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实施“成功教育”,帮助学困生增强信心;实施“激励教学”,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实施“因材施教”,对学困生学习方法分层指导;实施“一帮一活动”,为学困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对学困生进行转化。
关键词:化学教学;学困生;转化
化学这门学科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讲是陌生的,是新鲜的,甚至是好奇的。许多学生刚进入初三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特别是思维方法及学习方法的影响,往往不能够适应化学的学习,使得其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逐渐丧失兴趣继而出现学习困难。另外,由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又对广大师生带来了很多的不适应,如何对广大的初中化学学困生进行了解、掌握他们存在的困难,进而对其进行转化成为困扰各位化学教师的最大难问题,自然也就成为了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以下为我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总结出的几点经验。
一、实施“成功教育”,帮助学困生增强信心
居里夫人说过:“自信心是人们成长与成才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自信心能够令人产生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激起人的自尊、自强之心,从而获得成功;反之,缺乏自信心,则会产生一种消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导致自卑、自贱、自弃等一系列的挫败行为。在学校运动会上,我发觉了如此一种现象:参赛学生绝大多数是学习艰难的学生,当他们获奖为班级争得荣誉后,同学们视他们为“英雄豪杰”。他们的脸上展露的是开心的笑容,走路也抬起了头,此时他们是自信满满的。学困生缺伐的不是批评,而是鼓励与肯定,缺少的是体验成功的机遇,一旦他的自信心有了落脚的地方,心坎里便会油然爆发出一股奋起直追其他同学的热情。
例如,笔者班上有几个同学活泼伶俐,性格外向,文科还行,但数理化成绩较差,尤其是化学。 刚开始他们总是和笔者说:“老师,我天生不是学习化学的料,我理科都不好,我喜欢文科。”我意识到这些孩子学习化学的自信不足,源于学习过程中过多挫折经验。我开始制定计划,通过实施“成功教育”帮助他们增强学习化学自信心。
1.精选习题
每天为他出一份难度适合他的习题卷,遵循“从简原则”,保证他百分之九十都能答出来,还有百分之十的内容让他“跳一跳可以摘到一个桃子”,在此过程中让她感受到成功和进步的喜悦。
2.精选问题
课上经常提问他一些简单的问题,例如,氧气的密度与空气相比较是怎样的?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是怎样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充满自信地对答如流,然后用激励性的语言当众表扬他、鼓励他,让他感受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3.阶段小结
作好阶段性小结,与他一起总结某一阶段获得的成果和原因,并寻找出存在问题的缘由,共同努力钻研矫正的方法,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转化效率,增强学生转化的自觉性。
自信心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对学生心理健康及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一学期的辛勤工作,这些学生在化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要给学困生施展各种体验成功的机会,时时处处开发学困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二、实施“激励教学”,激发学困生增强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激励教学可以激发学困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起学困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树立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恰当的激励性的教学还可以启发学困生反思自己的不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如何有效学习化学。
1.奖励式授课
鼓励性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加倍努力,积极进取,无疑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敢于向老师或其他同学提问的学生要进行奖励。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学困生,不管他提出的问题多么简单或多么稀奇古怪,只要他有勇气提出问题,他们就该得到鼓励和表扬。奖励的形式很多,可以是口头表扬,也可以奖励他们小小的礼物或者奖励他们去实验室做一些趣味性的小实验,这样不仅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2.激励性评价
激励性的评价在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听表扬自己的话。当他们回答问题错误时,老师可以换个视角评价“你的声音很洪亮,咬字很清晰!”当他感觉学习成绩太差,要放弃自己时,老师可以适时给他鼓励:“学习成绩差,不一定代表你笨、没有创造力。记得吗?常见的元素符号你默写得非常棒。实验室里你做实验时候的操作能力比班上任何一个其他同学都做得好!老师对你有信心,你也要对自己有信心喔!”这样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鼓舞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他从此就会留意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每天的进步。
有动力才有能力,在学困生的成长中,咱们教师不仅是引导者,促进者,更是他们成长中的放大镜,我们要耐着性子细致地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用语言激励他们,让他们充满自信地去展示。
三、实施“因材施教”,指导学困生掌握方法
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就很明显地体现了针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方法的思想。长期以来,因材施教已经是中国教育界的优良传统,在现代教育界也把它视为一种教育原则要求各教师必须遵循。
1.提问分层
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针对各层学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情况,适当设计一些难易不一、梯度不一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如,空气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多少?这些基础性的问题可以让低层次的学困生好好回答,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又如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时候什么时候才适合收集?高锰酸钾制氧气过程中试管破裂了,可能有哪些原因造成的?这些难度适中的问题留给中等生;再如称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体积比理论值多,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像这一类有一定思维难度的问题留给优等生,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和点拨下“跳一跳,摘一个桃子”。
2.练习分层
练习设计要因层制宜。设计练习时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和具体情况,适当设计一些难易梯度不一的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第一层练习的题目,是把教材的最基础的内容编写成探索性问题。这类题目重点考虑让低层次的学困生能够接受,兼顾中等生和优等生的查漏补缺和探索性诱导。第二层学习是引导学生尝试的题目,属于“理解”和“掌握”层的练习,这类练习主要以中等生能够掌握为准。第三层的练习的目标是运用和变式训练,一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材内容来设置习题的难度,并且可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重点解决教材的前后联系、解决问题的关键,这类练习适合让优等生挑战自我。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起始阶段,为了使化学教育达到新课改的要求,为了满足学困生的学习需要,因材施教、分层指导成为初中化学教学方法改革中一个必须面临的问题。因材施教、分层指导不仅能够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促进学困生成长,而且能够促使老师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总之,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更是一项难度大的教育教学改革,许多实践我们还停留在表面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提高。每个学困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方面的能力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但是,每一个学困生身上都有他的闪光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个孩子是毫无才能的庸碌之辈。”“我坚信教育的巨大力量。”我们作教师的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们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并适时鼓励他们,让他们充满自信,勇敢超越自我,展翅飞翔。
参考文献:
[1]翟远杰.学生学习化学的思维障碍及对策[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11).
[2]张 群,董新春.基础课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
[3]孙同明.问题解决教学与中学化学实验[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1—2合期).
[4]熊宜勤.实施因材施教的理论与实践——学习风格与教学策略的研究[J].广西高教研究,2000(4).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一中学 215200)
论文作者:黄筱菡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4/6
标签:学困生论文; 化学论文; 学生论文; 自信心论文; 因材施教论文; 老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2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