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研究论文_保积铎

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研究论文_保积铎

青海金阳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土木工程施工的时经常会因外界的影响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这些混凝土裂缝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并且还会给土木工程留下较大的安全隐患,从而给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加强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保证土木工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方法

1 裂缝分类

1.1 塑性沉降裂缝

土木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骨料在沉降过程中受到不利影响所导致的裂缝被称为塑性沉降裂缝。塑性沉降裂缝的发生时期大约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的30min-120min之间。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混凝土在建筑后还没有完全定型导致其表面失去水光,呈现出裂缝。

1.2 温度裂缝

导致出现温度裂缝的主要原有两种,其一是混凝土外部温度的变化,其二是混凝土自身的水化作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会经过一段时间才达到硬化,在自身水化作用的影响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出现混凝土构件的外部温度低于内部温度,导致混凝土表面拉应力的产生。水化作用结束后混凝土构件温度会逐渐降低,再加上外界环境对构建的影响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现象。当混凝土内部拉应力大于其抗裂性能时就会出现裂缝现象。

1.3 沉降裂缝

由于沉降原因所导致的裂缝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由于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的土质没有达到设计的要求,导致裂缝的出现;其次,在进行回填土施工时没有保证土层的压实度或是出现雨水浸泡等现象导致出现沉降裂缝;最后,模板刚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支撑间距过大或底部出现松动等问题,出现沉降不均匀的情况。

1.4 地基冻胀裂缝

土木工程施工中地基冻胀型裂缝也是常见的裂缝形式之一,引起这种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地基土温相对较低。通常来说地基土温低于0℃是会导致地基土的冻结现象,冻结成冰后会使地基土的体积增大而产生膨胀现象,从而出现裂缝问题。

1.5 其他类型裂缝

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除了以上几种裂缝类型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裂缝。例如,在施工时出现不合理的施工,也可以导致土木工程施工出现施工裂缝;或者是在自然施工的条件下,混凝土结构受到长期的腐蚀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引起土木工程施工出现裂缝的情况。因此在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及时的关注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同时选择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以此来避免裂缝问题的出现,保证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进度,促进土木工程施工可以顺利的进行。

2 土木工程裂缝的主要形成原因

2.1 混凝土配合比因素

粗细集料含泥量超过规定的要求导致了混凝土收缩性过大。集料颗粒级配不合理或者选择使用不合理的级配参数会造成其收缩性超标而导致裂缝的存在。混凝土材料进行混合配比的时候灰量、水量超出了规定的要求也会造成收缩量的增加。水灰比超过了规范要求或者是砂粉太少,都会造成混凝土结构部分出现裂缝问题。如果选择使用同等强度、等级的水泥施工材料,水灰比参数对于混凝土强度存在更加直接的影响。水泥水化之后,混凝土内部会存在有大量的水分残留,蒸发之后就会存在有大量的水泡,使得整个结构部分存在有气孔而诱发裂缝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施工及现场养护原因

裂缝所存在的位置和走向,裂缝宽度会以为产生的原因而存在不同,最为容易出现的有以下几种:(1)浇筑混凝土完成之后的振捣阶段存在问题,漏振、过振都会导致均匀性和严密性不足,从而导致裂缝问题的存在。(2)材料拌和不均匀,拌和之后长时间才能进行浇筑造成的裂缝。(3)连续浇筑处理不当,导致了裂缝问题。(4)高空浇筑因为风速、暴晒等问题造成混凝土收缩过大。(5)大体积混凝土水化数据不准确,现场浇筑施工的保温工作不合适,导致了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或者是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

3 土木工程裂缝处理方法

3.1 控制原材料质量

建筑原材料的质量是对建筑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选对原材料,尤为重要,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选择那些质低价廉的混凝土原材料,要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从源头上解决房屋建筑安全问题。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把控,除了要对水泥进行严格把控外,还要把握好其他各类辅助材料,因为辅助材料的质量高低也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如果只关注主要材料水泥的质量,而忽视对砂石的筛选,就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很有可能在后期工程中产生裂缝。

3.2 优化混凝土配比

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配比不同,最后形成的混凝土质量也不同。通过很多工人的实践我们发现,制作混凝土的最佳水灰配比为0.24-0.34左右,既不要为了节省材料加入过多的水,也不要为了混凝土黏性更强而少加水,所以混凝土的水灰配比最好在这个范围之内,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会使混凝土的强度发生变化,这就会导致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缝现象,甚至对施工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3.3 优化混凝土施工结构

混凝土的施工结构如果不合理,在施工过程中就很容易产生裂缝现象,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优化混凝土施工结构,通过一些具体措施例如运用预应力技术来减少裂缝现象,在工程结构构件承受外荷载之前,对受拉模块中的钢筋,施加预拉应力,提高结构刚度,这一措施可以有效推迟裂缝出现的时间,增加土木工程的耐久性。所以我们要在实际施工中力推广这些技术,以控制裂缝现象。

3.4 控制好温度条件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温度变化度混凝土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工作者在施工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温度条件。通常情况下,如果选择在夏季施工,混凝土入模的温度应该在25度以下,不能过高,而冬季施工时,则应控制在10度以上,防止因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现象。此外,还要降低出料口的温度,可以在材料上搭设凉棚,或者利用低温的地下水来搅拌材料,可以有效地降低材料的温度。用这些方法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防止产生裂缝现象。

3.5 加强对浇筑过程的控制

混凝土浇筑工作是一项细致严谨的工作,要求浇筑者控制好浇筑范围,浇筑时间等,并具备能提前预估容易产生裂缝位置的能力,从而调配出合理比例的混凝土,降低产生裂缝现象的几率。在浇筑工作完成后,还要对之前的工作进行检查,由于重力作用的影响,混凝土中的部分材料会不断下沉,会有一部分留在混凝土的上面,而混凝土的表面又经常出现浮水现象,这两者一旦混合,就很容易产生裂缝现象,所以施工者要在混凝土凝固之前,对其表面进行按压,尽量避免产生裂缝现象。在浇筑工程结束后的一天之内,不能运卸其他材料,因为在运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振动,这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应注意这一点。

3.6 做好后期养护工作

在整个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对混凝土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和湿度,在温度湿度过高过低时,施工人员都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变温度条件,从而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的产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土木工程行业已经在我国逐渐兴起,但是土木工程施工还存在的着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施工的工作人员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找到合理的解决措施。虽然土木工程有很多的处理裂缝方法,但是这些处理方法还是存在一定的缺点,为了使土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出现裂缝,一定要加强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李 博. 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策略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9):255.

[2]杜晓娇. 包 旭.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措施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06):52.

论文作者:保积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研究论文_保积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