虹和益阳两个种猪场猪群的繁殖性状和生长发育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数据来源于两个种猪场的大约克、长白和杜洛克1998-2003年间4061头繁殖母猪的记录(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和2000-2003年间共1171头后备猪性能测定记录(四月龄体重、测定日龄、背膘厚、体长、胸围、体高、腿臀围及六月龄体重、测定日龄、背膘厚、体长、胸围、体高、腿臀围),其中公猪485头,母猪686头。估计了主要性状的育种值和遗传参数,同时分析了主要性状的遗传趋势。 通过估计育种值发现,益阳种猪场大约克、杜洛克的达100Kg日龄育种值分别下降了0.45和0.44天,背膘厚育种值分别下降了0.21和0.07毫米,父系指数分别提高了3.99和3.06,正虹种猪场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的达100Kg日龄育种值分别下降了1.21、1.17和0.87天,背膘厚育种值分别下降了0.25、0.45和0.36毫米,父系指数分别提高了7.86、4.76和4.81。 繁殖性状估计遗传力的变化范围为0.07~0.21。大约克、长白和杜洛克叁个品种的繁殖性状总产仔数(TNB)、产活仔数(NBA)、初生窝重(LBW)的遗传力分别为0.12、0.13、0.15,0.10、0.13、0.07,0.15、0.21、0.12。生长发育性状估计遗传力的变化范围为0.11~0.58,120日龄个体重(W_(120))、120日龄背膘厚(BF_(120))、120日龄体长(BL_(120))、120日龄胸围(CG_(120))、120日龄腿臀围(HG_(120))、120日龄体高(BH_(120))的遗传力估计值,大约克分别为0.41、0.55、0.34、0.30、0.39、0.28,杜洛克分别为0.35、0.29、0.32、0.45、0.34、0.18;180日龄个体重(W_(180))、180日龄体长(BL_(180))、180日龄胸围(CG_(180))、180日龄腿臀围(HG_(180))、180日龄体高(BH_(180))和180日龄背膘厚(BF_(180))的遗传力估计值,大约克分别为0.49、0.53、0.38、0.37、0.11、0.36,长白分别为0.52、0.55、0.36、0.31、0.20、0.30,杜洛克分别为0.58、0.46、0.43、0.43、0.27、0.34。 繁殖性状和生长发育性状的遗传相关:叁个品种繁殖性状NBA/TNB、NBA/LBW、TNB/LBW的遗传相关估计值分别为0.78、0.56、0.43,0.79、0.68、0.56,0.82、0.75、0.62。估计的相关中,NBA/TNB呈较强正相关,NBA/LBW、TNB/LBw呈中等正相关。生长发育性状中W_(120)/BF_(120)、W_(180)/BF_(180)的遗传相关估计值为负的强相关,体尺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为较低的正相关。 各性状的遗传趋势:繁殖性状TNB、NBA、LBW的遗传趋势大约克、长白、杜洛克分别为0.0038、0.0583、0.0677,0.0024、0.0359、0.0235,0.0032、0.0421、0.0187,遗传趋势是有利的。生长发育性状的遗传趋势与表型趋势一致,也是有利的。 本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猪场通过多年的不断选育,各性状基本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猪群质量在不断提高,这是符合当前育种目标要求的。
参考文献:
[1]. 大约克夏猪繁殖与生长发育性状遗传参数的估测研究[D]. 杨再汉. 湖南农业大学. 2001
[2]. 瘦肉型猪选育群的遗传分析[D]. 何俊. 湖南农业大学.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