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构建论文_周莉

地铁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构建论文_周莉

深圳地铁物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内部控制评价已在各大企业中相继实行。其具有风险导向性并使企业管理不断完善。地铁企业是城市交通正常运行的关键,本研究总结了内部控制理论以及内部控制评价理论的内涵,并结合地铁企业的特点,探究了地铁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构建中的关键要素。

关键词:内部控制评价;地铁企业;制度构建

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实现高效管理和获得经济利益的前提。在复杂的公司治理中,发生过多起因企业内部控制不力而造成巨大损失甚至波及全球的事件。2002年安然公司的财务丑闻事件、2004 年英国巴林银行破产事件以及10 分钟内损失 3 亿元的德国国家银行事件都是因内部控制不完善而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1]。为减少内部控制不力带来的损失,各个国家都积极寻求解决措施,制定了一系列控制方案,如加拿大控制规范委员会发布的“控制指南”(简称"Co Co 指南")、英国 Trunbull委员会制定的坦布尔报告(The Turnbull Report)、南非共和国制定的国王报告(The King report)以及美国针对安然事件爆发制定的塞班斯奥克利法案等。2006 年,我国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C-SOX),内部控制理念引入国内。为了进一步细化标准,提高规范和操作性,五部委在 C-SOX 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配套指引》,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应用及审计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指引[2]。随着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理念的引入,以及国家六部委关于在国有企业中推行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力度的加大,内部控制评价已经成为各大国有企业的一项日常必要工作企业每年都要对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进行梳理和评价,但其巨大的成本、难以短时期内体现的效用使企业经营管理者在推行内控评价工作上显得犹豫不决,而内控评价工作在推行过程中,也难以得到业务部门的认可。

地铁企业是城市交通正常运行的基础,行之有效的地铁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是保障地铁企业功能的前提。

1 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评价

1.1 内部控制制度概念

内部控制理论是内部控制评价的基础与前提。其发展过程经历了内部牵制、内控制度、内控结构、内控整体框架以及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等五个阶段。

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全面控制、全程控制的过程。美国反虚假报告委员会(COSO 委员会)认为企业内部控制框架划分为控制环境(Control Environment),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控制活动(Control Activities),信息与沟通(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监测活动(Monitoring)[3]。

1.2 内部控制评价制度概念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内部控制也应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以适应企业当前的需要。“内部控制评价”即是为了判断内部控制体系是否能满足当前外部环境及企业当下需求的一种评价标准。通过内部控制评价能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作出调整。内部控制评价主要由企业董事会等权力机构负责,组织部门可以为第三方机构,其评价对象为内部控制五要素,即企业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相关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内部控制评价需出具报告,评价报告则分为对内报告和对外报告。内部报告即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价,并将结果报送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经理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外部报告则是企业根据外部监管要求,定期对外披露的内部控制报告。

2 地铁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构建要素

2.1 良好的管理网络

地铁企业组织庞大,其内部控制评价涉及面广、涉及人员众多,因而其内部控制机评价工作复杂。为更好的进行评价,需要构建完善的管理网络,使评价工作更好的实施。良好的管理网络需要设定明确的角色目标、清晰的脚本以及切实可行的行动指南。明确的角色目标指对评价中组织者、设计者、评价者和整改者。组织者牵头和组织评价工作。设计者设计行之有效的内控评价程序。评价者按照设计好的测试程序进行抽样测试。整改者全程跟踪所发现的缺陷的整改情况。

清晰的脚本,要求内控评价体系有明确的操作流程。

切实可行的行动指南需要有明确的标准。内控评价涉及到的业务广,人员多,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明确的标准可以规范评价内容和结果。

2.2 保障评价的全面性

地铁企业业务复杂,其评价体系必须覆盖其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评价内容的缺乏一方面影响对公司高层及外部披露信息的完整性,从而失去了内控评价的意义,另一方面则体现了部门间沟通协调存在的问题。地铁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不仅要体现各项业务,还要体现企业文化、组织架构、人力资源和战略管理等公司层面的内控情况。

2.3 保障评价的独立性

评价中注意内容的独立性,一方面便于对单个流程的内控情况进行评价、将对业务流程的评价和整改工作明确地划分给各业务流程管理部门,另一方面便于发现在同一流程上不同部门间配合上存在的内控缺陷。

2.4 注重持续更新

企业管理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内控评价只能展示企业在某个时间上的内控标准。因此要不断更新内容才能充分体现出内控评价的用途。

2.5 注重以风险为导向

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便是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的总和。以风险为导向进行内控评价要求在梳理出评价业务和流程后,要有限考虑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并积极寻找相应的控制措施。

2.6注重与风险管理及内审等监管手段的协同

内部控制评价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规避企业风险,提高企业获得机遇的能力。这与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等管理职能一致。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中,所梳理出的风险点可以提示风险管理部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引导风险管理部门进一步挖掘风险点。

参考文献

[1]吴秋生,杨瑞平.内部控制评价整合研究[J].会计研究,2011(9):55-60.

[2]池国华,关建朋,乔跃峰.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构建[J].财经问题研究,2011(5):87-92.

[3]陈关亭,黄小琳,章甜.基于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内部控制评价模型及应用[J].审计研究,2013(6):93-101.

论文作者:周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  ;  ;  ;  ;  ;  ;  ;  

地铁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构建论文_周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