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的可行性研究_野三坡论文

旅游扶贫的可行性研究_野三坡论文

旅游扶贫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工作论文,可行性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80(1999)03—0065—03

旅游作为促进地区发展的手段,近年来在扶贫工作中被人们更多的提及。本文拟结合野三坡景区的实例来分析旅游扶贫的可行性、条件及政府在其中应起的作用。必须强调的是,本文分析立足在国内,并且仅针对那些具有一定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的贫困地区。

一、案例分析:以野三坡为例

野三坡风景区位于北京西部、河北省涞水县境内,原来是有名的贫困地区。总面积约520平方公里,由6个景区组成,统称:“五峰一水”。开发构想始于1983年,景区突出特点在“野”字。1988年被审定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一)简介

1.自然与人文历史资源 景区以奇特的自然景观为主体,兼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最著名的如野三坡百里峡谷区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长、最窄的分裂峡谷。此外,它还拥有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摩崖石刻群;金、明、清代的佛教文化遗迹;由于长期封闭而形成的奇特民俗与淳朴民风;而在此发现的距今28000年前的完整古人类——智人化石, 更为景区增添了古老的神奇色彩。但这里土壤多石且贫瘠兼平地较少,所以不适合农耕。

2.环境气候条件 野三坡之名得于其地形地貌的特点。景区内由南向北次第增高,共分3个层级,平均海拔高度分别为500米、800米、 1100米。年降水量为628.8毫米,日照时间为2095小时, 旅游季节的最低气温是-3.1C,最高气温34.3C,植被覆盖率为95%, 水质国家一级标准,区内空气无污染。比较适合度假、疗养。

3.交通区位条件 野三坡地区是北京西部的门户。距离周围主要客源市场较近,从野三坡到京、津、保定、石家庄的距离分别是100、200、145、340公里。又有京原铁路横贯景区,国道和地方公路四通八达,交叉成“X”型与境外连接,具有较好的可进入性和客源市场条件。

4.旅游基础设施 尽管这些基础设施(包括不同档次的宾馆饭店、舞厅、内部供电系统、景区内道路桥梁建设及通讯设施)还比较简单,但已能满足国内游客的基本需要。若景区欲扩大规模并吸引外国旅游者,则有必要更多投资于基础设施使其完善。

(二)发展旅游前后的对比

开发之后,来访旅游者逐年递增。野三坡已由原来的名不见经传发展到今天的旅游胜地,其变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经济方面的影响

(1)经济收入的增加。 很多农民通过从事旅游业告别了昔日贫困。到1994年底,野三坡累计接待游客310万人次,创社会经济效益1.2亿元,旅游受益辐射面达6个乡27个村(王宝义,1995), 其中受益最大的是景区内的农民,以从事住宿和餐饮业的收入为多,尤其在景点开发之初、服务设施配套不够的情况下表现得更为突出;其次是从事景区内交通、商品销售、照相、骑马等服务的农民;再次是景区周围农民,从事景区内人们“忙”不过来的服务工作。下表直观地说明了这一点(旅游业对贫困地区人民收入增加的推动作用)。

表1 1990年居民家庭收入状况(单位:元)

项目 其中:旅游收入

村别 平均家庭收入 平均家庭人口 人均收入 金额

占总收入%

南禅房 1 326.47 4.29 309.2 52.943.99

上庄

1 170.49 3.63 322.45 117.07

10.00

下庄

3 029.11 3.5

845.28 1797.22 59.39

资料来源:旅游接待地的社会影响/刘振礼/旅游调研 1992.3

其中,南禅房交通不便,游人罕有涉足;上庄距景点较远,只有个别农户从事旅游业;而下庄是旅游热点,80%以上的农户从事旅游业。

(2)改善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野三坡已由单纯发展旅游业拓展到工、农、服务业的连锁发展。为满足游客需要,同时解决农民贫困问题,除引导农民自办家庭旅馆、搞运输外,野三坡党委大量投资加快山区交通、水电、通讯等事业的发展并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其中。现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旅游市场已经形成。旅游的发展还带动了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除养殖业、食品加工业外,下庄等村相继建成了水泥构件厂、建材厂,镇政府还成立了建筑公司承包景区内各项建筑工程,减轻了对外部的依赖。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投资环境大大改善,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而吸纳了更多的资金。

(3)经济意识的触动。1985年第一批旅游者到来时, 村民们尚不知旅游为何物,在村干部多次动员下,终于腾出房子来招待旅游者,但仍羞于收取分文,只接受一些馈赠的日用品,这时存在着简单的物物交换。随着与外界联系的增多,人们的经济意识增强,货币支付形式成为主流。但应注意对农民经济行为的引导,防止出现唯利是图。

2.社会方面的影响

发展旅游业的最大收获还在于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旅游不仅带来了收入,也引入了现代的文明和生活方式。过去的山庄封闭而落后,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业余生活十分单调,而现在精神因素受到更多重视。

更令人欣喜的是,农民开始意识到教育的意义。随着野三坡人迈出家门望眼外界,他们认识到当今是知识主宰的世界,真正意义的脱贫是经济脱贫加文化脱贫。自1988年起,景区群众掀起集资建校热潮,苟各庄、刘家河、刑各庄3所小学新建校舍32间。1994 年下庄村采取集资和募捐的手段建起了标准的3层教学楼, 该校旨在为野三坡培养自己的专门人才。

二、理论分析——旅游扶贫的可行性

野三坡的成功告诉我们旅游扶贫可以实现。旅游与贫困地区的结合点落在丰富的旅游资源上。下面,让我们从理论角度分析其可行性。

(一)贫困地区的状况

这些贫困地区拥有两个优势。其一是资源优势,它们一般都具备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由于其落后,对于已处于后工业文明工业国的游客又充满了原始农业的诱惑。其次是政策倾斜的优势。1976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1984年政府决议又允许农民在粮食自给的情况下定居城镇及经商或从事服务业(F、M、S、and A、B、SOFIELD,1995),使部分资源(包括人和其他资源)得以解放从事非农业的生产。于是,在贫困地区开发旅游吸引物就有了政策的保证。

(二)市场与需求

自1978年我国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策以后,我国已逐渐从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方向前行。这以后,我国经济面貌日新月异,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有了更多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余暇时间,这些都是旅游发展的必要条件。据悉,1996年游客总数为6.39亿,比上年增长1.6%,其中城镇居民2.56亿,农村居民3.83亿。 国内旅游收入总额达16亿多,比去年增长了19.1%(旅游统计年鉴,1997年,国家旅游局)。可以说,国内旅游市场已形成并逐步发展成熟。而且,作为规律,人们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会转向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如旅游、休闲娱乐等,这说明发展旅游有较好前景。

(三)旅游业的产业特点

首先,旅游业是典型的资源依托型产业,其发展前提在于旅游资源。其次,作为高度关联的经济型产业,能够带动市场需求,树立地区整体形象,带动物流、财流、信息流及新观念流,从而带动相关部门及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其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点能够为贫困地区带去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提供给当地居民相当多的低技能工作(C.L.Jenbins,1991),从而可以解决贫困地区的农村富裕劳动力(一般没有什么技术)的问题。此外,作为窗口性行业,通过发展旅游可加强与外界交流、增进了解,促进招商引资。最后,作为一种高层次消费,适应了人们消费方式转移的需要,在相当多的国家里人们已将每年的度假作为生活必需。这也难怪旅游业赢得“朝阳产业”的美誉,更被许多贫困地区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契机。

三、将可能转化为现实——政府的作用、任务

上述可行性分析只是证明了理论上旅游扶贫是可能的。在将此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过程中,政府必须积极行动来协调供需平衡,规范企业行为,监督并指导企业运作,提供或改善辅助设施等等,尤其应在政策上支持。

具体而言,贫困地区政府的任务主要有:(一)因为旅游市场脆弱且容易发生变化,供给一方就必须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及消费特点,政府应该帮助企业做好市场调查。(二)贫困地区政府应当承担起初始阶段景点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而且应帮助企业做好营销工作和产品的促销。(三)制订较积极的旅游开发政策以吸引多方投资,共谋发展。(四)帮助培训旅游专门人才,提高景区服务人员素质,进而推进服务质量。(五)健全和加强管理体系,严格奖惩制度。(六)教育并监督旅游企业承担保护环境的义务,搞好规划开发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延长景点生命周期。总之,政府应竭尽全力来减少旅游负面影响,支持企业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以下结论:旅游业可以也应当成为某些拥有丰富资源的贫困地区的支柱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的增多,对于贫困地区而言正是通过旅游来摆脱贫困的契机,鉴于贫困地区本身条件所限(如缺少资金、员工队伍参差不齐、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现阶段应当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只有在旅游业成熟之后,接待外国游客才更有利。为了加速贫困地区的发展并最大程度地发挥旅游业的作用,政府应该提供更多帮助与支持,比如说提高住宿接待和基础设施水平,做好长期发展规划并改善经营方式,更重要的是加强法制建设。

标签:;  ;  ;  ;  ;  

旅游扶贫的可行性研究_野三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