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论文_周旭涛

交通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论文_周旭涛

甘肃公发集团恒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甘肃省 兰州市 730070

摘要:在交通基础设施的相关工程建设中,路基以及路面的施工程序以及质量标准是极为关键的,施工团队所使用的关键技术和可以达到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交通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也会影响这些工程投入实用以后的具体情况。因此我们应该将关注度更多的投入到关键以及核心技术层面上,具体和细化到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应用当中,总结过往的经验教训,迅速形成更为实用和先进的施工机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

关键词:交通工程;路基路面施工;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

1现阶段交通土建路基路面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1.1 道路路基损伤性较为严重,且承载抗压能力不足

在一些交通基础设施工程中,在工程投入使用后不久就会发现路基出现了较大的损伤和破坏,这一方面是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车辆的频繁通过和反复碾压给路基造成的持续性损伤,而最关键的在于施工期间出现的质量问题和性能不足问题所导致的。究其原因,是因为承建此类工程的施工企业并没有规范好严格的质量监管和施工机制体系,遇到一些小问题也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在施工中为了节省建设成本,采用了不合理的造价控制方法,使用不合格甚至劣质的施工材料,不顾施工安全和质量省略了一些关键的施工程序和步骤,使得路基施工阶段出现了很多可以避免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造成路基承载以及抗压性能大幅度下降,一旦此工程投入运营,就会在短时间内暴露出一系列危害到交通安全的隐患。

1.2 路面施工的主要问题

路面施工中最为关键的一项指标就是其平整度,但是目前一些交通土建项目中,路面的平整度都没有达到质量标准。路面平整涉及到很多施工程序和关键技术方法,一旦平整性出现问题,那么就说明施工技术的应用方式不合理,为了加快施工进度,盲目简化施工程序,在碾压和平整等多道工序中偷工减料。而从施工监管和验收检验等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来加以考虑,验收检验人员并没有严格的依据检验规范标准来开展验收工作,对待存在的或明或暗的问题采取了放任的态度,这种不规范甚至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做法是导致很多路面施工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监管不力也会给一些不正规的施工企业以可趁之机,加重侥幸心理。

1.3 排水问题较为突出

在路基和路面施工中,很多情况下将不可避免的遇到排水问题,这也是导致很多质量安全隐患的关键因素之一。土壤中的水含量在不同区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并没有做好这方面的检测和勘查,也就没有完善相应的排水策略,导致路基和路面结构内部的水含量超过了相应的施工标准,会逐步渗透并侵蚀其结构,造成路基受损和路面塌陷,通过检查发现其内部结构中存有大量积水。

2交通工程路面施工关键技术的应用

2.1施工前准备

交通工程的路面与路基施工之前,做好准备工作可保障后续施工,为关键技术的顺利应用奠定基础。具体应做到以下两方面:第一,将路面做好清理、平整等工作。因为此类工程在施工过程环境相对复杂,所以要保障施工顺利,应做好清理工作,将阻碍施工的各种杂物清理干净。清理工作结束之后,应按照路堤填筑高度,开展具体施工。保障填筑过程技术规范,符合标准。第二,制定出完善的质量监督机制,仔细检查准备工作质量。将具体工作加以细化,针对应用重点施工技术的环节,应具备全面的管理和监督方案,保证整个施工过程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方式,提升施工质量。

2.2 土方施工

在道路土方施工环节分为路基开挖和填筑。在这两部分内容的施工方面,应注意重点施工技术的应用。在路基挖掘技术方面,应先在路堑顶部位置的边坡上使用推土机进行挖掘,一直挖掘到实际路基施工所需宽度。在挖掘点的选择上,应在施工桩的位置按照路堑坡度比展开挖掘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推土机可将施工位置产生的挖掘材料运输到铲刀位置前 100m的地方,使材料的保存更加安全。在路基填筑方面。应使用分层的方式进行填筑。填筑过程要保障路基含水量处于 2%,填筑高度比设计高度大于 30cm。

2.3 路基填筑施工技术

在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中,施工人员应注重对路基进行分层压实的操作,各层填筑路基的最大压实度应控制在 20cm以下,并保持最小压实度在 10cm 以上,进而强化路基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技术人员在路基填筑作业中,应保持路基的含水量在 2% 以内,进而维持路基的最佳状态。在路基填筑宽度的操作上,应保持其宽度大于填筑层设计宽度,以 30cm左右为最佳。在路基宽度值确定后,施工人员应根据现场的环境特点进行路基的削坡施工,同时为尽量避免路基的积水问题,应在路基表面设计向外部延伸的横坡,进而促进路基填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改进。

2.4路面夯实

在路面的夯实工作中,施工人员应注重碾压路面的厚度、碾压次数、以及碾压速度等三方面的因素,在碾压厚度的处理环节,技术人员应根据现场施工的地质条件,并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要求,选择合适的碾压设备,进而保持路面适度的夯实厚度。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安排合适的碾压次数,避免因次数过少造成的路面夯实效果不佳的问题出现。而在碾压速度上,应尽量保持路面夯实设备的低速、匀速行驶,进而显著提升路面的平整度。

2.5 排水系统

路面排水系统是路面施工后期的重点工作,也是保证路面结构稳定和使用寿命的重要举措。施工人员应完善路面排水系统的建设工作。现阶段我国路基建设领域的排水系统主要分两种,即集中排水和分散排水。相关技术人员应根据路基工程项目所在地的气候环境特点和地质结构特征选择建设合适的排水系统,进而增加路基建设的稳定性。而排水系统施工的关键点在于防护边沟、截水沟的搭建以及急流槽的设计。

3路面施工质量管理方法

3.1 路面基层平整度管理

严格控制基层平整,面层铺筑前用 3M 直尺对基层进行平整度检测,平整度差且大于 8MM 的路段应进行整平。面层摊铺前认真清扫基层表面,确保基层表面整洁,没有松散浮料和杂质。如有泥土还应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如基层表面局部透层沥青或下封层脱落,则应将脱落处基层表面清洗干净后补洒透层沥青或补做下封层。认真测量放线,确保基层标高和基准线标高准确无误。基层标高超过允許范围时,高处必须铲平,低处可用下面层补平。面层铺筑前受到其他工序污染,如表面滴落水泥成硬渣时,应及时清除以确保面层平整度。

3.2 缝隙质量管理

交通土建路基路面时常发生裂缝,为避免裂缝多利用收缩性较低、稳定性强的结构展开基层施工。在材料采购时应做好有关检测与试验,只有符合要求才能进入施工现场。施工时也要做好材料质量控制,填入缓凝与减水性能的外加剂可以使材料维持良好的含水性,避免裂缝问题发生。

3.3 冲击碾压技术

交通土建冲击碾压施工中应结合设计方案展开检测放样,确保冲击压力符合标准要求,同时确认边界压实。做好现场清理与含水量检测并时时记录,为今后观察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施工时还应做好各区域的冲击碾压,观察碾压有关数据指标,保证无偏差,确保交通土建路基冲击碾压质量。

结束语

交通工程的路基和路面施工是重点内容,建设人员应该对技术应用过程存在的问题有明确认识,在施工过程重点做好准备工作,完善土方施工流程,做好路面的夯实工作,科学设计排水系统,保障路基和路面的施工效果,提升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杜翔 . 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 [J]. 住宅与房地产 ,2017(32):191.

[2] 蒋永垒 . 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分析 [J]. 住宅与房地产 ,2017(15):274.

论文作者:周旭涛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  ;  ;  ;  ;  ;  ;  ;  

交通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论文_周旭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