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特点,形成新思路,探索新途径,取得新成效——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关于加强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成效论文,新思路论文,新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00)08—0017—04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根据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最近召开的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对走向新世纪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校既是国家各方面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又是对社会思想文化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的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生着重要的影响,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大体可以概括为八个方面:一是环境的变化,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不仅和十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和两三年前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二是对象的变化,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大学生群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生和成长起来的;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同时也是主体——教师队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体。三是内容的变化,现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十几年前甚至和几年前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去年以来我们经历的三次大的政治斗争,可以说是共和国50年历史中所没有遇到过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有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四是形式的变化,如以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以班级、年级及学生宿舍为主要形式的,现在随着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也必然改变。五是方法的变化,方法要随着对象的变化,以及内容和形式的变化而变化。六是手段的变化,一个时期以来,我们主要通过传达、宣讲的形式,或者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等媒体做工作,现在网络等新的载体、新的媒体的出现及其在高校的广泛使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上述六个方面外,另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和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包括工作的环节、队伍的构成及建设等方面的重要变化。总之,这八个方面的新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崭新课题,使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更为现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高校的实际,学习和贯彻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应着眼于三个方面:第一,要切实提高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特别是要切实认识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对思想政治工作从“生命线”、“中心环节”和“重要政治优势”这三个方面定位,充分显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第二,要切实在回答和解决当前直接影响干部群众思想活动的几个重大问题上统一认识。江泽民同志把这些重大问题概括为四个“如何认识”,即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四个“如何认识”讲清楚了,理解清楚了,我们才能统一认识,才能真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第三,要切实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上下工夫,也就是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二、从研究四个“如何认识”上拓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
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十分有必要按照第九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的要求,在高校进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大讨论和四个“如何认识”的大讨论。这是事关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的大问题。在四个“如何认识”的问题上,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是不是都清楚地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根据今年进行的一次规模较大的高校教师和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表明,在对这两个问题一些基本点的认识上还是模糊不清的。例如,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将走向“趋同”的观点表示赞成的人的百分比,较前两年同一调查的结果是有所上升的。应该认识到,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这样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是决定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能否真正取得成效的重要环节之一。
综观世界近现代史,我们可以看到,从17世纪40年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资本主义已经走过的360年历史轨迹, 大体分为三个时期:一是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约120年间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 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最初时期。这个时期,尽管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但这种政权是不牢固的。在1640年到1760年间,在英国不断进行着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阶级之间的革命和反革命的尖锐的阶级斗争,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持续不断。这120年间, 英国资产阶级沿用的还是封建社会留下的生产力,或者讲是在封建社会母体内成长起来的生产力,还没有建立起和资本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生产力。到了18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才真正巩固了自己的政权,才有能力把建立与资本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力作为自己的头等的任务提出来,并且适时地抓住了工业革命的机遇,迅速地建立起与自身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生产力。二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约120 年间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这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时期,也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转向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逐渐地暴露出来,甚至达到相当尖锐的程度。三是19世纪末到现在约120 年间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这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时期。整个20世纪,资本主义经历了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的发展。世纪之初,资本主义在其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的自我调整中,走过了它自身发展中最黑暗的时期。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就是这一发展中给人类文明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是它自身关系调整中出现的历史性倒退。只是到了20世纪下半期,借助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成果,也借鉴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展中的一些成功之处,包括计划经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些做法,资本主义才找到了自身调整的一些手段。资本主义制度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还会有生命力,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并存、竞争和斗争,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会存在下去。但是,从历史事实和历史发展趋势来看,马克思恩格斯所预言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命运,至今仍然是科学的。
试比较一下,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只有80多年,如果从发展的时间长度上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相比较,还不及资本主义开头那120年的长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到现在, 主要地还在沿用着或继续使用着由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成果,还没有真正地建立和自身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和结构,还不可能充分显示新的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在社会的连续性的发展中,会有一个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并存、竞争和斗争的时期。新生的社会制度必然继续使用和利用现存的社会制度中发展起来的生产力,但新生的社会制度毕竟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方向和未来。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否则就不可能从根本上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前进道路。
江泽民同志提到的第三个和第四个“如何认识”,实际上既是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认识,也是对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变化的认识。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实际上是指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的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可以作多方面的概括,“多样化”或许是一种最为简要的概括。这个“多样化”突出地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和收入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这些“多样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存在形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长期地存在下去。“多样化”的社会存在形式,必然产生相应的“多样化”的社会意识、思想观念等。但是,正如在经济成分“多样化”时,我们还十分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一样,在看到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多样化”的同时,应该十分强调唱响主旋律、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等等,这也就是我们要坚持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反映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存在的“多样化”,以及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新的课题。
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及其实质,最集中地体现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经济全球化主要是指生产、贸易、金融和信息等方面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意义就在于,各国可能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实行本国资源的最优配置,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效果。对于发展中国家,包括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要实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不参与经济全球化是毫无希望的。所以,参与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其中包括发展中国家,也包括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一种理智的甚至也可以说是惟一的选择。但是,现今的经济全球化是在一种特定的世界经济体系背景下运作的。连一些西方学者都认为,当前存在的世界经济体系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的一种经济体系,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把它描述为由“中心”、“半外围”和“外围”构成的经济体系。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处于这一经济体系的“中心”,“中心”与“半外围”和“外围”存在着严重的掠夺和被掠夺的关系。建立在这种世界经济体系基础上的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发展中国家希望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希望以此获取更大的经济效果,但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取得的效益和效果,却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着不公正、不公平、不合理的分配。这种不公正、不公平、不合理的分配,就酿成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南北关系的对立。邓小平在谈到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时,十分强调南北关系对立的实质,认为这是阻碍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问题。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与世界政治格局变化之间有着强烈的互动作用,一些西方国家还利用经济全球化中的优势地位,试图进一步改变世界政治格局,把经济全球化看作“西方化”,甚至看作“美国化”。为了顺应这种“西方化”和“美国化”的要求,什么“人权高于主权”,什么“经济全球化就是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一体化”等谬论纷纷出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是坚决反对“西方化”、“美国化”的,它们都要维护自己国家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这样,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面对政治格局的急剧变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把如何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国家安全作为头等重要的问题提了出来。对社会主义中国来讲,如何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国家安全更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国家主权观、国家利益观、国家安全观,是建立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基础之上的;我们倡导和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主旋律,与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国家安全是完全一致的。新形势给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总之,当今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的现实,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既要能够理解、了解并且能够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又要具有很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观念和思想。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从深刻认识四个“如何认识”的高度,着眼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实际、新的情况,把握工作新特点、形成工作新思路、探索工作新途径、取得工作新成效。
三、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
根据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第九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的部署,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在四个“紧密结合”上取得成效。
第一,要紧密结合国际形势的新变化,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进程,结合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新实际,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研究,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在这一紧密结合中,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加强两支队伍的建设,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理论阵地。这里讲的两支队伍的建设,主要是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建设。要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要加强对校内的课堂教学、讲座报告、舆论宣传和学生社团的领导、管理和引导。决不允许违反和反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讲座和讲演进入学校的讲坛。还要进一步做好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工作,高质量地全面实施“两课”课程的新方案。
第二,要紧密结合高校师生员工的思想认识和工作、生活实际中产生的新问题,突出理想信念教育。从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是国家各方面人才的后备力量,高校知识分子对社会思想文化能产生重要影响的高度,营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氛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突出理想信念教育,要根据学生、教师中的不同情况,把坚持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使工作具有更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有两个群体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在与未来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是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群体。他们是国家各方面建设和发展的后备力量,如果在校期间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具有更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那么,他们走向社会以后,对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二是高校教师群体。各个领域的知识分子对社会思想和文化建设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为高校教师产生的影响尤为重要。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必将对我们整个思想文化建设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第三,要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新情况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在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上取得新的进展和新的成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以培养人为中心,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学校的中心工作就是培养人,人的培养中包含着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素质教育中,重视科学文化素质,轻视或者忽视思想政治素质的现象依然存在。要充分理解和切实落实思想政治素质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素质,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等重要思想。
第四,要紧密结合社会精神文化的新发展,结合高校师生思想观念的新变化,结合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新趋势,努力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方式、方法、手段、机制和体制,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通于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各个环节,真正实现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要适应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探索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势。当前特别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将成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的载体、新的阵地。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要处理好政治方向、思想认识、心理素质和实际生活等不同层面的问题。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应重在建设、重在教育,特别要注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个性心理品质和心理调适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要积极主动地利用新的手段,特别是互联网和其他各种有效的媒体,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最后,还要充分调动和依靠社会力量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本文根据2000年8 月在昆明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收稿日期]2000—08—10
标签: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新思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