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延鹏[1]2003年在《新型交联NVP支架材料的制备、表征及生物相容性评价》文中认为本研究以丙交酯和甘油为原料合成了可生物降解的多羟基中间体,并在叁乙胺存在下制备了多乙烯基功能化交联剂,对中间体和交联剂进行了GPC,FTIR,~1H—NMR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本研究的核心是利用该交联剂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进行交联共聚反应,制得目前国内外最新型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聚合方法是以偶氮二异丁氰(AIBN)为引发剂,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溶液共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系列组成不同,性能各异的新型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详细考察了不同用量和不同分子量的交联剂对材料的吸水率、接触角和降解性能的影响。本研究还用盐析法制备了一种多孔支架材料,并用扫描电镜对其形貌进行了观察。用细胞培养和体内植入的方法对制得的膜材料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 在交联剂的合成过程中,借助GPC研究了分子量与原料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交联剂的分子量可通过控制甘油和丙交酯的比例控制。FTIR和~1H—NMR的分析结果表明,甘油丙交酯容易与丙烯酰氯发生脱盐酸反应,形成多乙烯基的可降解的交联剂。在AIBN的存在下,将适量的交联剂与NVP混和均匀后,利用浇铸成膜法成膜,最大的特点是交联反应与成膜过程同时进行,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膜的形态易于控制。对材料的吸水率研究表明,在分子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交联剂含量的增加,膜材料吸水率减少;当交联剂的用量相同时,随着交联剂分子量的增加,膜材料的吸水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材料的接触角测定结果表明,随着交联剂含量的增加,膜材料的接触角是逐渐增加的;但交联剂的用量相同时,随着交联剂分子量的增加,膜材料的接触角变化不明显。降解实验结果表明,交联的膜材料的失重速率在降解的前期表现出特有的零级反应动力学特征,后期有突然崩解的现象出现。细胞培养和体内植入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角膜和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组织工程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途。
焦延鹏, 李立华, 丁勇, 周长忍[2]2006年在《新型角膜支架材料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首先合成了一种新型可降解的叁乙烯基交联剂,并以偶氮二异丁氰(A IBN)为引发剂与乙烯基吡咯烷酮(NVP)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一种新型的交联NVP角膜支架材料。对材料的吸水率、接触角和降解性能进行了测定,通过体内埋植实验和细胞培养对材料进行了生物相容性评价。结果表明材料的吸水率达到104%,接触角为41,°降解速率较为恒定;体内埋植实验研究表明,3个月后,材料已大部分降解,材料内出现胶原和角膜基质细胞,周围组织无明显的炎症反应;细胞培养实验表明,角膜上皮细胞在材料上可以较好的生长,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这种合成的新型交联NVP角膜支架材料将在角膜组织工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杨媛[3]2007年在《交联型生物可控降解骨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骨组织原位再生修复用材料除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外,还应具备适宜的亲疏水性和力学强度,并且具有与组织生长速率相匹配的降解速率。目前研究的骨组织修复材料主要有合成聚酯类,天然多糖类和无机钙磷盐类等:聚酯类材料力学性能好,但亲水性差,目前多采用在分子结构上引入亲水链段来改善其亲水性,但通常会使分子量和力学性能均有明显下降;天然多糖类材料生物相容性虽好,但加工可塑性差,降解速率难以控制;单相的无机钙磷盐类材料脆性较大,而复合胶原后的材料则因强度低和降解速度太快等问题,限制了它们在临床上的应用。目前临床上虽然有一些骨修复材料,但均难以达到临床所需要的亲疏水性,力学强度以及降解速率的调控性能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利用可生物降解的交联剂和大分子单体作为新材料的骨架,借助水溶性分子链段的嵌入制备了新型交联型生物可控降解材料,在保证材料既具有适宜的亲疏水性和一定力学强度的同时,又具备可调控的降解速率。本研究采用不同的含羟基单体与辛酸亚锡为共引发剂,引发丙交酯开环聚合,分别合成了疏水性的末端双键功能化聚乳酸大分子单体(MC)以及两亲性双乙烯基封端的生物降解交联剂(BC),在与亲水性单体乙烯吡咯烷酮(NVP)反应后,成功的将亲水链段引入聚乳酸体系,制备了具有适宜亲疏水性能的交联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链段的引入,使交联大分子在酯键水解后可以形成线型的水溶性分子片断,保证了材料最终完全降解并能够通过体液循环排出体外。当材料的单体组成变化时,其表面水接触角变化为51°~73°,吸水率从20%~110%可调,形成适宜细胞粘附的中等润湿表面。与传统的注塑成型或冻干法等材料加工的过程相比,体系中引入了生物降解交联剂,在成型过程中发生交联反应,保证了材料可降解并具有亲水性的同时,又可以通过形成网状聚合物来维持材料的一定力学强度,从而满足临床使用对材料力学性能的要求。交联聚合物的最大拉伸强度在5.29~8.27MPa之间,最大伸长率为68.5~144.7%;无机粉末/交联共聚物复合材料的压缩模量为18.6~109.8MPa可调,在兔桡骨缺损修复试验中,复合异体骨基质的交联材料对组织生长主要起到支撑作用,能有效地修复骨缺损。最后,通过调整单体的组成比例来控制材料的亲疏水微区分相结构,从而调控局部酯键的水解速度,达到调控材料的整体降解速率。对材料的体内外降解百分率-时间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其拟合方程符合假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随着单体组成中NVP含量的增加,降解速率常数逐渐增大,降解半衰期逐渐减小。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不同单体组成的交联共聚物的即时降解速率均逐渐下降。在降解早期,即时降解速率随着NVP含量增加而增大;而在降解后期,即时降解速率随之增加而减小。PLA交联共聚物的降解速率是由性能各异的单体在交联体系中的组成决定的,具有精细的可调性。与只靠分子量、分子量分布或结晶度来调节降解速率的纯聚乳酸材料相比,PLA交联共聚物具有更为广阔和更精细控制降解速率的优点。本研究所获得的新型交联型组织修复材料不仅具有适宜的亲疏水性,同时保证了材料的力学强度和降解速率可调控性,基本解决了材料亲疏水性和力学性能同时改善的科学技术难题;另外,本研究还将上述研制的新材料与异种活性骨基质复合,使材料在植入缺损部位时更易与骨组织结合,为材料的尽快临床使用奠定了基础。
邱进俊[4]2006年在《可注射性骨修复材料不饱和聚磷酸酯的合成与性能》文中指出通过非侵害和微创方式修复骨缺损,具有组织损伤小、操作简单、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聚磷酸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能,而且其主链中柔软的磷酸酯键赋予聚磷酸酯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常温下具有可注射性。因此,本文首次探索将聚磷酸酯应用于可注射性骨修复材料的可行性。本文以富马酸二(1,2-丙二醇)酯与二氯磷酸乙酯为单体,首次设计并制备了新型主链重复结构单元中含双键的不饱和聚磷酸酯,并改进了单体富马酸二(1,2-丙二醇)酯的合成方法,显着提高了单体的纯度与产率,同时缩短了反应时间,减少了环氧丙烷的用量。GC-MS以及NMR分析表明单体富马酸二(1,2-丙二醇)酯中具有叁种异构体导致聚磷酸酯主链中存在叁种链接顺序。所制备的叁种分子量( M w=3198 g/mol,4044 g/mol,5956 g/mol)的聚磷酸酯具有较低的玻璃化温度,在100℃下热稳定性能较好。不饱和聚磷酸酯主链中的双键可以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等乙烯基单体通过热引发共聚交联,形成叁维交联网络,也可通过光引发交联,但光引发交联深度受到限制。不饱和聚磷酸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以及与β-磷酸钙复合后的浆料具有良好的可注射性能,以过氧化苯甲酰/N,N-二甲基对甲基苯胺氧化还原体系引发浆料的交联反应,原位构建了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由交联反应温度曲线的测定,确定交联体系原位固化时的最高交联温度为46.49~93.07℃,固化时间为1.7~10.3 min。固化后复合物的最大压缩强度以及最大压缩模量分别为94.36±6.96 MPa及2096.93±92.86 MPa,力学强度在松质骨和密质骨之间。交联固化时间、最高交联温度与复合物的力学强度可以通过改变交联体系中各组分的含量以及聚磷酸酯的分子量来调节。交联固化后复合物的体外降解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48小时内)以N-乙烯基吡咯烷酮以及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快速溶出为主,材料的力学性能、质量保持率迅速降低,而体积由于溶胀作用快速增大;第二阶段的降解主要由聚磷酸酯的水解作用引起,降解较平缓。增加聚磷酸酯的分子量以及用量有助于保持材料在降解中的力学性能并减小失重率。β-磷酸钙能够减小材料在降解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以及失重率,同时提高材料的力学稳定性。降解120天后,复合物的最大压缩强度与压缩模量分别为1.21 MPa和15.10 MPa,低于松质骨强度。不饱和聚磷酸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交联网络的药物释放性能受药物溶出行为以及材料的降解共同控制,减少交联反应时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用量以及使用较高分子量的聚磷酸酯都能够减缓药物释放的速度。在聚合物基材上制备了钙-磷涂层以提高交联聚磷酸酯的成骨活性,同时得到了一种中空结构的管状钙-磷纤维,管壁由磷酸钙片状晶体聚集而成,纤维直径在2~50μm之间,纤维的生长发生在纤维的顶端。采用鼠肌肉内植入硬组织材料的动物模型,进行了组织形态学的观察,对交联聚磷酸酯/β-磷酸钙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能的初步研究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在体内可降解,并具有一定的异位成骨活性。通过对不饱和聚磷酸酯的原位交联反应特性、光引发交联反应性能、可注射性能,交联后复合物的机械性能、降解性能、释药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等性能的初步评价,不饱和聚磷酸酯可以应用于可注射性骨修复材料。
袁泉[5]2015年在《可注射性骨修复材料不饱和聚磷酸酯/β-TCP的制备和降解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口腔两大类主要疾病之一,牙周病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由牙周病引起的牙槽骨缺损日益成为影响人健康和正常生活的重要问题。因此,研制一种手术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降解的骨修复支架材料很有必要。聚磷酸酯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的聚合物材料,其主链在生理条件下可水解或酶促分解,但作为支架材料强度较低;β-磷酸钙(β-TCP)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但脆性过大、难以成型。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主链含不饱和双键的聚磷酸酯,将其与β-磷酸钙复合得到具有可注射性、可原位固化的复合材料,用于牙槽骨缺损的治疗,并系统研究了其体外降解行为。本文用富马酸二(1,2-丙二醇)酯和二氯磷酸乙酯为单体,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缩聚得到主链含不饱和双键的聚磷酸酯。核磁共振表明聚磷酸酯的主链含有叁种不同的键接方式;GPC表明,反应16h后,得到了分子量为3050 g/mol、分子量分布宽度为1.39的UPPE。DSC曲线表明,所得UPPE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1.5℃。通过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过氧化二苯甲酰(BPO)/N,N-二甲基对甲基苯胺(DMT)引发、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作为交联剂可以固化得到UPPE/β-TCP复合材料。通过调节β-TCP和NVP的用量可以对复合材料的粘度进行有效的调节,从而保证可注射性能,体系的粘度范围为0.5-15.7Pa?s。β-TCP、NVP和BPO的添加量会影响交联体系的固化时间和最高固化温度,其交联时间为3.2-9.8s,最高固化温度为38.5-45.8℃。复合材料的降解分为两个阶段,降解开始的前3天,材料中的NVP和PVP迅速溶出,同时质量快速下降、长度和直径增加、力学性能下降,模拟体液的pH降低。3天以后主要为交联产物本身的降解,降解速度较慢。β-TCP、NVP和致孔剂NaCl的用量对复合材料的降解降解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尺寸变化、力学强度变化和模拟体液的pH值变化等有明显影响。复合材料降解后的XRD和SEM表明,材料在降解过程中生成了羟基磷灰石,说明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付涛[6]2007年在《可注射β-TCP/UPPE牙槽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牙周病属于高发性口腔疾病,目前,国内修复由牙周病引发的牙槽骨缺损采用的大都是进口的可注射型骨修复材料,医疗成本高。不饱和聚磷酸酯(UPPE)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注射性能及自固化性能,但其力学强度达不到牙槽骨修复材料的要求,且固化时温度过高。β-磷酸叁钙(β-TCP)具有优异的生物学性能,与UPPE复合后,能够增强UPEE力学性能。固本研究制备了β-TCP/UPPE复合材料,并对这种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为其在牙槽骨修复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本研究首先比较了H3PO4/Ca(OH)2反应体系中加料顺序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发现将酸液滴加到钙液中(正加法)得到物相较纯的前驱体产物,煅烧后等到高纯度的β-TCP。因此采用正加法制备β-TCP,接着对正加法制备β-TCP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对该法制备得到的产物的物相,成份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考察了加料速度,溶液反应温度,煅烧温度等因素对产物物相及粒径的影响。对制备的β-TCP进行了细胞毒性及负载盐酸四环素能力的评价,细胞毒性实验显示本实验室制备的β-TCP无细胞毒性,是合格的生物材料。载药实验结果表明,1000℃煅烧得到的β-TCP载药能力优于800℃的产物。将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β-TCP粉末与UPPE按不同比例复合,以过氧化本甲酰(BPO)/N,N-2甲基对甲基苯胺(DMT)作为引发剂,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作为交联剂,NaCl作为成孔剂制备β-TCP/UPPE复合材料。在不加入引发剂的情况下测试复合体系的粘度。发现β-TCP粉末对体系粘度的影响比较复杂。将固化后的复合材料浸泡在人体模拟液(SBF)中,置于恒温水浴摇床上,进行体外降解试验。测试失重率、抗压强度,作扫描电镜(SEM)观察。发现β-TCP对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起增强作用,且能够减小材料在降解过程中及失重率,同时提高材料的力学稳定性。可通过调节β-TCP与UPPE的含量来调节复合材料的性能。
李琳[7]2011年在《含磷酰胆碱功能基团聚合物的制备与生物相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医用材料(biomedical material)是用于对生物体进行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其病损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新型高技术材料。磷酰胆碱(PC)是组成细胞膜的基本单元(如卵磷脂分子等)的亲水端基,在外层细胞膜中占重要地位,它直接影响生物体细胞如何与外界发生作用。基于仿细胞膜结构出发设计合成的磷酰胆碱聚合物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备受关注,为人们寻找生物相容性材料开辟了新途径。本论文拟创制新型含磷酰胆碱功能基团的聚合物,并对该类聚合物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性能表征,以期能够为不同生物医学领域(如人造器官、角膜接触镜等)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思路和支持,现取得研究结果如下:首先,经过环构化、氧化、缩合、开环四步反应,合成了磷酰胆碱单体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环构化反应中以叁氯化磷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体2-氯-1,3,2-二氧磷杂环戊烷(CDP),氧化反应是以氧气为氧化剂,对CDP进行氧化,制备了中间体2-氯-2-氧-1,3,2-二氧磷杂环戊烷(COP),缩合反应是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和COP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体2-烷基-2-氧-1,3,2-二氧磷杂环戊烷(OPEMA),最后以叁甲胺为开环试剂,经过对OPEMA的开环反应合成了MPC。对各步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确定的最佳合成条件为:环构化反应在温度0℃,叁氯化磷与乙二醇摩尔比1.1:l,滴加速度0.7mL/min时,产品收率为80%;氧化反应中,提高氧气流量可以缩短反应时间,但容易造成开环反应生成副产物,在反应温度15℃,氧气流量5mL/min时,产品收率最高(67%);在较高温度下不利于缩合反应进行,温度降至-16℃时,收率可以达到89%;开环反应中,当投料摩尔比为OPEMA:N(CH3)3=1:1.9时,产品MPC收率达到最高77%。其次,进行了含MPC二元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采用自由基聚合制备了MPC与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的共聚物:PMB10(投料量nMPC=10%)、PMB20(投料量nMpc=20%)及MPC与甲基丙烯酸异辛酯(EHMA)的共聚物:PMEH10(投料量nMPC=10%)、PMEH20(投料量nMPc=20%),考察了共聚物薄膜的生物相容性及溶胀特性。牛血清蛋白(BSA)吸附性能测试显示,蛋白质吸附量随着磷酰胆碱在聚合物中含量的升高而降低,PMEH20薄膜对BSA的吸附量比均聚物薄膜PEHMA降低了73.6%;血小板黏附性能测试显示,含有MPC的PMEH20薄膜有更好的抗血小板黏附性;用菲克(Fickian)动力学模型描述共聚物薄膜溶胀初期的过程,PMB20、PMEH10、PMEH20薄膜在溶胀初期均属于菲克溶胀过程,说明水分了在聚合物中的扩散控制着聚合物溶胀过程,PMB10薄膜在溶胀初期属于非菲克(non-Fickian)溶胀过程,水分子扩散与高分子链段松弛共同控制着溶胀过程;用Schott动力学模型描述聚合物薄膜的整个溶胀过程,发现磷酰胆碱含量越高的聚合物其初始溶胀速率和最大平衡溶胀程度越大。再次,将含磷酰胆碱基团的共聚物PMEH20以不同质量百分比(5wt%、10wt%、15wt%)添加到基材聚氨酯(SPU)中,制备了共混薄膜SP-5、SP-10、SP-15。牛血清蛋白吸附性测试显示SP-15薄膜比空白SPU薄膜对BSA吸附量减少了81.7%,血小板黏附性能测试显示PMEH20的加入能够有效抑制聚氨酯薄膜对血小板的黏附;静态水接触角测试发现,共混膜中的不同极性高分子链段呈不均匀分布,进一步通过动态水接触角测试分析,随着PMEH20添加量的增加,前进角逐渐增大,而后退角逐渐减小,说明共混膜表面高分子链段在极性环境(水)中可以发生重排,磷酰胆碱基团在水环境中可以分布于共混膜表面,发挥其生物相容性作用;薄膜力学性能测试显示随着PMEH20的添加量增多,薄膜力学性能先增大,后降低,SP-10薄膜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考察了SP-10薄膜的稳定性,经3wt%氯化钠溶液、30wt%双氧水、1wt%高锰酸钾水溶液、浓盐酸、20wt%硫酸、30wt%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处理后,其质量损失均在0.2%以下,其稳定性与空白SPU相当;用热失重分析(TGA)考察了共混膜的热稳定性,发现在5wt%-10wt%的添加范围内,基体聚氨酯的热稳定性基本不受影响。第四,以MPC、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叁(叁甲基硅氧烷基)硅烷(TRIS)为原料制备了Poly(MMA-co-MPC-co-TRIS)叁元共聚物(PMMT),以期在维持原有材料高透明性、透氧性的同时解决材料表面蛋白质沉积等问题。牛血清蛋白吸附性测试显示,对于PMMT-2薄膜(MPC摩尔含量16.6%),其蛋白质吸附量比不含MPC的PMMA和Poly(MMA-co-TRIS)聚合物薄膜分别下降了75.3%和76.8%;血小板黏附测定同样表明叁元共聚物表面黏附的血小板细胞数量显着降低,生物相容性有了很大提高;水接触角及溶胀度测试显示,MPC的添加可以显着改善薄膜的界面润湿性,且PMMT-2的平衡含水量达到了55%;PMMT-、PMMT-2薄膜在全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较高的透光性,最高透光率超过97.0%;利用DSC分析了PMEH0、PMEH20、PMMT-1、PMMT-2四种MPC共聚物中水的状态,发现MPC含量更高的聚合物中,可冻结水的比例也更高,由此推测,正是由于其吸收的水分中可冻结水的比例高,在与蛋白质相接触时,排列在材料表面最外层的可冻结水使蛋白质自身的水化层不被破坏,起到了稳定蛋白质构象的作用,从而减少了蛋白质在材料表面的吸附。最后,以MPC、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叁(叁甲基硅氧烷基)硅烷(TRIS)为原料制备了含MPC的Poly(HEMA-co-MPC-co-TRIS)叁元共聚物(PHMT),以期提高表面润湿性的同时解决材料表面蛋白质沉积等问题。通过水接触角测试发现,在PHMT叁元共聚物表面存在着链段的重排现象,在极性环境(水)中,磷酰胆碱基团可以翻转重排于薄膜表面,使表面接触角从114.0°下降到24.2°,显着改善了薄膜的表面润湿性;PHMT薄膜表面吸附的牛血清白蛋白(BSA)、牛血清纤维蛋白(Fib)、牛血清球蛋白(IgG)叁种蛋白质的量比不含MPC的聚合物薄膜明显减少,即MPC基团在聚合物中的引入可以显着提高材料表面抗蛋白质沉积的性能;用AFM对旋涂法制备的PHMT薄膜表面形貌进行考察,发现其在玻璃基片上可以形成平整光滑的表面,粗糙度Rq=1.01nm,并且在全部可见光范围内(400-700nm)透光率均超过93.0%;由于MPC基团的引入,PHMT共聚物在30℃时的平衡含水量达到63%,比不含MPC的聚合物有显着提高。
韩凤仙[8]2007年在《聚乳酸的功能化及生物相容性评价》文中指出聚乳酸(PLA)是目前组织工程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合成高分子材料之一,但是由于聚乳酸的表面亲水性差,缺乏天然分子识别位点等缺点,大大的限制了其在生物材料方面的应用。本文以聚乳酸膜为模型,探讨了低温等离子引发接枝聚合、紫外光接枝聚丙烯酸以及碱处理等叁种方法在左旋聚乳酸(PLLA)膜表面引入羧基的基本技术方法,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对材料表面接枝羧基密度,处理前后材料的表面形态,表面接触角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在PLLA表面接枝聚丙烯酸的方法得到的羧基密度最高,紫外光法次之,碱处理接枝密度最低。为了赋予材料一定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以EDAC为缩合剂,利用紫外光接枝方法在PLLA膜表面引入的羧基,与亚磷酸化壳聚糖的氨基形成酰胺键交联,进一步将磷酸化壳聚糖接枝在聚乳酸表面,获得大分子修饰的聚乳酸材料。本研究系统考察了紫外光接枝丙烯酸的PLLA、碱处理修饰PLLA和接枝亚磷酸化壳聚糖的PLLA的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凝血、溶血实验表明,改性后聚乳酸材料的血液相容性改善明显,以亚磷酸化壳聚糖改性的材料最优,而成骨细胞培养也表明,接枝亚磷酸化壳聚糖的PLLA的细胞生长状况最好,碱水解和紫外光接枝聚丙烯酸的材料次之,这说明通过表面改性引入活性大分子亚磷酸化壳聚糖,能够有效的改善PLLA材料表面的细胞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最终得到了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组织工程生物材料。
参考文献:
[1]. 新型交联NVP支架材料的制备、表征及生物相容性评价[D]. 焦延鹏. 暨南大学. 2003
[2]. 新型角膜支架材料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研究[J]. 焦延鹏, 李立华, 丁勇, 周长忍.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6
[3]. 交联型生物可控降解骨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及应用[D]. 杨媛. 暨南大学. 2007
[4]. 可注射性骨修复材料不饱和聚磷酸酯的合成与性能[D]. 邱进俊.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5]. 可注射性骨修复材料不饱和聚磷酸酯/β-TCP的制备和降解行为研究[D]. 袁泉. 华中科技大学. 2015
[6]. 可注射β-TCP/UPPE牙槽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付涛. 华中科技大学. 2007
[7]. 含磷酰胆碱功能基团聚合物的制备与生物相容性研究[D]. 李琳. 华东理工大学. 2011
[8]. 聚乳酸的功能化及生物相容性评价[D]. 韩凤仙. 暨南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