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炯的剩余价值观与市场经济二重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观论文,市场经济论文,剩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JEL分类:P20,P23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249(2007)001-0003-007
卓炯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他提出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对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卓炯的商品经济理论中,剩余价值的观点占有十分明显的地位。本文拟就卓炯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原则,并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谈点自己的认识。
一 剩余价值的二重性:一般形态与特殊形态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卓炯在探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过程中,就在实质上探讨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剩余价值问题。虽然当时卓炯还没有把剩余价值从资本主义条件下解放出来,但他已明确地提出了与剩余价值的实际内容相对应的社会公共必要价值范畴,并把这一范畴应用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研究中,从而为他以后对这个问题认识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70、80年代,卓炯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深入地阐述了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以及在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具体表现,逐步深化了他对剩余价值的认识。
卓炯关于剩余价值的基本思想,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出应根据社会主义经济的实际对剩余价值进行再认识
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在简单商品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同时又是价值形成过程。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同时又是价值增殖的过程,即商品的价值大于预付资本的价值。这个价值的增殖部分就是剩余价值。由于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生产是不存在的,因此,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剩余价值范畴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经济范畴。然而,社会主义的实践表明,革命导师的某些预见与历史发展中的某些具体情况是有所不同的。社会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生产,而且是扩大的商品生产。根据社会主义经济的这一现实,卓炯认为,在马克思分析的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基础上,有必要对剩余价值作进一步认识。并且认为,不这样做,就很难解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许多重要问题。“要彻底解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必须进一步解决剩余价值的问题,因此,必须对剩余价值进行再认识。”(卓炯,1981)
第二,剩余价值是一切扩大商品生产的共有经济范畴,剩余价值一般是劳动生产率的问题
卓炯对剩余价值的分析首先是基于马克思关于劳动的划分。马克思曾经把劳动区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部分,并指出必要劳动生产的那部分产品用于直接生产者及其家属的个人消费,剩余劳动生产的那部分产品用于满足一般的社会需要,而不问这种剩余产品怎样分配和谁执行这种社会需要的代表的职能。“一般剩余劳动,作为超过一定需要量的劳动,必须始终存在。”(马克思,1975)针对马克思的论述,卓炯(1983)明确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之一,是长期起作用的。”也就是说,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划分以及他们的内在含义有一个一般性的理解问题。而一般剩余劳动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就表现为剩余价值一般。对此卓炯分析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指出了商品经济是一个由简单商品经济到扩大的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简单商品生产的公式是C+V,而扩大商品生产的公式是C+V+M。前者没有剩余价值,后者有剩余价值。“只要是从劳动生产率方面来理解剩余价值,就是一个扩大的商品生产的共性问题。只要有扩大的商品生产,就有剩余价值。”卓炯(1983)认为,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时候,曾经是把扩大的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等同其来看待的,因此马克思把剩余价值看作资本主义的特有范畴。然而,历史的现实表明,社会主义不仅存在商品经济,而且是扩大的商品经济,这是马克思没有设想到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都属于扩大的商品生产,这是它们的共性。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别,不在于有无剩余价值,而在于剩余价值归谁所有。”(卓炯,1983)
第三,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特殊表现形式是无偿占有价值
卓炯认为,把剩余价值作为共有经济范畴来理解是一个劳动生产率的问题,而作为特有经济范畴,就已经不是一个劳动生产率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经济形式问题了,即“剩余价值的特殊表现形式应该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形式为转移。”(卓炯,198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是资本与劳动的交换,只有通过这种交换,劳动的生产条件和一般价值即货币或商品才转化为资本,而资本的存在本身是以劳动的生产率为基础的。这种超过维持一个劳动者生活的劳动生产率,当它以雇佣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就成为资本主义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了。资本主义要扩大再生产,就必须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可见,马克思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剩余价值是资本化了的剩余价值。“这种资本化了的剩余价值最好不称为剩余价值,而称它为无偿占有价值或资本剩余价值,以免和一般的剩余价值相混淆”。(卓炯,1983)卓炯还进一步分析了产生这种资本化了的剩余价值的根源,在于以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或私有权规律,通过它本身的内在的辩证法转变为自己的直接对立物。
第四,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特殊表现形式是公共必要价值
卓炯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劳动人民已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因而作为剩余价值的社会主义的特殊形式就不是无酬的劳动或无偿的劳动创造的,而是劳动者自己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属于社会公有,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因此应当把它叫做公共必要价值。“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是一致的,因而也要通过分析价值,才能解决生活资料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问题。所不同的在于社会主义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个剩余价值也为公共占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人民已成为了生产资料的主人,不仅V是必要劳动,M也成为必要劳动。但这种意义上的必要劳动并不否定V原来意义上的必要劳动的含义,因此这个必要劳动(V+M)也要分为两个部分。由于它要表现为价值,我把V的部分称为个人必要价值(即按劳分配部分),剩余价值部分称为公共必要价值,前者是由直接生产者及其家属用于个人消费,后者是用来满足一般的社会需要。”(卓炯,1983)
第五,剩余价值问题包含在价值规律范畴之中
卓炯认为,根据马克思的教导,价值规律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微观方面来看,每一件商品只能消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把高于或低于的个别劳动时间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加以调节。从宏观方面看,即在社会总产品中,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产品,也只能使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超过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出来的这部分产量,社会就不予承认,产品就卖不出去。一般讲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就是指宏观的调节作用。这种宏观的调节作用,归根到底是一个有计划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问题。而在各种比例的计划分配中,必须特别注意马克思讲到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之比。“正确处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关系,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也就是正确处理必要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关系。它包含在价值规律之内,这指的是社会总产品。”(卓炯,1981)依据马克思的理论,资本主义国家的总产品和个别产品一样都是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额外价值所组成的。“社会主义仍然是商品生产,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当然也要分成三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体现在生产资本中的价值,一部分是体现在作为工资的生活资料中的价值,最后是额外价值即国家的纯收入。简单地说,即C+V+M”。(卓炯,1981)卓炯认为,就剩余价值部分来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应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一部分用来扩大再生产,也就是积累与消费必须按比例地增长,而不能有所偏废。因此,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关键在于自觉地利用价值规律,即在于正确处理C、V、M三者的比例关系,其它的一些比例都必须为正确处理这三者的比例关系而服务。
卓炯在经过长期深入思考和研究之后,提出对剩余价值问题需要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基础上进行再认识的思想,表现了他的极大的理论勇气和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 剩余价值二重性的思想方法
卓炯关于剩余价值的理论观点,是他长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的结果,也是这种科学方法论的具体表现。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抽象法,把研究特殊经济现象与研究一般经济现象结合起来。
马克思在论述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时曾经指出:“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马克思,1975)很明显,马克思在这里充分说明了抽象在理论分析中的意义。作为科学的抽象它要发现:一是事物内部的统一性,二是事物内部的持久性和稳定性。而这种统一性和稳定性也就是事物内部的规律性。根据恩格斯的教导,“自然界中的一般形式也就是规律”。因此,科学的抽象所要发现的这种规律性,也就是事物的一般形式。事物的规律性即它的一般形式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具体分析和高度概括而发现的。而科学的抽象则是这种分析概括的工具。因此说,抽象力也就是分析概括力。而运用这种分析概括力,即运用抽象法来研究政治经济学,实际上就是要科学地运用一般与个别的相互关系原理的问题。
众所周知,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首先批判地证明了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告诉我们,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共存于一个商品体中,具体劳动是看得见的,千差万别的,而抽象劳动则是看不见的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无差别的劳动,抽象劳动是对各种不同具体劳动的抽象,正是由于这种人类无差别的劳动的抽象,才使得各种具体劳动得以比较,从而使商品的交换也即劳动的交换成为可能。在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科学地创立了劳动价值论,从而为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并以此为基础,一步步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
卓炯在进行经济理论特别是商品经济理论的研究过程中,正是坚持了这一科学方法。并指出了马克思的这种抽象法,不只是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而且是一般科学的方法,也不只是一种方法,而且是认识论的普遍原则。“我在研究商品经济时,正是采用了这种方法。因此,我认为商品经济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卓炯,1981)从经济概念和经济范畴来看,所谓广义就是指抽象概念或抽象范畴;所谓狭义,就是指具体概念或具体范畴。而这种广义与狭义,抽象概念与具体概念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
卓炯在研究剩余价值问题时,坚持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从而对剩余价值进行了再抽象。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利润、利息和地租等视为剩余价值的各种特殊形式,而把剩余价值本身或者是剩余价值的纯粹形态视为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的各种分析,是十分清楚的。但问题是,剩余价值既然作为扩大商品生产的经济范畴,不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或者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都依然存在,这样,科学的发展就要求人们必须对不同社会经济形式下的剩余价值特殊形式作进一步的抽象,找出剩余价值的更高层次上的一般形式来。面对这样严肃的课题,卓炯不唯书,不唯上,经过艰苦的思考和研究,终于提出了剩余价值一般的理论范畴,这是卓炯长期坚持政治经济学的抽象法,坚持运用一般与个别的相互关系的原理进行科学研究的必然结果。
第二,坚持列宁关于经济范畴可以分为两大类的观点,把研究一般劳动过程范畴和社会经济形式范畴结合起来。
列宁曾经认为,经济范畴可以分为两类,即一般劳动过程范畴和社会经济形式范畴。卓炯在研究剩余价值问题的过程中,模范地应用了列宁关于经济范畴的这种二重分类观点,科学地得出了剩余价值是一个属于一般劳动过程范畴的结论,并具体探讨了剩余价值在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特殊表现形式。卓炯首先从分析商品经济开始,指出了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使得商品经济只是劳动过程的范畴,而不是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而只有把商品经济同一定所有制形式结合起来考察时,才会表现出它的特殊性质来。根据这样的方法论,卓炯明确地指出了剩余价值这一扩大的商品经济的范畴是一个直接表现生产力的一般劳动过程范畴。这一范畴只有在和一定的所有制形式相结合时,才表现出作为特殊生产关系的社会经济形式范畴的性质来。这也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问题。
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原理,研究生产关系紧密联系生产力,反对脱离生产力孤立研究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科学,但政治经济学并不是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而是在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中研究生产关系。卓炯正是在坚持这一方法论的基础上,把剩余价值问题放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中进行分析。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上,卓炯非常赞同张闻天同志对这一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张闻天同志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相互依存、互相渗透的关系,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对立统一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不存在于生产关系的外部,而是内在于生产关系的矛盾。这种在生产关系内部表现出来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说明了生产关系具有两个对立方面即具有二重性质,这两个方面就是直接表现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表现所有关系的生产关系。前者表现为生产关系一般,后者表现为生产关系特殊。卓炯在研究剩余价值问题时,明确地指出了剩余价值这一生产关系范畴的二重性质,即剩余价值一般和剩余价值特殊。
卓炯在研究剩余价值问题的过程中,还把列宁关于经济范畴二重分类的观点和生产关系内部矛盾的二重性结合起来,指出了所谓生产关系一般就是直接表现生产力的范畴,也是劳动过程的范畴。生产关系特殊就是表现所有关系的经济范畴,也就是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据此卓炯指出了剩余价值这一扩大的商品经济范畴是一个直接表现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范畴,是一个直接表现生产力的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这一范畴只有在和一定的所有制形式相结合时,才表现出它的作为特殊生产关系的社会经济形式范畴的性质来。
三 卓炯思想方法对分析现代市场经济二重性的启示
卓炯的剩余价值观及其所运用的分析方法,对认识当前我国进行的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很大启示。
第一,市场经济具有二重性
卓炯运用经济范畴二重性的观点分析剩余价值的理论思路对认识当前的我国市场经济的性质有重大意义。根据这一思路,我们可以发现市场经济这一经济范畴也具有二重性特征,即市场经济一般和市场经济特殊。市场经济一般是在一切扩大的商品经济条件下都适用的,属于一般劳动过程范畴,是直接表现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市场经济特殊是在不同社会制度下与不同的社会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属于社会经济形式范畴,是直接表现所有关系的生产关系。
市场经济的二重性问题,邓小平(1993)早在1992年就在理论上进行了阐释:“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里邓小平把市场经济从资本主义制度下解放出来,把它理解为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方法,这是遵循了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从理论上讲是属于市场经济一般。市场经济一般作为直接表现生产力的一般劳动过程范畴,在一切扩大的商品经济条件下都是存在的,其运作遵循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然而,一旦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社会基本制度相结合,市场经济就具有不同的特殊性,即市场经济特殊。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或联系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或联系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政治上是实行西方议会民主和多党制,在经济上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实行按资分配或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因而必然带来收入差距悬殊和两极分化现象。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经济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发展市场经济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1993)社会主义本质与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不同的,这是市场经济特殊性的最根本的表现。
第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卓炯认为,从劳动过程的范畴来看,剩余价值就是一个经济效果问题,剩余价值率也就是经济效果率。没有剩余价值就没有经济效果,因为在商品生产条件下,C+V属于成本,而成本属于价值补偿是没有经济效果的,而要有经济效果就必须有超过成本的剩余价值,而要提供剩余价值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扩大的商品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按照卓炯的观点,社会主义剩余价值表现为公共必要价值,这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显得意义更加重大和直接。公共必要价值的产品形式则是公共产品,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丰富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作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越充分就越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因此,社会主义社会只有通过发展市场经济,生产更多的公共必要价值,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邓小平曾经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著名论断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问题。所谓发展其核心就是要不断地扩大剩余价值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不然就谈不上经济的发展,国力就难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就难以得到提高。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在于使社会主义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创造的越多,改革也就会越是建立在坚实的物质基础之上,改革也就越顺利,成功的把握也就越大。
第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改革开放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早出几百年的时间,已经积累了许多发展市场经济的成熟经验。我们改革开放中所学习和引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出来的一切先进技术和管理,包括它的理念、手段、方式、方法都是市场经济一般的特征,都具有继承性和非排他性。我们过去长期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曾经起过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这种经济体制存在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存在忽视甚至排斥商品经济、忽视甚至排斥市场作用的弊端等等,实践证明不适应现代化生产发展的要求,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与世界市场联系方面,我国长期处在封闭发展的状态,缺乏与世界其它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先进做法的交流,以至于拉大了与这些国家的差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发展市场经济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这些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因此,正确认识市场经济的二重性,我们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政策就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不必有任何的顾虑和担忧。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剩余价值理论论文;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抽象劳动论文; 商品价值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剩余价值规律论文; 劳动二重性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价值观论文; 经济学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特殊过程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扩大基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