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档案如实反映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全过程,是水利工程在各项计划、决策中的重要凭证和原始依据,对于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充分发挥效益至关重要。这是一项系统化的长期工作,在水利工程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的地位。
关键词:信息化;水利工程档案;问题;对策
前言:
水利工程的档案涉及整个水利工程的进展记录以及各方面的材料,它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而这种能够全面反映水利工程建设详细情况的文档资料,其管理工作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信息化背景下,如何科学地进行档案管理,全方位地向全社会和水利部门提供可利用的资料,是实现水利工程档案自身价值的重要渠道,也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因此,加强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现状
在水利工程当中,伴随着工程设计、实施、竣工验收、运行等阶段工作的开展,涉及参建单位越来越多,因为各自工作及管理的关系,最终会形成众多的具有保存价值的记录文件材料,尽管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是反映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和科技信息的发展进步,比如说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下,大部分文件材料都可以通过电脑进行保存和传输,已经不是单纯地依赖原有的书面纸质表达的单一形式。目前情形下,很多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还远远没有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形势,表现出一定的落后性和低效性,很难满足时代所赋予的新要求。
2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任何管理方式都离不开信息化管理,这也是目前主要的管理方式。相较于以往古老的管理方式,信息化管理更为方便便利,管理方式也易于掌握,同样对于水利工程的档案管理,也离不开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它在方便水利工程工作同时,也为整个水利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因此,信息化时代下的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在吸收先进知识的同时,努力完善自身,提高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所有水利档案的管理人员都应该具有敬业的操守,良好的素养和专业的知识,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水利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为整个水利事业做出贡献。
3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3.1水利工程领导层对档案管理重视度不高。直至现在,有些水利工程的领导还认为档案仅仅是对水利工程的概况所做的介绍,并认为水文有很多不确定性,对新建水利工程不具备参考价值,导致其对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视度不高,更谈不上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财力等来提升这项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了。
3.2水利档案管理人员整体水平较低。水利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往往比较低,致使其对水利工程信息化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够充分,一直都是依据原有档案管理模式展开工作,这是造成所采集的水利信息不完善、资料查询困难等现象的重要原因。当今社会处于信息化的时代,管理人员由于拥有的知识有限,信息化与科学化方面的管理能力也会受到局限,不具备开拓精神。
3.3档案信息化系统普遍不完善。某些专业性软件,如水质监测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等项目无法实现同步运行,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可以借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系统还难以实现对每一级档案的充分管理,造成档案对不同级别档案管理状态的失衡。现在很多水利档案管理部门更倾向于对纸质档案的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尚不健全。
4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关对策
4.1提高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1)提高水利局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水利局作为所有水利工程的领导部门,要积极举办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展览、知识交流讲座与多种多样的档案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创建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工作环境,积极提升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以求最终提升各水利工程相关领导对该项工作的关注程度。强化组织领导是确保在信息化背景下提升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水平的必要前提。唯有不断完善组织工作,构建合理的工作体系,方可为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2加强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制定。水利工程的领导层应对档案管理工作认真对待,对其提供一定的支持与保障措施,构建功能完善的档案管理机构及全面的管理制度,针对档案管理组建一个领导小组,派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明确其工作内容为搜集工程项目的有关资料、对搜集来的资料进行整合并予以归档。
4.2重视人才培养。重视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关键策略。档案信息化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拥有相应的档案学知识并具备相关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成立一支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有利于水利档案管理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应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作出培养专业人才方面的规划,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学习先进技术的积极性,强化其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意识与专业能力的提升。
4.3档案信息化系统不完善的相关对策。(1)装配信息化设备。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水利事业飞速进步,水利工程方面的档案数量由此急剧上涨,这给档案部门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急需装配容量足够大的档案存储设备。现阶段,水利部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计算机内置磁盘存储系统及光盘存储设备作为档案存储载体,尤其那些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不仅能缓解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还能提升其工作效率。(2)推动水利工程档案形式由纸质向信息化形式转变。一是推动档案形式由纸质向电子式转变。构建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从根本上更改纸质档案及电子档案的现有形势,通过全面的规章、制度推动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要切实依据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相应需求,在对资料进行归档时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共同存在。使档案的存在形式在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之间转变,实现纸介质和光、磁介质两个形式的档案共同归档,人工转变成内容全部一样的两个档案。二是推动档案形式由纸质向声像资料转变。水利工程建设(尤其是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当中,应找准时机拍录重点建设环节,高标准重现重点枢纽工程及隐蔽工程的准确方位及构造等情况。上述声像档案资料十分宝贵且独一无二,其作用体现在既可达到实时报道的特定要求,又能作为工程完工验收必备的记录材料,还会成为将来工程运行中维护与管理等事项中能够获取的关键资料。
结语:
完善的档案资料对水利工程的开展有重大的参考价值。水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属于时间长、内容广、跨度大的系统工程。水利局及各水利工程领导层应提高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且要重视对相关人才的培养,促进水利工程档案形式由纸质向电子化、声像资料等形式转变。把信息技术融入档案管理的每个环节当中,增加业务部门与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以保障档案资料整合归档之时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1]王斌.基于信息化的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04):121+123.
[2]夏可.论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建档案,2015(11):29-30.
论文作者:李兆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档案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水利论文; 纸质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