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睢县人民医院 河南 睢县 476900)
【摘要】 目的:探讨巴曲酶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银杏达莫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巴曲酶与银杏达莫联合用药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为(14.25±6.76)分,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为(17.28±7.21)分,两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相比于治疗前都发生了明显下降,但是治疗组下降程度更加显著,实施治疗后,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巴曲酶与银杏达莫联合用药对于治疗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起到保护患者大脑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巴曲酶;银杏达莫;脑梗死;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8-0073-02
脑梗死是一种脑血管疾病[1],在最近几年的脑血病疾病发病率统计中显示脑梗死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即使部分生存下来后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状等。脑梗死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痛苦,因此当前医院在开展脑梗死治疗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此类疾病的治疗实施,通过对其治疗药物进行不断探索,从而寻找最合适的治疗方式。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脑梗死患者,分别采用巴曲酶与银杏达莫联合用药以及单纯的银杏达莫实施治疗过程,对其临床疗效对比,现资料统计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脑梗死患者,各45例。治疗组,年龄40岁到76岁之间,平均年龄(55.33±8.27)岁。对照组,年龄40岁到76岁之间,平均年龄(55.92±9.11)岁。两组患者经过脑部CT检查诊断后确定是属于脑梗死患者,同时患者血压在180mmHg/100 mmHg以下[2]。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银杏达莫进行治疗,银杏达莫采用静脉滴注方式实施治疗,每天药物用量为25毫升,持续治疗两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治疗组采用巴曲酶与银杏达莫联合用药进行治疗,银杏达莫用药同对照组,巴曲酶采用静脉滴注方式实施治疗过程,首次用药量为10BU,在第三天用药量下降为5BU,第五天用药量也下降为5BU,治疗三次[3]。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
1.3 评价依据
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依据脑血管病会议标准[4]进行确定。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降低90%以上,同时病残为0级,则表示患者治疗痊愈;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降低46%~90%之间,同时病残为1级~3级,则表示患者治疗显效;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降低18%~46%之间,同时病残为3级以上,则表示患者治疗有效;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降低小于17%,同时病残为3级以上,则表示患者治疗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为(14.25±6.76)分,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为(17.28±7.21)分,两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相比于治疗前都发生了明显下降,但是治疗组下降程度更加显著,实施治疗后,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所示:
表一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结果对比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n=45)20.49±8.3317.28±7.21
治疗组(n=45)20.64±8.5514.25±6.76
P>0.05<0.05
3.讨论
巴曲酶是一种降纤剂,在临床用药中显示这种药物能够促进人体血管内皮素释放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物,造成血栓消失,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激活人体的抗凝血机制,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银杏达莫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因此在临床治疗脑梗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联合巴曲酶和银杏达莫共同用药,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达到治疗脑梗死的效果。
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脑梗死患者,分别采用巴曲酶与银杏达莫联合用药以及单纯的银杏达莫实施治疗过程,对其临床疗效对比,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前,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结果没有明显差异,实施不同方式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为(14.25±6.76)分,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为(17.28±7.21)分,两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相比于治疗前都发生了明显下降,但是治疗组下降程度更加显著,实施治疗后,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了巴曲酶与银杏达莫联合用药对于治疗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起到保护患者大脑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晓红,白凤学,刘立梅.巴曲酶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0,21:2322-2325.
[2] 俞振伟,韩钢,马珂.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疗效的Meta分析[J].中成药,2013,10:2116-2121.
[3] 高树华.巴曲酶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07:33-34.
[4] 姜红姬.巴曲酶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D].延边大学,2009.
论文作者:李广旭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4
标签:患者论文; 银杏论文; 损伤论文; 程度论文; 评分论文; 神经功能论文; 脑梗死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