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_承载力论文

东北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北地区论文,承载力论文,动态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34(2006)04-0104-07

近20多年来,我国经济总量以相对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迅速增长,虽然在世界上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但也使得其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造成了我国的资源短缺。同时,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也带来了我国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环境污染一方面使资源利用价值降低,另一方面使资源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某一区域内资源对人类开发活动的支持强度,即承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了资源承载力的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区的能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资源承载力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控制在资源承载力之内,这样才能通过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

(一)指标选取

相对资源承载力是指通过选定资源承载力的理想状态作为参照区,以该参照区人均资源拥有量为标准,将研究区与参照区的资源存量进行对比,从而确定研究区内资源相对可承载的适度人口数量[2],并明确研究区各种资源相对存在状态。它表征一定时期内研究区相对资源存在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力,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广义上资源或资源系统由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三个子系统构成。自然资源子系统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和能源资源等;经济资源子系统包括经济发展水平、资金、技术、固定资产等;社会资源子系统主要包括劳动力、文化教育水平、社会保障等[3]。

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的相互影响,我们首先选定人口数量作为研究目标;反映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指标选用国内生产总值GDP;自然资源领域研究中不仅选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代表土地资源,同时选用供水总量代表水资源,两者共同表征自然资源相对承载状况[2]。

(二)计算方法

1.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

(三)评判依据

在这里,我们以全国作为参照区,对东北地区1978—2003年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分析东北地区资源承载力的状况及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基础,从而找到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子,为东北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二、东北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分析

东北地区土地总面积为78.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8.22%。2003年末东北地区人口达10635.2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4.7人。东北地区耕地面积为2152.62万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16.6%,人均耕地0.16公顷,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东北地区林地面积为3727.18万公顷,占全国总林地面积的14.2%,其中黑龙江省耕地和林地面积均居全国第1位。东北地区草地面积为571.12万公顷,占全国草地面积的1.43%。东北地区水资源总量1149.57亿立方米,其中吉林省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2%,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1208.7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56.7%,属于水资源较贫乏的省份。黑龙江省地表水资源量为65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27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13位,但年内和地区分配不均。辽宁省水资源总量为148.26亿立方米,供水总量为127.13亿立方米,已占水资源总量的86%,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有限。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早建立起来的工业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的经济基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国家重点投资建立起来的,有共同的产业特点。2002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全国为40.8%,东北三省均高于全国平均比重,辽宁为62.4%,吉林为77.9%,黑龙江为79.6%;全国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0.9%,东北三省均高于全国平均比重,辽宁为80.1%,吉林为79.3%,黑龙江为78.7%,分别居全国第6、7、8位[4] (P36);国有大中型企业1042家,占全国比重的16%。东北地区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02年,粮食总产量6625万吨,占全国的14.4%。

以全国为参照区(港、澳、台除外),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黑龙江省统计年鉴》、《辽宁省统计年鉴》和《吉林省统计年鉴》,按照公式(1)—(6),我们计算了东北地区1978—2003年的相对资源承载力状况。计算所需的基本数据见表1、表2;计算结果见表3、表4及图1、图2所示。

因此,相对于全国,1978—2003年东北地区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呈现小幅波动上升趋势。东北地区综合承载力、相对自然资源可承载的人口数量、相对经济资源可承载的人口数量一直超过实际人口数量,均处于富余状态。其中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始终处于富余状态并快速上升,而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相对波动较大,但始终处于富余状态。其中1995年以前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在50%以上,1995年以后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与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呈交错均分状态,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对于综合承载力的贡献大致相等。

分阶段来看,东北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5年为第一阶段,1985—1995年为第二阶段,1995年以后为第三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5)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不断攀升,由1978年的10079.3万人上升至1985年的11440.5万人;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有所波动,呈倒U型,并在1985出现较大下滑,由1983年的13732.5万人降至1985年的12684.4万人,低于1978年的水平;综合资源承载力总体小幅上升。东北地区实际人口数量远远低于资源综合承载能力,承载状态处于富余,但受经济资源影响,富余人口数有增减变化。此期间,东北地区经济资源承载力水平虽然优于自然资源,但经济资源整体呈下降状态。自然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逐年上升,由1978年的43.85%上升为1985年的47.42%。改革开放以前,东北地区完全按着国家计划经济政策运行,1952—1978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6%、5.7%、6.3%。此时东北地区形成了鲜明的重化工业的产业特点,1978年辽宁、吉林、黑龙江的人均GDP仅次于京、津、沪三大直辖市,经济运行良好。经济运行惯性使得此阶段东北地区经济资源承载力优于自然资源承载力。同时东北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吉林以发展农业作为重点,粮食产量连续上台阶。辽宁不仅是全国五大海盐产地之一,而且是重要海产品基地。黑龙江省建设现代化农业基地、林业基地、能源和化工基地、重工业基地等,促使东北地区自然资源承载力不断攀升。

第二阶段(1985—1995)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继续增加,到1995年为12676.1万人;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呈现倒U型,并在1995降至历史最低点,为12254.8万人;综合资源承载力有所波动,但总体趋势上升。东北地区实际人口数量仍低于资源综合承载能力,承载状态处于富余,1985—1990年间富余人口数有增有减,总体变化不大;1990年以后富余人口开始下降,至1995年为历史最低的2179.5万人。此期间,东北地区自然资源承载力与经济资源的差距越来越小,并于1995年达到大致相等。经济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1978年为56.15%,1985年下降到52.58%,1995年降至50.85%。此阶段经济资源承载力出现波动的原因是由于东北地区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推进,计划经济长期存在的体制僵化和产业结构老化等深层次矛盾不断积累。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在体制转换和产业调整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日渐突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国家实施向沿海地区的政策倾斜,相比之下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整体经济衰退,形成了所谓的“东北现象”。

第三阶段(1995年以后)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综合承载力均呈快速上升状态,并于2003年达到历年最高。东北地区实际人口数量低于综合资源承载能力,承载状态仍处于富余状态,且富余的人口数量逐年增加。此期间,东北地区经济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与自然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呈现交错状态,各为50%左右。

“九五”期间,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改组、改制等战略调整,党的“十六大”又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改造和调整,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为东北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2002年,东北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586.52亿元,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12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1.05%和15.91%。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倾斜对此阶段的承载力上升起了重要作用。

三、结论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把全国国土空间划分成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对于不同的功能区,实施不同的政策和考核指标。功能区划分的依据之一就是资源环境承载力。

纵向地看,1995年以前,东北地区相对经济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较大,表明此阶段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状态良好;1995年以后,其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对于综合承载力的贡献大致相等,与1995年以前相比较,此阶段经济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下降,而自然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上升,一方面表明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作为今后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东北地区近年来的发展过多依赖于自然资源的消耗,而经济增长速度缓慢。

横向地看,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东北地区综合承载力、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和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均处于富余状态。但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比较,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承载力富余较多,而其经济资源承载力超载,表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仍有较大差距,也就是说,东北地区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提高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除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地等属于限制开发区域外,“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重点开发区域中包括东北大多数地区。在今后的发展中,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现阶段,东北地区仍有2/3以上城市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落后于第二产业产值的比重,说明经济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刚性结构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因此,要考虑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东北地区可以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辽宁省建设装备制造业、重要原材料工业两大基地;黑龙江省建设装备制造、石油化工、能源工业、农产品加工、医药与森工六大基地;吉林省建设汽车、光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医药和农产品加工五大产业基地。

我们认为,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化工业基地,一方面,应将引进技术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依托高新技术提升重化工业的技术水平,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另一方面,应该积极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工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IT产业等能耗低的产业,从而减少重化工业对资源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东北地区土质肥沃,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此外,要改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等,以增强东北地区的经济实力,提高经济资源对综合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率。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东北地区不应忽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已被国家批准为生态建设试点省,以此为契机,加强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可以考虑通过改变资源利用结构来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如东北地区能源消费格局仍是以煤炭为主,煤炭利用效率比石油、天然气低得多。因此,我们不仅要提高如石油液化气及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生产率,而且还可以关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的开发利用。通过提高自然资源的质量、承载能力和利用效率,可以为东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自然资源保障。

标签:;  ;  ;  ;  ;  

东北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_承载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