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学政治“问题设置”新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标论文,政治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必须培养学生具备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不是把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而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提出一个问题的意义远远大于解决一个问题。美国学者史蒂文斯第一次对教师发问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后发现: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问题大约占去了普通学生的80%时间。因此,要使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使用得当,必须在“问题”上下功夫,在“问题”上求创新、求发展。新课标理念下,中学政治教师理应在包括设问的目的、问题的设计、发问的技巧等各方面“问题设置”进行探索与创新。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作了一点研究,进行了一些探索。
1.模拟现实生活情境。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在教学中,如果模拟生活实景并提出问题,能使学生迅速融入教学过程,积极思维。笔者在教学“价值规律”内容时,设置了以下市场交易情境:(情境一)某市场上有2袋待交换的大米,每袋50公斤,价值100元。卖者2人,人均1袋;买者4人,每人欲购1袋。(情境二)现在市场有卖者4人,人均1袋待售大米,买者2人,每人欲购1袋。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买卖双方,边表演边讨论:在交易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说明了什么?由于设置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而且通过角色表演来引出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激发出来,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2.课文不同内容的比较分析。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应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寻找质疑点,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矛盾。例如,关于事物性质的决定问题,教材有两处不同的提法,一处是“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另一处又说“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让学生去明辨是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生活化、形象化的方式来提出理论问题。政治理论问题往往比较枯燥,问题本身引不起学生兴趣,那么它的受关注程度也就降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中学政治教师要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述理论问题。例如在讲“价值规律的作用”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从价值规律的作用中找到三样东西,它们分别是“棒子”“鞭子”“筛子”。然后分层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棒子”“鞭子”“筛子”分别对应了价值规律的哪个作用?第二,“棒子”“鞭子”“筛子”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第三,“棒子”“鞭子”“筛子”引起了什么样的社会效果?在这里,用“棒子”“鞭子”“筛子”来表述价值规律的作用,语言形象生动,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4.利用学生的先验概念。所谓先验概念,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一事物的概念之前,从自身狭隘的经验出发,对该事物形成的看法和观点,并以其独有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有些先验概念可以为学生学习科学概念奠定基础,但有些先验概念则会干扰科学概念的获得。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利用先验概念与科学概念的矛盾之处来设置问题,如针对日常所说的“物质”与哲学上的“物质”的关系、日常所说的“矛盾”与哲学上的“矛盾”的关系、经济常识中的“价值”与哲学常识中的“价值”概念的区别作为问题情境,让学生讨论、回答,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5.利用思维定式提问。真理的敌人往往不是谬误,而是那些似是而非的真理。人们掌握了真理,往往会否定那些看起来与之对立但实际上是真理的真理,这是一种思维定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巧妙地利用学生的这种思维定式来设计问题。例如,在讲授“矛盾的特殊性”时,针对莱布尼茨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的命题,提出“世界上没有两片不同的树叶”的命题让学生讨论;在讲“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时,提出“我国法律保护敌对分子的合法权益吗”?通过这样的提问,突破了思维定式,有助于学生克服非此即彼观念的影响。
6.利用不同观点的争论。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这种在观点上的矛盾冲突就是设置问题情境的有效材料。例如,在教学“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知识点的时候,笔者给出哲学史上两句名言,一句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命题,而他的弟子克拉底鲁则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引用两种不同的观点,要求学生进行判断,问题情境也就创设出来了。
7.对同一材料从多角度设置问题情境。通过转换观察的视角,对同一材料不断挖掘新意,创设出不同的问题情境。例如,教材在“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框内容中有这样一则材料:“据《华佗传》记载,州官倪寻、李延同时请华佗看病,两人都说头痛发烧,不适的感觉也一样。华佗诊断了他们的病情之后,给倪寻开的是通导药,而给李延开的却是发散剂。两人都责问华佗:为什么病状相同;开的药却不一样?华佗回答说,倪寻的身体外部没有病,病是由内部积食引起的,故用泻药;而李延的身体内部没有病,病是因外感风寒引起的,故用发散剂。”(上册,97页)材料在这里说明的是要根据矛盾的特殊性来解决问题。在教学“主观必须符合客观”内容时,笔者启发学生“运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说明为什么开的是不同的药方”;在教学“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时,又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外部病状一样,开的药方却不一样”,以说明“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变化发展的条件”。
8.利用生动的事例来设置问题。无论古今中外,在社会生活中利用趣闻轶事来设置问题,往往能收到良好效果。如在讲“普遍联系”时,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18世纪法国有位哲学家叫狄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高档睡袍,他非常喜欢。可当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中寻找感觉时,总觉得不对劲,家里的摆设配不上他的睡袍。于是,为了和睡袍配套,他把旧东西全部更新。可他仍然感到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后来,他把这种感觉写成文章,题目为《与旧睡袍离别之后的烦恼》。这一现象后来被称为“狄德罗效应”,也称为“配套效应”。为什么会产生“狄德罗效应”呢?这一效应有什么启示呢?生动的事例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9.借题发挥设置问题。根据教学内容,对已有的材料加以发挥,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例如,教材在“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这一内容中有一幅漫画《他敢剪吗?》,意在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利用这一材料分析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关系之后,思路一转,借题发挥,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他不剪行吗?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看法,最后得出结论:不剪也是不行的,有了矛盾总要设法解决。这种借题发挥的设问,既能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又可以为以后的教学内容打下伏笔。
10.从社会热点中引出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往往是学生兴趣所在,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既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又能使政治课教学充满活力。克隆技术自问世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例如,在学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时,笔者便给出一些克隆技术发展的新成就,然后设计一系列问题:(1)在克隆一些动物的过程中,人起了什么样的作用?(2)克隆技术本身有没有违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规律?(3)如果认为克隆技术是人们利用规律的体现,那么它对人类有何意义?(4)你赞成克隆人吗?请谈谈你的理由。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辨别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问题设置没有固定的模式,新课标下的中学政治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创新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用一个个巧妙的问题来展开课堂教学,充分展现学生学习、研究问题的过程,不断地发现、培育并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真正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效率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