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_杨媛婷,李金遇,耿洋,王一然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_杨媛婷,李金遇,耿洋,王一然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大连 116034

摘要:“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学位课程。通过实施精心设计授课方式,鼓励学生自寻重难点,倡导学以致用和关注生活课堂,拓展学科知识,学生不仅学会了主动学习,而且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更加扎实。通过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体系,学生的应用技能培养得到明显增强,科研思维更加活跃,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改革;应用技能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全球已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用数据引领与驱动创新发展是现代信息时代的鲜明特征。科技信息资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并传播,深深影响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应用型专业,它对学生的实践性专业技能要求较高。专业实践教学是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实践 能力、创新力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在校学生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最主要的手段。在教育部“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要求下,如何培养出食品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面对的问题。

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缺乏与食品科学的有效互动

众所周知,实践教学极为重要的特点之一即是让 学生能够“动手做”。工程类专业的学科特点,也使这一要求更加具体和明确。然而,出于对学生人身安全以及生产安全方面等因素的考虑,原有实践教学模式 及内容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从教师角度而言,教师要对学生的人身安全负责;从学生角度而言,动手能力较差,学生主动进行工程实践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实践课程中的互动性就难以实现。仅停留在“看一看、听一听”,而没有上升到“动手做”的层次。而在各类实验课程中,学生虽然动手做了实验,但距离真正达到食品科学实验独立操作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1.2实践课程流于形式

生产实习、认识实习等实践课程类课程分布较少,且安排在完成所有教学计划所规定的理论课程和实验教学环节后进行。例如,按照河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模块化设计,本部分教学属于实践教育模块。而实践教育模块又分为课内集中实践教学系列以及创新创业与个性发展实践教育系列。虽然两个实践模块所包含的内容众多,但除去毕业设计、军事训练、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真正能够落到实处、使学生能够切实了解未来离校后所处的实践环境的学时和学分只占很少的部分。其结果是此类实践课程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2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

经过多年第一线教学实践的经验积累以及与学生就业管理部门的经验相结合,工科类毕业生的去向以两个方面为主流,即考研与就业。作为本科阶段的实践教学,所需解决的问题即如何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考研与就业在实践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准备工作,从而更有利于毕业生进一步的发展。

考研方向:近年来,各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更加注重实践环节。研究生导师希望本科毕业生能够尽快融入科研室的环境,具备从事科研工作的实践能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诸多课题是与企业联合申请的。也要求研究生能够从事此类实践课题的研究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可以将本科阶段的实践教学与研究生培养计划进行有效对接,将大大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效率。同时,在研究生复试阶段,经过实践培训的本科毕业生,会具备极大的竞争优势。

就业方向:伴随着近年来食品类企业的高速发展,食品企业迫切需要大量食品类专业的毕业生。同时,具备更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食品企业的欢迎。食品企业希望学生在毕业后立即胜任食品生产、加工以及各类服务企业的工作。如果在校生能够在毕业前夕就具备了上述能力,就无需企业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培训新员工,节省了企业的用人成本。院校通过调整培养计划,使在校生毕业前即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就业率。

3“双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去向分为两大主流方向,即就业与考研。在大三下半学年即可对毕业生去向制定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案,合理规划大学四 年级的实践教育方案,从而为毕业生的就业与考研打下良好基础。

“双模式”实践教学体系:针对工作和考研两大毕业去向,采取分流模式进行教学方案的规划。在大三下半学年让学生自主选择方向(科研实践方向、工程实践方向)进行分流。前者采取定点科研室模式进行培养(科研室———未来研究生院校);后者采取定点企业模式进行培养(科研室———定点企业实验室或车间)。教师所应做到的是为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定点科研室和定点企业。

从科研实践方向来讲,“双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能够进一步加强本校科研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机联系和互动。通过导师管理研究生、研究生管 理本科生的模式,一方面加强了科研室的研究力量,另一方面本科生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科研实践训练。经过科研实践训练的学生能够从容应对今后的研究生复试以及进入研究生教育后的考验,达到“双赢”的目的。

从工程实践方向来讲,“双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能够进一步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企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本科生在大学教育的最后一年里,更多的时间是在食品科学相关的企业中工作,这些企业甚至就直接是未来所就业的企业。就学生而言,在工程实践教育过程中提升了个人综合素质,尤其是动手能力;就用人单位而言,毕业生一进入企业就可以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工程实践教育为企业节省了用人成本和时间成本。

4结语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教学是食品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大学本科教育与工程实践更好的进行衔接,必须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工科院校需要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出发,对现有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并逐步完善。通过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活动以及改善教学管理机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进一步实现工科院校多样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拓宽毕业生考研及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檀德宏,纪淑娟,刘玲,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9):53-54.

[2]程书强,杨建斌.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32(5):507-510.

[3]牛广财,杨宏志,王宪青,陈洪生,魏文毅.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食品与机械,2013,29(5):270-272.

论文作者:杨媛婷,李金遇,耿洋,王一然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  ;  ;  ;  ;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_杨媛婷,李金遇,耿洋,王一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