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电力工程变电运行的过程中,技术的实际应用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天气、温度等环境的影响下会导致互感器、变压器等出现各类异常情况。这就需要在技术的应用上确保科学、合理,提高技术应用的安全可靠性。基于电力工程项目不断扩大的背景,变电运行在电力工程当中的重要性也越加凸显。因此,要充分重视对于变电设备的巡视,建立完善的保护措施,在运行中及时发现各类异常情况,在问题出现的萌芽阶段就做好妥善的处理,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变电运行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电力工程;变电运行;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1电力工程中变电运行技术特点
第一,专业性突出。随着电力技术水平的不断升级,也带动着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的不断提升。在日常生活、生产工作中,电能基本都是由变电站供应,因此,变电站对于生活和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使我们在对变电站进行管理时要提高变电站的运行率,同时也要加强相关人员的技术专业性,当变电站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应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正确的措施解决问题,从而使变电站能够安全有效地运行。第二,要适应设备管理环境。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是指变电站内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和管理,包括的内容主要有检测变电设备、停电、供电状况是否正常,通过检查结果,对设备进行合理地调试。第三,变电系统复杂。在变电系统运行中,因其涉及的设备线路多,导致其结构复杂,从而给维护变电设备与维修变电设备造成了困难,在实际生产中变电设备的安全维护是主要工作,当然是因为变电系统中的设备分散,去维修需要的专业性高,使企业想集中管理设备具有很大难度。
2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影响因素
第一,故障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工作必须配置完善的管理制度,相关的管理措施才能得到有效执行。在实际中,电力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主要针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效率等方面,其对安全管理方面的作用效果有限,所以管理人员无法参照制度,有效执行管理措施。第二,人员素质不高。安全管理人员或变电运行操作人员无法意识到变电运行安全重要性,其便不会对设备安全管理持积极态度,在实际中,其很容易忽略一些安全隐患或事故征兆,这不利于设备的安全管理。第三,设备本身质量和性能差,在一开始,如果电力企业无法为变电运行选择合适合格的设备,这些设备本身便存在安全隐患,其在应用中也无法保持安全可靠性。其很容易出现故障最终影响到电力系统整体的安全。此外安全影响因素还有很多,在采取管理措施时,电力企业还要从技术和管理方面入手,使变电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3电力工程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
3.1创新并完善安全和应急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的各环节需要有明确的分工管理,环环相扣,将不同工作分类归结给相关人员,并做好工作记录,使其明细,准确,在工作中,各工作人员不越权,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认真工作,使得哪一环节出现问题后可以明确找出犯错者,从而杜绝人为操作隐患。也要加大工作考核力度,做到惩奖分明,针对对待工作不认真或者专业素质不够的员工要予以惩处,并对其进行专业指导,杜绝疲劳操作及错误操作的发生,提升安全意识,降低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变电运行的安全、稳定。对于变电运行系统中存在的风险,要进行安全风险点辨识,并针对各个风险点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定时检查,保证每一个风险点都处于可控状态,并留意新风险点的产生,及时做记录,及时处理。在变电运行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人力无法阻止的突发状况,例如地震这种自然灾害,设备周边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影响,甚至包括恐怖袭击。在工作开始之前,就要对这些突发状况做出预测,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逃生预案和相应的防灾设备,在合适的位置安放防灾设备可以有效减少损失,同时,要做好安全宣传工作,将紧急状况发生时的逃生路线,应对措施等告知每一位作业人员,必要时应当组织避难演练,确保意外发生时能够紧张有序的完成应对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相关设备的改进
改进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加强对于相关设备的探索和研究。相关设备的提升可以采取引进外国先进变电运行设备的方式,这样可以帮助电力人员更好地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研究出更加适合我国电力变电输送的相关设备。在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未来发展趋势方向,加快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融合,提高变电运行设备的机械化与智能化的水平。另外还要确保变电运行设备的统一性,这样才能大幅提高电力运输的效率。
3.3加强变电验电
变电验电环节是变电运行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加强变电验电的工作效果,才能够进一步确保在变电运行的各个环节不会出现漏电或者放电的情况,从而避免出现重大电力事故的发生。比如在安装变电运行设备的接地线时,一定要严格进行验电工作,确实把不利因素降到最低,并且要减少带电的接地线与外界的接触。操作人员也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准备,在操作时统一佩戴绝缘手套,使用非导体工具。在平时还要加强对于人员工作责任心、安全防护意识的培养,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在各个环节都做好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以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
3.4强化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
电力企业在日常运作和发展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保证经营管理的水平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对一些潜在危险事件的规避。特别是在安全管理方案制定和落实时,势必会面临不同环节的风险因素影响。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在针对这些不同类型风险进行处理时,要提高对风险的识别力度,同时还要在实践中加强对风险的评估和判断。在保证各个岗位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可以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和落实符合实际要求的管控措施。通过标准化流程在其中的制定和落实,可以为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有效保障,同时还可以将电力系统在其中的中枢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比如,在风险评估工作开展过程中,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要对风险进行准确有效的识别,同时还要对风险控制目标进行确定。比较常见的安全事故风险包括火灾、电网事故、设备或者是人员出现严重的伤亡情况等。所以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过程中,要与这些比较常见的安全事故类型进行有效结合,制定出符合实际要求的风险决策判断机制和标准,保证该机制的有效落实,这样才可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规避。
3.5组织变电运行安全的系统培训
变电站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影响着变电站的稳定运行,所以,有必要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企业可以邀请行业当中比较权威、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来组织培训。培训内容上,可以选择较为典型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方式或者选取一些由于对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不到位所产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使被培训的安全管理人员能够意识到变电运行安全的重要性,而后通过培训培训能够使安全管理人员形成良好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行为习惯,使在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同时,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
4结束语
在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而引起设备出现故障。当电力工程中变电设备发生故障时,就会造成设备故障,影响供电稳定。因此电力企业要不断的创新电力运行技术,在技术不断改进的同时,还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变电设备的管理工作,降低用电设备的损坏频率,从而保证电力工程的变电运行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吕国强.电力工程变电运行的安全技术及管理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8:135-136.
[2]范慧青,魏艳玲.试论电力工程变电运行的安全技术及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1:185.
[3]林保生.探究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6,01:134-135.
论文作者:王建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设备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风险论文; 变电站论文; 技术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