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校医院 030024
摘要:目的 了解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为防治脂肪肝,提高教职工身体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度某高校3254例教职工体检资料,分析脂肪肝检出情况。结果 3254例教职工中,检出体质量指数(BMI)异常人员1076例(33.07%),其中超重947例(29.10%),肥胖129例(3.96%)。其中70岁和50岁年龄段教职工的BMI异常检出率最高。男性教职工中脂肪肝检出189例,检出率高于女性教职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段增长,脂肪肝检出率略有升高。其中60岁、70岁年龄段的检出率较低。结论 高校教职工体质量指数异常检出率较高,脂肪肝成为影响教职工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且男性教职工脂肪肝发病率高于女性教职工。应加强教职工尤其是男性教职工的健康管理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人群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发生较大的改变。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降低,慢性病发病率逐渐升高[1]。非酒精性脂肪肝也逐渐成为全球最常见的肝脏病,发病率达到30%[2]。高校教职工多为脑力劳动者,作为一个特殊的劳动群体,其工作较为稳定,生活质量较高。现调查某高校教职工2016年体检资料,探讨特定人群中体质量异常及脂肪肝的发病特点,为高校开展教职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6年某高校3254例教职工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健康体检资料。其中男性1498例(46.04%),女性1756例(53.96%)。40岁以下年龄段899例,40岁年龄段797例,50岁年龄段1009例,60岁年龄段117例,60岁年龄段117例,70岁以上年龄段432例。
方法
全部受检者于清晨空腹安静状态下进行体格检查。采用电子身高体质量测量仪测量身高及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BMI=体质量(kg)/身高2(m2)。并行上腹部B超检查。
诊断标准
根据2007年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提出的亚洲正常成年人BMI范围标准:BMI<18.5kg/m2 为体质量过低,18.5-22.9 kg/m2 为正常,23.0-24.9 kg/m2为超质量,25.0-29.9 kg/m2 为肥胖,≥30.0 kg/m2 为超肥胖。采用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B
超诊断脂肪肝标准:1.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强于肾脏和脾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2.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3.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边缘角圆钝;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提示肝内彩色血流信号减少或不易显示,但肝内血管走向正常;5.肝右叶包膜及横膈回声显示不清或不完整。具备上述第l项及第2~4项中一项者为轻度脂肪肝;具备上述第l项及第2~4项中两项者为中度脂肪肝;具备上述第l项以及2~4项中两项和第5项者为重度脂肪肝。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254例教职工中BMI异常检出情况见表1。
讨论
3.1 肥胖与脂肪肝的关系
物质生活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肥胖是导致多种疾病的隐患,尤其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肥胖与脂肪肝显著相关[3]。本次调查中,高校教职工的BMI异常检出人数1076例,且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其中60岁年龄段中异常比例为18.8%,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有关。本组人群中50岁年龄段BMI异常率较高,且脂肪肝在50岁年龄段的检出率也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以腰围(WC)、腰身高比值(WHtR)、BMI确定的肥胖标准诊断的肥胖患者均与脂肪肝高发密切相关,同时诊断的非肥胖者不发脂肪肝的概率高达91.8%~97.7%[4]。应加强高校教职工的健康意识,促进健康生活,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减轻体质量,以防范脂肪肝的发生。
3.2 性别差异与脂肪肝
本组人群中,男性教职工脂肪肝检出率为12.62%,女性教职工脂肪肝检出率为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两性在工作压力、生活方式、饮食控制等有关。通常,男性在饮食控制方面不如女性,且饮酒者大于女性,均与男性脂肪肝检出较多相关[5]。
终上所述,高校教职工中脂肪肝检出率较高,因脂肪肝的发病较隐匿,多无明显临床症状,易被忽视。脂肪肝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营养过剩,尤多见于脑力劳动者。高血糖与脂肪肝的发病密切相关[6],脂肪肝与糖耐量降低相关[7],脂肪肝的防治主要在于控制高脂肪饮食,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加强体育锻炼,以减轻体质量。应进一步了解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对患病人员进行定期随访,加强对高校教职工的健康干预,建立完善慢性病健康管理,促进高校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
论文作者:岳建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8
标签:教职工论文; 脂肪肝论文; 检出论文; 年龄段论文; 高校论文; 肥胖论文; 体质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