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探讨论文_范思聪

对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探讨论文_范思聪

河南省燕山水库管理局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也随之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任何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安全生产势必也会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完善的安全制度体系以及科学的操作流程是提高生产安全性的基础和前提。本文通过对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水利安全生产展开论述。

关键词: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

前言:

水利项目建设规模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也在不断增大,各种事故也在不断发生,对水利项目施工作业进行规划化管理已经刻不容缓。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就如何提高水利安全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保证施工安全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要想顺利开展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水利生产企业的作业环境、作业过程中的各种设施设备、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以及单位的各个生产岗位和各个部门必须要完全符合标准规程和法律法规要求。这是一项长期的、基础的、全面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克服工作中的阶段性、临时性和随意性,用制度保证安全,用法律抓紧安全。由此可见,开展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可以帮助水利生产企业建立长效的机制,有利于安全监管水平的提高[1]。

(二)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在经济市场化的今天,各个生产企业都为了取得竞争优势提高自己的企业形象。开展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水利生产企业的管理就上升了一个台阶,作业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制度可以保障。加上一些相关的宣传手段和配套的政策措施,还有针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社会各界给予的认同和共识,可以帮助水利生产企业树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企业的声誉也由此提高。

(三)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安全是生产之本,也是一个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可以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全面识别出来并对其进行评估,以此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这样可以让隐患排查工作更加的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对于危险源也可以做到可以控制和预防,安全事故风险也得到全面降低,从而保障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2]。相对于传统的事后处理,这种事前预防发挥的作用更大,起到的安全保障效果更强。

(四)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水利生产企业要想有效开展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必须要严格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且结合生产工艺的特点,注重对过程的控制,强化安全风险管理,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断改进。在这样的背景下,水利生产企业通过不断摸索将会获得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一套科学的、规范的、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这不仅可以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还能不断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五)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落实主体责任是生产活动得以安全开展的先决条件,水利生产企业要想有效开展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对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和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进行明确,并将其落实每个操作岗位和从业人员,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强调全民参与,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的梳理,对各种事故隐患进行全面细致的查找,将一些不符合评定标准的地方以及问题找出来,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调整计划,并且将各项整改措施都有效落实,让企业安全生产状况逐渐转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培训

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是保证生产活动安全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水利生产企业必须要对此加以重视,根据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要求,再结合当前适用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以及安全生产法规等修改和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标准,并且在水利生产企业之中全面实施并做好相关的监督工作,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要加强指导,将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求全面有效落实到基层和一线当中[3]。

除了要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并不断加以完善,水利生产企业还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以此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首先,培训覆盖全员。水利生产企业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定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比如安全文化活动、在岗人员日常的安全教育、转岗复工培训、“五新”教育、三类员工安全生产考、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岗前三级安全教育等,要按照计划完成这些培训工作,并且分层次进行宣传,不定期开展一些知识竞赛、考试、咨询和培训等活动,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其次,要对主观部门进行明确,在培训教育工作中,人力资源部是主要的责任部门,要根据新设备以及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结果、技术发展、风险评价结果、危险源辨识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等,对培训计划进行印发,同时还要识别培训需求,按照计划加以实施和组织,此外还要建立相关的教育培训档案,将有关的数据资料全面详细记录下来[4]。

(二)设立专项科目,强化主体责任

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周期也比较长,因此,水利生产企业有必要设立一个专项的科目,对安全费用进行有效提取,从而保证制度的操作性。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发生的安全生产费用主要包括工程量式和实际发生费用,前者主要以机械台班费、人工和工程量的形式发生,后者主要是一些实际发生并且凭着发票到财务处进行按实核销进账的费用。目前水利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费用在使用和提取方面还存在流程不通顺、制度不完善、概念不清晰等问题,导致安全生产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针对这一现象,水利生产企业要加以重视,将安全费用提取出来,设立专项科目,突破传统安全生产费用只使用发票的弊端,并出台相关的财务核算方法,同时还要针对安全生产费用制定相应的统计范围,保证制度的可执行性。

除此之外,水利安全生产企业还要对主体责任进行强化,保证目标考核得到有效的落实。首先,对现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进行修订,细分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且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以及总经理要分别签订相关的目标责任书。其次,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企业的各个工程项目部要根据已经细分的安全目标,与作业队和项目职能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这样一层层签订,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强化现场管理,排查治理隐患

首先,要做到现场文明施工,从现场保卫、施工排水、季节施工、环境保护与职业卫生、现场布置、文明施工、防汛、消防、施工道路及交通这9个部分加以规范。再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设置管理程序,并落实责任人,保证水利生产达到安全标准。

其次,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对于一些存在较大危险的工程,要对其施工方案的备案、审批、论证、审核以及编制等一系列程序加以规范,对于安全技术交底要严格监督,同时还要动态管理危险源,有效解决一些安全问题。

最后,再加强作为行为管理,水利生产企业要对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有害因素和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并制定相关的监控措施,严格控制危险有害的因素。

结论:综上所述,将安全生产标准融入到水利安全管理工作之中,可以促进水利安全建设朝着规范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水利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问题探讨[J].向湧涛.水利规划与设计.2015(04):12-15.

[2]探究水利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J].李立志.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5(08):22-23.

[3]加强水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对策探讨[J].雷俊荣,张滇军.水利建设与管理.2012(02):10-11.

[4]浅析水利基层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和方法[J].吕鸿燕,刘慧.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2(12):28-29.

论文作者:范思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对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探讨论文_范思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