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方法的探讨论文_陆玉兰

(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435)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全科收治的12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睫状体光凝术治疗,而实验组给予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MMC)敷贴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后实验组患者的眼压(14.16±1.02)mmHg、不良反应发生率(5.0%)均低于对照组(25.54±1.29)mmHg、(23.33%),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的(88.33%),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小梁切除术+MMC敷贴治疗,不仅可以使患者的眼压和视力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方法;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3-0152-02

作为全科医生在进行临床诊治过程中,要对青光眼的类型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最常见的有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眼外伤所致的青光眼、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继发性青光眼等,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属于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治疗难度比较大,会对患者的眼部功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导致高血压和糖尿病症状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也会进一步加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病率,我院尝试为患者提供小梁切除术+MMC敷贴治疗,并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现对其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随机抽取了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全科收治的12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35例男性,25例女性,年龄在39~74岁,平均(45.7±1.5)岁;实验组中36例男性,24例女性,年龄在38~74岁,平均(45.1±1.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给予全面性、系统性的检查,对照组给予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术前需要将患者的眼压控制在35mmHg以下,需要在其180°范围内选择睫状体光凝30~40点,如果患者的眼压控制在35mmHg以上,需要在其270°范围内选择睫状体光凝50~60点,随后可以对患者实施睫状体光凝术治疗。

而实验组给予小梁切除术+MMC敷贴治疗,常规实施小梁切除术,手术过程中为患者提供0.40g/L的MMC溶液浸湿过的棉片,并将其放置在巩膜瓣下4min,随后便可以借助生理盐水200ml对其结膜、角膜和滤过区残余药液进行反复冲洗。

1.3 临床评定标准

(1)对两组患者的术前和术后眼压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和对比;(2)临床疗效。治愈:患者的视力和眼压恢复正常范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有效:患者的视力和眼压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并存在轻微不良反应。无效:患者的视力和眼压未见改善,不良反应明显。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数×100%;(3)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研究资料借助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对比借助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两组之间所存在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反之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手术前后眼压变化情况对比

统计发现,术前两组患者的眼压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两组患者的眼压均出现了明显的改善,且实验组患者的眼压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统计发现,治疗过程中实验组有3例(5.0%)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1例术后早期眼球疼痛、1例前房出血、1例角膜水肿;而对照组有14例(23.33%)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6例术后早期眼球疼痛、4例前房出血、3例角膜水肿、1例前房渗出。通过为患者提供相关治疗后,不良反应得到明显改善,甚至消失,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全科是医院比较重要的一个科室,其每天都会接待各类疾病的患者,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其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其一般是由于缺氧、缺血性视网膜病变而导致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出现高表达现象,诱发房角及虹膜新生血管发病。疾病前期房水外流通道会被纤维血管膜封闭,发展一段时间后,会导致后期纤维血管膜出现收缩牵拉现象,从而导致房角关闭。目前,临床上一般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药物和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药物无法达到根治的效果,而且容易复发,因此我院尝试为患者提供小梁切除术+MMC敷贴治疗,其不仅可以使患者的眼压出现有效的降低,并促进新生纤维血管膜萎缩消退,而且还能够降低术后新生血管膜对患者滤过通道所产生的影响,在提高疾病治疗成功率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仪立群,鞠林芳,仲苏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方法和策略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6,8(3):35-36.

[2]邓欣.浅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方法[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2(23):140-141.

[3]邱延昭.探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方法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5(8):85-86.

论文作者:陆玉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全科医生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方法的探讨论文_陆玉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