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苹果的品质“密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运城论文,品质论文,苹果论文,密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7月8日,由山西运城发往美国的首柜20.2吨苹果,通过了美国农业部的各项检测,在长滩港顺利通关。这是中国苹果首次走进美国市场。 “美国的检验检疫是全球最严格的国家之一,苹果涉及的病虫害检测就800多种。能在这样严苛的标准下过关,是对运城苹果品质的认可。”运城市果业局局长王宏伟感叹。 运城,苹果产业涉及146万果农,种植面积210多万亩,年产值120亿元。这样分散的小生产如何保障高品质?小果园如何长出大产业?记者走进运城,透过苹果里的“经济学”一探究竟。 好地怎么长出好苹果? 果园种“杂草”,苹果穿“新衣”,六大集成技术成核心竞争力 “山西运城,处于北纬35°的黄土高原区,土层厚、光照足、雨量适中,海拔高、温差大,是世界公认的苹果‘黄金生产带’。”说到运城苹果的区位优势,王宏伟如数家珍。 好地未必长出好苹果。长期以来,果农管理粗放,技术落后,果园密闭,影响品质,运城苹果种植面积一度萎缩。果业突围,必须提档升级。 果园间伐,一场“果树革命”拉开帷幕。 “两棵树的营养给一棵供,肯定好。可果农要算经济账,砍了果树,能不能产生‘2-1>2’的效益。”临猗县果业局局长杨勇说。 科技服务团进村入户,示范户带动,全方位培训,几年下来,果农渐渐看到了效益,全县果树密度由亩均80多棵减到40棵,苹果品质大幅提升。 “果树少了,老果园活了,‘2-1’长出3倍效益。”临猗县上豆氏村果农吴中定说,他的果园从2800多棵锐减到1000多棵,8米行距、株距,果园透了气,本该进入“暮年”的果树又焕发青春,产量翻番,每亩收入从几千元到了2万元。 运城苹果的门道不止如此。 过去果园要除草,现在却要种草?记者发现,很多果园都满地“杂草”,这样不影响苹果生长吗? 杨勇解释,果园种的草叫白三叶,进口品种,只吸收离地15厘米内的养分。而苹果吸收的是40厘米以下的养分,互不干涉,共同成长。他说:“可不要小看这满园杂草,其根系有发达的根瘤菌,相当于每亩施了1000多斤的有机肥。”研究显示,土壤有机质含量对苹果品质会产生关键影响,有机质低于0.8,不适合种植苹果。 苹果双套袋,是运城农民的首创发明。临猗县北辛乡果农薛彭斌说:“膜袋+高档纸袋,苹果穿上这两件‘新衣’,不受虫害,不污染,果面光洁,优质果率能达90%。”用双套袋,同样要算经济账:“1个苹果套袋成本不到1毛钱,但套袋后的无公害苹果,一斤能多卖5毛,一亩果园增收5000多元。”薛彭斌说。 “互联网+”来了。在万荣县农业检测系统,果树的生长状况都在监测之下,所有的果园的信息一清二楚。一个苹果来自哪棵果树,果树生长状况、苹果品质等等,消费者鼠标一点就可知道。 在运城,果园间伐、果实套袋、施有机肥、壁蜂授粉、生物防治和物联网等六大技术集成,成了苹果标准化生产的“规矩”。 如今,运城果农变了,不少新理念、新技术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运城苹果变了,从无公害到有机苹果,高品质产品比例大幅提升。这些成为运城苹果走出国门的“密码”,成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好苹果如何卖好价? 打造全产业链,擦亮品牌,让小果农对接大市场 别人的苹果论斤卖,一斤两三元,而吴中定的苹果论个卖,一个就能卖10元! 吴中定颇为自豪:“合作社统一管理,施有机肥,不打化学农药,果园有机质含量达1.8以上。这样种出来的苹果着色更红,含糖更高,不少客户慕名而来。” 说起运城苹果,许多人忘不了1995年前后大量烂市、果农挥泪砍树的场景,苹果“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问题,说到底是小果农与大市场之间的不适应、不衔接。 让好苹果卖出好价,首先要“抱团”。运城着力打造苹果全产业链,通过“龙头+基地+农户+品牌+市场”五位一体模式,让广大果农分享增值收益。 “没有龙头企业,万荣苹果再好,也难进军高端市场。”万荣县王显乡范家村范世锁说,全国仅有4条无损测糖电脑选果生产线,县里的华荣果业就有一条,对苹果自动分级、分类包装,挑出的苹果个顶个、一般大。 目前全市有果业企业、合作社800多家,一批龙头发展壮大,带动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一个华荣果业,就让3万户果农直接受益。 有了好产品,还要打造好品牌。运城先后注册了“万腾”、“华荣”等80多个水果商标,依托品牌,龙头企业在太原、天津、北京建立直销门店,与武汉中百、沃尔玛等超市实现了农超对接,每年销量达9000余吨,产值实现了倍增。 在全国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临猗万保公司的“关公”艺术苹果夺人眼球,公司负责人王万保说:“一斤苹果成本增加5分钱,价格却高出数倍,这就是品牌效应。” 眼光向外,瞄准国际市场。运城水果完成出口果园备案50多个,认证面积10万余亩。临猗、万荣、平陆、芮城等县先后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国家级出口水果安全示范基地。截至目前,运城苹果已经出口澳大利亚、俄罗斯、新加坡、印度等18个国家,出口数量快速增长。 小果农对接大市场,增收效益明显。去年全市果农人均收入突破5000元,重点果区的果农人均突破万元。 小果园咋长成大产业? 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把苹果“吃干榨尽”,产生数倍增值效益 让小苹果做成大产业,运城着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有了企业订单,果农价格就托了底。”万荣县丁樊村果农李王娟说。落户万荣县的汇源公司,一年就能加工苹果15万吨。 在运城市,目前已经有海升、中鲁等9个果汁加工龙头企业,年生产浓缩果汁35万吨,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到全国的1/3,一年就地消化果品200万吨,果业及相关产业带动50万人就业。 苹果深加工不只是果汁。万荣县用果肉制成果脯、果酥脆片、果酱等休闲食品;用果枝加工菌棒,进行菌菇种植;利用果籽提炼生产苹果籽油、苹果籽蛋白等。把一个苹果“吃干榨尽”,产生数倍增值收益。“以前果树枝都当柴烧,现在变成了能挣钱的金条条。我们有1.5万个菌棒,一年纯收入8万元。”万荣县南张乡菇农畅艳萍说。 观光果业,无限风光在田园。开了采摘园,临猗县临晋镇代村许行立忙得不亦乐乎,“每天都有十几辆车进园子,许多城里的小孩看啥都新鲜。”看花赏果、农事体验、采摘尝鲜,游客休闲拉动了苹果消费,比传统苹果种植增收近3倍。 从苹果大市迈向苹果强市,运城实施的“十百千万”工程初见成效:在规模种植区建立了10个多功能现代果业综合体;在特色水果区建立100个现代水果观光采摘园;在水果集中区建立了1000个高科技现代水果示范园;在全市培育1万名职业果农。 运城市有关负责人说,进入美国市场,运城苹果又站上一个新起点。但对于整个苹果产业而言,转型升级的路还很长。只有面向市场,不断追求“技术领先、标准领先、效益领先”,才能为果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联系电话:0351-4048890转809运城苹果的质量密码_苹果论文
运城苹果的质量密码_苹果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