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优水产品种疾病的预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名优论文,水产论文,品种论文,疾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名优水产品种疾病的预防工作是搞好鱼类养殖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预防措施上,既要注意消灭病因,切断传染与侵袭途径,又要提高鱼体的抗病力,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防病效果。
1、改善养殖环境
塘宽水深,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清爽,对鱼类的生长及其疾病的预防都有很大的作用。而排灌紊乱、水浅,水瘦的塘,往往容易暴发和流行一些鱼病。
建养鱼场之前,应对供水水源的环境作详细的调查。选择水源充足、清洁、不带病原及有毒物质,水的理化特性应适合于鱼类生活的要求,并不受自然因素及人为污染的影响。如水源不适宜,应另找或将其中有毒物质及病原清除后才能使用。
其次,在设计进、排水系统时,应使每个池塘有独立的进排水口,即各个鱼池能独立地从进水渠道得到所需的水,并能独立地将池水排放到总的排水沟里去,而不是排到相邻的鱼池,这样就可以避免因水流而把病原带到另一池塘中去的可能性。所以在建塘的设计中应考虑到蓄水池的建立,从湖泊或水库引进的水,先引进蓄水池后,使病原在蓄水池中自行净化、沉淀或进行消毒处理后再引入鱼池,就能防止病原从水源中带入。
2、预防措施
修整鱼池 在冬天捕鱼后,把塘水排干,挖去一层污泥,然后让阳光晒塘底,以达到清除病虫害的目的。同时,还要消除鱼塘堤埂斜坡上的杂草,以减少昆虫等产卵的场所。
清塘消毒 在整修鱼池后,选择晴天进行生石灰清塘消毒。生石灰用量每亩50~75千克。
有些鱼池清塘前无法排水,或原池水排出后又无法补入新水,可以进行带水清塘。生石灰用量每亩平均水深1米,用125~150千克。
漂白粉清塘 漂白粉的用量按每立方米水用20克,即每亩平均水深1米,其用量为13.5千克。先将漂白粉加水溶化后,立即遍洒全池。
鱼体消毒 方法是将鱼放在较高的药物浓度的水里进行洗浴。可在木桶、船舱、帆布桶或水缸内进行。洗浴完后,将捆箱放开,让鱼自动游入池中。
药浴时间长短一般根据鱼体的大小,体质强弱,药物浓度,水温高低而定。
常用的鱼体消毒药,有3~4%的食盐水,10克/立方米的漂白粉,8克/立方米的高锰酸钾等。这些药物对鱼体皮肤、鳃上的细菌和某些寄生虫有较好杀灭作用。
饲料消毒 对一般商品铒料、植物性饵料和肥料,在施放前就进行消毒处理,同时食场上也要定期进行消毒。
对动物性饵料如螺蛳等,用清水洗净,选取鲜活的投喂;对植物性铒料如水草,则放在6克/立方米的漂白粉溶液中浸泡20~30分钟后投喂;对肥料如粪肥,则在500千克加120克漂白粉,搅拌均匀后投施入池塘。
工具消毒 养鱼用的各种工具,往往成为传播鱼病的媒介。因此,在条件许可情况下,最好分塘专用,或进行消毒。小型工具可放在盛有10克/立方米硫酸铜的容器中,浸泡5分钟以上消毒;大型工具每次用完后在阳光下晒干后再用。
全池药物泼洒 在鱼病流行季节之前,定期用药物遍洒全池,有预防鱼病的效果。通常用作全池泼洒的药物有如下几种:
漂白粉 每半月一次,用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使池水成1克/立方米浓度。
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 预防寄生虫性鱼病,如鳃隐鞭虫病、口丝虫病、斜管虫病、车轮虫病和中华鳋病等,每1-2个月进行一次,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两者的比例为5∶2)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7克/立方米浓度。
生石灰水 为改变水质,杀灭水中致病菌,每亩水深1米,施放15~20千克生石灰,有防病和治病的效果。
敌百虫 引起寄生虫性鳃瓣病或皮肤病的指环虫、三代虫、鲺、中华骚以及锚头鳋的幼体,用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2~0.5克/立方米,对这些寄生虫有杀灭作用。
3、加强饲养管理
认真做好巡塘工作 早、中、晚巡视池塘,以掌握池塘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每天黎明时(即一天水温最低,水中含氧量最少时),检查是否有浮头、病鱼、死鱼等现象。午后2~3点(即一天水温最高时)应检查鱼的活动:有无残余饵料,有无浮头的预兆,以保入夜的安全。酷暑季,天气突变时,鱼池往往发生严重缺氧,还应在半夜前后加班巡视,以便及时制止半夜出现浮头,免遭重大损失。
适时投铒和施肥 要求饲料质量精而鲜,根据各种鱼类的食性和不同发育阶段,投喂营养较丰富的饲料。不使用腐烂变质的饲料喂鱼。在适当的时间和鱼池中的适当位置,投喂足够的数量,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四定”投铒(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
定质:对饲料的质量要求精而鲜。
定位:根据鱼类食性不同,在鱼池搭饲料台。
定量:根据鱼体大小,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有节制地投喂饲料。
定时:投饲时间在季节上应争取早开始、晚结束,这样可以延长池鱼的生长期。
施肥的作用主要是增加池水中的营养物质,使浮游生物迅速生长繁殖,给池鱼提供充足的天然饲料。施肥分施基肥和追肥两种。
清除水中杂质和敌害 鱼池里的大型水生植物,应在清整鱼池时全部除掉,散生在池边而且池水又能淹及的杂草和池中鱼类不能取食的精硬植物要随时拔除。水中的浮渣、浮沫等污物,也应及时捞除。鱼池中的河蚌、螺蛳、蛙卵、蝌蚪等,一
方面消耗水中营养物质,争夺鱼的饲料,另一方面是池鱼疾病的传播和携带者,因此也应设法把它们驱除或杀灭。
联系电话:027-8679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