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也得到了不断发展。班组在电力企业中,不仅是企业的细胞,更是最活跃、最基层的单位,属于电力企业的执行层。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生存以及所有的工作都要最终着眼于班组建设,因此,完善的班组建设有效的保障了电力企业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详细探讨了实电力企业班组建设中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旨在实现电力企业的现代化。
关键词:电力企业;班组建设;难点;对策分析
1 引言
班组作为电力企业的基础单元,是电力企业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是电力企业落实好生产安全和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电力企业的各项发展措施、规章制度和工作目标都要在班组这个平台进行实施,电力企业能否实现科学发展和安全生产也要在班组中去实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电力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公司也在转变着自身的发展方式,在这种形式下,班组作为电力企业的细胞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2 班组建设的含义
班组建设泛指构建班组组织形式、形成班组组织功能和特征,各管理层级、班组长和班组成员共同参与,全面、持续提升班组工作质量和管理效果的系统工程。班组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管理效能,激活基层员工队伍的潜能,提升基层员工的胜任素质能力,增强员工责任感、执行力、学习力、创新力等基本素养,最终实现班组绩效的提升,员工满意度的提升。其实现的手段是班组管理模式的再创新和班组长胜任能力水平的提升。
3 电力企业班组建设中的难点
3.1 班组建设意识不足
在电力企业对班组建设的概念不清,推进方法错位的情况下,基层干部和员工对班组建设的目的和意义领悟不深,被动进行班组建设,对班组建设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低,班组建设是为了应付检查,是被迫完成任务。为了应付检查和考核,班组建设甚至己经演变为一项脱离于班组日常运营的额外“任务”,变成了基层员工的一项负担。多数电力企业的班组建设采用自上而下,逐层推进,严格考核的方法,但是基层干部与基层员工对于班组创建的目的意义没有深刻的理解,只停留在了形式上,员工对于班组创建活动积极性不高,方向不明确,参与程度相对较低,应付考核等现象,未形成全“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争创”的氛围。
3.2 重视制度建设,而忽略文化管理
重视班组管理制度建设和考核机制,对班组日常工作进行考核、监督、跟踪,对班组创建工作及各项制度的执行进行规范,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但是忽略了如何利用文化进行管理。文化管理是最高境界的管理,通过系统、环境的力量影响、同化员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化员工被动为主动。
4 提升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对策
4.1 转变固有观念,重视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信息化水平体现着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水平,电力企业在既有体制下推行信息化建设需要一个强力的推手,因此,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求管理者转变观念,从实际行动上推行强而有力的信息化改革,同时企业员工也要转变固有的工作模式,积极主动地配合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4.2 做好企业的信息化规划
信息化规划是企业在一段时期内开展信息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方向和原则,描绘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蓝图框架、核心内容和建设目标,并提出了信息化蓝图实施的路径。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建设过程,因此,只有提前做好企业的信息化规划,集合企业人力、财力、物力等优势资源,重点突破信息化建设瓶颈,才能在建设中少走弯路,为企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3 着力开展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
电力企业的业务贯穿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等各个环节,针对部分电力企业信息系统规模较小、功能分散、信息互通性弱等缺点,系统建设应重点向一体化目标迈进,通过一体化建设,打破业务间原有的壁垒,加强应用集成系统,建成横向集成、纵向贯通的统一应用系统。同时,加强业务数据的整合工作,为企业智能分析、高级展现提供支持,从而实现业务的深度融合和转变。
4.4 积极开展数据中心及技术平台建设
企业数据中心是面向企业战略层、管理层和操作层的企业级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企业数据中心建设,满足企业决策分析、运营管控等对数据的需求,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决策,提升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应用、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持续强化技术平台支撑能力,为一体化系统应用提供最优的运行环境。
4.5 重视信息系统实用化、运维及安全水平
实用化程度是系统建设成效及业务应用水平的重要体现,信息化运维及安全保障能力是保障电力企业业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因此,要高度重视信息系统的实用化水平,着力构建具有主动防御、协同防御、纵深防御特点的全方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引入领先实践,提高运维质量,实现运维服务从被动故障应答向主动故障监测的转变,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4.6 建设一体化信息制度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需努力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企业的标准制度就是企业的法,要大力借鉴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经验,结合企业一体化建设实际,全面梳理并整合企业各项信息的标准制度,建设形成规范一体化的信息制度体系。同时开展制度流程梳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流程表单固化,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的建设过程,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水平。
4.7 加强信息化队伍的建设
据统计,目前大多数电力企业专职信息化人员占比仅为1%左右,信息化队伍不足,严重阻碍了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因此,企业应大力开展信息化人才培养,加大全员信息化培训,通过竞赛和激励手段调动员工的信息化建设积极性,在培养信息化专才的同时积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8 搭建完善的信息化考评体系
在国家、电力行业等现有的考评指标基础上,结合企业信息化发展目标及建设需求搭建完善的信息化考评体系,如: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信息化项目后评价体系、信息化项目服务商评价考评指标体系等,定期开展信息化考评,促进企业内部单位、项目、服务商等的良性竞争,持续提升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
5 结语
班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系统的基础工作,其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贯穿于整个企业工作中。应该坚信,只要做到了认识正确,态度积极,办法可行,班组建设的水平就会越抓越好,企业的基础就会越来越牢固,领导就会越抓越省力,职工的素质在抓班组建设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得到提高。企业只有全体领导与员工共同努力共同作用,创建安全、学习、和谐、管理、竞争型班组,才能使班组建设更加适应企业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存斌.电力企业管理信息化[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2]邓健.电力企业班组建设难点及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6,No.12119:117-118..10.16844/j.cnki.cn10-1007/tk.2016.19.074.
作者简介:
姓名:刘月红,性别:女,出生年月:1974年11月,省市:河北省保定市,学历:本科,职称:中级职称,研究方向:班组建设。
论文作者:刘月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8
标签:班组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企业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员工论文; 水平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