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三原县医院 7138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急性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80)与对照组(n=80);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分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SP、CRP、RF及PLT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上,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期;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疗效
【中图分类号】R5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247-02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内分泌、地理环境、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以及遗传因素、病毒感染等诸多因素有关,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及关节外病变[1]。类风湿关节炎对患者健康与生活均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危害较大,需要给予高度重视。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160例急性期类风湿关节炎为研究对象,比较探讨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美国类风湿学会(ACR)1987年制定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8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38例,女性42例,年龄36~80岁,平均年龄(56.3±12.5)岁,病程3个月~12.4年,平均(3.4±1.4)年;关节功能I级、II级、III级和IV级分别为15例、30例、18例、17例。对照组男性39例,女性41例,年龄38~82岁,平均年龄(60.4±14.5)岁,病程4.2个月~13.5年,平均病程为(5.7±3.2)年,关节功能I级、II级、III级和IV级分别为16例、30例、19例和1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关节功能分级上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塞来昔布(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20120112),0.20g/次,1日2次;甲氨蝶呤(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5mg,1周1次[2]。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中医辩证施治,中药煎剂,症状属于寒湿痹阻型者,乌头汤加减治疗;急性发作时,增加麻黄15.0g;患者出现全身性疼痛时,增加寻骨风10.0g、鹿衔草15g;患者为身体寒冷者,增加干姜10g等。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乌头汤加减治疗。中药煎剂后加蜂蜜服用,2次/日,1剂/d[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8周后临床症状、临床体征和关节功能分级情况,并用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P),用浊度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用胶乳凝集试验检测类风湿因子,用显微镜计数法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同时观察两组治疗不良反应[4]。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形式表示,用卡方检验;计量数据采用均数(±)形式表示,用t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功能分级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I级、II级患者数量明显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I级、II级占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3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在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导致耗伤肾气,最终“失其关固”。现代病理学认为,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累及关节滑膜,以及累及心肺、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5]。在临床表现上,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疲乏无力、胸膜炎、动脉炎、发热及周围神经病变。在治疗上,急性期类风湿关节炎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但是治疗的效果不佳。
本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使用的甲氨蝶呤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理想和有效药物之一,能缓解病人病情,但是起效时间慢、副作用多,所以其临床应用受到诸多的限制[6]。而在常规西医治疗上,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症范畴,以乌头汤为主加减法治疗,可收到理想的效果。本研究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两组治疗前后功能分级情况:治疗后,观察组I级、II级患者数量明显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I级、II级占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后,观察组实验室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急性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上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的效果有效。
综上所述,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并且在临床治疗上,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副作用较大。本研究认为,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急性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理想,可明显改善实验室指标,改善患者关节功能等级,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虹.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0(03):804-805+807.
[2]欧艳娟.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急性期类风湿关节炎40例[J].光明中医,2011,11(12):2292-2293.
[3]范利锋,张永红,皇甫沁媛.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IL-1和TNF-α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11,23(06):442-445.
[4]邱明山,张倩,陈进春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疗效与安全性评估[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12(01):31-34.
[5]张军辉,温振宇.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0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12(04):61-63.
[6]康信忠,吴启富,王康惠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其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2(07):1261-1264.
论文作者:张可训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关节炎论文; 类风湿论文; 患者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疗效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